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 第451章 真正的意义

第451章 真正的意义

    2011年12月10日,下午3点整。

    斯德哥尔摩的冬日午后,阳光带着近乎奢侈的清澈,却吝啬着温度,覆盖在古老建筑和街道上的薄雪,在阳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

    格兰德皇家酒店顶层套房的窗户凝结着一层朦胧的冰晶,像细碎的钻石尘。

    洛珞站在镜前,深灰色的定制西装完美地贴合着他的身形,左襟那枚小小的国徽,在柔和的灯光下闪烁着内敛而坚定的光芒。

    刘艺菲细心地理了理他胸前的口袋巾,她的指尖微凉,眼神里有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准备好了吗?”

    她的声音很轻,如同窗外偶尔飘落的雪花。

    洛珞握住她的手,感觉到她指节的微凉。

    他低头看着她精心挑选的、带着东方韵味的礼裙,嘴角勾起一个安抚的微笑,这身裙子放在国内那些娱乐圈的晚会上未免过于素雅,但在这里却恰到好处,今晚可是有晚宴和舞会的。

    套房厚重的门被无声地打开。

    门外,瑞典国家特勤局和华方安保人员早已严阵以待。

    在菱形护卫阵型的核心,洛珞与刘艺菲挽臂步出套房,穿过铺着厚地毯的走廊,走向专属电梯,每一步都踏在无形的弦上,空气中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凝重。

    酒店大堂已被清场,酒店经理和礼宾人员垂手侍立,眼神中充满敬畏。

    门口,一字排开的三辆纯黑色S级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如同沉默的钢铁护卫。

    车门旁,穿着笔挺制服的瑞典外交礼官低头致意:

    “洛教授,刘女士,按照典礼传统,我们需要提前90分钟抵达音乐厅进行预演和休息,车队即刻出发。”

    推开门,寒风瞬间包裹了他们,洛珞下意识地紧了紧刘艺菲挽着他的手臂。

    酒店门口的街道已被临时封锁,骑警跨坐在高大的警用摩托上,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为车队开道。

    车队缓缓驶出酒店区域,汇入斯德哥尔摩午后的街道。

    结冰的斯特兰大街两旁,蓝黄相间的瑞典国旗与五光十色的圣诞灯饰在渐暗的天色中交相辉映,车队经过的消息显然已经传开,人行道上逐渐聚集了人群,许多人举着手机拍摄这不同寻常的一幕。

    当车队驶过一个街角时,一片鲜艳的红色突然映入眼帘。

    几十名年轻的华裔留学生、当地的华人华侨,甚至一些专程飞来的国内同胞,早已守候在此。

    他们有的挥舞着大幅的五星红旗,有的举着精心制作的标语牌:

    “祝贺洛珞教授荣获诺奖!华人之光!”

    “湍流止处,星海启航!祖国为你骄傲!”

    “科学无国界,成就有国籍!洛教授,好样的!”

    寒风冻红了他们的脸颊和手指,但他们的热情却像火焰般炽热,看到洛珞乘坐的专车驶近,人群中爆发出激动而克制的欢呼声。

    “洛教授!”

    “恭喜您!”

    “祖国万岁!”

    洛珞透过深色的防弹车窗,清晰地看到了那一面面舞动的红旗,听到了那熟悉的乡音。

    有个戴着毛线手套的留学生奋力举起半人高的熊猫玩偶,冻红的脸上咧开灿烂的笑容。

    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北欧的寒意,直抵心头。

    他无法摇下车窗回应,只是郑重地、微微颔首,目光与窗外那一双双充满自豪与期待的眼睛交汇。

    这一刻,个人的荣耀与国家、民族的荣光紧密相连。

    这让洛珞不由的回忆起了五年前马德里的情景,那天的会展中心外,似乎也是这样的盛况,只不过今天要更加盛大,能看到的熟悉面孔也更多。

    显然,相比于菲尔兹奖,诺贝尔奖无论是深远国际影响力还是对全球华人的意义,都要更加重大。

    “我突然觉得这次出行其实很值得。”

