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穿透沼泽星外围那层厚重的翠绿色雾气时,风澈感觉舷窗上瞬间蒙了一层细密的水珠——和沙丘星干燥滚烫的风不同,这里的风带着潮湿的腐叶气息,扑在玻璃上,像谁轻轻呵了口气。他凑到窗边,用指尖擦去水珠,窗外的景象瞬间清晰:没有金色沙丘的绵延,没有星环的璀璨,只有无边无际的绿色沼泽,像一块被揉皱的绿绸缎,从天际线一直铺到眼前。深绿的芦苇丛在风中摇晃,浅绿的水洼里泛着粼粼波光,偶尔有白色的水鸟掠过水面,翅膀划出的波纹里,还能看到点点发光的浮游生物,像撒在绿绸缎上的碎钻。
“还有三分钟抵达沼泽星生态站空港。”慕容冷越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屏幕上的环境数据比沙丘星温和许多,却透着更棘手的信号,“当前地表温度28℃,大气含氧量22%,湿度89%,未来十二小时内有中到大雨。”他调出沼稻的资料,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眉头微微蹙起,“目标作物‘沼稻’,是沼泽星唯一能在积水环境中量产的粮食作物,稻穗富含蛋白质,但近期受‘腐叶菌’感染,近60%的稻穗发黑腐烂;更严重的是,沼泽里的‘沼蛭’大量繁殖,会附着在沼稻根系上吸食汁液,导致根系坏死,生态站的陈野研究员已经尝试过三种杀菌剂和驱蛭剂,效果都不理想。”
风澈赶紧摸了摸背包里的金属盒——里面装着沙丘星的沙须藤、沙晶花样本和沙棘麦种子,他还特意把画册用防水袋包了两层,生怕被沼泽星的湿气弄脏。他掏出画册,翻到新的一页,用深绿色彩笔飞快画了一株高大的沼稻,稻穗上画了几个黑色的斑点代表腐叶菌,根部画了几条细长的虫子代表沼蛭,旁边还画了一片绿色的沼泽,最后写下“沼泽星任务:保护沼稻,赶走腐叶菌和沼蛭!”,角落画了个穿着雨衣、踩着雨靴的自己,雨靴边还溅起了小小的水花。
“沼蛭是什么样子的呀?会咬人吗?”风澈抬头问,正好看见周明在检查种子箱——里面除了之前的植物样本,还多了王玲准备的微生物检测仪和防水培育盒,“像沙丘星的沙虫一样吗?”
周明蹲下身,点开屏幕上的沼蛭图片:“比沙虫小很多,大概手指那么长,身体滑滑的,喜欢躲在潮湿的腐叶下,专门啃食植物的根系。不过它不咬人,就是繁殖太快,一旦附着在沼稻根上,几天就能让根系烂掉。”他帮风澈把防水袋的拉链拉紧,“这里比雨雾星还潮湿,你的画册可得保管好,别让水汽渗进去。”
风澈立刻把画册抱在怀里,用力点点头:“我会的!就像在雨雾星保护水须苔标本一样!”
