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白夜浮生录 > 第五百六十六回:人性的锚点

第五百六十六回:人性的锚点

    施无弃和莫惟明发生大约十秒的对视。

    第一个错开眼的反而是莫惟明。他揉了揉眼睛,看向窗外。天已经黑了,黑了很久,因为他本就到访得很晚。医院的事还很多,他不能轻易脱身,又要在天亮时尽快回到岗位上。

    其实自从卫生处联合公安厅——也可能是反过来,将嫌疑转向殷社时,立即开展了专项消杀。反应之快令人瞠目,甚至疑心他们早有准备。对象是爬行动物,如蛇、龟、蜥蜴等。莫惟明一直觉得,能对他们产生影响的药物注定会流入环境,对人类造成影响。爬行动物本身,也是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但卫生处和公安厅让曜州的学者们“不必担心”。

    这怎么可能……

    “莫医生不需要回到医院去吗?”也不知是不是为了缓和气氛,施无弃这样说了,“不知道你今天有没有夜班?”

    总感觉,气氛向另一个方向变得僵硬。莫惟明百般无奈地说:

    “今天没有,明天有。我是一离开医院,就来找你确认这些事。”

    “唔……既然公安厅已经有所行动,你们的工作,应该会轻松一些吧。”

    “虽然很不愿承认,但这是事实。我甚至觉得,从消杀开始,到从病人的数量反馈来看,效率有些不可思议了。不过我们医院的人一致认为,病患减少和感染周期有关。反正现在曜州也没有多少健康人就是了。听说,公安厅的卫生署在招募健康人士,说是抽血取样,进行什么特效药的研发。反正我们医院是没有学者跟他们合作的,不知想做什么。你可小心点,别让他们逮去做实验。”

    “哈哈哈哈……承蒙关心。”施无弃爽朗地笑起来,“我近期是不会出门的,不会给他们——拿狙击枪对准我的机会。”

    他大概是在影射什么,不过,莫惟明不关心就是了。活了千年的妖怪,能保全自己不是难事。就连墨奕也藏在一个堪称万无一失的地方,莫惟明还不如担心自己。

    啊。也不必很担心,只要法器还在……

    莫惟明下意识摘掉眼镜擦拭,即便连他对面的人也知道,这个材质并不需要频繁清理。这只是个习惯性的动作。不过不得不说,将法器做成眼镜,实在是天才般的想法。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是绝对不会跟眼镜分开哪怕一秒钟的,睡觉都恨不得戴上,怕梦里看不清楚。

    施无弃颇感兴趣地问:“你觉得公安厅说的,是真的吗?爬行动物有什么病原体?”

    “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场合,我得说……我对此存疑。”莫惟明戴上眼镜,“目前的研究表明,爬行动物很少携带让人类生病的病毒,大部分是细菌。最经典的是沙门氏菌了吧?人畜共患病,会引起严重的腹泻、呕吐、恶心,降低免疫力。这的确和黑子热的症状很像,我猜一部分学者会认为是变异株吧。”

    “这我还真听过。还有吗?”

    “几十年前发现,水生龟和水环境存在气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菌,会引起人类伤口感染、腹泻和败血症。这也很像吧?鳄鱼可能携带钩端螺旋体,通过皮肤和黏膜接触污染水或土壤而感染。症状很多,从轻微流感样到严重黄疸、肾衰竭。”

    “你说的这些,与黑子热呈现的症状确实非常相似。真有意思。我也要怀疑是爬行动物导致的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科研需要的精神。我不想怀疑公安厅,但如果真能得出精准的结论,是件好事。对了……蛇和蜥蜴的话,还可能存在隐孢子虫。虽然现在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人畜共生物,但莫玄微的实验已经发现,它对人类存在致病性。症状为水样腹泻,和腹痛头晕什么的。这些,也都符合黑子热的特征。”

    “不过除了败血症的那个,其他的,似乎都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没有直接造成斑点的病症。莫玄微的实验室,还有什么额外发现吗?”

