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 第三十章 两路西行

第三十章 两路西行

    阿古依接过两门冲天炮,将一门递给宁真,“这是冲天炮,很厉害的火器。十丈以内能把人轰成渣子。你收好,路上我教你怎么用。切记,不可胡乱把玩,免得误伤自己人。”

    宁真接过来,手一沉,差点掉地上,两臂赶紧使力,学着阿古依绑在背后。

    晨风凌冽,三十名不良人牵着马,列队在总衙门口,等待着他们的大帅。

    ……

    兴庆宫内。

    高朝世侍候着太后和小夷吃完早食,躬身道:“太后,老奴这便暗中跟随游天一他们去陇州。等我回来,陪太后拜访归相的母亲。”

    太后还没说话,小夷却蹙眉道:“干嘛要等你回来,时间这么紧,我陪奶奶去不行么?”

    “行,行,太行了。老奴倒忘了现下有天境宗师在太后身边。”高朝世哈哈一笑,身形一闪,白影在宫殿廊庑间连连闪现,眨眼之间,便已出宫。

    “若论轻身匿行之术,全天下也没人能比得上老高。嗯,连我也比不上。是不,奶奶?”小夷砸吧着小嘴,回头看向太后。

    “小夷说是,那便是。但他还是没你厉害。”太后乐了。

    “那倒也是。”小夷认真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奶奶,我们也该出发了。”

    太后唤过执事宫女,吩咐道:“让千牛卫准备辇驾,哀家要出宫一趟。”

    “是。”

    宫女面色平静,心中却疑窦重重。

    十八年前,自从太后回到兴庆宫,整整十八年,便没有离开宫门一步。如今,太后为了什么事出宫?

    再说,平时太后的行止,都由高公公伺候打理,此时却亲自下令,高公公哪里去了?

    不过,高公公不在,不正是自己接近太后的机会?

    执事宫女兰寇入宫多年,也不过是正七品的御女。她自负才貌过人,只是运气不佳,不在皇帝皇后的身边,陪着一个落魄太后度日,还被一个老宦官压着。说没怨气是假的。

    此等天赐机会自然得牢牢抓住。

    按捺心中狂喜,迈着小碎步出了南薰殿,向千牛卫兵曹参军刘正德吩咐准备依仗。

    刘正德听说太后要出宫,哪里敢怠慢。

    赶紧安排。

    先导队、仪仗骑兵、持旗手、金铭玉辇、前后舆轿、侍从护卫、鼓吹乐队……宫中近三百人几乎全部派了出去。

    兰蔻看着这支队伍,心里有点小遗憾,要是太后是当今圣上的生母就好了。至少有上千人侍候着。

    转身,小跑着回宫。

    “太后,辇驾已经准备好了!”兰寇跪地,恭声道。

    “那便走吧!”

    太后牵着小夷的手,移步出宫。

    到了宫门口,看着浩荡的出行队伍,兰蔻低垂的眼眸露出狡狯的得意。一刻钟内,集齐这个阵仗,无论如何也能在太后心中留下印象了。

    太后面色漠然,抬步便向队伍正中的金铭玉辇走去。

    小夷却皱眉道:“这么多人?”

    “怎么了?”太后不解地问。

    这点人算什么?想当年自己还是皇后的时候,哪次出行不是上千人的队伍随行。

    “这么多人围着,到时候绊手绊脚,难受!”小夷摇摇头,叹息。

    “那,需要多少人?”太后微笑着问。

    小夷指了指中间的金铭玉辇,撇撇嘴,“就留下那个大轿子,还有那八个轿夫。其余的,该干嘛干嘛去!”

    太后看向兰蔻,道:“把金铭玉辇和轿夫留下,其余人都散了吧。”

    兰蔻大惊,心道这小姑娘是谁家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怎地如此不懂事?偏偏太后还对她言听计从。

    堂堂太后出宫,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太后,也没有只坐个轿子出去的!

    皇家体面不说,太后若有三长两短,谁能担责?

