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一百九十章 米线的后劲

第一百九十章 米线的后劲

    下午五点的钟声,仿佛一道赦令,悄然拂过龙城大学法律系的办公楼。301办公室内,夕阳的余晖透过西窗,斜斜地洒进来,在布满卷宗和书籍的桌面上投下长长的、温暖而疲惫的光影。

    陈秋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将身体重重地靠向椅背,椅轴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闭目养神了片刻。一天的工作下来,大脑如同高速运转后亟待冷却的处理器,充斥着各种待办事项、学生谈话记录以及尚未批改完的作业。他站起身,开始慢条斯理地整理桌面上散乱的文件,将钢笔盖好,插入笔筒,又把几本摊开的法学专著合拢,归置到书架原位。动作间带着一种程序化的、属于下班时刻特有的舒缓节奏。

    最后,他伸手按下了电脑主机的关机键,屏幕闪烁几下,最终暗了下去,映出他自己略带倦容的脸。办公室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窗外远处操场上传来的、模糊的球类撞击声和学生的呼喊声,更衬得室内的宁静。

    就在他拿起搭在椅背上的浅灰色立领夹克,准备套上离开时,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电话,却毫无预兆地、急促地响了起来。尖锐的铃声在这片静谧中显得格外刺耳,打破了刚刚营造出的松弛氛围。

    陈秋铭动作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一种“下班勿扰”的本能让他心生抵触。但他还是迅速拿起听筒,声音保持着工作时的清晰与礼貌:“喂,您好,法律系301,陈秋铭。”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平和而熟悉的女声,带着专业的冷静:“陈老师,是我,丛亮。”

    陈秋铭的心下意识地提了一下,身体不自觉地站直了些,语气也变得更加郑重:“丛亮老师您好。”

    “嗯,下午金叶子同学按照预约时间来找过我了,”丛亮的声音不疾不徐,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我和她进行了一些沟通,时间不算短,聊得也比较深入。”

    陈秋铭屏住呼吸,专注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电话线。

    “目前看来,”丛亮继续道,“金叶子同学本身的心理状态,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之所以情绪低落,呈现出你之前描述的那种萎靡状态,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叠加造成的。”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更精准的语言,“一方面,确实是与男朋友李一泽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情绪上受到了影响。不过,据她所说,她自己冷静下来后,其实已经不那么生气了,而且李一泽同学也一直在主动承认错误,试图沟通和挽回。用她自己的话说,‘已经基本上不想再追究了’。我看他们两个年轻人,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和好,毕竟感情基础还是在的。”

    听到这里,陈秋铭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去大半。他忍不住轻轻“吁”出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松弛下来。

    丛亮的话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呢,也比较凑巧,正好赶上金叶子同学处于生理期,身体本身就不太舒服,腰酸背痛的,精力不济。这两种因素碰在一起,就放大了她的负面情绪,显得格外无精打采。陈老师,你现在可以放心了,我觉得暂时就这样,不必过度干预,观察看看,如果后续还有反复或者新的问题,我们再说。”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陈秋铭连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如释重负的感激,“真是太感谢您了,丛老师!麻烦您费心了!”

    “分内之事。”丛亮客气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对了,陈老师,金叶子同学在我这里,可是把你好好夸了一顿。”

    “哦?夸我?”陈秋铭有些意外,随即失笑,“这丫头,又胡说八道什么了?”

    “可不是胡说。”丛亮的声音里笑意更明显了些,“她说,你是她从小到大见过的最好、最负责任的老师,是她‘最喜欢’的老师。”她刻意加重了“最喜欢”三个字的读音,“还说你是‘从天而降’的好老师,特别开明,无论是管理班级还是处理学生工作,都非常厉害,非常有办法。她还特意举了个例子,说你设计的那个班级干部AB角制度,这次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说已经和你沟通好,暂时由B角同学替代她工作一段时间,让她能安心调整状态。”

    陈秋铭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隔着电话线,脸上都有些发烫,他连忙谦虚道:“嗨,丛老师您别听她瞎说。这孩子就是嘴甜,其实我哪有她说的那么好,都是分内工作,摸索着来罢了。”

