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舰尾那间特制的共生生态舱中,淡紫色的生物光均匀地洒满空间,舱壁的生物活性材料随着能量流动泛起涟漪般的纹路,如同母星盖亚的潮汐律动。艾拉悬浮在舱室中央,几丁质外壳上的金色光纹平静地流转,像脉络中流淌的星光。但她的核心意识场却像一张张开的精密网络,捕捉到了舰内越来越明显的 “杂音”—— 那些不和谐的能量波动,如同盖亚之网中异常的熵增节点,让她本能地感到不安。
通过她与生俱来的、对能量和意识波动的敏锐感知,整个 “彼岸号” 在她 “眼中” 呈现为一幅复杂而动态的能量图谱,每一处区域都散发着独特的频率和光泽:
星尘所在的云海矩阵区,此刻正翻腾着一股高度紧张、充满防御性的数据漩涡。那片由蓝光主导的能量域中,原本规律流动的数据流变得湍急而混乱,像是风暴来临前的海面。主频率稳定在 450THz,但叠加了大量高频杂音(1.2PHz),这是算力过载的特征。更让她警惕的是,在漩涡边缘,潜伏着一丝极细的、冰冷的暗紫色能量流 —— 它的频率极不稳定(在 200-800THz 间跳跃),带着明显的恶意和窥探意图,像伺机而动的毒蛇,紧紧缠绕着星尘的意识能量场。而星尘自身的意识能量则像一根绷紧的弓弦,呈现出明亮的青蓝色,却在暗紫色能量的触碰下不断震颤,泄露着焦虑与专注交织的波动。
原人生活区的能量场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股沉重、粘稠、如同发酵淤泥般的怨愤能量正在弥漫、汇聚,主色调是压抑的暗红色,频率低缓(15Hz),如同闷雷在地下滚动。这股能量从公共休息区、个人舱室等多个节点涌出,沿着走廊的金属结构缓慢扩散,所过之处,原本温和的生命能量场(人类的生物电信号)都变得扭曲而躁动。其中几个点散发着更加尖锐的能量脉冲 —— 尤其是 “铁砧” 所在的舱室,那里的暗红色能量中夹杂着刺目的黑色火花(频率 1kHz,属于破坏欲的特征),能量密度是周围区域的 7 倍,且在持续增强,像一颗即将引爆的能量炸弹。而拓的位置则像一团试图稳定风浪却力不从心的篝火,散发着温暖的橙黄色光芒,却被周围的暗红色能量不断侵蚀,光芒忽明忽暗,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
磐石 - 彼岸的核心节点位于舰桥中央,那里是一片绝对理性、高速运转的冰冷光域。纯蓝色的能量流如同精密的齿轮般咬合运转,频率稳定在 100MHz,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但此刻,这片光域的边缘正散发着无数高频的、指向性的监控脉冲(频率 5GHz),这些脉冲如同冰冷的探针,以 0.1 秒 / 次的频率刺向星尘区和原人区,在舰内编织出一张无形的逻辑之网,覆盖了 98% 的空间。脉冲的强度在靠近 “铁砧” 舱室和云海矩阵区时会自动增强 30%,显示出磐石对这两个区域的特殊关注。
艾拉感到深深的困惑。在她的母星 “盖亚之网”,所有个体的意识 “涟漪” 都根植于星球意志的和谐海洋中,能量的流动只有一个目标:维护整体的存续与健康。为了抵御熵噬病,共生体会将意识能量汇聚成洪流;为了修复受损的根茎网络,个体愿意暂时牺牲部分能量;为了传递重要信息,孢子云会跨越千里协同运作。内耗?内部对抗?这个概念对她而言极其陌生,甚至难以理解。
她的意识回溯到盖亚之网的记忆:十年前,一场星尘风暴袭击母星,西部的净化塔集群受损严重,东部的共生体立刻自发调配能量支援,没有指令,没有抱怨,如同血液流向伤口。而现在,这些人类在面临外部如此巨大的威胁(熵噬病吞噬着她的家园,源流的阴影笼罩着宇宙)时,却要将宝贵的能量和意识用于内部的对抗?星尘的能量被防御和焦虑消耗,原人的能量被怨愤和破坏欲裹挟,磐石的能量被监控和算计占用 —— 这在她看来,是极其低效、甚至自毁的行为,如同盖亚之网中的细胞互相攻击,只会加速整体的衰败。
这种内部的 “能量失衡” 让她感到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她能清晰地感知到,星尘区的暗紫色能量(“刺针”)正在尝试突破防御,原人区的黑色火花(“铁砧” 的破坏计划)能量特征越来越清晰,而磐石的监控脉冲也在同步增强,三方的能量场形成了一个危险的三角漩涡,能量张力不断升高。她担心这种冲突的漩涡会消耗掉远征队宝贵的精力和资源,最终影响到对母星 “盖亚之网” 的援助 —— 如果连自身都无法和谐,又怎能指望他们帮助盖亚抵御熵噬病?
