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巨额财富的用途

第四百一十三章 巨额财富的用途

    账房们闻言,都松了一口气,纷纷点头赞同。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更是卯足了劲。

    小李和几个年轻账房负责搬运金银,每次抬箱子都得喊着号子:“一二嘿!一二嘿!小心脚下!”

    王先生则带着人鉴别玉石翡翠,每块玉石都要在灯下看半天,还会跟旁边人讲解:“这块翡翠是‘玻璃种’,你看这水头,多透亮!

    这块是‘糯种’,颜色差点意思,定价得低些。”

    经过十几天的日夜奋战,统计结果终于出来了。

    当王先生把最后的总账册送到杨思义面前时,双手还在微微颤抖。

    声音也带着几分沙哑:“杨大人,账……账算出来了,您快看看。”

    杨思义深吸一口气,接过账册,目光落在最后的总计数字上,瞬间瞪大了眼睛,手指都有些发颤。

    他反复确认了好几遍,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数字,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十亿两白银以上!这……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啊!”

    要知道,整个户部近几年的存银加起来,也不过几千万两白银,这十亿两白银,相当于户部现有财富的十倍之多!

    杨思义不敢有丝毫耽搁,抓起账册就往外跑,连官帽歪了都没顾上扶。

    一边跑一边对随从喊:“快!备马!去皇宫!我要立刻禀报皇孙殿下!”

    此时的朱雄英正在御花园中散步,手里把玩着一枚西洋带回的银币,思考着西洋的后续发展计划。

    听到杨思义求见,他连忙让人把杨思义带过来,还笑着打趣:“杨大人这风尘仆仆的模样,莫不是统计结果出来了?”

    杨思义见到朱雄英,连行礼都忘了,双手捧着账册,激动得话都说不完整:“皇孙殿下!统计结果……结果出来了!您快看看!”

    朱雄英看着他激动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伸手接过账册:“杨大人别急,慢慢说。”

    杨思义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大声说道:“启禀皇孙殿下,经过我部账房十几天的日夜统计。

    单单是金银之物以及玉石翡翠的价格,就高达十亿两白银以上!”

    “十亿两白银?”朱雄英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这个具体数字时,还是有些惊讶。

    他低头翻看账册,手指在数字上轻轻点了点,又抬头看向杨思义:“辛苦杨大人和诸位账房了,这段时间你们也累坏了,回头让户部给大家发些赏赐。

    对了,那些奇珍异宝呢?”

    杨思义连忙说道:“回殿下,那些奇珍异宝太过稀有,我等实在没有定价的本事。

    已经单独造册登记,详细记录了每件宝物的特征,就等殿下您的指示了。”

    朱雄英闻言,点了点头:“嗯,做得好。那些奇珍异宝暂时先不用管。

    先把金银和玉石翡翠的统计结果整理好,明日早朝,我要在朝堂之上公布这个消息。”

    杨思义连忙应道:“是,臣遵旨!臣这就回去准备!”

    说罢,又躬身行了一礼,才脚步匆匆地离开。

    第二天一早,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齐聚。

    朱雄英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过下方的群臣。

    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宣布。

    前段时间,蓝玉将军率领大军出征西洋,送回了大量的战利品。

    经过户部的统计,单单是金银之物以及玉石翡翠的价值,就高达十亿两白银以上!”

    朱雄英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大臣们都惊呆了,侍郎张大人手里的笏板“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都没察觉。

    只是喃喃自语:“十亿两……这怎么可能?”

    旁边的兵部尚书叶云也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对身旁的人说:“咱们大明每年的赋税也有这么多啊!

    这一下子就多了十亿两,简直是不敢想象啊!”

    过了好一会儿,朝堂上才炸开了锅。

    “蓝玉将军真是太厉害了!不愧是咱们大明的猛将!”

    “有了这笔银子,咱们就能修水利、整军备,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这可是咱们大明的福气啊!皇孙殿下英明!”

    议论声越来越大,有的大臣激动得满脸通红,甚至开始小声盘算起来:“要是用这笔银子修北方的长城,至少能修上千里吧?”

    户部尚书杨思义站在群臣之中,听到大家的议论,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腰杆也挺得更直了。

    朱雄英看着下方激动的群臣,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等朝堂之上再次恢复平静后,他继续说道:“诸位爱卿,这十亿两白银是将士们用血汗换来的,来之不易。

    至于这些白银日后用在何处,本皇孙也不打算隐瞒大家。

    本皇孙打算成立一个西洋集团,就如同京西煤矿与山西煤矿一样,对外售卖股份,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西洋的开发和建设,以及大明的各项事业发展。”

    成立西洋集团,对外售卖股份?

    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再次陷入了震惊之中。

    吏部尚书李信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问道:“皇孙殿下,京西煤矿和山西煤矿的收益,臣可是听说了,购买股份的商户都赚了大钱。

    不知这西洋集团的股份,何时开始售卖?定价多少啊?”

    旁边的礼部尚书也连忙附和:“是啊殿下,臣家中也有些闲钱,要是能购买西洋集团的股份,也算是为大明的发展出一份力了!”

    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大臣们纷纷围上来。

    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着,有的问购买条件,有的问股份分红,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多买些股份。

    朱雄英看着群臣急切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摆了摆手说道:“诸位爱卿稍安勿躁。关于西洋集团的具体情况,日后会有详细的章程公布,包括股份定价、购买条件、分红制度等,都会写得一清二楚。

    至于股份何时开始售卖,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时间,大家耐心等待即可。”

    听到朱雄英说暂时不公布股份售卖的时间,大臣们顿时有些失望。

    李信忍不住说道:“皇孙殿下,西洋集团事关重大,股份售卖的时间还请殿下尽早确定,也好让我等有所准备啊!

    臣还想着,要是时间定了,就赶紧让家里把银子准备好,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

    “是啊殿下!”

    刘大人也连忙说道:“京西煤矿的股份当初可是抢都抢不到,要是西洋集团的股份开始售卖,肯定也很抢手,要是不提前准备,怕是连一股都买不到啊!”

    朱雄英看着大臣们急切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诸位爱卿放心,一旦确定了股份售卖的时间,本皇孙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绝不会让大家错过机会。

    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西洋集团的筹备工作,制定完善的章程,选拔得力的人手,确保集团能够顺利运作。

    大家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大明最大的贡献了。”

    大臣们见朱雄英态度坚决,知道再多说也无用,只好暂时压下心中的急切,纷纷躬身说道:“臣遵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