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166沙丘星上的沙棘希望

166沙丘星上的沙棘希望

    飞船冲破沙丘星外围那层金色的沙尘时,风澈感觉舷窗都在轻微震动。窗外没有雨雾星的紫色雾霭,没有星环星的五彩星环,更没有极光星的绿色极光——只有连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像被太阳烤化的蜜糖,从天际线一直铺到眼前,偶尔有褐色的岩石露出地表,像撒在蜜糖上的碎坚果。风刮过沙丘的声音透过舷窗传来,“呜呜”的,像谁在遥远的地方唱歌。

    “还有两分钟抵达沙丘星生态站空港。”慕容冷越的声音从控制台传来,屏幕上跳动着刺眼的环境数据,“当前地表温度48℃,大气含氧量18%,湿度仅12%,未来三小时内有中等强度沙尘天气。”他调出作物资料,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一下,“目标作物是‘沙棘麦’,生态站的李燕研究员说,它是沙丘星唯一能在高温干旱环境下生长的粮食作物,种子富含油脂,但最近受持续风沙侵蚀,幼苗成活率不足30%,且深层地下水水位下降,灌溉系统濒临瘫痪。”

    风澈赶紧摸了摸背包里的玻璃罐——里面装着雨雾星的水须苔和光瓣花标本,还有之前一直带在身边的极光苔种子。他掏出画册,翻到新一页,用黄色彩笔飞快画了一株顶着金色麦穗的小麦,小麦周围画了几道斜线代表风沙,根部画了干涸的土地,最后写下“沙丘星任务:保护沙棘麦,挡住风沙,找到水源”,角落还画了个戴着小遮阳帽的自己,帽子边飘着几根代表风沙的线条。

    “沙棘麦不怕渴吗?”风澈抬头问,正好看见周明在检查种子箱——里面除了雾露苔、极光苔样本,还有王玲准备的保水剂和抗高温营养液。

    周明蹲下身,点开屏幕上的沙棘麦图片:“它的根系能扎到地下三米深找水,叶片上有一层蜡质,能减少水分蒸发,像穿了件‘防晒衣’。但最近风沙太大,幼苗刚长出来就被沙子打坏,而且地下水不够,根系找不到水,还是活不了。”他帮风澈理了理遮阳帽的带子,“不过我们有风澈这个‘植物小侦探’,肯定能找到让沙棘麦活下去的办法。”

    风澈立刻挺直后背,把画册抱在怀里,帽子差点滑下来:“我会仔细看的!就像在雨雾星发现水须苔能吸水,在星环星发现岩绒草能防虫一样!”

    飞船降落在空港时,风澈能感觉到舱体接触地面的瞬间,有细小的沙尘落在舷窗上。空港建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沙丘上,银白色的建筑外壳有反光涂层,能减少太阳直射,门口挂着厚厚的防尘帘,帘边还沾着未清理的沙尘。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滚烫的风涌进来,带着干燥的沙粒,风澈忍不住眯起眼睛,赶紧拉了拉防晒服的领口——衣服是王玲特意准备的,面料轻薄却很透气,还能阻挡紫外线。

    “欢迎来到沙丘星!”一个穿着浅灰色防晒服的阿姨快步走来,她的皮肤因为长期暴晒显得有些干燥,眼角有细小的细纹,手里捧着一株枯萎的沙棘麦幼苗,幼苗的叶子已经发黄,根部还沾着干硬的沙土。“我是李燕,生态站的研究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再找不到办法,今年的沙棘麦幼苗就要全枯死了。”

    李研究员的防晒服口袋里露出一个旧水壶,风澈注意到壶身的标签已经磨损,她说话时会时不时捏一下水壶,手指因为干燥有些起皮。她领着大家往生态站走时,风澈看到路边的沙地上,有不少被风沙吹倒的沙棘麦幼苗,枯黄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求救。

