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到户后,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持,再也不用担心受怕,可以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干了。
自家的田该种什么?什么时候种?怎么种?什么时候施肥灌水?等等,全由自己做主,家家户户早早就开始琢磨、盘算,都有一本自己的账,村民们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小麦播种时,有好几户人家选用了玉兰引进的扬麦3号新品种,还请她帮助指导。
春节后,彩云开始琢磨水稻种子问题,不久前她听说有一个新品种,一下子想不起来叫什么了,她翻开笔记本,才知道是国际26号。
彩云有一个习惯,就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总要用笔记本记下来。
但她不知道哪里能买到这种种子,后来,她从公社农技员那里得知,县里有个种子公司,可以到那里去看看。
还好,县种子公司刚引进这种种子,她买了五十斤,准备试种。
一天晚上,彩云梦见玉军穿着四个兜的军装回家探亲,她一下子从梦中笑醒了,细一琢磨,原来是一场美梦。
巧合的是,玉军在部队刚刚参加了提干考试,而且考得特别好,自我感觉提干的事是板上钉钉子—没跑。
两个月前,即一九八○年年底,总参、总政、总后联合印发了《关于经过院校培训提拔干部的规定》,明确要求:实行经过院校培训提拔干部制度,未经院校培训不能提拔为干部。
为了解决一些遗留问题,玉军所在医院的上级单位,即军区后勤部第九分部,经请示上级同意,决定以考试的形式,从优秀士兵中直接提拔一批干部,这也是最后一次直接提干。所以,指标控制得很严,玉强所在的医院只给了四个考生名额,好在杨振魁已经当上了医院的政委,他才有机会参加了这次考试。
医院的原政委退休,杨振魁由政治处主任直接提拔为医院的政委,这除了他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因素外,也得益于他岳父的影响。
杨政委觉得这几年,玉军的高考补习工作帮了他很多忙,而且嘴很严,人很稳重,又是一个县的老乡,用着放心,舍不得放他走。所以,一直没让他参加高考,想等时机成熟后直接提干,把他放在自己身边。
面对部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大改革,杨政委觉得必须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让玉军参加考试,否则对不起他。
全分部共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提干考试,考试科目为语文、政治和数学各一百分,物理和化学共一百分,满分为四百分。
考试结束后,玉军本想给家里写封信,告诉母亲这个喜讯,但他又觉得不踏实,为了稳妥,决定等一等再说。
玉军苦苦等了一个多月,始终没有考试成绩和任命的消息,正当他处在焦急等待之际,突然接到大志叔叔的电话:“玉军啊,听说这次考试提干,只提部队干部子女,你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你要做好思想准备。”
玉军听了,一下子懵了,过了半天才应了一声:“是吗?”
“没错,分部已将方案报到后勤政治部了,估计很快就有结果,得到这个消息,我和你婶子都很着急。你婶子听部长夫人说,天元法院要招一名书记员,今上午她们找到法院领导,听说你是军人,又是党员,院领导表示愿意接受你,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让我再考虑考虑,行吗?”玉军觉得一下子难以答复,他需要慎重考虑一下。
“行,想好了,尽快来电。”
“好的。”
晚上,玉军彻夜不眠,他躺在床上,想了很多。觉得大志叔和婶子,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他、帮助他,心里感到非常的温暖和感动。如果选择这条路,马上就能成为燕北市户口,还有一个很体面的工作,相信大志叔和婶子都会很高兴,因为他们一直都希望自己能留在他们身边。
他相信母亲也会非常高兴,一个穷苦的农家孩子,一跃成为一个大城市的工作人员,而且还是吃官饭的,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他觉得自己的前途不能全靠别人来铺垫,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他太喜欢部队的生活,实在不愿离开这里,他觉得如果这次提干不成,政委也许能给他一次考军校的机会。实在不行,复员回地方也可以参加高考。总之,自己有这个文化基础,总会有办法。
为了避免后悔,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未来,放弃这份工作,大志叔也对他的选择表示理解和支持。
五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玉军去科室修器械回来,江技师告诉他,杨政委找他,让他过去一下。
玉军来到杨政委办公室,见他非常高兴的样子,觉得应该有什么喜事。
杨政委笑着对他说:“玉军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提干任命下来了……”没等杨政委说完,玉军就脱口而出:“太好了!谢谢您!”
