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一百九十一章 红歌会(一)

第一百九十一章 红歌会(一)

    211宿舍,陈秋铭躺在床上,此外,不大的宿舍空间里,或坐或站或靠地还挤着典晨阳、段雪平、林晓安、诸葛宁静和李一泽五人。

    陈秋铭清了清有些干哑的嗓子,声音带着病后的虚弱,但语气还算清晰:“找你们几个来,没别的事。这马上就到七月一号了,党的生日。咱们班得办个纪念活动,不能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他顿了顿,目光在几人脸上扫过,带着一丝歉意,“这事吧,按理说应该把金叶子、郑燚她们几个主要班委都叫上一起商量。奈何我这身子不争气,实在不方便出去找她们,只能先咱们几个碰个头,定下个大概方向,然后再通知她们具体执行了。”

    诸葛宁静向前倾了倾身子,声音温和而清晰:“铭哥,关于办活动,您心里有什么初步的想法或者方向吗?我们也好顺着您的思路往下讨论。”

    陈秋铭微微侧过头,看着天花板上那片因为潮湿而微微泛黄的污渍,沉吟着说:“我考虑……是不是可以办一个诗词朗诵会?主题就定红色经典。让同学们自愿报名,上台朗诵一些革命诗词、领袖诗词什么的,既能纪念七一,也能陶冶情操,展现一下我们法律系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他话音刚落,段雪平就微微蹙起了眉头。他性格沉稳务实,考虑问题往往从实际可行性出发。他轻轻咳了一声,声音不高却很有分量:“铭哥,这个想法……好是好,但操作起来,恐怕有些难度。”他见陈秋铭投来询问的目光,便继续解释道,“咱们班的情况您也了解,有朗诵特长、敢上台、还能不怯场把诗词情感表达出来的很少。我印象里,除了郑燚确实功底不错,还有米冠军多才多艺……除此之外,真想不出还有谁了。到时候万一没人报名,或者硬推上去的同学在台上磕磕巴巴、忘词卡壳,那场面……反而不好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陈秋铭听了,眉头也皱了起来,他确实忽略了学生特长和意愿这个现实问题。“郑燚……米冠军……”他喃喃着这两个名字,似乎在掂量着仅靠这几个人能否撑起一场朗诵会。

    典晨阳见状,试图打个圆场,提出一个折中方案:“铭哥,雪平说的也是实情。不过,要是真想办,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咱们可以硬性要求,每个宿舍至少出一个节目,这样凑一凑,十个宿舍怎么也能凑出七八个节目了吧?再加上班委,数量上应该够了。”

    他这话刚说完,坐在地板上的林晓安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扭过头,脸上带着夸张的表情看着典晨阳:“我的大班长哎!你快拉倒吧!还每个宿舍出一个?你让咱们宿舍出谁?出孙有志啊?”

    陈秋铭下意识地接话:“孙有志……也行啊?我看他挺踏实的。”

    “铭哥!您可饶了他吧!也饶了我们的耳朵吧!”林晓安立刻做出一个捂住耳朵的痛苦表情,绘声绘色地学舌道,“孙有志那口大舌头啷叽的南方普通话,‘四是四,十是十’都说不利索,平时跟他说话都得连蒙带猜,您让他上台朗诵诗词?那不得成了全场最大的笑话啊!到时候台下肯定憋笑憋出内伤!”

    他学得惟妙惟肖,连靠在墙边的李一泽嘴角都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陈秋铭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自己也忍不住苦笑起来,无奈地摇了摇头:“也是……是我想当然了。朗诵这个,确实需要点天赋和基础,强求不来。那这个方案,pass掉。”

    他揉了揉依旧有些隐痛的腹部,换了个思路:“那……唱歌总行了吧?我看你们平时周末,出去一个个嚎得不是挺起劲的吗?”他说着,故意用了个夸张的贬义词,脸上却带着善意的调侃。

    段雪平这次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唱歌这个……确实比朗诵的可操作性强多了。至少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哼几句,胆子也大些。”

    典晨阳眼睛一亮:“铭哥,那唱啥歌都行吗?流行歌也可以?”他似乎已经在心里开始盘算自己的歌单了。

    他话音刚落,林晓安立刻抓住机会,猛地从地板上窜起来半截,一手假装握着麦克风,一手夸张地挥舞着,学着典晨阳平时在KTV里唱那种节奏强劲、带着社会气息的“喊麦”歌曲的样子,扯着嗓子就开始表演:“‘刀!怒斩雪翼雕!山!豪迈冲云霄!’……是不是这种风格的,班长大人?”他挤眉弄眼,表情浮夸到了极点。

