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进结束了北巡之旅,其主要目的,便是和各部头人见一面,收点上供,再赐些金银器,以增强感情。
对于部落的治理,陈从进是真觉得清廷干的很牛批,把整个草原弄的是一点乱子都不出。
………………
而就在陈从进离开契丹,回返幽州的路上,河东隔壁昭义镇,新一轮的内战,再次爆发。
冯霸,夏彦博,孟方立三方,在休养生息数月后,以孟方立为首,再次发起进攻,试图消灭冯霸,一统昭义。
这一次,孟方立吸取教训,一路上是稳扎稳打,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同时,孟方立也收到一些消息,夏彦博和冯霸之间,关系并不好。
因此,孟方立当即觉得,自己应该离间夏彦博和冯霸,于是,孟方立遣使,奔赴滏阳。
对于夏彦博,孟方立自觉已经出了大筹码,孟方立对其言,但破冯霸,则授予其潞州刺史之职。
对孟方立而言,潞州兵跋扈,把夏彦博这个客将以及他手底下四千凤翔军送到潞州去,肯定会和潞州兵起冲突。
届时,他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万一两败俱伤,他甚至都能将这些人一口气收拾掉。
而夏彦博在收到孟方立的劝降后,当即同意了,不过,夏彦博表示,他不愿出兵,只想先谨守滏阳,不参与孟方立和冯霸之间的战事。
对于这个结果,孟方立也能接受,上回败于冯霸之手,纯粹就是粗心大意,没看到自己部下袁奉韬仅仅以千余残兵,便正面击溃了冯霸的追兵。
只要夏彦博不来捣乱,孟方立有信心,击败冯霸。
至三月十一日,孟方立于邢州出兵两万一千余人,再度讨伐冯霸。
而冯霸的底子确实比孟方立差了不少,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因此,在孟方立出兵后,冯霸并未像上次那般,主动出兵迎战。
至三月底,孟方立一路势如破竹,夺潞州多县,兵临州治上党。
孟方立于城下劝降,表示只要冯霸归降,他决不杀他,必然将其礼送出境。
你看,就是劝降,孟方立也没开支票,说什么一降就荣华富贵,反而最好的条件居然是礼送出境。
显然是孟方立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只要小心谨慎,冯霸绝无翻盘的机会,也可以从他的举动中,看出他有多厌恶冯霸。
而这个条件,对野心勃勃的冯霸而言,如何能够接受,毫无意外,这个劝降被冯霸拒绝了。
而在兵临城下的第二天,冯霸故技重施,率兵突袭孟方立大营。
但这突袭的事,孟方立刚刚吃了一个大亏,如何能没有戒备,在冯霸一接近,便被巡逻队所察觉。
冯霸当机立断,放弃偷袭,逃回上党。
而在其后,冯霸急遣信使,奔赴滏阳,请求夏彦博出兵驰援。
其实,在夏彦博刚刚夺取滏阳的时候,冯霸心中是有些窃喜的,滏阳离邢州更近一些,夏彦博占据滏阳,那对冯霸而言,就好比是一个肉盾一样,挡在自己身前。
但是,冯霸万万没想到,这个孟方立居然无视自己身侧的夏彦博,反而是舍近求远,进攻潞州。
而更让冯霸没料到的是,夏彦博在收到冯霸求援信后,毫不迟疑,命人斩杀信使,并将信使头颅,及冯霸的求援信,一同送到孟方立营中。
同时,夏彦博又一改先前的口风,愿意出兵,协助孟方立,攻打上党。
孟方立得信后,心中十分的高兴,原本心中对夏彦博的疑心,在这一刻,彻底散去,于是,孟方立欣然同意了夏彦博出兵襄助的请求。
不过,夏彦博出兵也是磨磨蹭蹭,直到四月十二日,大军仍未抵达上党,而此时,孟方立已经强攻上党十余日了。
这世道,不是什么城都叫晋阳城,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和赵犨相比的。
冯霸此人,当初在祁城,大肆劫掠以赏军的时候,那时,在潞州军中,威望是很高。
但是经历被围太谷,投降陈从进,又在和李克用一战中,全线大溃后,那威望就一落千丈了。
虽然后面又靠夺取潞州,并在夜袭一战中,大破孟方立,威望又涨了起来,不过,马上紧随其后,就是被袁奉韬一仗给打回原形。
现在又被孟方立围在上党城中打,潞州兵对冯霸也是愈发不满起来。
但冯霸也是有苦难言,要不是你们打不过孟方立,他至于缩在城中吗。
四月十五,夏彦博抵达上党城下,孟方立令其在自己的大营左侧新设一营。
就在夏彦博抵达的当日,孟方立便言自己强攻半月,军卒多疲惫,希望能让夏彦博的凤翔兵接替数日。
夏彦博闻言,当即同意,毫无推辞之意。
而夏彦博的表态,让孟方立更为放心。
次日后,夏彦博强攻上党,攻城的当日,孟方立亲自观战,这一仗,打的中规中矩,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打出气势来。
但即便如此,是孟方立还是心中大定,这已经足以证明,夏彦博是真心和自己讨伐冯霸的。
而夏彦博打了一天后,已经察觉到潞州城抵抗之意并不是很强,他知道,若是再打三五天,就很可能攻下上党。
因此,在结束攻城后,入夜之后,夏彦博突然反戈一击,从左翼突袭了孟方立大营。
孟方立简直是要疯了,他紧盯着城中的冯霸,对夏彦博根本就没有太大的疑心,因为夏彦博杀使,并主动攻打上党,这些举措无不在证明他确实已经投靠了自己。
但谁能想到,夏彦博玩了套虚虚实实的兵法,连冯霸都以为夏彦博彻底和自己翻脸了,却没料到,这一切都是他的诡计而已。
上党城下,孟方立再次大败而归,残兵一路溃退至黎城。
在四月二十一日,在黎城的溃兵中,爆发了兵变,孟方立已经失去了威望,邢州兵对其屡屡大败,深感不满,于是溃兵拥立了袁奉韬为节度使。
孟方立被囚,而袁奉韬也不想做的太过残暴,于是,答应孟方立,让他入朝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