    “先去沙棘麦种植区看看吧。”慕容冷越说,王玲已经背上了便携式植物检测仪,周明拎着种子箱,风澈则把画册塞进防晒服的内袋,还特意用纸巾裹了几层——生怕沙尘弄脏画纸。

    沙棘麦种植区在生态站后方的低地,远远望去,能看到一片稀疏的绿色,像撒在金色沙丘上的碎翡翠。但走近了才发现,大部分幼苗都歪倒在沙地里,叶片上有明显的划痕,是被风沙刮出来的;有些幼苗的根部完全暴露在外面,干硬的沙土裹着根系,轻轻一碰就有碎土掉下来;更严重的是,种植区边缘的挡风网已经被风沙撕破,破洞处的幼苗几乎全被埋在沙里。

    “就是上周那场强沙尘暴之后,情况越来越糟。”李研究员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株歪倒的幼苗,手指轻轻拂去根部的沙土,语气里满是心疼,“我们试过修补挡风网,可风沙太大,刚补好又被吹破;也试过人工浇水,但水一碰到沙土就渗下去,幼苗根本吸不到,反而让根部周围的沙土板结,更难扎根。”她指向种植区中间的监测仪,“你看,土壤含水量只有8%,远低于沙棘麦生长需要的15%。”

    王玲立刻打开检测仪,对准幼苗的根系:“我先测一下根系的水分含量和受损情况。”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根系水分含量仅11%,且有30%的根毛已经断裂,无法正常吸收水分。“风沙不仅打坏了叶片,还破坏了根系,加上缺水,幼苗根本没法存活。”她皱起眉头,“我们带的保水剂能暂时锁住水分,但得先解决风沙问题,不然保水剂也会被沙子埋住。”

    周明则蹲在种植区边缘,用小铲子挖了一点沙土,放在手心揉搓:“沙土颗粒太粗,保水性差,而且流动性强,一刮风就会移动,把幼苗埋住。我们带的土壤改良剂能让沙土凝结成小团,但需要大量水分,现在缺水,根本没法用。”

    风澈没有说话,他慢慢走到种植区旁边的沙丘缝隙里——这里的风沙比种植区小一些,居然有几株绿色的植物在生长。他蹲下身,拨开表面的浮沙,发现这是一种藤蔓类植物:它的茎秆是淡褐色的,像晒干的树枝,紧紧贴在沙丘表面,茎秆上长着细细的根须,像无数个小爪子,深深扎进沙土里;叶子是椭圆形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白色绒毛,摸起来软软的,像撒了一层面粉;最特别的是,藤蔓的顶端长着小小的纺锤形果实,果实里似乎藏着水分,轻轻一捏,能感觉到里面的湿润。

    “李阿姨,这是什么呀?”风澈指着那株藤蔓,声音里满是好奇,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它的叶子,生怕碰掉上面的绒毛。

    李研究员走过来,看到这植物时,愣了一下:“这是‘沙须藤’,是沙丘星的原生植物,之前我们以为它会和沙棘麦抢水分,还想过清理掉,没想到它居然能在这么大的风沙里活下来,旁边的沙土好像也没那么容易移动。”

    风澈赶紧掏出画册,借着防晒服的遮挡,飞快地勾勒出沙须藤的样子——淡褐色的藤蔓贴着沙丘,椭圆形的叶子上画了密密麻麻的小绒毛,旁边画了几颗纺锤形果实。他伸出手指轻轻捏了捏沙须藤的果实,居然真的挤出了一点透明的汁液,汁液沾在指尖,凉凉的,带着淡淡的甜味。“它的果实里有水!而且根须好结实,能抓住沙子!”他突然眼睛一亮,“王阿姨,你说沙须藤能不能像栅栏一样挡住风沙?果实里的水说不定还能给沙棘麦喝!”

    王玲眼前一亮,立刻用镊子夹起一段沙须藤,放在检测仪下观察:“我看看它的结构。”屏幕上的画面放大后,大家都惊呆了——沙须藤的根须不仅粗,还长着倒钩,能牢牢勾住沙土颗粒,让流动的沙土固定下来;叶片上的白色绒毛能挡住沙粒,减少风沙对自身的伤害,还能在夜间凝结空气中的露水,储存在叶片和果实里;更神奇的是,它的茎秆能匍匐生长,很快就能连成一片,形成天然的防风沙屏障。“太神奇了!它不仅能固沙挡风,还能储存水分,简直是沙棘麦的‘守护者’!”

