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唐末从军行 > 第496章 臭名昭著

第496章 臭名昭著

    世界线变的越来越大,陈从进随意的一个举动,竟然引发了昭义换帅,而在原历史中,孟方立是在和李克用的交战中,屡屡兵败。

    在克用兵围邢州时,孟方立夜巡城墙,守卒皆不应,孟方立担忧部将叛乱,因此在龙纪元年,自尽身亡。

    而这个时代,孟方立提前遭遇了兵变,但好在袁奉韬还挂念着孟方立提拔之恩,没有杀他,反而允许他离开。

    夏彦博在击败了孟方立后,缴获辎重甚多,并收拢降兵六千人,此时在夏彦博手中,降兵之数,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本部。

    这对一支正常的军队而言,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但直接杀俘,那肯定不成,除非是夏彦博不想在昭义混了。

    因此,夏彦博在其后,献俘三千给冯霸。

    冯霸此时仍是一脸茫然,他本以为夏彦博已经是背叛了自己,他甚至都做好诛杀自己满门,然后自焚而死的准备了。

    哪曾想,柳暗花明,孟方立反而是被夏彦博偷袭成功,大败而归。

    而在黎城之变的消息传来后,冯霸觉得自己的机会又来了,于是,尽起潞州兵五千余众,并三千降卒,准备趁换帅之际,夺取邢州。

    与此同时,冯霸在军中自号昭义军节度使,在这同一时间内,昭义军有两个节度使一个是袁奉韬,一个是冯霸。

    冯霸信守承诺,甚至还没等夺取邢州,便直接授予夏彦博为邢州刺史,在封官之后,冯霸邀请夏彦博共同进攻邢州,灭了袁奉韬。

    但这个请求,被夏彦博拒绝了,夏彦博甚至愿意退一步,不求邢州刺史,改求磁州刺史,显然他不想再卷入冯霸和袁奉韬之间的战事中去。

    昭义镇内,这跌宕起伏的战事转折,陈从进差点以为这是评书,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军报。

    等陈从进回返幽州时,已经是五月中旬了,陈从进人在契丹的时候,消息才传过去,自然不可能一直不下葬,就等着陈从进。

    因此,等他回来的时候,李怀宣的棺椁早就已经下葬,而陈从进在回来的第一时间,便去祭奠。

    李怀宣,在他活着的时候,帮助了陈从进很多,如今他死了,对陈从进而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悲伤自然是有一些的。

    但对李家,特别是李旋化,李旋德以及李家其余人来说,没了李怀宣,那就相当于没了主心骨一样,心里头空落落的。

    陈从进在祭奠完李怀宣后,又宽慰了李家众人一番。

    而回到府上的陈从进,又收到了刘小乙送来的急报。

    这份急报是说中原大战,也就是朱温和朱瑄兄弟和秦宗权之间的关键决战。

    在朱温求救朱瑄后,朱瑄,朱瑾兄弟皆引兵来援,同时,大将胡真所领义成军亦至。

    五月八日,朱温共合四镇兵,和秦宗权于汴州城北郊的边孝村中,爆发了大战,四镇兵马,共计九万余众,与秦宗权十二万人展开激烈的厮杀。

    在这一战中,三朱皆是披甲上阵,高呼酣战,在战场上,是尘埃蔽日,金鼓震野,万千的矢镞,犹如暴雨般密集。

    朱温和朱瑄兄弟虽然兵力略处于劣势,但是在战场上,却是形成两路围攻的态势。

    战事从早打晚,直打的尸骸枕藉,竟塞行路,两军踏尸而战,无复行列,但最后的结局,总归是秦宗权落于下风。

    三朱合军,大破蔡兵,阵斩首级二万余,秦宗权乘夜逃遁,连自己心爱的帝车,嫔妃都弃之不顾。

    朱温一路追杀,直至郑州附近才还,这一仗直接把秦宗权打的缓不过劲来。

    秦宗权先前占据包括东都洛阳在内的河南广大州县被迫全部放弃,收缩兵力回到蔡州,自此秦宗权势力大衰。

    而在击败秦宗权后,朱温再次对朱瑄和朱瑾表示了感激之情,不仅是公开承认朱瑄是他的兄长,同时三方在汴州歃血为盟,表示永不背叛。

    而在歃血为盟后,朱温以幼子朱友珪与朱瑾侄女定亲,正式结为盟友,当然了,三朱的蜜月期,能维持多久,那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陈从进看完军报后,随即将其扔在桌上,站了起来,转身看向身后的疆域图。

    中原大战结束,朱温的实力大涨,收降秦宗权兵卒无数,再加上又攻取了许州,陈州赵犨也归附了朱温。

    而陈从进知道朱温定然是自己的劲敌,但就是相隔甚远,要想插手中原之事,要么从天平军朱瑄处过,要么从河东,经昭义入河阳。

    但这么一来,后路受制于人,这不是陈从进的性格,他对于后路有人的情况下,即便是盟友,他也放不下心来。

    看来,要加快进攻河北的步伐了,既然取了河东,那么制约陈从进最大的短板,钱粮问题也已经解决。

    陈从进在心中,粗略定下目标,先取义武,再破魏博,最后四面包围,迫降成德。

    随后,陈从进召集众将,令众人做好出征前的准备,同时,命驻守瀛州的雄武军使罗少严,移驻莫州清苑城。

    陈从进心里有些不得劲,他要去攻打王处存,心中总有那么一丝反派的感觉,于是,陈从进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再最后努力一把。

    于是,陈从进再次遣使,奔赴定州,在信中,陈从进建议王处存入朝为官。

    而王处存直接了当的问向使者:“若是本帅不去长安,是不是陈从进就要发兵来攻了!”

    使者言:“大王胸怀大志,若王帅不允,则战事不可免也!”

    王处存讥笑道:“胸怀大志?依某看,是胸有反志罢了!”

    而在其后,王处存驱离使者,并对其言,与陈从进昔日之情谊,今日割袍断义,明日战场相见,决不留情。

    同时,王处存上书朝廷,直言陈从进野心勃勃,是得陇望蜀,去岁取河东,今岁又欲夺义武,在奏疏后面,王处存建议朝廷,一定要对陈从进怀戒备之心。

    总而言之,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陈从进在长安朝廷的名声,几乎要和安禄山没什么两样了,臭名昭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