飞船降落在空港时,风澈能感觉到舱体接触地面的瞬间,有湿润的泥土气息涌进来。空港建在一片相对干燥的高地,木质栈道连接着生态站,栈道下的水洼里,几只透明的小虾在游动,偶尔有发光的浮游生物从水底浮起,在水面留下淡淡的光痕。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带着青草和腐叶的潮湿空气扑面而来,风澈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赶紧拉了拉王玲准备的防水雨衣——雨衣是亮黄色的,像一朵小太阳,在绿色的沼泽里格外显眼。
“欢迎来到沼泽星!”一个穿着深蓝色防水服的叔叔快步走来,他的裤脚沾满了泥点,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手里捧着一株发黑的沼稻幼苗,幼苗的稻穗已经开始腐烂,根部还挂着两条小小的沼蛭,“我是陈野,生态站的研究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再找不到办法,今年的沼稻就要绝收了。”
陈研究员的防水服口袋里别着一把小小的铜制铲子,铲柄已经磨得发亮,他说话时会时不时用手抹一把脸上的水珠——不知道是雨水还是雾气。他领着大家往生态站走时,风澈看到栈道旁的沼泽里,有不少倒伏的沼稻,发黑的稻穗浸在水里,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薄薄的灰色菌丝,那是腐叶菌的孢子。
“先去沼稻种植区看看吧。”慕容冷越说,王玲已经背上了微生物检测仪,周明拎着种子箱,风澈则把画册塞进雨衣的内袋,还特意用塑料袋裹了一层——生怕水汽弄脏画纸。
沼稻种植区在生态站后方的浅滩,远远望去,能看到一片整齐的绿色,像一块巨大的绿毯子铺在沼泽上。但走近了才发现,大部分沼稻的稻穗都泛着黑色,有的已经完全腐烂,垂在水面上;根系从浑浊的水里捞出来,上面附着着几条滑腻的沼蛭,根系表皮已经发黑,轻轻一碰就会脱落;更严重的是,种植区边缘的腐叶堆里,密密麻麻爬满了沼蛭,偶尔有几只顺着栈道的木板爬上来,看得风澈有些头皮发麻。
“就是上周那场大雨后,腐叶菌突然爆发了。”陈研究员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从水里捞起一株沼稻,手指轻轻拂去根部的沼蛭,语气里满是心疼,“我们试过喷杀菌剂,可腐叶菌藏在腐叶和水里,药剂根本杀不干净,反而会伤害沼稻的根系;也试过人工捕捉沼蛭,但它们太多了,白天躲在腐叶下,晚上才出来活动,根本抓不完。”他指向种植区中间的监测仪,“你看,水体里的腐叶菌孢子浓度已经达到每升500个,远超沼稻能承受的100个,根系的受损率更是高达70%。”
王玲立刻打开微生物检测仪,对准水面的灰色菌丝:“我先测一下腐叶菌的种类和活性。”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腐叶菌属于水生真菌,在高湿环境下繁殖速度极快,能分泌一种分解植物细胞壁的酶,导致稻穗腐烂;更麻烦的是,它的孢子能随着水流扩散,一旦污染一片水域,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种植区。“普通的杀菌剂对它没用,得找到能抑制它生长的生物,或者改变水体环境。”她皱起眉头,“我们带的微生物抑制剂能暂时降低孢子浓度,但需要持续投放,而且成本太高,不适合大面积使用。”
周明则蹲在种植区边缘,用小铲子挖了一点水底的腐泥,放在手心揉搓:“腐泥里的有机质太多,加上积水不流通,正好给腐叶菌提供了温床。我们带的土壤改良剂能增加水体的透气性,但需要搭配水生植物一起使用,不然改良剂会被水流冲走。”
风澈没有说话,他慢慢走到种植区旁边的浅水区——这里的水比种植区清澈一些,没有灰色的菌丝,反而漂浮着一种奇特的植物:它的叶片像小小的绿伞,平铺在水面上,叶片边缘有一圈白色的绒毛,绒毛上沾着细密的水珠;叶片下面挂着长长的须根,须根上吸附着很多细小的灰色颗粒,风澈仔细一看,居然是腐叶菌的孢子!更神奇的是,在这种植物周围,看不到一条沼蛭,只有几只小小的水虫在叶片间穿梭。
“陈叔叔,这是什么呀?”风澈指着那株漂浮的植物,声音里满是好奇,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指碰了碰叶片边缘的绒毛,水珠立刻滚落到水里,带着几颗灰色的孢子一起沉了下去。
陈研究员走过来,看到这植物时,愣了一下:“这是‘浮净苔’,是沼泽星的原生植物,之前我们以为它会和沼稻抢养分,还想过清理掉,没想到它居然能吸附腐叶菌的孢子!而且我刚才也没注意,它周围真的没有沼蛭。”
风澈赶紧掏出画册,借着雨衣的遮挡,飞快地勾勒出浮净苔的样子——绿色的伞状叶片,白色的绒毛,长长的须根上挂着灰色的孢子,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禁止符号,代表没有沼蛭。他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浮净苔的叶片下面,还开着一种极小的紫色小花,花瓣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像雨后的紫罗兰。“陈叔叔,你看它下面还有小花!是不是小花的香味能赶走沼蛭呀?”
