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今这种局面,让娜公主认为,倒是不需要像对付巴黎那样被动。
那种思路的前提,是巴黎真的非常重要。作为法国的政治、文化、乃至经济中心,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且,巴黎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城防足够坚固,可以让攻击者的代价变得很高。硬要去镇压他,损失很大,得到的却会打折扣,是有点得不偿失的。
但是,巴黎人却没有管理自己的能力。把他们扔在那边不管,他们自己就会把事情搞砸,最后维持不住了。而且这帮人去执掌社会和政府的时候,虽然本事很菜,但嘴皮子却很灵光。哪怕他们自己已经一团糟,如果强行冲进城里接管市议会,回头还得挨骂。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吃点苦,反正过段时间,自己实在受不了了,就会求着国王回来了。
之前,让娜公主在大都的时候,见过脱欢台吉和那个著名的智囊郭康。聊到巴黎的时候,郭康告诉她,巴黎的文化影响一直很大——而且往后,随着经济、文化和传播工具的发展,肯定会更大的。王室还不如怀柔一点,因为按照这个趋势,巴黎人肯定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建立一个以他们为核心、以城市的规则为模板的共和国。与其对抗,不如体面一点地共存或者退场。
但让娜公主却不以为然。她直言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如果法国的统治者还是正常人,那么他们就肯定不会让国家沦为一个由商业贵族把持的国家;而如果无论国王、军事贵族,甚至是农民,都没有一个人能拯救国家,那这个国家也就已经完蛋了。
因此,这个“共和制法国”,要么和之前大乱时的巴黎一样,本来就是一片混沌,没法长期维持,只能等下一个强人出来收拾残局;要么干脆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甚至不如国王的时代——当然,后者也是没法长期维持的,因为欧洲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国家。这种废物法国,要么被阿勒曼尼人征服,要么被英格兰人控制,怎么可能还继续存在……
她还说,自己之前怀孕的时候,正好碰到夫君出事,被迫也跑到乡村躲避。当地村民对她很热情,帮她应付当地领主,还帮忙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因此,她觉得,平民之中的道德和力量,一直被低估了。
之前她接触的“平民”,都是巴黎的行会商人这种家伙,这种人身上肯定没什么美德,结果也误导了大家,形成了刻板印象。但亲身在村里待一段时间之后,她就觉得,与其指望巴黎人,还不如指望这些人呢。
最后,她干脆对郭康直言道,栋雷米村里,那个村长家刚出生的小女孩,今后拯救法国的可能性,都比巴黎那些喜欢吹牛的行会和商人大多了。反正她是不会相信巴黎人能干出什么好事的……
对此,连郭康也无法反驳。而让娜公主也一直保留着这个看法。
当然,虽然评价很低,但巴黎甚至已经是欧洲各路城市的顶点级存在了。其他城市,比他还无能呢……用对付巴黎的思路,用来对付这些人,有点小题大做了。
她通过之前的关系,派了一些人,到科隆和美因茨等地,大张旗鼓地宣传,还冒充彼此敌对的城市,散播对方和明军、胡斯派来往的证据,扬言要举报到教廷去。很快,更多的城市都加入了进来,而且天天互相攻击,都不知道是她派来的人在出力,还是这些城市本来就在努力搞死对方。
教会对此十分恼怒,立刻要求他们不要吵了。但现在人言汹汹,形势也十分混乱,根本没人知道,教会和西吉斯蒙德会不会拿他们下手。于是,各城市纷纷找到她,表达忠诚,希望她能带领大家战胜敌人。