    若是高公公在,他说这样的话,自己只管照做便是。现在公公不在,后果只能自己承担。

    兰蔻急忙跪下,“太后,万万不可。不如等高公公回来……”

    “哀家的话,你是没听到,还是不听?”太后沉下脸道。

    “不是,太后……”

    兰蔻无奈,一咬牙,再度跪倒,磕头如捣蒜,“奴婢兰蔻职责所在,还请太后告知奴婢,您要去哪里,奴婢也好向京兆府报备,保证太后安全。”

    “哀家要去哪里,还要向谁报备?”太后冷哼一声,斥责道:“起开,再啰嗦,你就莫要在兴庆宫呆了。”

    太后拉着小夷,绕过跪着的兰蔻,上了金铭玉辇,对前面的轿夫道:“去醴泉坊。”

    “诺!”

    八名轿夫齐齐应道,弯下腰,护卫侍从们赶紧让路,惊愕地看着八人抬着大轿出了兴庆宫。

    ……

    宁真和二统领、三统领他们在衙门等候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迎接到了姗姗来迟的游大帅。

    一众不良人赶紧躬身施礼,齐声道:“见过大帅!”

    宁真也有样学样,跟在阿古依后面行礼。偷偷观察这位传说中的修行者。

    只见他剑眉凤目,鼻若悬胆,发髻高起,紧抿的薄唇上留着短訾。一身箭袖玄衣,身披大氅,威严整肃,气度不凡。

    手里提着一个两尺见方的小箱子,比三统领他们背的箱子小了不少。

    那箱子里,应该就是二统领说的“小玩意”吧。

    宁真心想。

    游天一目光如电般扫过众人,点点头,“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大家齐声道。

    “那便,出发!”

    游大帅翻身上马,扬声道。

    包括宁真在内的三十名不良人在大帅的带领下,马蹄飞踏,一路向西,向金光门而去。

    宁真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出发,小夷和太后的轿子后脚也在同一条街道向西而行。

    ……

    大明宫。蓬莱殿。

    一个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正手执小号狼毫,在一副金帛上抄写《女诫》,字迹端庄娴雅。

    正是当今皇后,崔氏。

    身后两个宫女持着宫扇,神情专注地看着她落笔。

    这时,一个年轻太监急匆匆走了进来,跪地,细声细气道:“启禀娘娘,兴庆宫那边有动静了!”

    “哦,什么动静?”手下却连笔尖都没颤抖一下。

    “回娘娘,据探子们报,那老太婆出宫了!”年轻太监激动道。

    那老太婆十八年没有出宫,此次出宫有何动作?大朝会临近,自己的计划刻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崔皇后手一停,将笔放到砚台,凝视着年轻太监,“什她么时候出的宫?”

    “约莫在两刻钟前,巳时一刻左右。”

    “带了多少人?”

    “没带人!”

    “没带人?高朝世也不在?”皇后蹙眉道。

    “不在。只有一台轿子,八个轿夫。老太婆就算再信任高朝世,也不至于和他同坐一台轿子。”

    “纯儿,你确定?”皇后呼地站起来。

    一直以来,都是因为那个诡异莫测的高朝世,自己才投鼠忌器没敢下死手。如今老太婆自己嫌命长,又怨得了谁?

    “确定,肯定。兴庆宫三百多人,奴婢至少安插了上百个探子。众目睽睽,都看着老太婆带着个女童,上了金铭玉辇。”见皇后不信,年轻太监尖声道。

    “女童?多大的女童?”皇后蹙眉问。

    “顶多五六岁的样子,也不知道谁家的野孩子,估计是老太婆哪里捡回来的,此次出宫是为了找她的野爹。”年轻太监嗤笑道,顿了顿,又阴恻恻道:“娘娘,天赐良机,此次我们若不动手,连老天爷都会看不下去的!”

    “恩,你即刻去安排,找个僻静处动手。做干净点!至少,别让高朝世抓住把柄,觉得是本宫做的。此事若成,算你大功一件。”

    皇后嘴角含笑,眸中却冷若冰霜。

    “娘娘放心!奴婢这便安排!”

    纯儿躬身退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