    窗外那片由同胞和五星红旗构成的沸腾海洋,像一团团跳动的火焰,将冬日斯德哥尔摩的寒意驱散殆尽。

    那些为了他的安全而部署的、在别人眼中“不必要的麻烦”——严密的封锁、如影随形的影卫、铺天盖地的预案、乃至那场代价高昂的太空清障——此刻,在热情洋溢的同胞面孔和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面前,都找到了意义。

    也许所谓的给国际展现实力和风采并不是本来目的,那样的话没有比盘古堆和LX-3更有说服力的证明了。

    这次的典礼更像是给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看的。

    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并非空洞的口号,虽然它看起来很宽泛,但就是这样。

    它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洪流中,无比真切地体现出来。

    不是他需要这枚诺贝尔奖,如今的华国更需要。

    洛珞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更深地投向那片赤诚的红色海洋。

    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周密部署与超规格的保障,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民族脊梁挺立的力量,化作了民族自信升腾的星火。

    这趟充满挑战的旅程,因这窗外一片赤子的心,显得无比珍贵,无比值得。

    刘艺菲也动容地看着窗外,眼眶微热,她轻轻握紧了洛珞的手,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感动。

    街上的瑞典市民也被这充满情感的场面感染,纷纷投来好奇和友善的目光,有人也跟着鼓起掌来。

    车队并未直接驶向音乐厅,而是先抵达了音乐厅附近一间受王室管辖的奢华贵宾厅。

    这是颁奖典礼前,获奖者与瑞典王室成员、诺贝尔基金会高层进行简短非正式会面的传统环节。

    厚重的雕花木门打开,暖意和柔和的光线扑面而来。

    跟十年后国内流行的北欧风装修不同,壁炉里跳跃着真实的火焰,空气中弥漫着松木和热葡萄酒的芬芳。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陛下、西尔维娅王后、维多利亚王储以及菲利普王子等王室核心成员已在厅内。

    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马库斯·斯托尔克、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索尔伯格等重量级人物也悉数在列。

    洛珞和刘艺菲在影卫及外交礼官的引导下步入大厅。

    国王陛下面带庄重而温和的笑容,主动迎上前来,按照严格的外交礼仪和诺奖传统,国王陛下首先向洛珞伸出右手。

    “洛珞教授,欢迎您来到斯德哥尔摩。”

    国王陛下的英语清晰而沉稳:

    “您的成就,不仅照亮了科学的殿堂,更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的认知,尤其是您理论在气象预测和航海安全上的应用,瑞典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深知其价值,它挽救了无数航行在北海风暴中的渔船和生命。”

    事实上,虽然N-S方程是洛珞证明的,但并不代表许多应用上,华国都是领先的,尤其是在气象预测方面,不少海洋国家要更加注重。

    洛珞不卑不亢地与国王握手,清晰地感受到对方目光在自己胸前国徽上的短暂停留。

    他微微欠身,用流利的英语回应:

    “您过誉了,探索自然规律,守护人类福祉,是科学家的本分,我很高兴,数学的抽象之美能在物理世界结出守护生命的果实,这份荣誉,属于我的研究团队,也属于我的祖国。”

    他的回答既肯定了成果的应用价值,也再次强调了集体和国家的背景。

    国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站在他身旁的西尔维娅王后则被刘艺菲优雅的东方气质和得体的礼裙所吸引,微笑着向她点头致意,轻声赞叹:

    “刘女士,您今晚光彩照人。”

    菲利普王子则担任了更活跃的交流角色,他之前已在机场迎接过洛珞。

    他上前一步,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

    “洛教授,再次见到您非常荣幸!您的那个‘尘埃之怒’项目展现的太空技术,那份精准与力量,简直像是科幻走进了现实,整个科学界都在谈论它。”

    此话一出,周围方圆几米的空间都安静了一瞬。

    王子的话语中带着真诚的惊叹,但也微妙地触及了那个引发全球震动的敏感话题。

    一位负责安保协调的瑞典高级外交官适时地插话进来,语气凝重:

