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一说是勃海人。田丰天资聪颖,富有权谋,是袁绍帐下的重要谋士之一,官至冀州别驾。
辅佐袁绍平定公孙瓒,劝说袁绍迎天子挟诸侯。田丰为人刚直,敢于直谏,所提建议被袁绍多次不采纳。
在官渡之战前,劝谏袁绍不要征讨曹操,使用持久战术,被袁绍所不容,因此下狱。袁绍官渡战败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田丰天资聪颖,富有权谋。少年时亲人去世,服丧期间哀痛不已,服丧期虽已过去,仍然笑不露齿。
他博学多识,在冀州很有名气。最开始被太尉府征辟,举荐为茂才,选为侍御史。当时宦官掌权,忠臣被害,于是田丰弃官回家。
后成为韩馥部下,因为正直而不受重用。袁绍起义时,用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招揽田丰,田丰认为王室现在处于危难,立志救扶,于是投入袁绍麾下,为别驾。
袁绍征讨公孙瓒时,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与公孙瓒军队发生战斗。袁绍命令麹义率领军队先行作战,大败公孙瓒。
袁绍仅率百余人行军其后,距离界桥十余里处时,听说公孙瓒已败,就下马休整。公孙瓒部逃散的两千骑兵突然出现,将袁绍重重围困,一时间箭如雨下。
别驾田丰拉住袁绍,想让他躲在一面墙下,袁绍将头盔扔在地上,认为大丈夫应该战斗至死,躲在墙后也未必能存活。
于是,袁绍指挥弓箭手杀伤了许多公孙瓒骑兵,公孙瓒部并不知道被围困之人是袁绍,也渐渐后退。恰逢麹回援,公孙瓒骑兵撤走。后袁绍使用田丰的计谋,平定了公孙瓒。
建安元年,曹操在许都迎立汉献帝,还借汉献帝之口下诏责备袁绍勤王不力,广树党羽。
袁绍每次接到诏书,都担心对自己不利,就想将天子搬迁至靠近自己的地方,派人对曹操说许都潮湿,洛阳残破,适宜迁往甄城。
曹操拒绝袁绍的提议。田丰劝说袁绍,表示曹操既然不答应迁都的办法,那最好早点谋取许都以迎立天子,以天子名义下诏令,指挥全国。如果不这样,终究会被别人牵制。但袁绍没有听从。
建安五年,左将军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胄,占据沛县背叛曹操。曹操亲自率军征讨刘备。
田丰劝说袁绍乘机偷袭曹操,并认为和袁绍争夺天下之人是曹操,他现在征讨刘备,双方交战不会很快结束,现在率军偷袭,能一举平定。
袁绍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没有行动。田丰举着手杖锤击地面,感叹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因婴孩生病而错失,太过可惜。袁绍听后很生气,从此疏远了田丰。
袁绍要出兵讨伐曹操,沮授、田丰认为不应征讨曹操。原因是军队出征多年,百姓疲惫,赋税繁重,粮食匮乏,所以应该先派遣使者告知天子,发展农耕,与民休息。
如果不能解决,就上表说曹操阻断大王军队的去路,然后驻扎黎阳,在河内建造船只,修造兵器,把精兵分队派遣到周边驻扎。
那么三年之内,就能战胜曹操。审配、郭图则认为,袁绍手握重兵,数量几倍于曹军,应该抓住良机,讨伐曹操。袁绍听从了审配、郭图的意见。
曹操担心袁绍渡过黄河,迅速打败了刘备,刘备投奔袁绍,于是袁绍发军进攻许都。
田丰认为既然前面失去了进攻机会,眼下不宜出兵,劝谏袁绍采用持久战术,他分析认为:
曹操善于用兵,虽然人少,但不能轻视,不如与他持久对抗,袁绍依靠山岭黄河的坚固,拥有四个州的人马,对外结交英雄豪杰,对内发展农耕备战。
挑选精锐部队,分为奇兵,袭扰河南,敌人救援右侧就攻打左侧,救援左侧就攻打右侧,使他们疲于奔命,民众不能安居乐业,袁军还没有出手他们已经穷困,不到两年,就可以攻克了。