    “滚蛋!”典晨阳被他臊得满脸通红,抓起手边的一本旧杂志就扔了过去,笑骂道。

    陈秋铭也被林晓安这活宝样儿逗得笑了起来,连忙抬手制止:“行了行了,晓安你别闹。”他收敛笑容,正色道,“当然不能随便什么歌都行。我们这是纪念七一的主题团日活动,内容要积极向上,要贴合主题。就唱红色歌曲,或者那些充满正能量、主旋律的励志歌曲!对!”他越说思路越清晰,猛地一拍床板,定了下来,“这个活动,名字就叫‘红歌会’!怎么样?”

    一直靠在窗边没怎么说话的李一泽,这时忽然开口,言简意赅地吐出了两个字:“霸气。”算是投了赞成票。

    “好!那就这么定了!”陈秋铭一锤定音,“就办红歌会!要求每个宿舍至少出一个节目,形式不限,独唱、合唱、小组合都行。然后,班级干部们集体再出一个节目。这样算下来,十个宿舍加上班委,起码有十一个节目了吧?撑起一场晚会足够了。”

    段雪平在心里默算了一下,提醒道:“铭哥,咱们班一共是十个宿舍。男生四个,女生六个。”

    典晨阳补充了一句:“不过,‘三剑客’那个宿舍……估计够呛,平时活动都很少参加,这次估计也……”

    陈秋铭听得有些疑惑:“三剑客?”

    诸葛宁静小声解释了一下:“就是范思聪、余锐和柳玉希三个人,她们关系特别好,自成一体,所以大家私下里叫她们‘三剑客’。”

    陈秋铭恍然,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也没强求:“行吧,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勉强。九个宿舍加班委,节目也够了。”

    这时,诸葛宁静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铭哥,那是不是得选几个主持人啊?串场、报幕都需要人。”

    “对对对!主持人!差点把这个忘了。”陈秋铭拍了拍脑门,“要选形象好、气质佳、口齿伶俐、临场不慌的。男生女生各选两个吧。”

    典晨阳立刻推荐:“男生这边,谷江河可以!他上次主持过系里的音乐会,效果不错,有经验。”

    林晓安也积极提议:“女生那边,苗婉婷行!个子高挑,形象好,跳舞的人形体也好,说话也利索。”

    陈秋铭目光转向窗边:“一泽,算你一个。”

    李一泽似乎愣了一下,抬眼看向陈秋铭,确认道:“我?”

    陈秋铭挑眉:“怎么?有问题?你这外形条件,往台上一站就是焦点。”

    李一泽与陈秋铭对视了两秒,随即移开目光,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但语气却没什么犹豫:“没有。服从安排。”

    “好!”陈秋铭很满意,“那男生就定谷江河和李一泽。女生还缺一个……”

    段雪平沉吟了一下,说:“由冬冬可以。她性格挺稳的,说话也清晰。”

    陈秋铭对由冬冬印象不深,但相信段雪平的眼光:“行!那就这么定了!主持人:苗婉婷、谷江河、由冬冬、李一泽。你们几个分头通知下去,让各宿舍开始报节目,至少一个,多报不限,形式内容必须符合红歌会主题!”

    ……

    傍晚时分,天色尚未完全暗下来,211宿舍的门又被敲响了。林晓安和诸葛宁静一起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A4纸。

    “铭哥!节目单初稿出来了,各个宿舍和班委报上来的,您过目一下!”林晓安语气兴奋地将纸递到已经能勉强坐起来的陈秋铭手中。

    陈秋铭接过来,借着窗外最后的天光,以及桌上台灯的光晕,仔细看了起来:

    法律四班红歌会节目单

    主持人:苗婉婷谷江河由冬冬李一泽

    开场:奏《国际歌》(集体仪式)

    《保卫黄河》——全体班级干部(合唱)

    《我的中国心》——孙乐乐(独唱)

    《精忠报国》——林晓安、诸葛宁静、孙有志、靳皓(男生小合唱)

    《外婆的澎湖湾》——祁淇(独唱)

    《强军战歌》——蒋子轩、韩静、梁晓青、苏星晚、时丽雯(小组唱)

    《年少的你啊》——苗婉婷(独唱)

    《人民军队忠于党》——典晨阳(独唱)

    《紫荆花盛开》——洪茂(独唱)

