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陛下就是躺赢狗 > 第253章 金字招牌

第253章 金字招牌

    众所周知,凡是想要拉班结伙干一番事业,都要有个口号;凡是雄心壮志想要创建一家公司,都要有个LOGO。

    讲究的就是一个品牌效应。

    蒙古高原上的黄金家族穷的只剩下几匹瘦马了,依然能够绝境翻盘,横扫欧亚;涿郡街头的汉室宗亲拉到只能卖草鞋了,仍然能够百折不挠,登基称帝。

    哪怕你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只要你能集齐三块龙旗碎片,也能合法代表卡拉德帝国,肩负起恢复昔日荣光的重任。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而品牌这个东西,可以是名号、身份、物品,也可以是人。

    从古至今,皇帝一直都有着很宝贵的商用价值,哪怕是吉祥物,那也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影响力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是真实存在,并且不可忽视。

    拿皇帝的鸡毛发自己的令箭,这事儿自古有之。

    董天灯抢夺汉少帝、曹老板“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是在用老刘家的招牌;宇文泰支持北魏孝武帝、高欢另立元善见,用的都是拓跋家的商标。而且他们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支付版权使用费的。

    明明大家都知道这家公司已经要倒闭了,真正有实力的另有他人,但就是谁也没办法,还得扯这张虎皮,还得绕这么一大圈子,从平民到最高掌权者都得被迫遵循这个规则。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普通百姓知道的没有那么多,我出生的时候这个天下姓刘,你突然说要改姓张,我会觉得有点不对劲。如果此时没有人反对你,那我没意见,你想改就改吧。

    可要是这个时候有个人跟我说,他那边还姓刘,而我也没从你这里得到生活水平上的提升和改变,甚至还有所下降的话……

    你猜我信谁?我倾向谁?我会帮谁?

    而且,在儒家文化的长久熏陶下,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导致贵族阶级和士大夫阶层中也有不少精英更倾向于把倒下的大树扶起来,而不是重新种一棵新树。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荀彧。

    你说你要匡扶汉室,那没得说,拼尽全力散尽家财不求回报的帮你好吧!可如果你要另立门户,那不行,你不弄死我,这事就别想干成。

    因此,这种奇怪的现象在神州大地几千年的历史中层出不穷,李渊拥立隋恭帝、朱温抢夺唐昭宗、朱元璋迎回小明王(失败案例)、甚至是麦克阿瑟留着裕仁,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皇帝,就是活的玉玺,行走的金字招牌。唯一的区别就是,这玩意是碳基材料做的,并且属于易碎品,要注意轻拿轻放。

    别学司马昭,也别学我们的某位孙姓王爷。

    因此,当孟玄重新回归大自然的消息传遍天下后,蜀地的烽火也渐渐熄灭下来,也算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吧~

    没办法,商标都被人家注销了,还搞个毛。

    当然了,如果那帮在西川没业硬创的老地主们能拿出那块缺了一个角角、用金子补上,底下还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石头的话,那就两说了。

    搞不好,可能连种平都要冒出“事成则得天下,不成则退守西蜀,亦不失为刘备也”的念头。

    九月末,秋意渐凉,在基层暗访的凌晨牵着青骢马,来到了直沽寨。

    如果你不知道直沽寨是哪里,这很正常,因为现在这里才刚刚起步发展,名号远没有两千年后响亮。

    “来到了天津卫~~嘛也没学会~~

    我学会了开汽车~~压死二百多~~”

    咳咳!跑题了跑题了。

    此刻的东方佛罗里达才刚刚被大郑度支司、户部、工部以及幽州地方政府划为重点建设项目和国家规划特区,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建设阶段。

    这一切,都得从当年应开疆造反时说起。

    应开疆当年的创业行为指定是有点说法的,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改变了许多人、许多地方原本的运行轨迹。

    包括直沽寨。

    这里原本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临海小渔村,如果没有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里,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北宋,也没有辽、金。

    当年先周的兵部尚书贺唯忠,率领大周军队将应开疆反推了回去,兵临幽州城下。眼看着就要推掉水晶了,谁知道对方泉水里突然冒出了一堆小野怪,一起帮着对面守水晶,甚至还有大小龙!你说这扯不扯?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随着我们的孙姓王爷参团参到一半回家补状态后,失去了阻力的鬼方骑兵把周军运粮队当成河道精灵给刷了,没有了粮食的周军实在坚持不住这么高强度的体力劳作,直接土崩瓦解。

    时间向后推移,当大郑平定了河北四府之后,就对这件事情格外上心。吃亏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了亏不长记性。掉进水里是淹不死人的,只有一直待在水里才会。

    吸取了前朝经验教训的大郑,决心寻求应对这一弊端的解决方法,刚巧蓬莱水师也在这一时期筹划组建。中书门下的老头子们脑袋聚在一起一合计,觉得可以在保持陆路运粮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海路运粮。

    具体计划就是在毗邻幽州城的直沽寨修建大型港口,往后如果北方有战事了,水陆两路一起运粮,量大管饱,而且还是双保险,再也不怕会重演当年的悲剧了。

    草原可汗们骑马射箭确实有一套,这个不服不行。但是他们可不会骑海马,对着茫茫大海也只能望洋兴叹。(忽必烈请求连麦)

    而且,开辟海运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培养熟练的水手、经验丰富的船长,以及改进海船的制造技术,对于未来征伐辽东和高丽半岛都有着长远的裨益。

    而且陛下先前答应冷泉天皇的使者会给他提供政治保护和军事支援,君无戏言,说到就一定会做到。

    尤其是殿帅凌晨还说过,冷泉天皇居住的地方好像有银矿。

    大郑君臣从来没有比这一刻更加团结,所有人一致认为:冷泉天皇是位四千年一遇的好人,作为友邦,我们一定要帮助他。

    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