现在不用必胜的计策而想通过一次战争去决定成败,如果不如愿,后悔也来不及。
袁绍不听。田丰恳切劝谏,袁绍非常生气,认为田丰在扰乱军心,将他捆绑关押。
曹操得知田丰不跟随军队参战的消息,高兴地认为袁绍必定会战败。
官渡之战胜利,袁绍逃跑后,曹操再次感叹如果袁绍使用田丰的计谋,输赢尚未可知。
袁绍军队败退,向北边逃亡,军士们都捶胸痛哭感慨如果田丰在这里,不至于会这样。
袁绍对逢纪表示,冀州人民听说我军战败,只有田丰在战前劝我不要开战,与众不同,自己愧于见田丰。
逢纪回答:“田丰听说将军战败,抚手大笑,开心地说被他说中了。”于是,袁绍有了杀死田丰的想法。
袁绍战败,有人对田丰说:“您一定会被重用。”田丰则答道:“如果战胜了,我一定得以保全,现在失败了,我就要死了。”
袁绍回来后,向身边的人表示自己不用田丰的计谋,果然被他嘲笑。于是,袁绍杀死田丰。
著名谋士层出不穷,如曹操帐下的郭嘉、吕布麾下的陈宫,等等。偏巧雄霸一方的袁绍手下,令人耳熟能详的睿智谋士似乎不多。
这位袁绍,世代公侯出身,曾经在朝堂之上怒怼权臣董卓,在诸侯联合讨董护国期间,他又被公推为盟主,在众多诸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袁绍兵强马壮、军力雄厚。如果说他手下缺乏高明谋士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这里,不妨谈谈袁绍手下的一个才干谋略不亚于郭嘉的奇士,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袁绍对他言听计从的话,那么很可能最终统一北方的人物就不见得是曹操了。
这个奇人,就是谋士田丰,一个充满悲情色采的谋略天才。
话说刘备杀掉车胄,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占据了徐州之后,曹操甚怒,亲自带领主力军队攻打徐州,发誓要将刘备势力消灭殆尽。
然而,曹操率军攻打徐州,这样以来,他的大本营许都就一下子空虚了。
田丰敏锐地觉察到了曹操的这个致命失误,便赶紧求见袁绍,建议他趁着曹操、刘备在徐州交战的时候,率军趁势袭击许都。
田丰的谋略很简明、也很睿智。通过让袁绍出兵许都,一则可以让曹操处于首尾难顾的困境,并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优势兵力一举击溃曹操,将其彻底赶出历史舞台;
二则可以顺势解救皇叔刘备,让东汉朝廷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进而奠定自己成为东汉第一权臣的地位。
偏巧就在这个时候,袁绍正在为自己的幼子身患疥疮而烦恼,根本无心用兵。虽经田丰屡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均是无功而返。
而作为一个军事老手,曹操也再没有给袁绍第二次机会,他三下五除二攻陷了徐州之后,又快速进行了回防部署,彻底消除了这个致命的军事。
从曹操的后期反应来看,田丰的判断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他明察秋毫、精深莫测的军事谋略,应该丝毫不亚于前期的郭嘉与后期的孔明。
徐州失守后,刘备率领残部转投袁绍。极力请求袁绍去攻打曹操。而这个时候,随着袁绍幼子的疮疾已经痊愈,袁绍又恢复了好心情。
在刘备的一顿忽悠之下,他欣然同意了向曹操开战的建议。
这个时候,又是田丰审时度势,他郑重地向袁绍提出了反对意见:
前日里,曹操兵发徐州,后方空虚,正是用兵良机,而您却按兵不动,让这天赐良机稍纵即逝;
现在,曹操大捷,各方军力部署得当,而且士气正旺,怎么都不应该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和曹操作战!