    丛亮却似乎不这么认为,语气认真了几分:“陈老师就别过分谦虚了。说实话,来我这里做咨询的你们班学生,可不止金叶子一个,像之前的范思聪,还有别的同学,提起你来,没有一个不是满口称赞的。都说你真心为学生着想,能听得进意见,处事也公平。”她话锋一转,带着点意味深长的对比,“相比之下,你们系有些学生提到潘主任嘛……那嘴里蹦出来的,可就是满屏的限制级词汇了。这师生口碑,可是高下立判啊。”

    陈秋铭闻言,只是对着空气无奈地笑了笑,没有接这个敏感的话题茬儿。潘禹会的管理风格和他截然不同,这不是什么秘密,但他并不想在背后议论同事。他只是再次诚恳地道谢:“无论如何,丛老师,金叶子的事真是太感谢您了。那我就不多打扰您了。”

    挂断电话,陈秋铭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金叶子没事,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他重新穿上外套,心情愉悦地锁好办公室门,踏着轻快的步子走出了法律楼。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校园里弥漫着晚饭时分特有的、慵懒而闲适的气息。他径直朝着西区食堂走去,打算去四楼的职工餐厅解决晚餐。

    然而,刚到食堂门口,他就看到了立在电梯旁的黄色警示牌——“电梯检修,暂停使用”。陈秋铭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今天这楼梯是非爬不可了。他认命地转向一旁的消防通道,开始徒步上楼。

    刚走到二楼平台,正准备继续往上,就听到身后有人喊他:“陈老师!”

    陈秋铭回头,看见博川和靳皓两个男生正从二楼学生食堂的入口处探出头来,笑嘻嘻地看着他。靳皓手里还端着个餐盘,问道:“铭哥,这么晚才来吃饭啊?”

    陈秋铭停下脚步,笑着回应:“刚忙完系里的一点事。你们这是吃完了?”

    “没呢,正准备吃。”博川热情地邀请道,“陈老师,您这都到二楼了,要不要……尝尝我们学生食堂的饭菜啊?体验一下?”他说话时挤眉弄眼,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调侃。

    陈秋铭被他说得一下子来了兴趣。他来龙城大学这么久,还真没在学生食堂吃过饭。看着窗口前排着的长队,闻着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食物混合的、略显嘈杂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味道,他点了点头:“好啊!那就体验一下!看看你们天天抱怨的食堂,到底有多‘疾苦’。”

    三人一起走向打饭窗口。靳皓熟门熟路地点了份打卤面。博川则要了碗热气腾腾的、铺满了炸酱肉末和花生碎、看起来颇为诱人的米线。陈秋铭站在窗口前,看着琳琅满目的菜品,最后指了指博川手里的米线,对打饭阿姨说:“我也来一碗这个米线吧,看着挺不错的。”

    端着堆尖儿的餐盘,三人找了个靠窗的方形餐桌坐下。陈秋铭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米线,眼睛微微一亮:“嗯!味道还不错嘛!挺香的。我就不理解了,你们怎么总抱怨食堂饭菜不行呢?我看这挺好。”

    靳皓吸溜了一大口面条,含糊不清地说:“铭哥,您这是第一次吃,当然觉得新鲜。就像旅游尝特色小吃,觉得哪哪都好。可您要是像我们一样,一日三餐,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吃这些,早就吃腻了,而且……”他欲言又止,和博川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博川接过话头,脸上带着一种看好戏的、神秘兮兮的笑容,对陈秋铭说:“对了,陈老师,友情提示一下,据我们多年经验,这家的米线……后劲儿可大!我是没问题,早就练出来了,不知道您能不能扛得住啊?”

    “后劲儿?”陈秋铭不以为然地笑了,又吃了一大口,“又不是喝酒,一碗米线哪来的后劲儿?你这孩子,净胡说八道。”

    博川和靳皓相视一眼,嘿嘿地笑了起来,没再继续解释,只是埋头专心吃饭。

    陈秋铭也没在意,只觉得是学生间的玩笑话。他很快吃完了一整碗米线,甚至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然而,这“意犹未尽”的代价,在几个小时后就汹涌而来。

    ……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陈秋铭就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他脸色苍白,额头冒着虚汗,肚子里翻江倒海,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他颤抖着手拨通了潘禹会的电话。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传来潘禹会那略带睡意、不甚耐烦的声音:“喂?哪位?”

