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404章 可以说,大明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

第404章 可以说,大明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

    黄轩掏出手机,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按下阎老的电话号码。

    老朱一家子的事,都是这小老头,从中帮忙才完成的。

    并且,自己拿出来元青花、老朱给的文房四宝,对方都是按照鉴宝估价把钱一分不少的打到了自己的卡里。

    相当于黄轩卖了两套古董,阎老免费帮他们办了老朱一家的事情。

    现在黄轩打算还要麻烦他。

    谁叫这老头的公司跟缅甸那边有合作玉石的生意呢!

    三四月份的时候,阎老自己说的,他们公司从缅甸弄了两亿多的原石回来。

    没点关系,也不可能弄这么多的东西回来。

    “怎么,你小子最近经常给我打电话,说吧,又有什么事情?”

    电话那头,有点嘈杂,显然阎老的身边,不止他一个人。

    黄轩也没有绕弯子:“是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我想去缅甸旅游一圈。”

    “那啥,咱们国内禁止的枪支……”

    “阎老你也知道,咱们在国内根本就摸不到这些……”

    “所以,你看能不能推荐个什么人,就是能稳妥搞到那些东西的人。”

    “放心,我就是好奇,玩玩,不会惹出什么事的。”

    “真的,我骗你做什么?”

    “真的?那多谢了!”

    “好的,我一会儿就把他电话存下来,谢谢,谢谢阎老!”

    黄轩挂了电话,叹了一口气。

    早知道阎老这么好使,之前他就不用熬夜到处找什么“引路人”“蛇头”。

    有两次,黄轩还差点被人骗了。

    不过,现在终于解决的这事。

    阎老给的是矿区的一个军阀头头,叫什么吴将军。

    说是他们公司长期合作的客户,诚信方面没问题。

    黄轩觉得,老朱想要的,最少完成了一大半!

    剩下的就看老朱何时有空了。

    ……

    “爹,颍川侯刚发电报回来,说他们已经拿下云贵两地,把匝剌瓦尔密闻达里麻兵败被擒,与其左丞达的、参政金驴一并押送回京。”

    “另外,昨日小舅便率兵五万,往阿瓦国开拔而去。”

    老朱点了点头。

    傅友德跟蓝玉出征已经快两月的时间了。

    算算日子,是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收服云贵。

    有职业军队,有先进的燧发枪,能这样快速收服云贵,老朱一点也不奇怪。

    “不错,之前我让英儿重点把守仰光,如今增派蓝玉过去,能确保万无一失!”

    老朱想着拿到身份证已经好几天了,也不知道黄小子门路打听好了没有。

    “爹,还有!”

    朱标把手中拿着的几本账本递给老朱:“今年咱们的秋税收上来了。”

    老朱闻言,连忙翻开最上面的账本,认真的看了起来。

    而朱标在一旁解说道:“其他州府的税粮,跟去年相差无几。江浙一带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多了两成,而河北河南由于去年受灾的关系,今年朝廷免除了两地的税赋,所以河南跟河北,没有一粒粮食交上来。”

    “不过,咱们应天府的粮食却翻了好几倍,这粮税比去年,也多了好几倍!”

    如果是以往,这粮税就是朝廷的命脉,不管是朝中官员,还是边疆士兵,都靠这粮税过日子。

    朝廷收不上来粮税,官员士兵的日子就不好过。

    每年大明都有地区出现灾害,不仅粮税收不上来,朝廷还要拿出粮食去赈灾。

    每年到了五六月份的时候,老朱都愁得抓耳挠腮。

    朝廷穷呐!

    他记得那些青黄不接的月份,记得后宫为了省下几两银子,妹子带着妃嫔们亲自纺纱织布、缩减用度,连一件新衣裳都舍不得添置。

    现在嘛……

    老朱看着两千三百五十七万石的粮食,心中毫无波澜。

    今年应天府收上来的商税,就能买上三倍两千多万的粮食!

    除了税收,光倭国运回来的银子就有一千多万两!

    交趾、阿瓦国、暹罗(泰国),运回大量的粮食,足够支撑大明应付任何事情!

    大明现在有钱、有粮、有强大的军队,并且商业在高速发展,已经开启了工业革命!

    可以说,大明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大明相比拟的!

    “爹,爹?”

    朱标见老朱盯着账册久久不语,不由轻声唤道。

    老朱回过神来,合上账册,问道:“应天府的商税细目呢?拿来给咱看看。”

    朱标立刻从叠在一起的账本中抽出一本更厚的册子,递上:“在这儿。”

    “今年得益于万宝斋引领的奢品风潮和百货商铺的普及,再加上朝廷鼓励工商、减免了不少杂税,商贾积极性空前高涨。”

    “丝绸、瓷器、茶叶这些百姓也慢慢开始有了消费,并且城内新开的酒楼、客栈、货行、工坊,缴纳的税款就比去年翻了三番不止。”

    “还有那‘大明钱庄’吸储放贷的利息税,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老朱一边听着朱标的解说,一边快速翻看着账册上密密麻麻的条目和数字。

    盐税、茶税、市舶司关税、店铺牙税、矿冶税、酒醋税……最终,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不起眼的条目上——“专利授权税”。

    “这什么'专利授权税'为何是0?”

    朱标解释道:“爹,每次咱们发出去的东西,都是以标书的形式进行招标的。”

    “咱们已经收了一次费用了。”

    “从下半年开始,咱们招标慢慢的改成了跟商人合作的模式,咱们出技术,商人生产,朝廷占两三成的份额。”

    “所以,当初打算弄的专利授权税,一直没有实施。”

    老朱点了点头,表示已经清楚。

    朱标接着道:“我打算明年把专利授权税让刑部写进商业法中。”

    “大明想要发展,不能只靠咱们从黄兄弟那边一直掏东西,还得让民间百姓参与进来才行。”

    “明年朝廷鼓励匠人钻研创新,将其成果登记为‘专利’,朝廷保护其独占之权,其他工坊若想使用,必须缴纳授权费用。”

    “朝廷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税金。”

    老朱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专利”之策,利国利民利朝廷,确实是个好法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