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157班师

157班师

    刘义真要想在拓跋嗣消化夏国之前赶回关中,就必须急行军,而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麾下皆为步兵,带上也只会拖累行军速度,倒不如留下他们平定中原匪患。

    只要他们贯彻刘义真的方针,继续高举分田的旗帜,凭借九千北府精兵,足以荡平中原匪寇。

    留下段宏的渭南军,一方面是段宏如今在进攻河内郡,难以抽调,而且段宏同样是以步兵为主,行军太慢。

    另一方面,刘义真担心北魏再度调军南下,必须留下段宏协防洛阳。

    尽管留守平城的长孙嵩等人不能自作主张,但就像刘义真如今知晓了朔方战局,指不定拓跋嗣现在也对洛阳战场有所了解,如果是拓跋嗣做出了调整,长孙嵩等人便能调集重兵南下。

    毕竟,拓跋嗣只是带走了三万精兵。

    对于刘义真的安排,众人皆无异议,只是辛苦了刘义真、谢晦,以及他麾下的鲜卑骑兵与飞骑军,需得快马加鞭地奔回关中。

    “王卿。”刘义真叫了一声王镇恶。

    “臣在。”

    “我将清剿叛贼的重任托付给你,务必要以稳为主,不可轻易犯险。”

    “臣铭记在心。”

    “沈卿、檀卿。”

    “臣在。”

    “你二人暂归王卿调遣,当依令行事,不得抗命。”

    刘义真在时,自然不怕王镇恶、沈田子、檀道济三人闹矛盾,如今分兵,他是真的担心哥几个闹矛盾,到时候三人内讧,刘义真鞭长莫及,也管不到他们。

    其实刘义真有想过要把沈田子带回关中,但这种做法,明摆着是对二人的不信任,不认为二人能够顾全大局。

    沈田子确实不愿意对王镇恶俯身听命,但刘义真直勾勾地望着他,显然,这番话其实是专门冲着他说的,沈田子勉为其难地应道:“既然是世子的叮嘱,臣又怎敢违背。”

    说罢,向王镇恶拱了拱手:“王将军若有吩咐,直言便是,只要合乎情理,沈某决不推辞。”

    王镇恶眉开眼笑:“不敢,都是为世子效力,理当戮力同心。”

    当然,话是这样说,但如果刘义真让他听命于沈田子,哪还笑得出来。

    至于檀道济,他虽然对王镇恶心存不满,但两人的仇怨可没有沈田子那么大,过节也没有摆在明面上,因此,倒也没有像沈田子一样不情不愿,答应得很爽快。

    叮嘱了三人后,刘义真又唤朱龄石:“朱卿。”

    “臣在。”

    “河阳三城修筑以后,段宏将要退回关中,到时候,我会让他留驻五千将士,但是,单靠这点人马,不足以护卫洛阳安宁,你可在降卒之中拣选精壮,编练成军。”说着,刘义真补充道:“你如今麾下有二三千人,河阳守军除外,可以扩充至万人。”

    一万五千人,进取不足,但在修筑河阳三城以后,防守的话应该是够了。

    “臣领命。”朱龄石大喜过望。

    他不是不可以自行招募,但那样的兵属于部曲,需要朱龄石自己养。

    以朱龄石的家底,当然养得起几千人,但他奉命出镇洛阳,并没有把家里的财货运来。

    否则,一旦守不住洛阳,岂不是都便宜了魏人吗。

    如今是刘义真准朱龄石扩军至万人,自然也会替他调拨相应的粮草。

    见事情交代的差不多了,刘义真挥手让众人散去。

    夜里,刘义真辗转反侧,实在睡不着,他坐起身子看向窗外的月光,笑道:“我可真是一个奔波劳累的命。”

    好不容易平定了洛阳,却又要折返回关中。

    不过,他也知足,穿越在帝王之家,至少衣食无忧,在这个乱世,不知道多少人朝不保夕呢。

    刘义真这趟回去,便是要虎口夺食。

    翌日,天色微亮。

    由于飞骑军与鲜卑精骑在柏谷坞休整了数日,无论人马,都已重新养足了精神。

    同时,两场河阳之战,让刘义真缴获了大量的马匹。

    谢晦骑在马背上,笑道:“就连鲜卑虎斑具装甲骑也只是一人配备三、四匹马,如今世子为麾下骑卒一人配以五匹马,大晋何时有过如此奢侈的骑兵。”

    “兵贵神速,片刻耽误不得。”刘义真说罢,右手一挥:“出发。”

    七千余骑,以及亲卫,合计近四万匹马随他西行。

    之所以只剩飞骑军加鲜卑精骑只剩七千余骑,是因为历经两战,晋军也有伤亡,其中以飞骑军的伤亡较多。

    毕竟河阳二番战时,是飞骑军挡住了长孙道生的增援,至于刘义真的鲜卑精骑,则一直在打顺风仗,伤亡较小。

    刘义真说是兵贵神速,且配备一人五马,但是并没有不顾一切地全速前进,他可不想把这些军马全都给跑废了。

    ‘日行百二十里,六日内可至长安。’刘义真暗自估算。

    晋军抛下步兵、辎重,日行一百二十里,其实并不算急行军。

    明末清初,清军李自成进攻山海关,带着步骑与辎重,六百里的距离,也只走了七天,差不多日行九十里。

    刘义真如果想要全速前进,完全可以做到像夏侯渊一样,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但问题是,保持这种速度,真要到了安定郡,军马虽然不至于被跑废,但也掉膘严重,不能立即投入战斗。

    这样的话,倒不如放缓一点速度,不让人马太过疲惫。

    刘义真已经做好了计划,六日入长安,在长安休整一日,而后适当放慢速度,五天内兵临安定郡,共计十二日。

    十二天时间,可不够拓跋嗣消化胡夏的各大部落。

    当然,就算对方进展迅速,但拓跋嗣是北魏的皇帝,他不可能久在外地,远离中央。

    这样的话,迟早会出乱子。

    只待拓跋嗣班师的时候,就将是刘义真北上的时机,他自会进攻高平川的部落,能招降的便招降,不愿臣服的,便以武力征服。

    一鲸落,万物生,胡夏的体量虽然当不起一鲸落的形容,但刘义真肯定是要上前咬上一口,不让拓跋嗣吃独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