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马伏山纪事 > 第二百二十章 追求进步

第二百二十章 追求进步

    人逢喜事精神爽。在七一前夕,我被冠花党支部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上级党委的党课学习。七一期间,与党员和积极分子一起驱车前往肇庆,在鼎湖山庄避暑,尽情地欣赏绮丽风光,特别是在酷暑里,喝了一杯冰冻蜂蜜水后,那感觉是从未有过的爽快。游览七星岩,住端州大酒店,参观伟人和朱老总曾经游泳过的山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蔚为壮观。让我激动不已。在这里,还猛吃了一顿海鲜。吃后扔下一大筐虾蟹骨壳,但没有吃够。这让我想到了这顿饭值不值。回来的当晚,写下一篇随笔《吃了螃蟹后》,后来发表在南方有名的文学刊物《江门文艺》,还得到六十元稿酬。全文如下:

    吃了螃蟹后

    共和国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夏日,我们10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旅游参观团,结束了两天来肇庆鼎湖山庄和七星岩的跋涉,驱车半小时后来到闻名遐迩的一江心生猛海鲜舫。

    我们来到豪华型的空调间。既然是专程来吃海鲜,就不要陆地长,空中飞的了。不到十分钟虾、蚌、海参、蛇、鱼和蟹摆了一大桌,香气喷喷,平生第一次品味如此规模与品种多样化的海鲜味。

    作为总经理秘书的我,备受关照。总经理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亲切地说:“年轻人不要斯文,多吃点才有精神做事,是不是?哈哈!”周围的人放下筷子看了我俩一阵,我顿时感受了荣耀。其实,刘姥姥进大观园哪用启发?平时粗茶淡饭,肉食属零星点缀,还不快快领略风景独好的滋润?

    说实话,第一次出来风光一番,脑海里还不时浮现在车间作流水线企管时,和打工妹一起加班到深夜,一包快餐面宵夜的情景。这样吃一餐的钱,足够我以前或车间工人现在吃一个月了,内心顿时一阵酸楚,我想到了以前在家乡某教育报作业余通讯员时参观与采访希望小学时的感觉。

    不过现实一点,不要让大家扫兴,顷刻将心收了回来。总经理看到我雅兴不高,又启发一阵:“这些虾呀蟹呀蛇呀,平时在公司食堂见不到,要吃饱,不虚此行嘛,哈哈!”其他人也笑了一通。我此时受宠得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了。因刚调出车间,以一篇有分量的文章在省报发表而一炮走红,成为总经理秘书,与公司有头面的高层企管首次同桌,所以难免拘谨,竟不敢站起来夹远处的好东西,忘记了家乡“席上无短手”的说法。

    远处有一大块螃蟹,总经理眼疾手快夹回放到我的碟子里。我真是受宠若惊。为不辜负总经理的良苦用心,与蟹搏斗起来。将蟹翻弄,看有无嫩肉,却意外地发现了蟹腹残附着一团黑黄黑黄的脏东西,悄悄地扔下不理。此时,少年时的乡间生活情景涌上心头。

    七十年代中期,家乡闹旱灾,连续几年吃不饱。特别是青黄不接的农历二月,大人们参加集体生产,我们小孩就跑到僻远的山沟里寻找野味,最具诱惑力的要数螃蟹了。

    螃蟹出没的地方一般都有黄黄的蟹粪。只要出现那东西,就会给人吃蟹的希望,在一两个钟头就可以抓到不少螃蟹。遇到天要下雨,螃蟹往往倾巢出动,捉到的蟹就更多了。晚上,大人小孩围着吃河蟹,你一块,我一块,吃得多么香。只要把黄黄的东西洗干净,根本就没有舍得扔掉的部位,也许因为那时的肚子太空吧。

    总理生气了“你这年青人不识货呀,螃蟹吃肉在骨里。别看这一块蟹,足够你在家里吃好几顿呢。“我脸红耳热了一会儿,只好打趣地说:“想当年,一位文学大家说过,要敢于吃螃蟹,我还要多向老先生学习才行。”随后操起茶壶盖砸向蟹的大螯,果然一块闪亮的嫩肉展现在眼前。一阵哄堂大笑,我迫不及待地送进嘴里。又一阵闪光,“咔嚓咔嚓”,留下了我和总经理关于吃蟹故事最精彩的一瞬间。

