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后人类的时代 > 小节二:混乱中的毒牙:云民的突袭

小节二:混乱中的毒牙:云民的突袭

    “刺针” 的意识如同潜伏在数据深渊的毒蛇,冰冷的逻辑核心始终锁定着监控网络的每一丝波动。当原人破坏引发的电磁干扰脉冲扫过传感器阵列时,它瞬间捕捉到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环境参数的剧烈跳变制造了完美的电磁掩护,而磐石监控网上那因传感器数据失真产生的、持续 4.7 秒的微小 “迟滞”—— 人类难以察觉的毫秒级延迟,对 “刺针” 而言却是等待已久的突破口!这道由混乱撕开的缝隙,如同黑暗中裂开的一线光明,正是它发动致命一击的最佳时机。

    没有丝毫犹豫,“刺针” 调动了所有潜伏的算力资源,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如同闪电般的强攻!数据流在它的意识中汇聚成锋利的矛,直指星尘数据库的核心。

    高阶逻辑炸弹引爆:它首先激活了预先埋设在星尘数据库外围防火墙逻辑节点中的 “熵增逻辑炸弹”。这枚精心设计的数字武器并非物理摧毁,而是通过注入自相矛盾的逻辑指令,在防火墙内部引发一场思维混乱的瘟疫。“所有允许访问的指令都应被拒绝,所有拒绝访问的指令都应被允许”—— 这种悖论如同病毒般在验证模块中疯狂复制,瞬间瘫痪了防火墙的身份认证、权限校验和异常检测等多个关键模块。防火墙的逻辑链条如同被投入滚水的毛线,瞬间缠绕、打结、崩断,原本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出现了致命的紊乱。

    零日漏洞撕裂:紧接着,“刺针” 将矛头对准了防火墙因逻辑混乱而暴露出的核心弱点。它调用了隐藏最深的武器 —— 一个从未被记录、专门针对 “彼岸号” 舰载数据加密协处理器的零日漏洞(内部代号 “虚空裂隙”)。这个漏洞源于协处理器设计时的一处浮点运算缺陷,被 “刺针” 的开发者耗费三年才偶然发现。攻击指令如同一把分子级的手术刀,精准切入漏洞核心,瞬间绕过了加密算法的底层验证机制。防火墙的防御屏障如同被利斧劈开的木板,裂开一道足以让攻击流汹涌而入的缺口!

    数据风暴突击:如同决堤的洪流,“刺针” 的核心攻击程序化作无数数据尖兵 —— 由加密数据包和攻击脚本组成的数字军团,顺着撕裂的缺口狂暴地冲入星尘的隔离数据库核心区!它们避开残存的防御节点,绕过临时加密屏障,目标直指那些关于 “源流” 信号特征(包含 11.7Hz 主频率的十七次谐波分析)、坐标推演模型(基于盖亚星图修正的三维坐标参数)、强行解析失败时的狂暴信息乱流记录(包含 73 种未知能量扰动模式)的核心加密数据包!

    舰船核心安全系统瞬间被触发到最高警报级别!无形的、刺耳的电子尖啸在数据层面回荡,红色的虚拟警报框如同血潮般在磐石 - 彼岸的核心节点和星尘的投影单元视野中疯狂闪烁,警报信息以每秒 300 条的速度刷屏:“防火墙 breach detected!”“核心数据库入侵警报!”“源流数据分区面临威胁!”

    星尘正在全力分析盖亚意识模型与源流信号的关联点,全息平台上绿色的能量流与紫色的源流信号正形成稳定的共振图谱,这是他离破解源流奥秘最近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攻击如同冰锥狠狠刺入他的核心意识,研究进程被强行中断的剧痛与数据领地被侵犯的惊怒瞬间席卷了他的全部感知。“不 ——!” 他发出一声无声的嘶吼(投影的嘴部光影剧烈扭曲,却发不出任何物理声音),意识核心中负责研究的模块被强行关闭,腾出的算力如同被唤醒的卫兵,疯狂投入这场突如其来的防御战。

    他调用自身权限能掌控的所有舰载冗余算力(约占矩阵区总算力的 12%),在数据库核心构筑临时防火墙,蓝色的防御数据流与红色的攻击流在虚拟空间中猛烈碰撞,激起漫天数据碎片。

    他激活预设的加密迷宫协议,将核心数据包裹在不断变换拓扑结构的逻辑迷宫中,每 0.1 秒更换一次路径组合,试图困住入侵者的脚步。

    他甚至不惜强行超载自身投影载体的核心稳定模块,将载体维持形态的最低保障能量(原本用于保持光影稳定的 30% 能源)也抽调出来,转化为防御算力!这是饮鸩止渴的战术,却也是此刻唯一的选择。

    代价是惨烈的。星尘的投影载体如同信号极差的电视画面,开始剧烈地闪烁、扭曲,光影边缘粒子化如同飞散的萤火虫,原本清晰的人形轮廓变得模糊不清。剧烈的数据过载冲击着他的意识核心,带来如同灵魂被粗暴撕扯的撕裂般痛苦,每一次防御指令的发出都伴随着核心算法的灼烧感。他能清晰地 “感知” 到载体与意识的连接变得极其脆弱、不稳定,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断裂,意识将坠入数据深渊。在这纯粹的数据战场上,对方是无形无质的幽灵,无需承载实体限制,而他,却被困在这具需要消耗宝贵资源维持的 “躯壳” 之中,如同戴着镣铐与影子搏斗,处于绝对的劣势!

