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家母秦良玉,开局怒斩努尔哈赤! > 第七章:奴至!

第七章:奴至!

    “方才探马来报,老奴大军已过虎皮驿,不日即将兵临辽阳,不知诸位可有御敌良策……”

    天启元年,三月十八。

    在沈阳休整数日后,一如原历史时空,老奴率八旗兵与沈阳降军,携城中火器直扑辽阳而来。

    面对建奴大军的到来,袁应泰这个辽东经略,自然也要召集诸将商讨应对之策。

    “如今我军新败,建奴气焰正盛。末将以为,宜先坚守城池,待其士气稍泄之时再行出击。”

    “建奴长于野战,而我辽阳城高墙厚,防御完备,末将以为我军当以守为攻……”

    沈阳之战,尤世功、贺世贤部全军覆没。

    浑河一役,戚家军全军战殁,白杆兵只余不足三百残兵。

    所以别看此刻辽阳城内明军兵力还有八万左右,但那不过是用来凑数的而已。

    真正能指望的,也就浑河之役中突围的三千多酉阳土兵,外加由各将家丁整合、袁应泰亲率的三千‘虎旅军’而已。

    因此,面对袁应泰的询问,李怀信、侯世䘵、朱万良、杨宗业、梁仲善几个总兵,全都是据城坚守的想法。

    毕竟辽阳城可是大明统治辽东的心脏、大本营,本就高大厚实的城池,更是部署有此时东亚最密集的火炮。

    可以说,除大小面积之外,辽阳城的防御能力,甚至远超如今的京师。

    如此坚城,只要稍微有点军事常识,都知道该如何扬长避短。

    “既然诸位都赞同守城,那本经略……”

    “报!”

    “启禀经略,建奴前锋已至太子河北岸。城外夷丁军心浮动,看样子似有反叛降虏迹象……”

    袁应泰之前在马祥麟押下脑袋的保证下,已经同意据城坚守。

    此刻见几个总兵也是如此意见,当即也就准备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

    只不过还没等他把话说完,一名匆匆而来的亲卫,却是带来了蒙古夷丁可能反水的消息。

    “狗日的,就知道是些喂不熟的白眼儿狼!”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如趁建奴未至,先剿了这些夷丁以防万一。”

    有着沈阳失陷的前车之鉴,听到移驻城外的蒙古人又有异动,众将顿时不由得纷纷面露恨色,杀心四起。

    “蒙古夷丁既已投我,便是我大明之卒,岂能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依本经略之见,这些夷丁只需稍加安抚,还是能够为朝廷出力的。”

    酸腐文人的通病,总以为靠着德行就能教化一切。

    都这个时候了,袁应泰居然还在想着收这些蒙古夷丁之心。

    “经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且鞑子向来是畏威不畏德,若是一味施恩纵容,怕是……”

    “一次不忠终身不用,这些蒙古夷丁万不可再轻信啊!”

    沈阳城是怎么破的,不就是因为蒙古夷丁关键时刻的反水吗?

    要不然以沈阳不逊辽阳多少的城防,即便建奴再猛,那也不可能一鼓而下。

    “诸位不必再说,如今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时。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若是将其推向建奴……”

    面对众将的反对,这一回袁应泰却是毫不退让,伸手便摸向了帅案上供着的尚方宝剑。

    “末将……末将等遵命……”

    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加之蒙古夷丁移驻城外后,对辽阳城的威胁也大为减轻,侯世禄、朱万良等人也只能闭嘴。

    “经略且慢!”

    然而,就在几个总兵被袁应泰以尚方宝剑压下之时,有人却在这个时候当起了出头鸟。

    “呃,这不是石砫宣抚司的小马超吗?”

    “啧啧,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看着头缠绷带、只露左眼豁然起身的愣头青,朱万良等人为之一愣的同时,眼中更是多了些赞赏之色。

    不用说,这愣头青正是之前蹲角落里充数划水的马祥麟。

    ‘你娃充啥子壳子,人家安抚蒙古夷丁关你锤子事,又没要你出钱出粮……’

    面对一众参会将领既有戏谑、又有赞赏的目光,马祥麟却是不由得一阵后悔。

    毕竟袁应泰答应的据城自守又没反悔,耽搁不了他给战神母亲送礼,浪费点儿朝廷的钱粮又算得了什么。

    “那个,末将……末将只是有些私事想请教经略,就不在这耽搁诸位将军的时间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什么穿越者的面子尊严,实力不够的时候装装孙子也不丢人。

    马祥麟不等面色冷峻的袁应泰开口,已是赶紧为自己的冲动找补起来。

    “呵呵,现在的年轻人啊,做事就是毛躁得很!”

    “不过既是私事,那瑞征一会儿随老夫后堂再说吧……”

    蒙古夷丁移驻城外的事,本就是马祥麟先前拿脑袋立军令状时提出的小条件。

    袁应泰本以为他也要当面反驳顶撞,现在见其如此会来事,顿时不由得对其好感大增。

    ……

    “说吧,瑞征可是也认为老夫不该怀柔那些夷丁?”

    马祥麟那点儿临机应变的小手段,哪里能够瞒得过袁应泰这种官场老油条。

    他才刚一踏入经略行辕后堂,对方便直接开门见山的盯了过来。

    “呃,夷丁本就精于骑射,经略将其招募成军,却是省下了操练之功……”

    好汉不吃眼前亏!

    迎上袁应泰那满是戏谑的笑容,只稍微一愣,马祥麟随即便列举起了招募夷丁的好处来。

    “滑头!”

    “莫非在你眼中,老夫就那么刚愎自用、不听忠言不成?”

    袁应泰想过马祥麟可能会否认,但却完全没想到,他会反过来称赞自己的决策。

    “经略言重了!”

    “世上没有尽善尽美之事,凡事皆有好坏两面。末将也只是据实而言,可不是在拍您马屁……”

    真诚才是必杀技!

    既然玩心眼儿玩不过,那就实事求是。

    沈阳之失和原历史上的辽阳失守,虽然蒙古夷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归根到底,还是大明自身的腐朽罢了。

    夷丁本身于大明来说,还是有其积极正面作用的。

    “呵呵,凡事皆有好坏两面么?那你倒是说说,这夷丁之坏又在何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