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76章:都叫兄弟了,那还说啥呢

第376章:都叫兄弟了,那还说啥呢

    陆议去找了图纸,找到豫章一带的几张细化的地图,特别是上缭一带,这些图纸都是许泽亲自回忆刻画,比起军中的斥候作图详细百倍。

    司马懿抬眼仔细去看,沿着标注不断寻找,和陆议郑重的道:“将军,上缭扼守鄱阳湖水道,乃是江淮水道运输的枢纽,彭氏应该是掌握了某条赚钱的道路,不能交出来,才会反应这么大。”

    “能让一个当地强族不敢示之于人的事,一定是足以有灭族之罪的事。”

    “而强族能如此存活,也一定是因为和各家族皆有牵扯,其中脉络十分复杂,查到便可以势压人、尽收上缭。”

    “将军不光要用分化之策,还要揭露此事,让彭氏众叛亲离,再以仁德儒将的姿态,进取上缭腹地,收归人心。”

    “嗯,说得好,”陆议颇为恍然,此刻得司马懿这一番话提醒,对于局势认知亦是更加深刻。

    同时想起了第一次至上缭,彭捷很快交出了三百壮丁,其实不是见面结交以求人情,实际上是只交这些人,用以打发。

    之后便不再热情,几次暗中让乡勇驻地的宗帅闭门不见,拖到来年开春,便是在等许泽回来。

    陆议现在已完全明白了,彭捷根本是把他当做童仆来看待,那三百壮丁都算是给师父面子了。

    真要让他这次下马威得成了,说不定以后真不会将师父放在眼里。

    “若是如此,我也就真的成了整个江淮的笑柄了……”

    陆议分得清事情的严重性,知道这一次绝对不能有失。

    他思考了江淮以来,对上缭的些许传闻,几经思量后,坐在了司马懿身前,冷静的道:“吾师曾说,谋划需以假想。”

    “我设想彭捷之虑,曾已上缭铜山私铸钱币、又掌控私运盐铁之途,这些年牟取暴利,家族得以连绵长存。”

    “而征兵之后,再推行大汉银币之政,将要暴露其家多年经营之事。”

    “于是先以三百壮丁,当做面子,随后暗中命上缭壮丁进山剿匪,佯装不在上缭之地,让我一无所获,如此拖到来年开春,棉里藏刀,无从下手。”

    “接下来,我分化小家族,一定会进一步加深冲突,彭捷必然铤而走险,我设粮船去上缭,扬言加增军费,令小族宗帅配合,收取人心,彭捷肯定会来劫船。”

    “劫船便是罪证,若是不劫,我可趁势取上缭!”

    司马懿此刻眼神清朗了片刻,凝神审视眼前的年轻人,他的态度也的确是郑重了许多:“你的师父,是何人?”

    “许子泓啊。”

    司马懿:“……”

    听见这个名字,差一点就装不下去了,许子泓可谓是毁了他的一生,而方才自己还帮着他的弟子解决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许子泓!许子泓!”

    司马懿惊叫了两声,直接栽倒在地,昏死了过去,当然,是装的,他面朝地板后睁开眼发呆,不想再多说一句话。

    而王勖、徐玏两人闻讯进来,扫了一眼之后,说道:“少将军出去吧,这人肯定是装的,应是不想再多言了。”

    “好,”陆议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商讨,而且刚才司马懿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彭捷很可能不止是要待价而沽。

    拿着地图出来之后,陆议在小行山仔细研究了半日,确定了彭蠡湖、鄱阳湖的几条水道,指向了西面的浔阳江道。

    此路往荆州去,则是通向江夏!

    “江夏为黄祖驻军之地,多年盘踞经营,和孙氏反复抢夺,而孙策当年走牛渚关亦威胁九江,其实也是为了阻挠刘勋去往上缭的道路。”

    “上缭,也许和黄祖、孙策都有关系,说不定能从此二人身上入手。”

    陆议无意识摩挲着下巴,思索良多,很快就有了假象的思路。

    彭氏若要有实物掌控,需长期自给自足且有囤积,而且还得和其他地方贸易换取物资,方才能够长年累月的囤积,掌控其下有所需求的人。

    想要达到这一点,商路自然是少不了的,那么黄祖就是最好的商道。

    铸造劣质币自富,并不是什么不可能之事,想到这里,陆议再也按捺不住,在回到庐江之前就写好了书信,而后点了青虎骑随行,直奔浔阳江口,再下豫章。

    起初鲍邵果然不愿去,但是陆议直接把许泽亲笔书信拍在他面前,青虎营一千骑兵,三千精锐甲士,数十艘大小战船立刻水陆出发,一日夜便到浔阳。

    而后陆议派遣哨骑以自家师父的口吻,给黄祖送去一封书信问责,责备他隐藏和上缭宗帅彭捷私通往来的事。

    没想到,三日后果然掀起了轩然大波,黄祖竟然其子黄射渡江而来,和陆议洽谈此事。

    “陆少将军,此事并非父亲可以为之,而是江夏将士耗资巨甚,上缭往来货物除却商税之外,还会每年予万石粮食为谢,父亲想着无非是打开关口,贩卖些盐铁罢了。”

    “若是此事和君侯有扰,马上明令禁止,再不往来!”

    “这倒不是,”陆议邀着他至江边岸口而行,身后各有宿卫相随,鲍邵在后看着陆议的背影,仍然有些质疑。

    这小子每天没个正形,别把江夏谈崩了到时候要兴战。

    “黄少将军可知扬州即将推行银币?”

    “此事倒是知晓,”黄射点头,“许君侯在闽越打下了一片银山,以天子诏书告令四方,将会兴盛商贸推出银币,日后便不需载着满船铜币金银到处商贸了,此也是好事。”

    陆议笑道:“便是此事有扰,这哪里是我师父的事,这是天子之命。”

    “换句话说,这是荆、扬两州繁盛之路,区区上缭彭氏横在其中,如何通达?”

    “嗯……”

    黄射微微低头陷入沉思,这话说得在理,大家相互通商,繁荣起来之后,百姓繁衍只会更加兴盛,都有好处。

    上缭彭氏区区小利,和两州繁荣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武陵郡的那些木材、石矿,百姓的麻布、蚕丝,甚至是每年屯在襄阳的粮食,若是可以销往江东换取钱财,再自他处购得名目繁多的商品,民生滋味也!

    这么一想,黄射下定决心,握住了陆议的手:“兄弟放心,你我皆是勋贵子弟,不会让自家长辈为难,今日黄某来此,就是将账目、密信交给你。”

    陆议听完大为放心,还真有啊!师父、老贾,假象真的太对了。

    “且不提这些,我有些事情还没想明白,兄台可否告知?”

    陆议还想进一步了解去往江东的销路在何处。

    “知无不言!”黄射拍了拍他的手背,你都叫我兄弟了,那还说啥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