王玲眼前一亮,立刻用镊子夹起一朵紫花,放在检测仪下观察:“我看看它的成分。”屏幕上的画面放大后,大家都惊呆了——紫花的汁液里含有一种特殊的挥发性物质,这种物质对沼蛭有强烈的驱赶作用,沼蛭闻到气味就会避开;而浮净苔的叶片绒毛能像滤网一样,吸附水中的腐叶菌孢子,甚至能将孢子分解成无害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养分!“太神奇了!浮净苔负责吸附腐叶菌,紫花负责驱赶沼蛭,它们简直是沼稻的‘天然守护者’!”
“那我们就把浮净苔种在沼稻种植区里!”风澈兴奋地跳起来,差点踩到栈道下的水洼,幸好周明及时拉住他,“像在沙丘星种沙须藤一样,给沼稻建一个‘防护网’!”
陈研究员的眼睛瞬间亮了,他紧紧握住风澈的手,手指因为激动有些颤抖:“这主意太妙了!浮净苔的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把它的叶片剪成小块,放在水里就能生根,而且它不挑环境,在哪片水域都能长。”
说干就干,周明立刻从种子箱里拿出防水培育盒——专门用来装浮净苔的叶片,避免在搬运时被水流冲走;王玲则调试检测仪,设定了浮净苔的生长监测模式,还特意调配了促进叶片生根的营养液,里面加了一点极光苔的汁液——极光苔能在极端环境下保持活性,汁液里的抗逆成分,或许能帮助浮净苔更快适应种植区的水体环境;风澈的任务是帮忙拆分浮净苔的叶片——他蹲在栈道边,小心翼翼地把叶片剪成两厘米左右的小块,每一块都要保留边缘的白色绒毛,生怕影响它吸附孢子的能力。
“浮净苔,快点长大哦!”风澈一边把叶片放进种植区的水里,一边小声说,还拿着小喷壶给每一块叶片都浇了点营养液——王玲说,营养液能让它更快长出须根,吸附更多的孢子。他还在每片浮净苔旁边插了一根小小的彩色塑料棒,作为标记,塑料棒在绿色的沼泽里格外显眼,像一片小小的森林。
就在大家忙着种浮净苔的时候,生态站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灯光在种植区的木质棚顶闪烁,广播里传来陈研究员助手的声音:“陈哥!气象站预警,两小时后将有暴雨,降雨量可能达到每小时50毫米,种植区的水位会上涨,腐叶菌孢子会随着水流扩散得更快,沼蛭也会趁机爬到沼稻的茎秆上!”
陈研究员的脸色瞬间变了:“糟了!现在种的浮净苔还没长出须根,要是被暴雨冲走,不仅吸附不了孢子,还会被水流带到其他水域,反而可能造成扩散;而且沼蛭一旦爬到茎秆上,连稻穗都会被它们啃坏!”他快步跑到种植区边缘,看着已经开始上涨的水位,急得直跺脚,“我们得赶紧加固种植区的围网,可现在人手不够,而且暴雨来得太快了……”
风澈看着远处天边渐渐变黑的云层,又看了看那些还没扎根的浮净苔,心里急得像揣了只小兔子。他突然想起在沙丘星时,用混合了雾露苔汁液的营养液让沙须藤快速扎根,赶紧拉了拉王玲的衣角:“王阿姨,我们能不能给浮净苔喂点‘强力扎根药’呀?让它们快点长出须根,抓住水,不被暴雨冲走!”
王玲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对呀!我们带的营养液里,有一种能促进水生植物根系快速生长的成分,要是再加上水须苔的汁液——水须苔能在高湿环境下快速生根,汁液里的黏性能让浮净苔的须根更快抓住水底的腐泥!”
周明立刻从种子箱里拿出水须苔汁液,倒进营养液里搅拌均匀,因为着急,手都有些发抖:“快!把这个浇在浮净苔的叶片上!”