    “那我们就把沙须藤种在沙棘麦种植区周围!”风澈兴奋地跳起来,差点踩进沙丘缝隙里,幸好周明及时拉住他,“像在雨雾星种水须苔,在星环星种岩绒草一样,给沙棘麦建一个‘防风墙’!”

    李研究员的眼睛瞬间亮了,她紧紧握住风澈的手,手指因为激动有些颤抖:“这主意太妙了!沙须藤的藤蔓很容易繁殖,只要把它的茎秆剪成小段,埋进沙土里,浇点水就能扎根,而且它不挑土壤,在哪都能长。”

    说干就干,周明立刻从种子箱里拿出透明的培育盒——专门用来装沙须藤的茎秆,避免在搬运时被风沙吹走;王玲则调试检测仪,设定了沙须藤的生长监测模式,还特意调配了促进藤蔓生根的营养液,里面加了一点极光苔的汁液——极光苔能在极寒环境下存活,汁液里含有抗逆成分,或许能帮助沙须藤更快适应种植区的环境;风澈的任务是帮忙拆分沙须藤的茎秆——他蹲在沙丘缝隙旁,小心翼翼地把藤蔓剪成十厘米左右的小段,每一段都要保留至少两根根须,生怕影响它的成活率。

    “沙须藤,快点扎根哦!”风澈一边把茎秆埋进种植区边缘的沙土里,一边小声说,还拿着小喷壶给每一段茎秆都浇了点营养液——王玲说,营养液能让它更快长出新的根须,抓住沙土。他还在每段沙须藤旁边插了一根小小的彩色木棍,作为标记,木棍在金色的沙丘上格外显眼,像一片小小的森林。

    就在大家忙着种沙须藤的时候,生态站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红色的灯光在种植区的简易棚顶闪烁,广播里传来李研究员助手的声音:“李姐!气象站预警,半小时后将有强沙尘暴,风速可达18米/秒,种植区会被完全覆盖的!”

    李研究员的脸色瞬间变了:“糟了!现在种的沙须藤还没扎根,要是被沙尘暴一吹,不仅会被连根拔起,还会被沙子埋住,沙棘麦幼苗就更危险了!”她快步跑到种植区边缘,看着已经开始晃动的挡风网,急得直跺脚,“我们得赶紧加固挡风网,可现在人手不够,而且沙尘暴来得太快了……”

    风澈看着远处天边渐渐变黄的沙尘,又看了看那些还没扎根的沙须藤,心里急得像揣了只小兔子。他突然想起在雨雾星时,用混合了雾露苔汁液的营养液让水须苔快速扎根,赶紧拉了拉王玲的衣角:“王阿姨,我们能不能给沙须藤喂点‘强力扎根药’呀?让它们快点抓住沙子,不被沙尘暴吹走!”

    王玲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对呀!我们带的营养液里,有一种能促进根系快速生长的成分,要是再加上雾露苔的汁液——雾露苔能在高湿环境下保持根系活性,汁液里的黏性能让沙须藤的根须更快粘住沙土!”

    周明立刻从种子箱里拿出雾露苔汁液,倒进营养液里搅拌均匀,因为着急,手都有些发抖:“快!把这个浇在沙须藤的根部!”

    风澈抢过喷壶,飞快地在种植区边缘穿梭,把混合了雾露苔汁液的营养液浇在每一段沙须藤的根部。沙尘已经开始落在他的头发上,防晒服的袖口也沾了不少沙土,但他一点都不在意——他只想让沙须藤快点扎根,挡住沙尘暴,保住沙棘麦幼苗。

    慕容冷越和李研究员则在加固挡风网,他们搬来几块沉重的岩石,压在挡风网的边缘,防止被风吹起来;周明则在种植区中间挖了几条浅浅的沟壑,引导沙尘往两边流动,减少对幼苗的冲击。大家分工合作,沙尘越来越浓,天空渐渐变成了土黄色,能见度越来越低。

    “扎根了!”二十分钟后,王玲突然喊道,她的检测仪屏幕上显示,沙须藤的根须已经开始快速生长,倒钩牢牢勾住了沙土颗粒,甚至有新的根须扎进了更深层的土壤里。

    风澈赶紧蹲下身,用手指碰了碰沙须藤的茎秆——它果然不再晃动,而是牢牢地“抓”住了沙土。就在这时,强沙尘暴呼啸而至,风沙打在挡风网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像无数颗小石子在撞击。风澈紧紧抓住旁边的岩石,看着沙须藤组成的“防风墙”——虽然有少量沙尘穿过,但大部分沙子都被藤蔓挡住,堆积在种植区边缘,形成了一道小小的沙堤,沙棘麦幼苗安然无恙!