杨政委接着说:“你的职务是护士,任职时间是一九八一年五月。”
“护士?”玉军觉得他是不是听错了,自己一直在医技科室工作,从来没在临床科室工作过,也不掌握护理技术,怎么会下个护士的任命呢?他觉得很不理解。
“咱们医院别的职务系列都满编,只有护士系列缺编,所以,只能下这个任命。不过,你的工作岗位不变,将来有机会再给你调整。”
“明白,谢谢您!”
“这次你能提干真的不易,本来分部定的方案是只提部队干部子女,我找了许多人都没能改变,最后不得不惊动军区首长,决定考试成绩的前三名必须提干,这样,你才有了这个机会。”
“我的成绩是多少?”
“你是第一名,成绩是三百六十多分,第二名是二百多分,这次一共提了五十人,你是唯一一个非部队子女,祝贺你!”
“要不是您帮忙,我肯定提不了干。”
“我也是对他们这个方案有看法,说好了从优秀士兵中考试提干,就应该以成绩为准。”
“我要不要给首长送点礼啊?”
“不用,首长认识你是谁呀?好好干,给我们迪安人争光。”
“我会的。”
“有对象了吗?”
“没有。”
“有什么打算吗?”
“现在还没考虑。”
“咱们县武装部部长和我关系不错,他有个独生女儿,想让我帮他在部队给他女儿物色一个对象,唯一的要求就是脾气性格要好,我觉得你挺合适的,这是他女儿的照片,你看看。”
玉军从杨政委手中接过那个姑娘的照片,仔细看了看:“她是做什么工作的?”
“是县财政局的一名干部。”
“她条件这么好,能看上我吗?”
“你现在是一名军官,条件也不差,要有自信,这是地址,先通信谈谈。”
“好的。”
晚饭后,玉军把小芳约到修理室,跟她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提干任命下来了。”
“真的?什么时候的事?”
“今下午,政委找我谈话了。”
“太好了,以后我们可以长期在一起了。”
“这次多亏了政委,要不然我根本没戏。”
“是啊,原来不是说,只提部队子女吗?”
“政委找了他的老首长。才让我有了机会。”
“政委是你的恩人,真该好好谢谢他!”
“是的,他还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
“这么快,介绍的谁啊?”小芳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
玉军把情况全部告诉了她,还把照片拿给她看,并问她:“你觉得怎么样?”
“你同意了?”
“政委介绍的,我也不好回绝,先通信聊一聊再说。”
“如果对方同意了,你怎么办?”
“没见面之前,不会的。”
“提干了,应该回家去看看。”
“是的,准备回去过年,你的实习期什么时候结束?”
“六月底。”
“实习期一结束,就可以下任命了。”
“应该是。”
“你们俩的事什么时候办?到时候别忘了喊我去喝喜酒。”
“他们家着急,可我还没想好呢。”
“我见你每个礼拜都过去,你们俩是不是已经住在一起了?”
“别胡说,我去了,晚上都住在护士长家里。”
小芳这个对象是他们科护士长给介绍的,小伙子今年二十八岁,是军工厂一名助理工程师,和护士长的爱人是同事,两家还是邻居,关系处得非常好。
俩人相处快一年了,自打小芳回单位实习以后,护士长每到周末,都要拉着她一道过去,小芳勤快、能干,也很懂事,小伙子父母非常满意,希望尽快把事给办了。
但两个年轻人的热度似乎不高,特别是小芳,一直处在矛盾之中,她希望能和玉军走到一起,也曾经试探过他,可玉军没有任何反应,因为他根本就没朝这方面想,在前途问题没解决之前,他不会考虑对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