但是,不知何故,此刻袁绍的大脑发生了严重短路,他当众斥责田丰,又以扰乱军心为由,将田丰关入大牢,声称待到胜利班师之后再进一步羞辱他。
后边的故事就很熟悉了,在袁绍和曹操火拼的前夜,刘备以替袁绍稳定第三方为由,成功地逃离了袁绍。而袁绍和曹操则分别率军在官渡一带展开了决定命运的决战。
伴随着不间断的一系列失误,袁绍终于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会战溃败之后,他带领残兵败将退回到了冀州。
灰头土脸的袁绍是没有脸面再去羞辱关押在大牢里的田丰了。
田丰更加清楚,随着兵败官渡,袁绍已经大势已去,而自己再也无法帮助袁绍去成就大业了。
另外,那些当初附和袁绍,排挤田丰的谋士们也是无颜面对活着的田丰了。
昏暗的油灯下,阴冷的空气中。一个牢吏冲进来,对着田丰说:恭喜先生了,主公不听先生忠告,铩羽而归,今后他肯定会重用先生了。
田丰闻言冷笑一声,说:足下差矣,如果此番得胜,我还有可能得以赦免;反之,主公羞恼于见我,则必会杀我,何喜之有呢?!
一语成谶!不数日,一代奇才田丰在大牢中被袁绍秘密赐死。
田丰,字元皓,出生于东汉末年的冀州之地。他自幼聪慧,好学不倦,博学多才。
在那个时代,士人以诗书礼仪为重,田丰自幼受此熏陶,勤学不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才学逐渐崭露头角,为世人所重。
田丰的才华并非只限于书卷之中。他通晓兵法,善于谋略,常以智谋辅佐身边之人。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田丰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曾为袁绍出谋划策,助其平定冀州,使之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袁绍并非田丰的最终归宿。由于不满袁绍的独断专行,田丰与之产生矛盾,最终离开了他的麾下。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田丰的独立个性,也使他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离开袁绍后,田丰投奔了曹操。曹操素来重视人才,对田丰的才华大为赞赏。
田丰的到来,为曹操在谋略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与曹操共谋大业,助其在多次战役中取得胜利。
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官渡之战中,田丰的建议未被曹操采纳,导致曹操在大败袁绍后心生不满。
田丰因直言进谏,遭到曹操的囚禁。这一事件使得田丰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尽管如此,田丰的才华和智慧并未因此而被埋没。在囚禁期间,他仍然致力于军事谋略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同时,他的忠诚和勇敢也为后人所传颂。
田丰的一生,虽未能助曹操统一三国,但他的智慧和才学却为后人所景仰。
田丰是东汉末年钜鹿郡人,从小就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在当地很有名望。入朝做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而辞职回乡。
在韩馥做了冀州牧后,田丰又在韩馥手下做官,但却因为刚直不阿不会拍马屁而不被重用。
韩馥后来被袁绍赶走,袁绍倒是很器重田丰,“卑辞厚币以招致丰”,而田丰也“以王室多难,志存匡救,乃应绍命”。
就是说袁绍以谦逊的言辞厚重的礼物请田丰出山,而田丰也因为志在匡扶多灾多难的汉朝皇室就接受了袁绍的邀请。
田丰所讲的这一席话就是《孙子》中所说的庙算,在战略上打败敌人!田丰指出袁绍的优势在于地盘大,军队多,粮饷供应充足,而这都是曹操的劣势;
曹操的优势在于善于用兵,所以田丰建议不要和曹操展开决战,而要打持久战,不断的消耗敌人,直到把曹操拖垮!
袁绍占有天险优势不怕曹操袭扰;军队多,就算是分出精锐派去袭扰曹操照样可以保障本土安全;地盘大,粮饷充足,不怕消耗!
而曹操就不同了,他所占据的河南之地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袁绍的军队说到就到;
军队少,救了这边就顾不上那边了;地盘小,粮食供应紧张,一旦战争变成了持久战消耗战,必定要被拖垮拖死!
田丰的战略就建立在“以大制小”的基础上,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把曹操拖垮压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