    “沙尘暴过去了!”半小时后,沙尘渐渐散去,天空恢复了原本的湛蓝色。李研究员看着种植区里完好无损的幼苗,又看了看沙须藤旁边堆积的沙尘,激动地抱住王玲,眼泪都流了下来:“成功了!沙须藤真的挡住了沙尘暴!”

    风澈跑过去,轻轻碰了碰沙棘麦的叶片——叶片虽然沾了点沙尘,但没有新的划痕,根部也还埋在湿润的沙土里。他赶紧掏出画册,在沙须藤的画旁边,画了一道厚厚的防风墙,旁边写着:“沙须藤=沙棘麦的防风墙!还能储存水!”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每天都泡在沙棘麦种植区,比之前任何一个星球都要小心——因为沙丘星的太阳太晒,他每天都会戴着遮阳帽,脖子上挂着小水壶,时不时喝口水补充水分。早上天刚亮,他就跟着李研究员去观察沙须藤的生长情况——沙须藤长得飞快,短短四天就连成了一片,藤蔓覆盖了种植区周围的沙丘,叶片上的绒毛凝结了不少露水,轻轻一碰,露水就会滴进沙土里,滋润着下方的沙棘麦根系;中午,他帮王玲检测沙棘麦的生长状态,看着幼苗的叶片从发黄变得翠绿,根系也越来越粗壮,能扎到更深的土壤里,他比谁都开心;晚上,他会坐在生态站的窗边,借着灯光把一天的发现画在画册里,还会把沙须藤的绒毛粘在书页上,做成一个小小的“固沙标本”,旁边标注“能挡风沙,还能存露水”。

    这天早上,风澈刚走进种植区,就听到李研究员的欢呼声:“沙棘麦开始分孽了!而且叶片比之前厚实多了!”

    风澈赶紧跑过去,只见沙棘麦的茎秆从一根变成了三根,叶片也变得更宽,表面的蜡质层更明显,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他轻轻捏了捏叶片,能感觉到里面的水分,不再像之前那样干瘪。“李阿姨,你看!它的叶子好有弹性!”风澈兴奋地说,还摘下一片叶子,放在检测仪下——王玲告诉他,叶片的水分含量已经达到了65%,完全符合生长需求。

    但开心没多久,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当天下午,李研究员发现种植区的灌溉系统彻底坏了——因为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泵抽不上水,原本储存的水只够维持两天。“要是没有水,就算有沙须藤挡风沙,沙棘麦还是会枯死。”李研究员看着储存水箱里越来越少的水,眼圈都红了,“我们试过挖深井,但沙丘星的地质太复杂,挖了好几口都没找到水。”

    风澈看着沙棘麦渐渐有些发蔫的叶片,心里也跟着着急。他蹲在沙须藤旁边,看着藤蔓上的果实,突然发现果实里的水分好像比之前多了——难道沙须藤能找到地下水?他顺着沙须藤的根系往深处挖,挖了大概半米深,居然发现根系的末端有湿润的沙土!

    “周叔叔!这里的土是湿的!”风澈激动地大喊。

    周明跑过来,用小铲子挖了一点湿润的沙土,放在检测仪下检测:“土壤含水量有25%!下面肯定有地下水!”

    李研究员也跑过来,看着湿润的沙土,激动得说不出话:“沙须藤的根系能找到地下水!我们可以跟着根系的方向挖井!”