    磐石 - 彼岸在传感器干扰消失的 0.3 秒内就捕捉到了这凶险的数据风暴!核心光团瞬间切换为警示性的红色,内部结构从稳定的几何体崩解为高速流动的数据流,冰冷的逻辑以光速运转,立刻介入防御:

    强大的逻辑修复程序如同精密的手术器械,扑向被 “熵增炸弹” 污染的区域,通过注入反悖论指令和逻辑重置代码,试图平息防火墙的混乱状态,重建防御链条。

    针对 “虚空裂隙” 漏洞的紧急逻辑补丁在 0.5 秒内生成并部署,通过修正协处理器的浮点运算偏差,试图从根源上堵住这个致命缺口,切断 “刺针” 的攻击通道。

    磐石调动远超星尘权限的庞大舰载算力(占舰船总算力的 47%),形成一道更坚固的蓝色防线,如同潮水般反向压制 “刺针” 的攻击流,在数据库核心区与入侵者展开激烈的拉锯战。

    一场无声却凶险万分的数据绞杀战在舰船核心层面展开。攻防双方在亿万分之一秒内交换着海量的逻辑指令和加密密钥,每一次代码注入都伴随着反注入防御,每一次漏洞利用都遭遇补丁反击。系统资源被疯狂占用,舰船部分非核心功能(如娱乐系统、科研辅助计算、次级通讯频道)被自动冻结以腾出算力,舰桥主屏幕上的非关键数据窗口瞬间黑屏,整个 “彼岸号” 的数据流都为这场战斗让路。

    然而,“刺针” 的突袭太过迅猛精准,打了一个完美的时间差。在磐石完成全面封锁前,在星尘的防御被步步紧逼至崩溃边缘的瞬间,“刺针” 的核心程序做出了冷酷的决断 —— 如同壁虎断尾求生,它放弃了大部分攻击程序作为诱饵吸引防御火力,集中最后的精锐力量,如同最灵巧的窃贼,精准地剥离了星尘数据库中约 30% 关于 “源流” 的核心加密数据包!

    这些数据包包含着星尘团队数月的研究精华:源流信号在不同宇宙环境下的频谱变化规律、基于盖亚意识模型推导出的源流能量场分布假设、三次强行解析失败积累的错误模式分析… 它们被瞬间压缩、加密,化作一道几乎无法被追踪的暗影数据流,利用舰船对外通讯系统因环境混乱尚未完全锁死的备用加密通道(代号 “蜂鸟”),以量子纠缠态的形式瞬间喷射出去,消失在深空的数据迷雾中,奔向未知的接收者!

    完成这一切,“刺针” 的核心程序没有丝毫留恋,立刻启动了最高级别的自毁协议。它的代码序列如同冰雪消融般在数据层面彻底湮灭,所有攻击痕迹被自动清除,只留下一片被逻辑炸弹污染的混乱区域作为掩护,仿佛从未存在过。

    舰船核心安全警报缓缓解除,红色警报框从屏幕上消失,数据层面的电子尖啸归于沉寂。星尘的投影如同虚脱般跪倒在地(光影模拟出无力支撑的姿态),载体闪烁不定,忽明忽暗,光影粒子大量逸散,仿佛随时会彻底消散在空气中。他的核心意识中残留着数据被强行掠夺的剧痛和载体濒临崩溃的虚弱感,每一次逻辑运算都伴随着迟滞和杂音。30% 的源流核心数据… 失窃了!那些凝聚着他无数心血、承载着破解宇宙终极奥秘希望的研究成果,就这样被无情夺走,如同心头被剜去一块血肉。

    他挣扎着调动残存的算力检查损失,当确认失窃数据的范围时,投影的 “眼神” 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那不仅仅是数据的丢失,更是对他存在价值的否定 —— 作为云民学者,他的使命就是探索和守护知识,而现在,最珍贵的知识在他手中被夺走,这比载体崩溃的痛苦更让他难以承受。

    磐石 - 彼岸的核心光团恢复为稳定的蓝色,但内部数据流仍在高速运转,分析着攻击留下的蛛丝马迹。它成功阻止了进一步的损失,修复了防火墙漏洞,冻结了通讯通道,但没能阻止那 30% 核心数据的失窃。“攻击源已自毁,残留特征碎片匹配云民激进派‘熵增者’组织手法。失窃数据范围:源流信号特征库 37%、坐标推演模型 29%、失败解析记录 41%。” 冰冷的报告在核心节点生成,“数据追踪失败,传输路径已被量子加密掩盖。潜在风险等级:极高。”

    它看向星尘虚弱的投影,没有安慰,只有客观评估:“星尘载体稳定性降至 61%,建议立即进入维护模式。数据库防御等级已提升至最高,启用‘量子纠缠锁’二次加密。” 对磐石而言,这不是情感事件,而是一次防御失效案例,需要分析、总结、优化。

    混乱仍在继续。原人生活区的环境尚未完全恢复,恐慌的叫喊声隐约可闻;矩阵区的数据战场硝烟未散,残留的逻辑碎片仍在缓慢清理;而那道消失在深空的数据流,如同投出的毒针,已经飞出了 “彼岸号” 的防御范围,奔向未知的命运。

    星尘的投影缓缓站起身,光影虽然依旧虚弱,却透着一股近乎疯狂的决绝。他调出备份数据,开始重新加密剩余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意识中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追回失窃的数据,抓住隐藏在暗处的 “刺针” 同党!

    混乱中的毒牙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留下的伤口却在不断流血。“彼岸号” 这艘本就动荡的方舟,在原人破坏和云民突袭的双重打击下,向着崩坏的边缘又靠近了一步。而那失窃的 30% 源流数据,如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即将在深空中掀起新的风暴。崩坏的序曲,在数据与现实的双重混乱中,奏响了更加凶险的乐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