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先著反书,再结党羽!

第一百三十四章 先著反书,再结党羽!

    “那个上不得台面的瞎子走了?”

    正在宅中悠然听戏的赵文华,一边用一道奏疏在大腿上打着节拍,一边目不斜视的问道。

    “是,老爷。”

    刚进来的家仆欠身回答。

    “呵呵,没有严嵩便连路边一条狗都不如的东西,空着手还想来攀附我,难道忘了这些年来我是如何往他家送礼的?”

    赵文华冷笑一声,毫不掩饰心中的厌恶,

    “你打发他走的时候,可曾听见他口出不逊之言?”

    家仆答道:“回老爷的话,这倒没有。”

    “算他识相,若他还看不清楚形势,今日非但教他吃不了兜着走,还要他给我加倍吐出这些年所得的礼物来。”

    赵文华重新将注意力放在私家戏班身上,奏疏拍打大腿的节拍又响亮了一些,

    “走着瞧吧,他迟早都得给我吐出来……”

    若是眼尖的便可看到,这道奏疏的封面上写着一列大字:

    ——【请宥鄢懋卿疏】!

    除此之外,在他一旁的茶案上,也摆着数道散落的奏疏,封面上写的分别是:

    ——【宽宥言事疏】、【恳释诤臣表】、【谏停文字狱奏】等……

    这些都是近几日几个翰林院官员和几个科道给事中营救鄢懋卿的奏疏,全都被赵文华利用职务之便扣了下来,并未上达天听。

    只凭这么几个人就想为鄢懋卿求情,简直不自量力!

    再者说来,将鄢懋卿打入诏狱可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

    莫说他徇私将这些奏疏扣了下来,就算呈递上去又能如何,难道就能轻易改变皇上的想法么?

    按理来说,这些奏疏他本来早该烧了,一丝一毫的证据不会留下。

    不过这件事和其他的事还不一样。

    此事毕竟牵扯到了东南之事,这些奏疏便都是他立下的功勋。

    非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在东南官员中的地位,使得在朝中加官进爵时得到更多的助力,日后亦可凭此分得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的话语权……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嗒嗒嗒嗒……”

    又一名家仆脚步急促的跑了进来,脚步声令正在听戏的赵文华微微蹙眉。

    那家仆依旧不敢怠慢,快步来到赵文华身旁,附耳说道:

    “老爷,通政使司左参议江学海求见,说是有要事必须立刻向老爷禀报。”

    通政使司左参议,是通政使司中主要负责受理四方章奏的官员,虽无通政使敷奏封驳的权力,但却是赵文华最为重要的佐官之一。

    “江学海?”

    赵文华闻言眉头不由皱的更紧。

    这个江学海在他手下也已为官几年,如今已是他的亲信。

    此人办事牢靠也沉得住气,若无真正要紧的事,绝不会轻易前来府上禀报事务。

    “先将他引去客堂,我随后就到。”

    赵文华当即站起身来,对着不远处的戏班挥了挥手,

    “行了,今日就先听到这里,你们全部退下,稍后去找管家领赏。”

    片刻之后。

    赵文华在客堂接见江学海时,却见江学海倒不是像严世蕃一样空手来的,竟还带来了一个木头箱子。

    而见到赵文华,江学海亦是立刻站起身来,苦着脸施礼道:

    “上官,请宥鄢懋卿的奏疏恐怕压不住了……”

    “不过是几个翰林院和给事中的奏疏,怎会压不住?”

    赵文华不解的道。

    “上官请看。”

    江学海也不废话,当即掀开了一同带进客堂的木头箱子,向赵文华展示道,

    “这是今日通政使司收到的请宥鄢懋卿的奏疏,其中已经不乏一些都察院御史和各科侍郎言官,与前几日拢共只有十几道奏疏相比,仅是今日一日,相关奏疏便已上百!”

    “上百?!”

    赵文华面色大变,连忙来到木箱前面手忙脚乱的查阅。

    别说是相关奏疏数量上百,便是这些都察院御史和各类侍郎言官的奏疏,便已经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压着。

    否则以他们的身份,不但有资格核查通政使司奏疏呈递情况的,还有不少人有资格在早朝上当面向皇上奏事,并在朝野之间掀起舆情。

    若他还要继续压着,只会立刻令此前的这些违规之事败露。

    如此一来,可就不是他这个通政使做到头那么简单了,若皇上追查下来,极有可能是杀头的重罪!

    可是赵文华很不理解。

    为何前几日试图营救鄢懋卿的都是些掀不起什么风浪的小人物,分量与数量都不值一提。

    今日情况却又骤然发生如此令人始料不及的变化,竟已经到了天底下没人能够压住的程度,实在令赵文华大惑不解。

    就这么说吧,赵文华担任通政使也已有些年头。

    可就连他此前也极少见到如此规模的上疏营救,远远超过了此前对鄢懋卿的弹劾……

    “这些上疏的人之间可有什么关联,鄢懋卿该不会有什么党羽?”

    赵文华下意识的问道。

    这场营救行动既迅速又统一,只有朝中结党才有可能实现,如此猜测才符合逻辑。

    而赵文华更清楚的是,如果鄢懋卿身后真有这样的一个党派,那么这个党派在朝中的影响力必是已经到了首屈一指的程度,足以只手左右朝局。

    只是他又想不明白,鄢懋卿不过是个没有实际职务的五品需官,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

    毕竟朝中官员勾连私通,通常都是权力与利益的交换,放在后世也可以总结为“统战价值”。

    可是鄢懋卿这样的明明没多少统战价值啊……

    “这……这些官员家乡各不相同、所属堂部亦五花八门,属下一时也看不出来。”

    “算了,这些不需你来在意。”

    赵文华起身将木箱合上,只略作沉吟便道,

    “你立刻将这些奏疏带回通政使司,万不可被人发现带来了我府上,而后什么都不必做,如实呈递进宫便是!”

    “是!”

    江学海应了一声,连忙前去照办。

    望着他的背影,赵文华神色越发阴冷:

    “无论鄢懋卿是否结党,只凭这些营救他的奏疏,便可以坐实他一个结党营私之罪。”

    “先著反书,再结党羽,两者皆为皇上难容之事!”

    “鄢懋卿,既然你这般自寻死路,可就怪不得旁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