    大家立刻找来工具,顺着沙须藤根系的方向挖井。风澈也帮忙,用小铲子一点点挖沙土,虽然手心磨得有点疼,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挖了大概三米深,井水终于冒了出来——清澈的泉水从沙土里渗出来,慢慢填满了井眼,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有水了!”李研究员激动地跪在井边,用手捧起泉水喝了一口,眼泪又流了下来,“是甜的!这是沙丘星最甜的水!”

    风澈也凑过去,喝了一口泉水——凉凉的,甜甜的,比飞船里的循环水好喝多了。他突然想起沙须藤旁边还有一种小花,开着淡黄色的花瓣,花瓣像星星一样,之前没在意,现在才发现,小花的根部也朝着井的方向生长。“李阿姨,你看这种花!它们好像也能找到水!”

    李研究员蹲下身,看着那朵小花:“这是‘沙晶花’,平时只在有地下水的地方开花,花瓣能在白天反射阳光,减少水分蒸发,晚上还能凝结露水,储存在花瓣里。之前我们没注意,原来它是‘找水向导’!”

    王玲用检测仪检测沙晶花的花瓣:“花瓣里的露水含水量有80%,而且含有矿物质,能给沙棘麦补充养分!我们可以在种植区周围种上沙晶花,既能帮忙找水,又能给沙棘麦补充水分和养分。”

    当天下午,大家就开始种植沙晶花。李研究员收集了很多沙晶花的种子——种子是黑色的,像小小的芝麻,落在手心里轻飘飘的;王玲调配了促进发芽的营养液;风澈则负责撒种子,他蹲在种植区周围,把种子均匀地撒在沙土里,还特意在每颗种子旁边浇了点井水——他觉得井水比营养液更有营养,能让沙晶花快点发芽。

    “沙晶花,快点开花哦!”风澈一边撒种子,一边小声说,“这样就能帮沙棘麦找到更多水了。”

    接下来的三天,风澈每天都会去看沙晶花。第一天,种子冒出了小小的绿芽;第二天,绿芽长出了圆形的叶片;第三天,叶片中间长出了花骨朵——到了傍晚,花骨朵居然开花了!淡黄色的花瓣在夕阳下展开,像一片小小的星海,花瓣上凝结的露水在阳光下像一颗颗小小的钻石。

    从那以后,大家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了。跟着沙晶花的指引,大家又挖了几口深井,还在种植区里安装了新的灌溉系统,用井水灌溉沙棘麦;沙须藤则继续挡着风沙,叶片上的露水和果实里的水分,也成了沙棘麦的“额外水源”。

    一周后,沙棘麦开始抽穗——淡绿色的麦穗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沉甸甸的,压弯了茎秆,在风中轻轻晃动,像一片金色的海洋。风澈用手轻轻捏了捏麦穗,能感觉到里面饱满的种子,他开心地跑去找李研究员:“李阿姨!麦穗好沉!里面肯定有很多种子!”

    收获沙棘麦那天,生态站里一片热闹。大家穿着防晒服,拿着特制的镰刀——镰刀的刀刃是耐高温的,专门适合沙丘星的环境——在种植区里收割沙棘麦。风澈也拿着一把迷你镰刀,跟着李研究员学收割。沙棘麦的茎秆比雾稻和冰穗麦都要坚韧,风澈割得有些费劲,但他还是很认真,每一株都割得整整齐齐,种子一颗都没掉。

    收割下来的沙棘麦被送到生态站的烘干室,烘干后的麦穗变得更加干燥,金黄色的外壳泛着淡淡的光泽。大家一起脱粒,金黄色的种子从麦穗里掉出来,像一颗颗小小的金豆子,落在透明的袋子里,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风澈抓了一把种子,放在手心,感觉暖暖的——那是沙须藤挡住的风沙,是沙晶花找到的水源,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他把一颗种子小心地放进画册的夹层里,想把沙丘星的阳光和温暖永远留住。

    晚上,生态站举办了丰收宴。大家围坐在通风的活动室里,吃着用沙棘麦种子做的麦饼——麦饼带着淡淡的麦香,还有一丝甜味,比飞船里的营养剂好吃多了。李研究员拿出自己酿的沙棘果汁,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然后举起杯子:“为了沙棘麦的丰收,为了沙须藤和沙晶花的奇迹,也为了我们的小英雄风澈,干杯!”