    《团结就是力量》——谷江河、博川、邢文槊、杨昊(男生小合唱)

    《平凡之路》——段雪平、华清宝、王大成(合唱)

    《学习雷锋好榜样》——谷江河(独唱)

    《改变自己》——吴语然、庄荣杰(对唱)

    《无名之辈》——祁淇、林晓安(对唱)

    《我是如此相信》——朴宇(独唱)

    《一路生花》——米冠军(独唱)

    《夜空中最亮的星》——李一泽、袁友三(合唱)

    结尾:《歌唱祖国》——在场全体人员,蒋子轩、朴宇领唱。

    陈秋铭的目光一行行扫过,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节目数量远超预期,形式也多样,独唱、合唱、对唱、小组唱都有,选的歌曲虽然不全是传统红歌,但都符合正能量和主旋律的要求,甚至有些歌曲的选择还透露出学生们细腻的小心思带着对温暖的向往。

    “很好!非常不错!”陈秋铭满意地点点头,将节目单递还给诸葛宁静,“节目很丰富,安排得也很有层次。你们辛苦了。”

    林晓安嘿嘿一笑:“大家积极性还挺高的!估计是憋久了想找个机会热闹一下。”

    陈秋铭看着节目单,心思又活络起来,他摸着下巴说:“我在想……咱们办得这么正式,节目也不错,要不要……邀请一些领导来看看?也算是展示一下我们班级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面貌。”

    林晓安立刻表示赞同:“可以啊铭哥!让领导们也看看,咱们四班在您的带领下,那可是朝气蓬勃、多才多艺!”

    诸葛宁静考虑得更周全一些,问道:“那……具体邀请哪些领导呢?系里的江主任和潘主任肯定要请吧?”

    “这是自然。”陈秋铭点点头,脑子里飞快地转着,思考着还能请动哪些领导来给班级活动增光添彩,“还可以再想想有没有其他人选……”

    就在这时,他放在枕边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铃声在安静的宿舍里显得格外突兀。陈秋铭拿起来一看,屏幕上跳跃的名字让他微微一怔——江芸。

    他连忙对林晓安和诸葛宁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清了清嗓子,接通了电话,语气恭敬:“江主任,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江芸温和但依旧带着领导气场的声音:“陈老师,听说你昨天吃东西不太舒服,休息了一天,现在怎么样了?”

    陈秋铭心里一暖,连忙回答:“感谢江主任关心!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就是还有点没力气,让您费心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注意。”江芸客气了一句,随即转入正题,“是这样的,陈老师。刚刚学校的胡书记——胡国华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他办公室打电话过来,说想见一下你。你看看方不方便现在过去他办公室一趟?”

    胡国华书记?陈秋铭心里咯噔一下,这位可是学校领导班子里的实权人物,平时极少直接接触他们这些普通教师。他不敢怠慢,立刻答道:“方便!江主任,我马上过去!胡书记之前……之前确实提过有机会要见见我,我这就去。”

    挂了电话,陈秋铭也顾不上身体那点虚弱感了,立刻从床上翻身下来,对林晓安和诸葛宁静说:“你们先按计划准备着,领导邀请的事等我回来再定。胡书记找我,我得马上过去。”

    他迅速打开衣柜,取出一件熨烫得笔挺的浅蓝色衬衫和一条深色西裤,换下了身上的休闲睡衣。又对着镜子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那头标志性的灰白头发,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些。

    看着陈秋铭匆匆离去的背影,林晓安和诸葛宁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好奇与猜测。胡书记亲自召见,这可是大事。

    ……

    南区行政楼,是龙城大学最高也是最威严的建筑。陈秋铭乘坐电梯直达顶楼,走廊里铺着厚厚的地毯,脚步落在上面悄无声息。两侧办公室的门都紧闭着,显得异常安静肃穆。他按照指示牌,找到了挂着“副书记办公室”铭牌的房间,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沉稳有力的中年男声。

    陈秋铭推门而入。这是一间十分宽敞的办公室,视野极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大半个校园。装修风格简洁庄重,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子,正是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国华。

    “胡书记,您好!我是法律系的陈秋铭。”陈秋铭上前几步,微微躬身,态度不卑不亢。

    胡国华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目光锐利地上下打量了陈秋铭一番,脸上露出一丝公式化的笑容,伸手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陈秋铭老师,坐。”他的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

