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 第501章 危局首关平稳渡,漫漫长路谨慎行

第501章 危局首关平稳渡,漫漫长路谨慎行

    梁九功见他醒来,且能开口说话,心中稍定,连忙躬身道:“大师您可算醒了!真是吓坏奴才了!您感觉如何?可还有哪里不适?需要什么尽管吩咐奴才!”

    老僧缓缓抬起眼皮,看了梁九功一眼,那眼神依旧带着悲悯,却难掩深处的虚弱。

    他扯动嘴角,似乎想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却显得有些吃力,声音比之前更加沙哑低沉:“阿弥陀佛……老衲……无碍了……只是年迈体衰,一时……耗神过度……歇息片刻……便好……请陛下……切勿……过度忧心……”

    他说话依旧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像是耗费了极大的力气。

    这话语依旧是在宽慰,但配合着他那副风烛残年般的模样,实在没有丝毫说服力。

    梁九功在宫中沉浮数十载,最是懂得察言观色,他岂会看不出老僧是在强撑?

    他心中酸涩,更是敬佩不已,连忙道:“大师您快别说话了,好生静养才是要紧!

    皇上吩咐了,库里的好药材随您取用,太医院的人也都在外头候着,您千万保重自身啊!”

    他见老僧似乎还想说什么,连忙又道:“大师,您就听奴才一句劝,好生歇着吧。

    殿下那边还指着您呢,您可得快些好起来。

    您且安心静养,外面有奴才和太医守着,绝不让任何人打扰您。”

    老僧闻言,深深地看了梁九功一眼,那目光中似乎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最终,他轻轻阖上眼,几不可闻地应了一声:“……好……有劳……”

    只是那微微蹙起的眉头和偶尔不受控制轻颤一下的手指,昭示着他此刻仍在与巨大的痛苦和消耗抗争着。

    梁九功见状,不再多言,替他掖了掖被角,悄无声息地退到稍远些的地方,如同最忠诚的守卫般垂手而立。

    目光却时刻关注着软榻上那道虚弱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位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能够尽快恢复。

    *

    后半夜,紫禁城陷入了黎明前最深的沉寂。暖阁内,烛火已然换过一轮,光线柔和地笼罩着蒲团上那道身影。

    一直如同石雕般静立门边的梁九功,忽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老僧那原本急促而紊乱的呼吸声,不知何时变得悠长而平稳了许多,虽然依旧微弱,却不再带有那种令人心揪的痛苦挣扎感。

    就连那紧锁的眉头,也似乎舒展了些许。

    他心中一紧,连忙对候在门外廊下的太医使了个眼色。

    太医会意,提着药箱,踮着脚尖,如同猫儿一般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太医不敢惊动,只是凑近了,借着烛光,极其仔细地观察着老僧的面色、呼吸频率,又极其小心地、隔着衣袖探了探其腕脉的动静。

    整个过程,太医连大气都不敢喘,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良久,太医才缓缓收回手,对着紧张注视着他的梁九功,极轻极轻地点了点头,做了个“外面说话”的手势。

    两人一前一后,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暖阁,轻轻掩上门。

    刚一到廊下,梁九功便迫不及待地抓住太医的胳膊,声音压得极低,却充满了急切:“怎么样?大师他……?”

    太医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同样压低声音回道:“梁公公放心,大师的脉象比之前平稳有力了许多。

    虽仍显虚弱,但那股躁动紊乱、几近溃散的气机已经初步稳固下来。

    面色也回转了些许,不再是骇人的死灰。

    依下官看,大师应是度过了最危险的关头。

    此刻是真正陷入了深沉的睡眠以恢复元气,情况……确是好转多了,正在恢复之中。”

    “好转了?真的?!”

    梁九功闻言,一直悬在喉咙口的心终于重重落回了实处,激动得差点老泪纵横,他连连拍着胸口, “阿弥陀佛,老天保佑!真是老天保佑啊!”

    这消息如同久旱甘霖,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大师无恙,太子殿下就还有希望!

    他不敢耽搁,立刻对太医嘱咐道:“你好生在这里守着!我这就去回禀皇上!记住,大师若有任何变化,立刻来报!”

    “下官明白,公公放心。” 太医连忙躬身应下。

    梁九功整理了一下衣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这才迈开步子,几乎是脚下生风般朝着乾清宫主殿赶去。

    他知道,皇上此刻定然和他之前一样,心如火焚。

    *

    内殿中,康熙依旧维持着那个守护的姿势,只是眼底的青黑愈发浓重,整个人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和焦虑。

    听到脚步声,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瞬间锁定了进来的梁九功。

    不等康熙发问,梁九功便快步上前,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色,声音虽低却清晰地说道:“皇上!好消息!

    大师……大师他气息已经平稳,太医刚诊过,说是度过了险关,此刻正安然沉睡恢复呢!情况大有好转!”

    康熙紧绷的身体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那死死攥着的拳头也缓缓松开,掌心里已是深深的指甲印。

    他闭了闭眼,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了一口积压在胸口的浊气。

    “好转了就好……好转了就好……”

    他喃喃地重复着,声音里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虚脱。

    虽然知道前路依旧艰难,但至少,这最关键的一步,没有在开始时就崩塌。

    他重新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回胤礽沉睡的脸上,那眼神中,除了无尽的心疼,终于又注入了一丝微弱的、名为希望的光芒。

    *

    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唯有烛火摇曳,映照着康熙那张写满疲惫与憔悴的侧脸。

    他依旧维持着那个微微前倾、守护在榻前的姿势,仿佛一尊不知疲倦的石像。

    眼下的乌青浓重得吓人,嘴唇干裂,短短一日夜间,这位正值盛年的帝王仿佛苍老了十岁。

    梁九功在一旁看着,心中酸涩难言。他伺候康熙多年,经历过无数风浪,却从未见过皇上如此模样——那是一种被抽走了精气神、全靠意志强撑着的脆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