    风澈拿着果汁杯,和大家碰杯,果汁的甜味在嘴里散开,他看着周围欢笑的人们,突然觉得,不管是星云农场的粉紫星尘、极光星的绿色极光、星环星的彩色星环、雨雾星的紫色雾霭,还是沙丘星的金色沙丘,不管是雾露苔、晶蓝花、极光苔、岩绒草、水须苔、光瓣花,还是沙须藤、沙晶花,这些植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看似不可能的环境里生长,给星际带来生机与希望。

    离开沙丘星的前一天,风澈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他把自己的画册送给了李研究员,画册里不仅有沙须藤、沙晶花和沙棘麦的记录,还有他画的金色沙丘、生态站,甚至还有李研究员在井边捧起泉水的样子。“李阿姨,这个送给你,以后要是想我们了,就看看画册。”风澈说,还特意指了指夹层里的那颗沙棘麦种子,“这是沙棘麦的种子,种下去就能长出新的沙棘麦,以后沙丘星就会有更多绿色了。”

    李研究员接过画册,翻看的时候,手指轻轻抚摸着画纸上的沙须藤和沙晶花,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我会好好珍藏,等以后沙丘星的沙棘麦种满整个低地,我就把画册放在沙丘星生态博物馆里,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个叫风澈的小朋友,帮我们在沙丘上种出了希望。”

    第二件事,风澈和李研究员一起,在种植区的井边种了一株特别的沙晶花——他在旁边立了一个小小的岩石牌,上面用星光笔写着:“沙须藤会记得,沙晶花也会记得——我们一起在沙丘上种出了金色的希望。”岩石牌旁边,他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和一株顶着金色麦穗的沙棘麦,麦穗旁缠绕着沙须藤,沙须藤旁边开着沙晶花,像一幅小小的全家福。

    飞船驶离沙丘星时,风澈趴在舷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金色星球,心里满是不舍。他看到种植区里的沙须藤还在挡着风沙,沙晶花的黄色花瓣在阳光下闪烁,井水从灌溉系统里流出来,滋润着沙棘麦,整个种植区像一片绿色的绿洲,在金色的沙丘中格外显眼。

    慕容冷越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个小小的金属盒——里面装着一段晒干的沙须藤,一朵压干的沙晶花,还有几颗金黄色的沙棘麦种子。“这是李研究员特意给你准备的,她说让你带着沙丘星的阳光和泉水,去下一个星球。”

    风澈接过金属盒,紧紧握在手里,眼睛亮了起来:“下一个星球是哪里呀?”

    “是‘沼泽星’。”周明笑着说,他调出沼泽星的资料,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被绿色沼泽覆盖的星球,“那里的常年积水,土壤肥沃但透气性差,目标作物是‘沼稻’,但最近受沼泽里的‘腐叶菌’影响,稻穗发黑腐烂,而且有‘沼蛭’会啃食根系,需要我们去帮忙。”

    风澈立刻翻开画册,在新的页面上画起了沼泽星的样子:绿色的沼泽里长着高高的沼稻,旁边画了几只小小的虫子,旁边写着:“下一站:沼泽星!目标:保护沼稻,赶走腐叶菌和沼蛭!”

    飞船在金色的沙尘中穿行,培育舱里,沙须藤的样本已经开始在湿润的沙土里发芽,沙晶花的种子也躺在含有井水的土壤里,等待着在新的星球上绽放黄色的花瓣。风澈靠在王玲身边,手里抱着画册,渐渐睡着了。

    梦里,他看到沼泽星的天空是翠绿色的,绿色的沼泽里长着成片的沼稻,沼稻的旁边种着一种能吸收腐叶菌的植物,像无数个小小的吸尘器,把有害的细菌都吃掉;沼泽里还有一种能驱赶沼蛭的小花,紫色的花瓣在水面上漂浮,像一片片小小的紫帆。他和王玲、慕容冷越、周明一起,在沼泽边的木桥上行走,手里拿着小铲子,种下一颗又一颗沼稻的种子,笑声像水一样,漫过绿色的沼泽,带着希望,飘向更远的星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