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 第403章 第一次海贸,终得圆满!

第403章 第一次海贸,终得圆满!

    曾秉站在低矮的阳台,望着天上的月明星稀。

    还好,天方不像印度,不用手擦屁股。

    今日还算顺利,不仅受到热情的招待,商人带来的货物也都全部销售完了。

    那易卜拉欣已经把大明的国书,连夜让人递交去往国都。

    曾秉自己则等着天方国国君前来接见。

    殿下曾说过,作为大明的使臣,要有大明的傲骨。

    遇事不怕,见人不拜!

    他们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大明!

    殿下的用意,曾秉岂会不懂?

    遥想古时的汉使,能指着别国君王的鼻子辱骂,他曾秉骂不出粗鄙之言,但傲气谁人没有?

    所以,曾秉每到一个地方,都表现得不卑不亢。

    “曾大人,还没睡?”

    门被人推开,周武的声音传进曾秉的耳中。

    曾秉转身走了进去,发现周五提了个食盒还有一壶酒。

    周武嘿嘿一笑:“这不,天方是咱们此次航行最后一站,过不了几日,咱们就要打道回府了。”

    “闲来无事,周大人不如跟我喝一杯?就当庆祝航行圆满成功。”

    曾秉闻言,点了点头。

    反正国书也不是一日就能送到,对方过来,估计也需要三四日的时间。

    见曾秉坐下,周武连忙给他倒上一杯:“盒子里的吃食,都是我让船上的厨子做的。”

    “这外面什么都好说,就是吃的一言难尽。咱是个粗人,吃不惯这些国家的东西。”

    周武用筷子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没想到,咱们还没到慢八撒(蒙巴萨),就寻得橡胶树。咱们现在回去,说不定还能赶上新年呢!”

    曾秉也露出微笑。

    这还是跟其他海贸商人换来的。

    那些人把橡胶树叫做“会流泪的树”,原本打算当做“奇观”卖给别人。

    那些人带了不多,也就二十多株,还有一些橡胶树的种子。

    曾秉给那些人说,让他们有多少弄多少,只要看到有大明人的地方,就可以卖给他们!

    周武敬了曾秉一杯酒,感叹道:“小时候给员外放牛,长大给人做长工,后面入了军伍……,我从来没想到,商贾这么能赚钱!”

    “这他娘的不是赚钱,简直是在抢钱,甚至比抢钱还来的快!”

    曾秉是书香门第。祖上在宋朝做过官,爷爷辈又有在元朝做过官,到他这一辈,又在大明做官。

    曾秉打小就瞧不上商贾,认为他们都是一群投机倒把,见利忘义之辈。

    就连现在他也这样认为的。

    别看着身边有一大群商贾在巴结他,恭维他。

    人家巴结的是他这一身官服!

    脱下这一身官服,你看还有不有人鸟他?

    所以,曾秉对跟船的所有商贾的态度,始终都是冷淡对待!

    当然,眼前这周武除外。

    别看眼前这粗汉三五两句都带娘,他可是殿下看中之人!

    陛下为了太子,直接把此人从小旗提拔为千户,并负责此次出海船只的安全。

    足可以看出陛下太子殿下有多重视此人。

    虽说朝廷忌讳文武私交过密,但也并未明确禁止过。

    与他交好,未来这朝堂总会多一分帮助。

    “周将军要习惯这种场面。”曾秉端起酒杯示意:“咱们算是打头阵,这海贸一开,未来大明会有源源不断的海船去到各地。”

    “而将军以后怕少不了跟船出行的机会。”

    周武把杯子酒水一口干掉,挠了一下脑袋:“咱就是一个粗人,咱也不懂,殿下叫咱干啥,咱就干啥!”

    曾秉只是笑了笑,并未接话。

    做官跟做将军都是一样,里面的弯弯道道多着呢。

    有些事要他自己亲身体会过才能知晓。

    就希望他以后还能像现在这般“傻乎乎”的。

    两人一直喝到亥时,周武才摇摇晃晃的回了房间。

    第二日两人在易卜拉欣的带领下,参观了这座港口城市。

    第三日跟第四日,曾秉都没出过接待的使馆。

    对于大明商贾花钱买店铺结交当地商人的行为,他也没出言阻止。

    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在当地开设作坊工厂,所有的商品必须有大明运送过来。

    直到第五日,天方的国君,才姗姗来迟。

    在易卜拉欣的引见下,曾秉与周武在天方国临时行宫觐见国君苏莱曼苏丹。

    仪式较之前预想的更为简朴,或许因是在港口行宫而非国都主殿。

    曾秉先是代表大明皇帝,表达了愿与天方国世代友好、互通有无的意愿。

    对于这一点苏丹表示完全赞同。

    东方神秘大国的以丝绸、瓷器、茶叶、药材及精巧器物,一直以来都受到天方以及周边各国的喜爱尤其是贵族,以能穿到丝绸制成的衣服为荣。

    东方古国能把商品运输到天方,能给天方带来繁荣以及大量的钱财。

    他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贸易的事解决后,曾秉又把那日与易卜拉欣所说的,关于石油的事给说了一遍。

    苏丹听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趣和疑惑。

    “这‘黑油’点燃后,日日燃烧不歇,除了用来生火做饭,别无他用。但天方的黑油实在是太多了,不仅污染草地,流入河中,连河水都不能饮用。”

    “贵国……真有办法处置?且无需我国支付分文?”

    他着重强调了“免费”二字,显然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竟有人主动承担?

    曾秉则是微微一笑:“国君多虑了,我大明作为天朝上国,帮扶贸易盟国,天经地义。”

    “与大明结为盟友好处多不胜数,国君日后便知。

    紧接着,曾秉抛出了此行最后一个,也是为长远计的要求。

    “国君,有一不情之请,还请国君允许。”

    曾秉缓缓开口:“我大明商贾远渡重洋而来,语言不通,习俗相异。为便于商贾休憩、货物临时存放、以及日后往来人员有个落脚照应之所,恳请国君允准,在贵国港口附近,租借一小块地皮,供我大明商人自建馆舍商栈。”

    “此地权属仍归贵国,我大明仅作租赁之用,按年支付足额租金。如此,既可免去商贾流离混杂于市井之扰,亦便于管理,更显两国通商之正规有序。”

    “不知国君意下如何?”

    苏丹闻言,并未立刻答复。

    租借地皮建立专属的商栈区,这涉及领土管理,意义与单纯的贸易协定不同。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易卜拉欣和几位重臣。

    易卜拉欣微微点头,显然认为这是集中管理、增加税收(租金)的好事,也便于控制。

    一位掌管财政的大臣也低声表示,稳定的租金收入和聚集的商人能带动港口繁荣。

    苏丹权衡利弊之后,便同意租借一块空地供大明人使用。

    曾秉闻言,与他相谈更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