    待陈秋铭坐下后,胡国华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开门见山地说道:“陈秋铭老师,我对你是有印象的。”他语速不快,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晰,“你曾经在新州市教育局工作过,后来调动到新州市侦查委,在里面工作了将近七年时间,然后才通过人才引进,到了我们龙城大学。你看,我记得对不对?”他竟然将陈秋铭的简历关键节点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

    陈秋铭心中一震,脸上难掩惊讶之色,他没想到胡国华会如此了解他的过去。他连忙欠身回应:“胡书记,您……您居然把我的简历都背出来了?我真是……受宠若惊,没想到您工作这么繁忙,还会关注我这样一个普通教师。”

    胡国华淡淡一笑,摆了摆手,那笑容里带着洞察一切的意味:“当时教师工作处的孙处长去新州考察你之后,回来就跟我详细汇报过。他说,可是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像你这种,有过多年实战经验的成型侦查干部,那可是太难得、太宝贵了。”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直视着陈秋铭,“你也知道,我们学校纪委,不像地方纪委那样规模庞大,机构健全。我们下面拢共就三个科室,人员编制有限,而且基本都是校内老师或者行政人员转岗过来的,真正科班出身、精通侦查业务的……凤毛麟角。”

    他身体靠回椅背,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和期待:“所以,我一直就有个想法,想把你这样的人才,调到我们学校纪委来工作,充实我们的专业力量。你的那份冷静、敏锐和对纪律规则的深刻理解,正是我们需要的。”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露出一丝无奈的表情,“但是呢,似乎你们法律系的江芸主任那边,很舍不得放你走,几次沟通,她都表示你是教学和学生管理的骨干,不肯放手。所以啊,这个事情,就暂时搁置下来了。”

    陈秋铭静静地听着,心里快速消化着这些信息。他之前隐约听说过学校纪委想调他,但没想到是胡国华亲自关注,而且阻力来自爱才的江主任。他略一思索,谨慎地回答道:“感谢胡书记的赏识和厚爱!我在目前的教学和班主任岗位上,确实也感觉挺充实,能和学生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成长,很有成就感。当然,如果学校党委和纪委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安排,我作为一名党员,随时听候组织调遣,保证完成任务!”

    他的回答既表达了安于现状的满足,也表明了服从组织安排的觉悟,滴水不漏。

    胡国华对他的回答似乎还算满意,点了点头:“嗯,有这个态度就好。”他换了个话题,“对了,上次我看过你替校办撰写的那份关于校园安全管理的调研报告,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建议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我很满意。所以啊,以后学校层面,特别是党委这边,还有一些重要的文字材料,可能就要多拜托你了。”

    “胡书记您太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陈秋铭立刻表态,“只要领导信得过,我一定尽力写好。”

    “好!”胡国华脸上露出了更真切一些的笑容,“正好,我最近在构思一篇关于高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的调研报告,需要一些一线的、鲜活的情况和案例。你正好是班主任,又带着班级,对这方面应该有很多直接的了解和体会。这个任务,如果没问题的话,就交给你了,怎么样?”

    “没问题!”陈秋铭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这既是信任,也是机会,“我一定深入调研,认真思考,争取拿出一份有分量、有参考价值的报告!”

    “很好。”胡国华赞许地点点头。

    陈秋铭看着时机成熟,便顺势提出了邀请:“胡书记,正好有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我们法律四班,为了纪念建党日,准备在这周举办一个红歌会主题团日活动。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准备了不少节目。您看……您到时候能不能百忙之中抽空,赏光去参加一下,指导指导我们的工作?我想,同学们要是知道您能来,一定会非常开心、非常鼓舞的!”他语气诚恳,带着期待。

    胡国华闻言,颇感兴趣地挑了挑眉,笑道:“哦?红歌会?这个形式好啊!既弘扬了主旋律,又贴近学生生活。我最近也正琢磨着要多参加一些基层的党团活动,深入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面貌呢。你们这个活动,可真是一个好机会!行,我记下了,只要没有紧急会议冲突,我一定去!”

    “太好了!太感谢胡书记了!”陈秋铭心中大喜,连忙起身道谢。有了胡书记这尊“大佛”坐镇,他们班的红歌会,想不引起重视都难了。

    又简单交谈了几句,陈秋铭便知趣地告辞离开了。走出行政楼,傍晚的凉风吹拂在他脸上,带来一丝清爽。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他的心情却如同这夏夜的微风,轻松而愉悦。不仅解决了红歌会的领导邀请问题,还在胡书记那里挂上了号,得到了一份重要的调研任务。他抬头看了看已然亮起繁星的天幕,感觉前方的路,似乎又清晰、开阔了几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