得到这一系列城市的支持,最次是默许之后,让娜公主便不再担心后续的补给问题。她让部下分散行军,一些人前往北部山脉,在山头上隐蔽起来。另一些人则隐藏在中部那一带小山上,也就是条顿堡森林中央的位置。
对于这次部署,有好几种不同思路。一些指挥官就认为,可以杀个回马枪,来到明登城旁边的渡口。
因为西吉斯蒙德的“十字军”,目前已经处于精疲力竭的状态了。明军一直派人和他们保持接触,发现就算有教会的赞助和沿途一些教区、领主的支持,他们的行动也越来越迟缓,而且士兵愈发不受控制。
来到萨克森地区之后,西吉斯蒙德原有的佣兵,已经跑掉了将近一半,全靠萨克森当地的贵族们,又给他补充了一批人马。就这么一边逃亡、一边补充,像一条漏水的船一样,维持军队的规模。
这一路行军,沿途的贵族,也有希望加入他的,因此西吉斯蒙德手里的精锐骑士,数量倒是增加了。但萨克森当地的形势十分混乱,大部分贵族都得防着对家,很难给他太多封臣进行支持。
这个地方早在日耳曼人大迁徙的时候,就是重要的出发地之一。后来查理曼来这里,也诏安了一大批部落贵族。加洛林王朝分裂之后,萨克森是能和东法兰克国王抗衡的四大部落公爵之一。因此,当地的贵族树大根深,有一大堆“老怪物”家族,根本不怕西吉斯蒙德这种外来户。
不过,这边的情况也十分混乱,各大家族谁也不服谁,天天打来打去。
之前,掌握公爵头衔的是阿斯坎尼家族,也就是“大熊”阿尔布雷希特的后代。西吉斯蒙德的父亲查理统治的时候,他们家主早逝,留下一个小孩,因此由母亲代为摄政。结果没摄政多久,这位“太后”改嫁给了丹麦国王,丢下了八岁的小公爵,跑去丹麦当王后去了。
摄政“太后”唐突跑路,导致宫廷里一片大乱。在查理的调停下,才恢复了秩序。因此,他们两家的关系还算可以,对方也乐意给西吉斯蒙德帮忙。
不过,这地方的贵族家族实在太多了,像那些韦尔夫、韦廷什么的,都不比西吉斯蒙德和他几个小弟的家系短。而且这地方光是内战导致的瓜分公国的行动,都进行过不止一回了。大家族的各个支系也天天内乱不止,绝大部分都指望不上,甚至还会明里暗里催促他,让他赶紧远离自己的领地——因为西吉斯蒙德就像个掉进泥潭刚爬出来的狗熊,走一路掉一路烂泥。他一路“掉落“的这些佣兵,已经给当地领主造成很大损失了。
所以,西吉斯蒙德自己,都在面临很大压力,被一路上这些地头蛇们无穷无尽的博弈,折腾得筋疲力竭。只能保持这个状态,希望赶紧赶上,结束战争拉倒。
这种状况,哪怕明军那边,也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一些军官才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打击他的最好时机。他现在的军队,纪律性和组织能力都严重下降,过河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很大的乱子,速度是快不起来的,哪怕有桥也没用。这个时候,突袭他们,就可以达到半渡而击的效果,一锤定音了。
不过,让娜公主觉得,这样还不算最好的选择。
这里不是那种“野生”的渡口,旁边就是一座小城。虽然城里的行会说的很好听,但西吉斯蒙德的大军赶到,他们肯定会摇摆,乃至“暂时”加入对方。
渡河固然是个好机会,但这个道理太简单,位置太固定,因此对方肯定也知道。而且这边人太多,可用的出击阵地也比较开阔,不太好埋伏。
哪怕突破他们的警戒,击败敌人,包括西吉斯蒙德本人在内的敌军,也很可能会跑到明登城那边,借助城市进行抵抗。提前占领城市,肯定会有风声,等于告诉西吉斯蒙德有人在渡口堵他。而且,现在明军是轻装来的,还是避免攻城比较好。否则,到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因为现在,最大的考虑因素是,让娜公主希望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一举扭转战略态势。
虽然现在明军的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但整体战略上,还是“神圣罗马帝国”在围攻和追击他们。而如果能够重创乃至全歼敌人主力,态势就会立刻发生变化。