风澈抢过喷壶,飞快地在种植区的栈道上穿梭,把混合了水须苔汁液的营养液浇在每一块浮净苔的叶片上。水珠已经开始落在他的雨衣上,栈道的木板也变得湿滑,但他一点都不在意——他只想让浮净苔快点长出须根,抓住腐叶菌孢子,赶走沼蛭,保住沼稻幼苗。
慕容冷越和陈研究员则在加固种植区的围网,他们搬来几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围网的底部,防止被水流冲开;周明则在种植区中间挖了几条浅浅的导流沟,引导雨水往外围的空沼泽流,减少对种植区的冲击。大家分工合作,雨点越来越密,砸在水面上,溅起密密麻麻的水花,能见度越来越低。
“扎根了!”一个小时后,王玲突然喊道,她的检测仪屏幕上显示,浮净苔的须根已经开始快速生长,紧紧抓住了水底的腐泥,甚至有部分须根已经开始吸附水中的腐叶菌孢子,叶片边缘的绒毛也变得更密集了。
风澈赶紧蹲下身,用手指碰了碰浮净苔的叶片——它果然不再随着水流晃动,而是稳稳地“浮”在水面上。就在这时,暴雨倾盆而下,雨水打在围网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无数颗小石子在撞击。风澈紧紧抓住栈道的栏杆,看着浮净苔组成的“防护网”——虽然有少量腐叶菌孢子随着水流穿过,但大部分孢子都被浮净苔的绒毛吸附,沼蛭也因为紫花的香味,不敢靠近种植区,只能在远处的腐叶堆里打转!
“暴雨过去了!”三个小时后,雨渐渐停了,天空恢复了原本的浅蓝色,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在水面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带。陈研究员看着种植区里完好无损的沼稻,又看了看浮净苔旁边吸附的灰色孢子,激动地抱住王玲,眼泪都流了下来:“成功了!浮净苔真的吸附了腐叶菌,紫花也赶走了沼蛭!”
风澈跑过去,轻轻碰了碰沼稻的叶片——叶片虽然沾了点水珠,但没有新的黑色斑点,根系从水里捞出来,也没有一条沼蛭,反而有几条新的须根正在生长。他赶紧掏出画册,在浮净苔的画旁边,画了一张大大的防护网,旁边写着:“浮净苔+紫花=沼稻的防护网!能吸菌,能驱蛭!”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每天都泡在沼稻种植区,比之前任何一个星球都要小心——因为沼泽星的湿气太重,他每天都会穿着雨衣,靴子里还垫着防水鞋垫,生怕脚被泡得发白。早上天刚亮,他就跟着陈研究员去观察浮净苔的生长情况——浮净苔长得飞快,短短五天就连成了一片,绿色的叶片覆盖了大半个种植区的水面,叶片上的绒毛吸附了厚厚的一层腐叶菌孢子,远远看去,像铺了一层灰色的细沙;中午,他帮王玲检测沼稻的生长状态,看着沼稻的稻穗从发黑变得翠绿,根系也越来越粗壮,能扎到更深的腐泥里,他比谁都开心;晚上,他会坐在生态站的窗边,借着灯光把一天的发现画在画册里,还会把浮净苔的叶片和紫花压在书页里,做成一个小小的“防水标本”,旁边标注“能吸腐叶菌,能驱沼蛭,沼泽里的小卫士”。
这天早上,风澈刚走进种植区,就听到陈研究员的欢呼声:“沼稻开始抽穗了!而且稻穗比之前饱满多了!”
风澈赶紧跑过去,只见沼稻的茎秆从一根变成了两根,稻穗也变得更粗,泛着淡淡的金黄色,再也看不到黑色的斑点。他轻轻捏了捏稻穗,能感觉到里面饱满的颗粒,不再像之前那样干瘪。“陈叔叔,你看!它的稻穗好沉!里面肯定有很多种子!”风澈兴奋地说,还摘下一颗稻粒,放在检测仪下——王玲告诉他,稻粒的饱满度已经达到了90%,完全符合收获标准。
但开心没多久,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当天下午,陈研究员发现种植区的水体开始发臭——因为浮净苔吸附了太多的腐叶菌孢子,死亡的孢子和腐叶混在一起,在水底腐烂,导致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下降,部分沼稻的叶片开始发黄,像是缺氧了。“要是水体缺氧,就算没有腐叶菌和沼蛭,沼稻还是会枯死。”陈研究员看着水面上漂浮的死鱼,眼圈都红了,“我们试过往水里打氧,但种植区太大,氧气机根本不够用,而且打氧会把水底的腐泥翻起来,反而让水质更差。”
风澈看着沼稻渐渐发黄的叶片,心里也跟着着急。他蹲在浮净苔旁边,看着叶片下面的紫花,突然发现紫花旁边有一种小小的水草——水草的茎秆是空心的,像一根根小小的吸管,从水面一直伸到水底的腐泥里,水草的顶端还开着白色的小花,花瓣在水里轻轻晃动,像一个个小小的铃铛。更神奇的是,在这种水草周围,水体格外清澈,溶解氧含量似乎比其他地方高很多。
“周叔叔!这里的水不臭!”风澈激动地大喊。
周明跑过来,用检测仪测了一下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溶解氧含量有8毫克/升!比其他地方高3倍!下面肯定有能净化水质的东西!”
