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唐协律郎 > 0327 裴光庭夫人

0327 裴光庭夫人

    这倒也很正常,虽然彼此都是关陇老钱,但却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秉持,也未必都能凑到一起来。

    尤其裴光庭这个人性格严谨、心机深沉,张岱与他们家也算颇有渊源,但却仍然来往不多。李林甫想要临时抱佛脚的登门求助,当然难以如愿。

    李林甫神情本就不甚好看,又见到张岱从李令问废宅中行出并迎面而来,不免越发的脸色一黑,当即便打马而去。

    裴稹送走了客人之后,也不着急回家,而是望着张岱笑问道:“张六来此作甚?”

    “我买下李宋公这座旧邸,与你为邻如何?”

    张岱回头指了指那座闲宅,并对裴稹笑语说道。

    “真的?”

    裴稹闻言后自是一喜,旋即便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李宋公这宅业比我家阔大的多,你有那么多钱来买?张燕公可是真宠你啊!”

    张岱闻言后也没有解释他根本不需要动家里的钱,自己小金库就绰绰有余。

    他指着李林甫等人离去的方向,向裴稹笑问道:“小李将军等来访裴公,是为何事?”

    数年前他一介白身直接搞掉李林甫这个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彼此间的仇隙也不是秘密,裴稹闻言后便笑语道:“李林甫欲归朝求职户部郎中,来求我耶于都堂为其稍作助言,被我耶以其在州诸考皆中下、不合入省为由给拒绝了。”

    尚书省官员,除了皇帝直授和宰相举荐之外,诸部自举都需要先在都堂过堂,获得一致认可后才会将这份人事任命呈报于中书门下。

    裴光庭虽然只是兵部侍郎,但是在内部人事话语权颇高,如果肯支持这一任命的话,通过的几率自然大增。

    听到李林甫居然想要求任户部郎中,张岱也不由得感叹还是这些老钱们敢想敢干。

    虽然之前其人便已经担任过御史中丞这样的要职,但却是因罪遭贬,好不容易熬满考课,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勋积累,就要回朝担任户部要司的郎官,也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

    不过户部被宇文融把持很深,而且宇文融在财计上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他如果一意孤行的要选任李林甫,那么这一任命也有可能获得通过。

    他正要问一问裴光庭会不会态度强硬的阻止此事,裴家庭门内又有家奴拱从着一驾马车驶出。

    裴稹回头看了一眼,忙不迭恭立道左,向着马车上欠身发问道:“阿母出门要访何处?需不需孩儿持杖护从?”

    “不必,我只去南坊净域寺闲游,你等儿郎有事自忙,不必将时间废在我处。”

    车上乘坐的乃是裴稹的继母、裴光庭的继室夫人武氏,听到裴稹发问,便探头出来露出一张盛妆打扮的脸庞。

    她先是对裴稹笑语说道,旋即又将视线转望向张岱并作嗔语道:“宅中便听到六郎的声音,年初我还交代你时常来访你姨母,却一直无见。现今过门都不如,是不是觉得此间姨母不如宫中姨母帮得事,便也懒于问候?”

    “姨母误会了,岂敢、岂敢啊!孩儿只恐叨扰姨母清居,若是因此见嫌,来日便收拾铺卧入邸霸住一舍,与裴郎同出同入、朝夕问安!”

    张岱闻听此言,忙不迭躬身答道。武氏是武三思的女儿,从辈分上来说也是张岱的姨母。

    “是啊,六郎还说准备置下李宋公旧居,要与我家比邻而居。到了那时,便更方便出入问候了!”

    裴稹也在一旁帮着说道。

    “是吗?这李家宅邸那么阔大,六郎当真有力拿下?这可好了,你若真入居此间,记得专置一院舍借给你姨母闲居!”

    武氏听到这话,自是一脸惊奇的望向张岱。

    “一时的闲话罢了,还未有定计呢。”

    张岱闻言后却是心思一转,看看裴光庭家,再回头看看一街之隔的李令问家西院,忽然想起这李令问家宅历史上不是被李林甫搞来入住了吗?这对老情人还真是明目张胆啊!

    武氏也不觉得张岱有财力置办大宅,又笑语几句然后便着令车夫驱车南去了。

    张岱站在路边跟裴稹一起目送这车驾出坊,旋即便又想到南边的宣阳坊正是源家在长安的族居,包括源乾曜等许多源氏族人都安家其中。

    李林甫他们刚才出门也是往南去,武氏则紧随其后而出,这怕不是去寺里游玩,这是会老情人去了啊!