    莫惟明警觉了起来。

    “你不会真的认为,我们从南国带来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我可没这么说。你太紧张了。”

    “不,我其实也……真的担心这种可能。如果是这样,曜州真的要完了。我是感觉概率不大,毕竟……琉璃心已经完成过一轮净化。此外还有砗磲、蓝珀、赤真珠什么的。虽然不一定起什么作用……”

    “这么多法器齐聚一堂,在过去可真吓人。”

    “我觉得它们就像是需要妥善保存的药物,不经过特殊的流程接触,不会发生意外。但往往就怕那万分之一的‘意外’,促成悲剧的发生。”

    “您能认识到这一点真是太好了。”

    “不过,你刚说血液相关的疾病吗……不是没有。”莫惟明慢慢坐直身子,“我还在研究所的时候,有国外的学者发现了一种弧菌。这次回去,我恰好翻阅到相关资料,看到他们已经确认,这是细菌性肠胃炎的病原体之一,发病率超过沙门氏菌。主要传播途径是禽类,不过爬行动物也有携带可能。”

    施无弃微微挑起眉毛。

    “该不会就是这种东西吧……”

    “那我应该能观测到一种螺旋状或逗点状的细菌才对。但是,推测它们具备微需氧培养环境。在曜州我找不到这样的技术条件,没办法把它们分离出来。但我倾向于认为,不是。黑子热的起源仍充满谜团。”

    “嗯……我也不愿意相信。真是的话就太麻烦了。你见过他们在密谋什么吗?”

    莫惟明摇了摇头。

    “我们并不总在一起。他们如果一开始就有什么额外的计划,我也无从得知。”

    “看来目前而言,谁也不能轻信呢。”

    两人又陷入漫长的沉默。

    莫惟明能感觉到,这处空间失去了墨奕,的确能产生一种真实的空旷。虽然她本身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一个生命存在于一处空间,这感觉终归是不同的。

    “关于你之前说的,”莫惟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像是早就想问,“邪见的事……具体是怎样的?关于那场事故的记录少之又少。由于它并非同时作用整个人间,而是以一定的速度扩散,各地的影响存在时差。听说邪见死后,余波也持续了一段时间。这些变故大多以各地的‘全民癔症’盖棺论定,有关恶使的真实记载,由于担心引起二次恐慌被模糊了,直到很久以后才藏进了各种传说与野史中。”

    “你想知道原理?”

    “嗯。我倾向于相信您的叙述,所以开始重新审视我读过的资料。那些记录,我是视为野史判断的,因为缺乏依据,可信度实在不高。邪见到底是什么,才引发这种群体性狂乱?这些描述像极了各种文学和哲学中探讨的末日狂欢。”

    “从行为现象方面讲,确实有重叠之处。您怎么会突然对恶使感兴趣?”

    “不是的,我只是想到了九结。”莫惟明深吸一口气,“不是有名为‘见’的存在吗?我认为见结是错误认知的固化。不知道您了解多少,又是怎么想的。”

    “有意思。参考妖怪的想法吗?”施无弃果然坐得更端正了些,“我要说的,也只是自我的认知。不过,这一定参考了同期许多朋友的想法,就当它比较公允吧。希望不会误导您才是。”

    “您请说。”

    九结中的见结,是束缚众生不得解脱的九种根本烦恼之一,含义是由错误见解形成的坚固认知枷锁,直接障碍对真理——如四圣谛、缘起法、无我等的正确认知。

    见结是认知性烦恼的核心,与取结,即对错误见解的执取,共同构成知见上的系缚。执着“求道”为实有,否定世间法,狂禅、偏空。执“我”为实有,否定因果,作恶无度;行善而执“我”为断或常,否定业报,虚无主义;以世间法代替佛法,混淆正邪,智慧错用。