陈研究员也跑过来,看着那片水草,激动得说不出话:“这是‘通氧草’,是沼泽星的另一种原生植物,之前我们没注意,原来它的空心茎秆能像吸管一样,把空气中的氧气输送到水底,增加水体的溶解氧,而且它还能吸收水底的腐烂有机物,净化水质!”
王玲用检测仪检测通氧草的茎秆:“茎秆里的气道特别发达,能高效输送氧气,而且根系能分解腐烂的孢子和腐叶,把它们变成无害的养分,释放到水里,刚好能给沼稻和浮净苔提供营养!我们可以在种植区里种上通氧草,既能解决缺氧问题,又能净化水质。”
当天下午,大家就开始种植通氧草。陈研究员收集了很多通氧草的种子——种子是褐色的,像小小的芝麻,放在手心里轻飘飘的;王玲调配了促进发芽的营养液;风澈则负责撒种子,他蹲在栈道边,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浮净苔之间的水面上,还特意在每颗种子旁边浇了点清水——他觉得清水能让通氧草快点发芽,就像在雨雾星给水须苔浇水一样。
“通氧草,快点长大哦!”风澈一边撒种子,一边小声说,“这样就能给沼稻送氧气,让水变干净了。”
接下来的四天,风澈每天都会去看通氧草。第一天,种子冒出了小小的绿芽;第二天,绿芽长出了空心的茎秆;第三天,茎秆顶端开出了白色的小花;第四天,通氧草的根系已经扎进了水底的腐泥里,空心茎秆像一片小小的森林,从水面一直延伸到水底,水体也变得越来越清澈,再也没有臭味,甚至能看到沼稻的根系在水里轻轻晃动,吸收着养分。
从那以后,大家再也不用为水体缺氧发愁了。通氧草源源不断地把氧气输送到水底,分解着腐烂的有机物;浮净苔继续吸附着残留的腐叶菌孢子;紫花的香味则一直驱赶着沼蛭,偶尔有几只漏网的沼蛭,也会被生态站里的水鸟吃掉——陈研究员说,这些水鸟是沼泽星的“天然除蛭师”,最喜欢吃沼蛭。
一周后,沼稻彻底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压弯了茎秆,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澈用手轻轻捏了捏稻穗,稻粒从穗子里掉出来,饱满圆润,泛着淡淡的光泽。他开心地跑去找陈研究员:“陈叔叔!稻穗熟了!可以收割了!”
收获沼稻那天,生态站里一片热闹。大家穿着防水服,踩着高高的雨靴,拿着特制的镰刀——镰刀的刀刃是防锈的,专门适合沼泽星的潮湿环境——在种植区里收割沼稻。风澈也拿着一把迷你镰刀,跟着陈研究员学收割。沼稻的茎秆比沙棘麦柔软,风澈割起来很轻松,但他还是很认真,每一株都割得整整齐齐,稻粒一颗都没掉。
收割下来的沼稻被送到生态站的烘干室,烘干后的稻穗变得更加干燥,金黄色的外壳泛着淡淡的光泽。大家一起脱粒,金黄色的稻粒从稻穗里掉出来,像一颗颗小小的金豆子,落在透明的袋子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风澈抓了一把稻粒,放在手心,感觉暖暖的——那是浮净苔吸附的腐叶菌,是紫花赶走的沼蛭,是通氧草输送的氧气,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他把一颗稻粒小心地放进画册的夹层里,想把沼泽星的潮湿和温暖永远留住。
晚上,生态站举办了丰收宴。大家围坐在通风的活动室里,吃着用沼稻米粒做的米饭——米饭带着淡淡的清香,比飞船里的营养剂好吃多了。陈研究员拿出自己酿的沼稻酒,给每个人倒了一小杯(风澈喝的是无酒精的沼稻汁),然后举起杯子:“为了沼稻的丰收,为了浮净苔、紫花和通氧草的奇迹,也为了我们的小英雄风澈,干杯!”