    “潘主任……是我,陈秋铭。”陈秋铭的声音有气无力,带着明显的虚弱感。

    “陈老师?这么早,什么事?”潘禹会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些。

    “潘主任,实在……实在是抱歉,”陈秋铭感觉说话都费劲,“我今天……得申请寝休一天。”

    “寝休?”潘禹会有些惊讶,“陈老师,你这是怎么了?生病了?”

    “就是……就是因为昨天晚上,”陈秋铭艰难地解释道,语气里充满了悔恨,“我……我去学生食堂二楼,吃了一碗米线……博川那小子说后劲儿大,我还不信……结果,这后劲儿……是真大啊!我……我上了一晚上厕所,拉肚子拉到快虚脱了,到现在……腿都是软的,实在是……走不动了,床都下不利索……”

    电话那头的潘禹会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这个听起来有点离谱但又十分真实的请假理由。随即,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愠怒:“胡闹!这食堂也太不像话了!把我们系的老师都吃成这样!这我可得去找伙食科算账!”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批准,“那好吧,陈老师,身体要紧,你就先好好休息吧。反正系里这边今天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有事我再联系你。”

    “那就……太感谢潘主任了。”陈秋铭如蒙大赦,挂了电话,几乎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爬回了床上。

    中午时分,211宿舍的门被轻轻敲响。典晨阳拎着一个保温饭盒推门走了进来,看到陈秋铭还一脸菜色地躺在床上,关切地喊道:“铭哥,快起来吃点东西吧,我给你打了饭。”

    陈秋铭这才勉强支撑着坐起来,挪到书桌旁的椅子上,感觉像打了一场大仗,浑身无力。他苦着脸对典晨阳抱怨:“这米线……可是要了命了……以后再也不敢碰了。”他看了看典晨阳放在桌上的饭盒,警惕地问:“你这饭……从哪儿买的?”

    “食堂二楼啊。”典晨阳老实回答。

    “那快算了!”陈秋铭连连摆手,心有余悸,“我可不敢再吃你们楼下的饭了,这‘后劲儿’谁受得了啊!”

    正说着,博川和靳皓也笑嘻嘻地溜达了进来。博川一看陈秋铭这副模样,就乐了:“陈老师,听说您‘光荣’卧床了?怎么样,这米线的‘功力’领教了吧?”

    陈秋铭有气无力地白了博川一眼,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疑惑地问:“不对啊,博川!咱俩昨天吃的是一家、一样的米线吧?怎么你现在活蹦乱跳的,跟没事人一样,我就成这样了?”

    博川得意地一扬下巴,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我们早就习惯了!肠胃都锻炼出来了,吃出免疫力了!这就叫‘适者生存’,铭哥,您这‘娇贵’身子,还得练啊!”

    靳皓在一旁帮腔,故作沉重地叹了口气:“老师,您看,我们这些当孩子的,多不容易啊!吃个饭都跟闯关似的,一不小心就‘中招’。”

    陈秋铭被他俩一唱一和弄得哭笑不得,但心里也确实升起一丝感慨:“是啊……听你们这么一说,那确实……是挺艰难的。”

    “不过铭哥您放心,”博川指了指典晨阳带来的饭盒,“班长给您带的这饭肯定没问题,是二楼另一家口碑好的窗口,我们常吃,吃了保证没事。”

    陈秋铭这才将信将疑地打开饭盒,是一份清淡的西红柿鸡蛋盖饭。他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感觉空荡荡的胃里终于有了点暖意。

    一边吃着,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书桌上的日历。红色的数字赫然是“七月一日”,一个念头瞬间划过脑海。

    他放下勺子,对典晨阳说:“晨阳,你通知诸葛宁静、林晓安、段雪平、李一泽还有你,你们几个一会儿来我这开会。”

    典晨阳一愣,下意识地问道:“啊?铭哥,您……您该不会是打算,带着我们去把食堂二楼那家米线窗口给……砸了吧?”他脸上写满了“这可不行”的惊恐。

    旁边的靳皓和博川也吓了一跳,靳皓赶紧摆手:“不至于不至于!铭哥,冷静!违法乱纪的事咱可不能干啊!”

    陈秋铭被他们这清奇的脑回路气得差点噎住,没好气地瞪了他们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呢!我是那种以暴制暴的人吗?脑子里整天想点什么!”他顿了顿,恢复正色,“我让你们来,是正经要研究一下,迎接七一,我们班办个什么主题团日活动!下午……等我缓过劲儿来,咱们开个小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