    这些见解是导致众生深陷痛苦、无法解脱的根本原因。

    「但受世间诸苦,谬计涅盘生心,妄计为身,驱役心神,王法皆成罪错。」

    虽承受着世间生老病死之痛,却认为追求涅盘是心中生起的念头,执着这个念头为实有的“自我”,为虚妄的目标而拼命驱使、劳役自己的精神。连世间正法都被视为有罪。这对“追求涅盘”本身的执着,误解了涅盘无我、空性的真义,反而将其当作一个实在的目标去抓取,甚至为此否定一切合理的规范,陷入极端和狂禅。这是将“道”执为“我”的迷误。

    「但行世间诸恶,执取五蕴为我,闇昧迷理,拨无因果,戒律皆可踏破」

    虽做着世间的种种恶行,却顽固地认为构成身心的“五蕴”就是真实的“我”。认为“我”是实在的,迷惑于真理,进而否定因果,一切的戒律规范都被视为可随意践踏之物,觉得行为没有后果,因此肆无忌惮地破坏戒律。这是对“我”和“因果”的根本性错误认知。

    「但悟世间诸善,于前之身见也,或执为断,或执为常,业报皆无福祸。」

    虽能领悟并践行世间的种种善行,但对“身见”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执着于“我”死后完全断灭,要么执着于“我”是永恒不变的,于是认为一切业带来的果,都没有真正的福报或灾祸。在行善基础上产生的两种关于“我”的极端见解,及其导致的对业报的否定。行善者也可能陷入迷惑,认为“我”要么永恒要么断灭,进而认定一切都没有意义。

    「但明世间诸律,于非真胜法中,邪心取理,流转不息,恶见皆为清浊。」

    虽通晓世间的种种规律法则,却把这些并非真正殊胜的法当作真理。在这种状态下,所有错误的见解都被混淆、颠倒地认为是清净或污浊、是或非。这是一种以世俗智慧替代或曲解真胜法的迷误。看似有智慧,实则用凡夫心去揣测、附会律法,混淆正邪清浊,结果不仅不能解脱,反而加深了轮回。这是混淆世法与出世法、以妄心测佛智的根本错误。

    当人类失去对真实与真理的感知能力时,疯狂便成为唯一的逻辑。

    “听你这样说,见结,就好像是众生心智中最深层的认知癌细胞。它以五类邪见为增殖模板,不断复制错误思维。所以,才得以在人间广泛传播,并造成如此后果吗?”

    听过施无弃的叙述,莫惟明归纳出这样的结论。

    “只能说,你理解了我和我朋友们所理解的事。这并不存在正解。邪见瓦解认知根基,扭曲自我与现实,让人认为行为与结果无关。道德的本质是对行为后果的责任认知,道德约束便因此失效。人们或陷入断见,麻木僵直,如行尸走肉;或陷入常见,癫狂宣泄,如永恒存在的本能支配。突然跳窗、无差别杀戮……人们的行为不存在动机也不考虑后果。”

    莫惟明顺势说:“人们无视昼夜规律、抛弃劳动责任、践踏生命尊严,可能是对文明秩序的否定。也就是说,它将一切社会规范视为虚妄。善与恶、理性与疯狂的界限被模糊,暴行甚至被解读为‘做内心深处最想做的事’,也就为恶行赋予扭曲的合理性。”

    “摧毁道德的基石,扭曲人们的认知,制造理性的废墟。然而,莫玄微由于灵魂充盈、磅礴、年长,其父体并未受到严重影响。至少,这支撑他挺过了邪见被斩杀的时候。”施无弃道,“只是,那时的子代没能逃脱。但我想……他也正是因此开始了对道路的追寻。”

    ——对自我的认知,对因果的敬畏,对意义的追寻。

    当“我是谁”的认知被扭曲,行为便失去人性的锚点。但他至死也没有丢失这一锚点,大约,是他真的找到了答案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