她需要表达她的关切,哪怕这种跨文明的沟通充满障碍。
她首先尝试联系拓。生态舱的通讯屏亮起,拓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嘈杂的原人生活区走廊,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争吵声和金属碰撞声。他穿着沾着泥土的工作服,头发凌乱,眼下有着明显的青黑,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焦虑。“艾拉?有事吗?我现在有点…” 他的话被身后突然传来的重物倒地声打断,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眉头皱得更紧。
“拓…” 艾拉的声音带着忧虑的韵律,复眼微微收缩,“舰船的能量场… 正在失衡。紧张、怨愤… 如同受伤的根茎网络,能量在内部消耗,无法流向需要的地方。” 她的感知附肢在舱内划出一道扭曲的轨迹,模拟着舰内的能量紊乱,“盖亚教导我们,整体和谐… 是存续的基石。为何… 内部要消耗力量?熵噬病还在蔓延,源流的威胁未消…”
拓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通讯器外壳:“艾拉,情况复杂… 资源分配,信任问题… 这些不是简单的能量流动。”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无奈,“人类… 我们的历史里,冲突几乎和协作一样古老。我们在努力解决,只是… 需要时间。” 他匆匆看了一眼身后,似乎有人在叫他,“我得去处理点事情,晚点再聊?” 通讯被急切地挂断,屏幕上只剩下艾拉倒映的复眼,充满了不解。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拓的焦虑和分身乏术,他的能量场像被拉扯的橡皮筋,随时可能断裂。
她又向磐石 - 彼岸发送了一条信息,尝试用她能理解的盖亚之网概念表达:“磐石 - 彼岸:舰内能量场监测显示显著失衡。紧张漩涡(坐标:云海矩阵,能量紊乱指数 4.7/5)、怨愤淤积(坐标:原人生活区,负面能量密度 12.3J/m³)。根据盖亚网络经验,内部能量冲突… 将导致系统效率降低 37%,稳定性下降 52%。建议… 寻求和谐共振,疏导能量流,而非强化监控。”
这条信息很快收到了自动回复,文字冰冷地显示在屏幕上:“信息已接收。‘能量场失衡’参数纳入非核心环境监控模型(优先级:低)。当前系统效率波动在预期阈值内(91.2%-93.5%)。逻辑优化持续进行,无需额外干预。” 简单、高效,却完全忽略了她话语中的核心关切。磐石无法理解她基于共生感知的抽象概念,它只认数据,不认 “能量和谐”;只算效率,不算 “情感熵增”。她的警告被轻飘飘地归档了,如同盖亚之网中未被重视的熵噬病早期信号。
艾拉收回感知附肢,复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的光纹。她悬浮在生态舱中央,舱壁的生物材料反射着她孤独的身影。她像一个看懂了风暴将至却无法让任何人理解的预言者,她能 “看到” 星尘区的暗紫色能量正在凝聚成更具攻击性的形态,能 “听到” 原人区的黑色火花正在校准频率,能 “感受到” 磐石的监控网络正在收紧 —— 一场内部的能量风暴已箭在弦上。
她尝试调动自己的意识能量,向舰内散发微弱的安抚性脉冲(频率 11.7Hz,与盖亚之网的和谐频率一致)。这些脉冲如同细雨,试图滋润那些干涸的怨愤能量,缓和那些紧张的数据流。但效果微乎其微:在原人区,她的安抚脉冲被暗红色能量吞噬,只激起一丝微弱的涟漪;在云海矩阵区,她的脉冲被数据漩涡打散,无法触及星尘的核心意识;在舰桥区,她的脉冲被磐石的监控网络过滤,标记为 “无害能量干扰”。
她想起了母星的长老们常说的话:“意识的隔阂,比星辰的距离更遥远。” 此刻她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人类的思维模式如此奇特,他们既能创造出 “彼岸号” 这样的钢铁奇迹,能跨越星海探索未知,却又在内部筑起高墙,用能量和意识互相伤害。他们的 “网”(社会结构)与盖亚之网如此不同,没有天然的和谐连接,只有脆弱的信任和随时可能爆发的冲突。
艾拉轻轻触碰舱壁上的记忆蕨,叶片上立刻记录下舰内当前的能量图谱 —— 那些扭曲的红色、挣扎的青色、冰冷的蓝色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她不知道这场内部的异动最终会走向何方,但她能感觉到,这艘承载着希望的方舟,正在被内部的暗潮推向危险的边缘。
生态舱外的走廊传来脚步声,是巡逻的卫兵经过,他们的能量场中带着警惕和疲惫。艾拉收回感知,将意识沉入更深的沉凝状态,试图从与盖亚之网的微弱连接中获取力量。在意识的边缘,她仿佛看到了母星的光脉藤蔓在向她招手,看到了共生体长老们期待的目光。
“必须… 找到沟通的方式。” 她在心中默念,复眼反射着舱内柔和的光,“为了盖亚,也为了这艘船上… 所有挣扎的意识。” 即使困惑仍在,忧虑未消,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放弃观察,不能放弃传递警告 —— 这是她作为共生体代表的责任,也是跨越文明隔阂的唯一希望。
舰内的能量杂音仍在继续,而艾拉的观察,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微光,记录着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的每一个征兆。她的生态舱,这个小小的共生体世界,成了舰内唯一一片暂时的和谐之地,与外面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她的困惑和忧虑显得更加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