    算帐开了一张收据,对这个四位数字,我瞠目结舌。

    那天晚上,我们住进了一间三星级宾馆,当我知道住这一夜相当于我在家里一个月的工资时,又吃了一惊。并后悔:要是将这笔钱送给我买书,我情愿到候车室坐一晚上。

    当夜,我做了一个梦:我回到了贫穷的大巴山老家。

    此篇小文一发表,先后收到了各地读者二十一封信,还结交了多位文友。

    在上级的七一征文活动中,我撰写的文章《党啊,我心中的太阳》获得一等奖,到区上领取荣誉证书及一百元现金,我心里激动得咚咚咚直跳,难以平静。

    从肇庆回来两天后的下午,苏书记找我谈话。我听到广播后有些胆怯,难道又是什么做错了,要挨批评?我总是有些往坏里想。

    可当我来到领导办公室门口时,看见苏书记微笑着,招了招手,意思叫我快点进去。我终于放松了。结果不出所料,不是坏事,就一定是好事。我终于熬出头了。苏书记小声地慢条斯理地跟我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用到车间上班了,主要做三项工作,继续抓好企业文化建设,负责后勤管理,负责绣花裁片管理。工作任务很重的,但有个好处,就是给我单独安排了一间宿舍,位置就在保安室隔壁。我将要从刘闯老乡那里搬出来,高兴之余,还有些舍不得离开他们几个。这一个机会是有位湖北麻城的朋友小吴让给我的。以前他在负责后勤管理,顺便做些板报宣传。听说,他以前高中毕业后,做过代课教师,工资低就跑出来了。现在要回乡结婚,就没有打算再出来了。我与年轻的小吴做过简单的工作交接后,就接替了他手中的活儿,还接过了他宿舍的钥匙。我把平儿请来打扫了一下卫生,就搬行李进来入住。第一晚上,我让平儿跟我搭伴睡觉,好单独聊天。在广州这国际大都市,又是开放城市,寸土寸金,我能够找到这样的住宿空间,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我必须加倍珍惜,苦点,累点,都算不了什么。因为我年轻,我身体壮,我有梦想。

    离开车间后不久, 我写了入党申请书,并及时递交到办公室何姐那里。她微笑着说,不错,不错,好好干。她在鼓励我,给我信心和力量。我的工作纷繁复杂,经常都有人找我。但说后勤管理来说,按照杨大哥的意思,每天清晨天一亮时还要跟后勤采买员一道去市场,监督他们的物品采购,比如蔬菜和肉食的价格等等。我很为难,如果这样做的话,我起床太早,耽误了我的睡眠不说,还容易与采购员发生矛盾,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我用一个早上的时间去跟踪了一下,就没有再跟进。他们轻松,我更轻松。后来杨大哥问起,我就说去跟了,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在这样一做后,后勤的人对我态度变化明显。我在与女工们排队取饭菜时,那些打饭的炊事员叫我不用排队,把碗直接递进窗口。我说了,这样不好,这叫搞特殊化,我还是入党积极分子,不能搞特殊化。她们在打菜的过程中,肉食明显地多了起来,放在米饭下面,让别人看不来。这个我没有办法批评人家的好意。我便把饭菜端进宿舍,把多余的肉食擀给平儿吃,他是未成年人,还在长个子,长身材,饭量大,需要一些营养。我往天听他说,有点吃不够,可大家都是正餐一块钱一顿,早餐五毛,我在算账摊每个月的生活费,明白不过这个吃大锅饭的制度。我便跟他说了,这个没有办法,好些时候,他跟刘闯到场外吃点零食,补充一些营养。如果钱不够,我可以补充一点。后来我跟打饭的中年师傅说了,不要跟我搞特殊化,心意领了,但我是一位拟发展对象,以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渐渐的,她们恢复了大家都一样的打饭标准,我心理好受多了。我不是那种多吃多占的自私分子,要对得起自己良心与身份。

    八月初,二哥从四水型材厂突然来厂里,将回老家关注那条即将开工的村道。路线将从加工坊经过,他要亲自看见修建,这是村里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加工坊的基础设施建设。他多年来的肩挑背扛,让他付出了不小的劳力代价。厂里还新开办了一家特殊瓦厂,让二哥去参观后,再美美的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邀请了刘闯和平儿作陪。这是我对家乡来的亲人最舍得的一次。我刚领了半年来的二百多元奖金,心情好,实力也加强了一些。新办的这家特殊瓦厂,我那位陈老乡被调进入去当主管,这是杨大哥把他要过去的因为大哥就是瓦厂的厂长,全权负责厂里的人员招聘。其实,我很想把二哥推荐进去,可是他执意要回去,也就没有勉强。我跟父亲写了一封书信,把自己身上近期发生的好事,让二哥全带回去,好让老人开心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