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235章 来自现代的工业暴击幻想

第235章 来自现代的工业暴击幻想

    “嗯,”

    谢广福点头,“不止去县里,还得去京城看看,是该租个铺子下来了,你看最近秋笙给咱们家送的竹编,一筐一筐的,再这么只‘进’不‘出’,他那么心思细腻的人,迟早要怀疑你是不是把这些东西都卖给山神爷了。”

    李月兰闻言也笑了:“可不是嘛,还有小文和芝芝,最近可没少看那些‘义乌’小商品的图册,变着法儿地催我赶紧把店开起来,他们好多弄些新奇玩意儿出来卖呢,我看他们两个家伙着急的样,就觉得好笑,小文还说什么,要用新时代的工业品和古代的手工品来个爱的碰撞。”

    话音刚落,就听楼梯传来“蹬蹬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谢文和谢秋芝一前一后从二楼冲了下来,两人脸上都带着兴奋又急切的光,手里还各自捧着个宝贝盒子。

    “爹!娘!你们是不是在说开店的事?”谢秋芝眼睛亮晶晶的,第一个冲到李月兰面前。

    谢文开口:“父母大人,我们刚刚在进行一场关于‘跨时代商品竞争力’的学术探讨,如果新时代的工业品和古代的手工品真的能来个爱的碰撞,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巨大进步。”

    谢秋芝立刻拆台:“得了吧,咱们俩就是想秀一波现代工业在古代售卖的优越感,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她说着,献宝似的打开自己的盒子,“娘,你看!这是我精挑细选的‘古代毫无违和感但就是莫名好看系列’!”

    只见盒子里铺着柔软的绸布,上面躺着几样东西:几串圆润光泽极好、几乎能以假乱真的人造珍珠项链,几把绣工极其精美繁复、图案新颖别致的团扇和手帕,几个小巧雅致的陶瓷罐,里面是香气淡雅、膏体细腻的雪花膏,还有陶瓷罐子分装的一套复古版胭脂水粉。

    “哇!”李月兰拿起一串珍珠,对着光看,“这珠子,又圆又亮,比天然蚌珠品相还好!芝丫头,有眼光!”

    谢文不甘示弱,也打开自己的盒子,里面是几串油润光泽的檀木手串,打磨得极为光滑,还带着淡淡的檀香,一些造型古朴但做工极其精准的镂空黄铜书签和镇纸,甚至还有几面打磨得光可鉴人、背后刻着吉祥花纹的小巧金属手持镜。

    “爹,娘。”谢文一本正经地介绍,“请忽略其工业化生产的本质,专注于其超越时代的美学设计和实用价值。我认为,这些物品在缺乏精密加工技术的本时代,具有降维打击式的吸引力。”

    谢秋芝拿起一面小镜子照了照,啧啧称奇:“你这镜子照人可真清楚,连我眼角有颗小痣都照出来了……这要拿出去,还不得让那些小姐丫鬟们抢破头?她们用的铜镜都快照成抽象画了!”

    谢文:“……谢谢你的直观反馈,但这是样品,我不会送给你的。”

    谢秋芝翻了个白眼:“切”了一声表示不屑。

    谢广福拿起一个黄铜镇纸掂了掂,又看了看做工,点头道:“嗯,这东西扎实,好看,又压手,读书人肯定喜欢,比咱们这的铁匠铺打出来的精细多了。”

    “对吧对吧!”谢秋芝兴奋地挽住李月兰的胳膊,“娘,你想想,咱们把这些东西,往柜台上一摆!那珍珠,往黑丝绒垫子上一放,灯光一照,BlingBling的!那团扇手帕,绣着他们从来没见过的精细花样!还有这镜子,这雪花膏,这胭脂水粉!”

    她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画面:“我保证,别说云槐县了,就是京城的贵妇小姐们,听到风声都得坐着马车跑来买!到时候,咱们店门槛都得被踏破!”

    谢文扶了扶眼镜,补充道:“你虽然描述略显浮夸,但核心逻辑是正确的。这些物品兼具美观、实用与稀缺性,又符合当下审美,极有可能形成口碑效应,吸引远超本地范围的高消费客群。要是有人问起来处,我们可以称之为‘来自神秘四海的精致馈赠’。”

    李月兰被两个孩子说得心花怒放,仿佛已经看到店铺门庭若市的场景:

    “好好好!到时候啊,咱们就把这些东西,和秋笙图图的竹编放在一起卖!一边是匠心独运的传统手工艺,一边是……是……”她卡壳了,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是异时空的工业浪漫!”谢文接话。

    “是降维打击的工业暴击!”谢秋芝同时喊道。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同时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谢广福和李月兰看着这对活宝,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行!”谢广福一拍板,“等铺面盘下来,咱们这些‘宝贝’就都摆上去!我倒要看看,咱们这‘古今碰撞’,能不能这里撞出个满堂彩!”

    第二天一早,谢广福去和谢里正打了个招呼,说今日要去县城和京城寻摸铺面,可能今晚赶不回来,明日再回。

    谢里正自然满口答应,只盼着他能赶紧给村里的木炭找个好销路。

    于是,谢家五口人坐着谢广福闲暇时改装的马车,一路先往京城而去。

    那辆改装的马车车厢用的是之前逃荒拉的板车改造的,从外观看和普通的马车车厢差别不大,就是马车里面钉了两块座板,这样马车里面对面坐四个人完全没有压力,剩下一个人在外面赶车,今天拉车的马是追风,谢锋坐在前面负责赶马,因为村道的修路工程进入尾声,所以一路上倒也算安稳,没有什么颠簸。

    马车上李月兰和大家聊起自己的想法,她想开一家“四海千珍坊”,什么都卖——从精致的现代小商品、首饰,到桃源村的青砖、木炭、竹编,乃至空间出产的独特调料,最好能租下一处“院落型货栈”,符合“前店后坊”的大店格局。

    店铺规模最好有几间并排大门面,前后三进的院落,气派的前厅用于售货,中进设雅室接待贵客和女眷,后院则是大仓库和停放马车、牛车的停车场。

    马车顺利地驶入永定门时,时间尚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