    一念及此,他拍拍一旁裴稹的肩膀,小子,回家去看看你爸爸那小绿帽漂亮不漂亮去罢。

    他无心去过问别家伦理乱事,却想到自己的置业计划别被李林甫给搅和了。毕竟历史上这货便安家平康坊,如今若再从武氏口中得知自己将要于此置业的事情,怕不是就要插手阻挠。

    这货家里有钱,本身就属于宗室老钱,又是满门艺术家,他大爷李思训、堂兄李昭道号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皆擅丹青,给人作一幅厅壁便能收数千贯钱。

    张岱家永乐坊大宅中堂厅壁便有一幅小李将军画作,那还是彼此结怨闹臭之前所绘,如今给再多钱,人家只怕都不会给面子了。

    李林甫他老子李思诲还在扬州做过官,而扬州乃是江淮物华所聚之地,较之汴州等地不遑多让,耗子过境都得打着嗝走。而其本人也为官多年,自有积储,置办下平康坊这座大宅,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你等回家取了订金后,便尽快去京兆府将事情落实。价钱多少不必深究,最迟下月初我便将钱款缴讫!”

    张岱也不想因为计较区区千百贯的价钱便被人干扰置业,错过这一处还不知要等几年才能等到其他高官倒霉腾地方,自然还是尽快办妥为好。

    “张公子当真豪爽!公子请放心,在下一定尽快办妥此事!”

    那牙子闻听此言后,顿时便也笑逐颜开,连连点头应是。京兆府那里自然给了他一个底价,张岱这里连讲价都不讲便要买下,那超出底价的钱自然就都会落入他口袋里。

    交待完这些事情后,张岱便离开平康坊,直向南内兴庆宫而去。

    兴庆宫本名隆庆坊,是当今圣人潜邸所在,后来围坊造苑成为如今的兴庆宫,在开元十四年又占用了胜业坊等一部分坊地再作扩建,但是面积相较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仍然远逊。

    圣人自开元十六年自大明宫搬来兴庆宫上场办公、处置国事,使得这座南内成为大唐新的权力中枢。

    但是由于兴庆宫规模限制,也并没有将皇城百司全都挪到兴庆宫中来,只有一部分供奉官随驾至此,而中书门下宰相们则在大明宫办公,九寺等闲司仍留太极宫皇城,搞得整个朝廷百司四分五裂。

    如张岱这种身兼诸职者,更是每天都要奔行于三大内之间,骑术都变得精湛起来。

    如今的张岱,除了本职太常协律郎、兼职左拾遗内供奉,同时还领了一个翻新曲辞使,这个使职也是简单明了,就是汇同太常、内外教坊等乐官翻新改编乐府各类陈旧不合时宜的乐曲。

    诸官职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左拾遗。

    张岱来到兴庆门前验明鱼符后便进入了兴庆宫中,除了后世比较著名的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之外,兴庆宫中还有不少其他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兴庆殿,这里是举行盛大朝会的场所,而皇帝日常则在勤政务本楼办公。

    至于张岱等供奉臣员,则主要都在兴庆宫西侧翰林院中等待皇帝召见。

    如今的翰林院还不像后世那样拥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政治职能,里面担任供奉的主要是琴棋书画之类的艺能人才,诸如画圣吴道子之类也都供职其中。

    张岱来到这里惯例签到之后,还没来得及去各院里溜达溜达,便见到与他同署供奉于此的左拾遗袁瓘正在收拾东西,于是便笑问道:“袁拾遗欲何往?”

    “唉,中书门下有一些遗簿留于东都,两位相公论事不协,便着我往东都去取故事以为参考。”

    袁瓘一脸无奈的叹息说道,张岱闻言后也不由得暗叹一声,这就是上司动动嘴、下属跑断腿。

    如今的中书门下越发热闹,宰相李元纮和杜暹已经发展到针锋相对、不容异己的程度了,像这种为了争执便打发下属出外勤的事情还只是小事,有的官员不知道为什么就遭到了贬谪,搞得整个朝堂都是人心惶惶。

    “对了,孟山人日前还托我将他从山南带回的茶叶转交六郎,连日不往南内来,险些忘了此事。”

    袁瓘与孟浩然也是好友,想起来一事便连忙对张岱说道:“我当即便要出发往东都去,便交代家人明早将茗茶送往府上。”

    “有劳袁拾遗了。”

    张岱闻言后便笑语说道,他想在终南山建茶庄,之前委托孟浩然帮忙在山南收集一些茶种准备挑选栽培。孟浩然此番入京整日在他叔叔张垍那里厮混,倒是无暇来访张岱,张岱还以为他忘了呢。

    他这里刚拿起今天发出的敕诏准备整理归档一下,忽然听到外间又有人喊道:“又闹起来了,给事中严挺之与中书在东内吵起来了!”

    听到自家座师跟宰相李元纮干架,张岱自是非常关心,他见署中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情,于是交代一声而后便又往大明宫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