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十五章 规则

第十五章 规则

    赵祯没有说话。

    他们需要口舌,他这个官家就不需要表态了吗?

    西夏从去岁年尾就又一次开始作妖,狄青对他至少还是谨慎恭敬的,也的确是很能打胜仗,兵中和民间口碑皆佳,赵祯当然想过再把他往上提提,以示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但临时出了朱砂这事儿,赵祯就暂时抽不出手来管了。

    几位大臣一看官家又装聋作哑,也没办法,正打算继续方才的话题,赵祯却似乎是下定了决心。

    “去,把毓儿叫来。”

    赵祯借着自己在宫外暂住,两个女儿无需太严的礼法约束时,抓紧将殷灵毓连带着赵徽柔都推了出来,不遗余力的试探朝臣。

    看着利索,其实仍旧是犹豫不决的。

    因为他也不确定。

    不是确定他自己到底还能不能生。

    而是不确定,他,和他的女儿,到底能不能做到那一步。

    赵祯一直都不够强势。

    他知道。

    事实上他一开始没那么大胆,只是单纯的珍惜仅剩的两个女儿,因此优容了些,宠爱了些。

    但架不住孩子太优秀。

    赵祯没办法不起心思。

    他不想便宜了宗室。

    可……没有天子传位于女儿的先例。

    所以赵祯一面憋的只能花式炫耀,一面又反复的,不住的,去试探着,观察着,包括大臣们,也包括殷灵毓自己的反应,既想看看女儿能走到哪一步,又想看看臣子们能接受多少。

    他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这之间的平衡,不肯去捅破那层窗户纸。

    因为那很容易引发更大的纷争,甚至动摇国本,非但边疆未平,更是内政先乱,朝廷陷入党争倾轧之中。

    赵祯不够优秀。

    但赵祯能够认识到自己不够优秀,也不会把国家层面上的大事,完全由着自己的私欲摆弄。

    他怕女儿承担不起,更怕天下因此生乱。

    换句话说,赵祯还有良心,还不敢霍霍大宋基业,也不想把自己的压力强压到这样幼小的孩子身上。

    所以,他也得遵守规则。

    但毓儿比他想象的,还要优秀很多。

    如今看来,也比他有勇气的多。

    或许有人,生来就是为了打破某些不合理的规则的。

    臣子们于是看着内侍将殷灵毓带到赵祯面前。

    这次他们没起身拱手。

    赵祯也没像之前那样习惯性的伸手去抱她,而是凝视着小小的一小只幼女。

    “毓儿,方才你那样说,也是过了。”

    小女童痛快的点点头。

    “嗯,毓儿知道。”

    “那你为何还要说?”

    “我说了,又能如何?”

    殷灵毓歪了歪脑袋:“父皇,我是您的女儿。”

    “何况,您不能因为毓儿说的不好听,就说他们才是对的。”

    赵祯有点想苦笑了。

    “对错有时候不重要,毓儿。”

    赵祯想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想说朝堂如江海,自有其潜流暗涌,有些话,点到即止,有些事,看破不说破。

    维持表面的和睦,有时比争一时之对错更为重要。

    “父皇。”殷灵毓迎上赵祯复杂的视线,一字一顿:“别人可以这样想,毓儿不能。”

    “您也不能。”

    “毓儿知道可能会有的后果,您是担心毓儿树敌,担心狄将军处境更艰,担心朝局因毓儿一言而生出更多不必要的波澜。”

    “但父皇,有些事情,永远不能妥协,若因惧怕后果,便对不公之事缄口不言,对错误之理屈从退让,那面上的和睦,也不过是粉饰太平的虚妄罢了。”

    “虚妄的幻想总会破碎,而真理永远存在。”

    “何况,父皇您若是也这样想了,那就真的会让人不敢开口了。”

    您也不能。

    赵祯指尖颤抖,只觉心跳的太快,以至于耳边都是鼓噪的声音。

    是了,他是天子。

    他若都习惯了和稀泥,习惯了在是非面前权衡利弊,退让妥协,习惯了对不公的默许与纵容,又如何要求臣工持正守节,要求天下清明?

    那这朝堂之上,还有谁敢坚持正道?

    他不能……他确实不能。

    天子之责,在于明辨是非,持守正道,而非在混沌之中苟且求安。

    于是赵祯真的就苦笑了出来。

    他做不到。

    赵祯被刘娥教导的很好,为君仁厚,纳谏,平衡。

    也知道在某些时刻,君王更需要一种执剑斩开混沌,带领所有人走向更前方的勇气与决断。

    但赵祯做不到。

    赵祯能够做到的,就是让这把剑不要乱伤人,而是维持稳定,并试图让它崭露锋芒。

    他做不到如太祖那般乾纲独断、锐意开拓,也缺乏那份披荆斩棘的魄力,他的长处在于守成,在于平衡,在于以仁德包容来维系这庞大帝国的运转。

    赵祯笑着转向几位沉默的重臣,自嘲道:“诸卿都听见了?朕这个做父亲的,今日反倒被女儿教训了。”

    臣子们不约而同的低头,不语。

    他们现在懒得担心官家怎么个心情了。

    他们更担心的是,官家的性子,能护得住这般锋芒毕露的殿下吗?

    但殿下不计得失、只问本心的勇气,赤诚而坦荡的庇佑有功之臣的魄力,又是如此耀眼,如此令人……心折。

    或许……支持这样一位殿下,并非全然是惊世骇俗之事。

    赵祯收起叹息,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发顶。

    “去吧,去找你姐姐和狄将军,告诉他……”

    赵祯顿了顿,轻声道:“让他以后若有不解之处,可径直来问朕,或……来问你。”

    有些路,注定艰难。

    他这个做父亲的,就是想要把担子压过去,也至少该为她扫清一些力所能及的障碍。

    殷灵毓乖巧的点点头,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

    她刚才直接被赵祯叫过来了,狄青还在那儿道谢道了一半儿没敢走呢!

    司马光看着她的背影,欲言又止。

    赵祯却已经整理好了情绪,道:“诸位爱卿,毓儿往后,朕便交给你们了。”

    此话一出,屋内更是寂静的落针可闻。

    赵祯知道他们听得懂。

    当然,也不指望他们立刻做出承诺。

    于是气氛便如此僵持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