    “洛教授,刘女士,请允许我再次强调,斯德哥尔摩今晚的安全级别是前所未有的最高级,我们理解并尊重贵国对洛教授安全的关切,并已调动了一切资源,音乐厅内外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核查,请尽管放心享受属于你们的荣耀时刻。”

    这番话既是对洛珞的保证,也是间接回应菲利普王子提到的敏感点,试图将氛围拉回安全和庆典本身。

    简短的会面在友好而略带紧张的气氛中结束。

    王室成员和基金会高层需要在获奖者之前抵达音乐厅做准备。

    洛珞和刘艺菲再次登上专车,驶向近在咫尺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

    狭窄的车厢内,成了两人短暂独处的空间——尽管驾驶位和副驾,以及前后车辆中,安保人员的神经依然紧绷。

    车窗外的街道,骑警在前方开道,圣诞灯串的光芒在车窗上拉出长长的光痕。

    刘艺菲轻轻将头靠在洛珞肩上,低声说:

    “刚才街上看到的红旗真让人想哭,他们站在寒风里,就为了看你一眼,喊一声‘加油’。”

    洛珞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由灯光和冰雪构成的城市画卷,握紧了她的手,突然想起了过往的同事们,虽然项目是大家一块完成的,但站在聚光灯下的只有他自己。

    “那不只是给我的,是给所有在实验室里熬夜,在图纸前争论,在大山里建设‘盘古’和‘伏羲’的人们的,也是给所有相信这个国家能在科学顶峰占有一席之地的人们的。”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嗯~”

    刘艺菲点了点头没有争辩,尽管她并不太认同洛珞的这个说法,就如同外界大部分声音表达的那样,能进行基础研究和工程的人有很多,但洛珞只有一个。

    不过,这些在此刻并不重要。

    “感觉像做梦一样”

    刘艺菲的声音带着一丝轻颤:

    “从酒店那个‘玻璃罩子’出来,穿过满街的国旗和同胞的欢呼,再到国王面前这短短几十分钟,浓缩了太多东西。”

    洛珞侧过头,在她额上轻轻印下一吻:

    “你看,连斯德哥尔摩的阳光,今天都努力穿透了云层来为我们照亮前路了。”

    他顿了顿,眼神坚毅:

    “等下,我们就要堂堂正正地走进去,把那份属于十四亿人的荣耀,接过来。”

    刘艺菲抬起头,看着他深邃而平静的眼眸,里面映着车窗外流动的光影,也映着她自己。

    那份忐忑,在他的镇定和话语中渐渐平复,被一种并肩面对历史的勇气所取代:

    “嗯,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下午4点15分,车队稳稳停在了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宏伟而庄严的哥特式大门前。

    深蓝色的夜幕已经完全降临,音乐厅内外璀璨的灯光将这座建筑映照得如同水晶宫般辉煌。

    门前,身着传统礼服、手持镀金仪仗戟的皇家卫兵如同雕塑般矗立在寒风中,更添肃穆气氛。

    车门打开,北欧特有的、带着松针和雪后清新气息的冷风涌入。

    洛珞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那条从脚下一直延伸至音乐厅深处、象征着无上荣誉与挑战的鲜红地毯。

    红毯两侧,世界各大媒体的长枪短炮早已严阵以待,闪光灯瞬间连成一片耀眼的白昼,快门声密集如雨点。

    刘艺菲挽紧他的臂弯,两人相视一眼,无需言语,默契和力量已在目光中传递。

    他们知道,音乐厅内,管风琴即将奏响庄严的乐章,两千名嘉宾将起身致敬,国王和王室成员将在鎏金座椅旁等待。

    属于华国的第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属于洛珞的科学桂冠,属于这个时代的历史瞬间,正等待着他们在世界的注视下,庄严地拾级而上。

    洛珞轻轻调整了一下胸前的国徽,让它更加端正。

    然后,在影卫不动声色的拱卫下,在无数激动、好奇、审视的目光聚焦中,他与刘艺菲并肩,稳稳地踏上了那条通往科学圣殿巅峰的红毯第一步。

    斯德哥尔摩冬夜的寒冷,仿佛被即将喷薄而出的荣耀与历史的暖流所驱散。

    真正的华章,即将在音乐厅内奏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