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昭圆融经》,四品筑基成就『赤昭融』。”
姜阳一目十行的读了一遍,发现这确实是『真火』一道的功法。
可是能够被称作道统的势力,只这一本道经可不够,与之配套的采气诀、法术甚至是秘法里面通通都没有,显然不能让二人满意。
臧煜声音森寒,冷冷道:
“剩下的呢?”
邹诚服了丹修整一番后,面色好转许多,此时沙哑着嗓子低声道:
“在下就知道这么多。”
这话臧煜根本不信,他冷哼一声道:
“你好歹是筑基后期,能领上一队人马,少说也是根顶梁柱,只知这么点,莫不是....你根本不是邹氏的人,在诓骗我等?”
邹诚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今的处境唯有向死而生而已,他不再争辩只回道:
“功法写就,只求速死。”
“想死?哪有这么容易?”
臧煜摸不清他想法,只与其周旋:
“好,我便当你是邹家人,你知道这通路来往的都是我雨湘山的灵舟,也敢招惹上来,谁给你的胆子?!”
“天下昭昭,利来利往,不争不抢,不拼不夺,何时能够翻身?唯利益而已,不需任何人指点,只要能够成就紫府,前债自然一笔勾销,一切便都是值得的。”
“哪怕身死族灭?”
“哪怕身死族灭。”
邹诚面色平静的吐出这么一番话来,与先前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
臧煜听后神色莫名,乍一听是疯言疯语,但细想起来也有几分道理,邹氏已经沦落成了世家百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或许会更加低迷,往后说不定连家族传承都将要保不住。
不去挣一挣命机会渺茫,可如若能成就神通,便算是初步跳出了棋盘,以往的龌龊都不足虑,若是不成自然一切皆休,但至少是拼过一回。
臧煜前后理了一遍心中几乎快要信了几分,忽然就听身旁姜阳开口问道:
“那路线呢?”
“你是如何在多方盘踞的重山之下获得灵舟的行径路线的?”
邹诚闻言面色不改,回答道:
“崔嵬之中有族人在坊市潜藏,提前通风报信。”
臧煜闻言一下反应过来,灵舟路线并不固定,并且就算有人提前报信也很难在复杂的山地密林之中精准截住灵舟。
可见他就算真是邹家人,背后也定然另有人指点。
见臧煜还想追问,姜阳却拦住了他,轻声道:
“臧兄算了吧,不必再问了,他话中九真一假,一时间你我怕是难以分辨。”
“等送走了原矿将其带到师兄面前,让师兄问一问便好。”
“也好。”
臧煜神色一动,赞同的点了点头,此人滑不留手,不好对付,于是高声道:
“到了真人命神通之下,由不得他不交代!”
邹诚闭上双眼表现的十分安分,甚至抓紧时间在调息养神。
姜阳见状重新出手锁住了他,使其再次陷入了昏迷状态。
两人出了船舱来到甲板,臧煜显得心事重重,叹道:
“方才你我一唱一和都没能唬住他,莫不是他说的就是真话所以有恃无恐,根本不怕命神通的探查?”
“可惜真人修成的术神通,不然根本不必这样麻烦....”
“不确定。”
姜阳虽修了『连理枝』在身,但毕竟还不是神通,只有几分识人的直觉,抓住了他言语中的漏洞,可此人完全可以做到不说假话,只要隐瞒部分真相即可。
这还真是个麻烦事,不过更突出了命神通的重要性,只是这一类神通不仅难修,而且斗法之能也不甚突出,很少有修士会选这类功法来突破。
“若是能够直接搜魂就好了。”
姜阳想起了典籍中记载的某些法术喃喃道。
一旁的臧煜听到后直摇头:
“搜魂?那需得是『终葵』、『幽阴』这类事生死,役鬼神的道统才办得到了,像你我杀人容易,抽魂夺魄却难如登天!更别提还得抽丝剥茧,盘扒记忆了。”
姜阳自然也就这么一说,他换了个角度又道:
“臧师兄,根据此人刚刚的行径,我却又有一个想法。”
“哦?但说无妨。”
臧煜手搭在船沿,侧过身道。
姜阳轻声道:
“此人先强硬后又软弱,明明一言不发复又和盘托出,表面看是受不住折磨了,可实际却是在试探我等的态度....”
“他知道自己掌握的消息重要,故而越是求死反而越不会死,嘴上只捡能说的说,关键之处却始终模棱两可。”
“姜兄的意思是他在拖延时间?”
臧煜眯着眼思索了一番后,转而道:
“难道是有人会前来搭救?”
“不无可能。”
“这...这怎么可能呢?这岂不是....”
臧煜听后看了姜阳几眼,似乎欲言又止,心中却想道:
‘有你这杀胚在此,再派人来岂不是在找死?’
“还是有几分可能的,毕竟逃回去的是几个练气小辈,他们并不清楚详情,再说左右也只是猜测罢了。”
姜阳望着远处随口道。
跟此人周旋半日后,姜阳已经有些不耐了,他甚至期盼着一定要有人前来搭救才好,到时只管一网打尽,反倒省事了。
什么暗中窥视,什么阴谋诡计,什么隐秘谋画,跟我的剑气说去吧!
将伸出来的爪子通通剁掉,见了血知道痛,也是一种方式,毕竟他解决不了问题,难道还解决不了出问题的人么?
“那从现在起,就得提高戒备了。”
一刻钟后,飞舟降下云海。
大河滔滔,河网交错,澎湃之音阵阵,新渠已然近在眼前。
臧煜看着下方宽阔河道,出言道:
“木德之广,非一木之材,河海之盛,非一流之归,仙人伟力,真叫人望而兴叹!”
古时两位真君相争,打断了渠水,那片古老的河床干涸成谷,至今还生不出一滴水珠来,若不是水母娘娘出手续接,哪有今天的新渠。
新渠不仅方便了灵舟飞渡,还滋养了沿岸无数黎民百姓,活人无数,有莫大的功德。
既然到了这里,姜阳的任务便完成了。
飞舟停驻,姜阳交代了船工与弟子,这才与提着邹诚的臧煜下了船。
两人立在半空中,望着飞舟乘水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才收回目光准备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