她不指望能一战把敌人打服,因为哪怕西吉斯蒙德,说到底也只是个教会和反胡斯派贵族推举出来的代言人。阿勒曼尼混乱的局势,一方面导致大家很难团结起所有力量,另一方面也让这边的武装力量非常繁多,很难完全消灭,哪怕他失败之后,依然会有其他人顶上来。这种情况下,威慑敌人,才是最重要的。
她还表示,自己看塞里斯的历史,也是这种感觉。两千年前,孔夫子的时代,塞里斯也是一样诸侯林立,政局混乱。后来,能够慢慢统一起来,靠的也不是长期拉锯战,而是随着军事进步,塞里斯人开始领悟了如何在会战中,大量消灭敌人兵力的方法。
在她看来,这才是后来实现统一的关键,因为要消灭敌对诸侯,关键不在于杀死了多少人,而是摧毁他们的组织。从这方面看,集中歼灭敌人主力,摧毁他们的军事组织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把敌人击溃十次,感觉都不如歼灭一次效果好。
然而,古罗马瓦解之后,就几乎没人会这招了。哪怕是伟大的查理曼,也只能依靠不断的屠杀和强制改宗,来迫使敌对部落加入自己,不但效率低,对社会的破坏大,也没法维持稳定。相反,看之前紫帐汗国突然吞并匈牙利的过程,就是依靠两次决战,几乎清空了反对派贵族的武装力量,和德意志诸侯派来的干涉军,一举完成了战略目标。
这次战役,做了这么久的铺垫,就是为了获得一次最佳的消灭敌人的机会。而如果在渡口攻击,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跑掉。哪怕在他们全员过河、还没有回复秩序的时候进攻,也肯定会有大批敌人,在慌乱之下溃逃,借助城市、河流之间的通道跑路,到时候就不好收尾了。
在考察一番之后,她认定,最好的战场,是在过了北部山脉之后,延伸到中部山脉的那条道路上。
这条道路正好绕过中央的那一丛小山,形成一个弧形。路东边便是山脚,西边则是平地和森林。道路本身的状况还不错,因为莱茵地区到萨克森、乃至汉萨同盟几座大城市的商路,都有路过这边的,因此也可以供大军通行。
道路所在的大环境,也不像当年罗马人被伏击的时候那么荒凉,就只有树林。这么多年来,周围的居民已经开垦了不少平地,路边还有几个靠给往来商旅提供服务而发展起来的小集镇。总而言之,看起来也是有一些人气的,不算太孤单、险要,不至于直接把西吉斯蒙德吓跑了。
当然,为了让西吉斯蒙德那边乐意钻进来,她也和道衍和尚等人商量好,进行了佯动。在他们就位的同时,吴王和道衍所在的“主力”,也大张旗鼓地动了起来,开始向这边开拔。
让娜估计,西吉斯蒙德会加快行军速度。因为营地里那些使节,肯定会把明军的规模告诉封君,也让西吉斯蒙德等人有所了解。现在,十字军在规模上,依然有很大优势,但从渡口到南部山脉,这一带地区,平原不算太多,而且要么是面积不大、土地泥泞的河畔小平地,要么是路边狭长的空地和当地人零零碎碎的农田。
之前,击败吴王的几次战斗中,西吉斯蒙德的步兵表现一般,哪怕是对上同样由农民和贫穷佣兵组成的明军步兵,也因为士气和组织上的劣势,难以占到便宜。那几次的胜利,都是依靠集中使用骑士,抓住明军的破绽进行突击,才实现的。让娜公主留意到了这一点,并且相信西吉斯蒙德自己肯定也知道。
因此,他大概率会希望避开这些地区,找一个更适合骑兵集群发挥威力的平原,进行决战。而如果这样规划,那么他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赶紧南下,通过条顿堡山脉和森林,来到山南的开阔地。
西吉斯蒙德军队的速度虽然降低了不少,但让娜公主估计,在城市的帮助下,最多两天也是可以渡河的。之后,再过两三天时间,就可以穿过条顿堡森林地区,走出山口。给他留一个礼拜的时间,应该是完全够了的。
因此,在道衍的协调下,吴王那边也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准备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