风澈拿着沼稻汁杯,和大家碰杯,果汁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看着周围欢笑的人们,突然觉得,不管是星云农场的粉紫星尘、极光星的绿色极光、星环星的彩色星环、雨雾星的紫色雾霭、沙丘星的金色沙丘,还是沼泽星的绿色沼泽,不管是雾露苔、晶蓝花、极光苔、岩绒草、水须苔、光瓣花、沙须藤、沙晶花,还是浮净苔、紫花、通氧草,这些植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里生长,给星际带来生机与希望。
离开沼泽星的前一天,风澈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他把自己的画册送给了陈研究员,画册里不仅有浮净苔、紫花、通氧草和沼稻的记录,还有他画的绿色沼泽、生态站,甚至还有陈研究员在种植区收割沼稻的样子。“陈叔叔,这个送给你,以后要是想我们了,就看看画册。”风澈说,还特意指了指夹层里的那颗沼稻粒,“这是沼稻的种子,种下去就能长出新的沼稻,以后沼泽星就会有更多金色的稻田了。”
陈研究员接过画册,翻看的时候,手指轻轻抚摸着画纸上的浮净苔和通氧草,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我会好好珍藏,等以后沼泽星的沼稻种满整个浅滩,我就把画册放在沼泽星生态博物馆里,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叫风澈的小朋友,帮我们在沼泽里种出了希望。”
第二件事,风澈和陈研究员一起,在种植区的通氧草旁边种了一株特别的浮净苔——他在旁边立了一个小小的木质牌子,上面用防水笔写着:“浮净苔会记得,紫花和通氧草也会记得——我们一起在沼泽里种出了金色的稻穗。”木质牌子旁边,他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和一株顶着金色稻穗的沼稻,沼稻旁漂浮着浮净苔,浮净苔下面开着紫花,紫花旁边长着通氧草,像一幅小小的全家福。
飞船驶离沼泽星时,风澈趴在舷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绿色星球,心里满是不舍。他看到种植区里的浮净苔还在吸附着腐叶菌,紫花的香味还在驱赶着沼蛭,通氧草的空心茎秆还在输送着氧气,井水从灌溉系统里流出来,滋润着新种的沼稻,整个种植区像一片金色的绿洲,在绿色的沼泽中格外显眼。
慕容冷越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个新的金属盒——里面装着一片晒干的浮净苔,一朵压干的紫花,一根通氧草的茎秆,还有几颗金黄色的沼稻粒。“这是陈研究员特意给你准备的,她说让你带着沼泽星的水汽和阳光,去下一个星球。”
风澈接过金属盒,紧紧握在手里,眼睛亮了起来:“下一个星球是哪里呀?”
“是‘火山星’。”周明笑着说,他调出火山星的资料,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被火山和熔岩覆盖的星球,“那里的地表温度极高,土壤富含矿物质但酸性强,目标作物是‘焰麦’,但最近受火山灰沉降影响,焰麦的叶片被灼伤,而且土壤酸性太强,根系无法吸收养分,需要我们去帮忙。”
风澈立刻翻开画册,在新的页面上画起了火山星的样子:红色的火山喷发着岩浆,黑色的火山灰覆盖着大地,中间长着几株顶着红色麦穗的焰麦,旁边写着:“下一站:火山星!目标:保护焰麦,挡住火山灰,中和土壤酸性!”
飞船在翠绿色的雾气中穿行,培育舱里,浮净苔的样本已经开始在湿润的水里发芽,紫花的种子也躺在含有沼泽水的培育盒里,等待着在新的星球上绽放紫色的花瓣。风澈靠在王玲身边,手里抱着画册,渐渐睡着了。
梦里,他看到火山星的天空是橙红色的,黑色的火山灰下,长着成片的焰麦,焰麦的旁边种着一种能吸收火山灰的植物,像无数个小小的吸尘器,把有害的火山灰都吃掉;土壤里还长着一种能中和酸性的小花,黄色的花瓣在岩浆的映衬下,像一片片小小的火焰。他和王玲、慕容冷越、周明一起,在火山边的岩石上行走,手里拿着小铲子,种下一颗又一颗焰麦的种子,笑声像岩浆一样,带着热度,漫过黑色的大地,带着希望,飘向更远的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