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80章 我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第380章 我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飞!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

    长安城外的旷野上,一声激动到破音的呼喊划破晴空。

    顺着声音望去,一座青砖院墙围起的宅子格外显眼,门楣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刻着两个苍劲的大字“万户”。

    这宅子是温禾特意为造热气球所建,有人曾问他为何取这个名字,温禾只笑着说是“取千家万户共享飞天之乐”的意思。

    这个解释看着合理,但好像有那么几分牵强。

    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想不到有什么能解释温禾取这个名字的原因。

    此刻,宅子里的空地上,十几个身着深蓝色短打的工匠正仰头伫立。

    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空中那个巨大的“怪物”吸引。

    那是用十匹蜀锦拼接缝制的气囊,通体呈淡红色,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下方悬挂着一个加固的竹筐,随着热气流缓缓上升。

    “瞧你激动的,这才飞到五六丈高罢了。”

    旁边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工匠王师傅咂了咂嘴,手里还攥着用来测高度的麻绳,语气里却藏不住笑意。

    “两个月前咱们就摸到这个高度了,今日要是能稳住别出岔子,晚上说不定能换个口味,可别再吃羊肉了。”

    这话一出,工匠们顿时纷纷苦笑,脸上满是“苦不堪言”的神色。

    自从开始造这“飞天器物”,宅子里的羊肉就没断过。

    起初是试验时木架不稳坍塌,竹筐直接被羊撞破。

    那只被取名为“喜羊羊”的小山羊,就这么壮烈的牺牲了。

    为了纪念他,当晚温禾便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全羊宴。

    后来实验频繁,几乎是一天要摔死两三只。

    羊肉确实香,厨子的手艺也顶好。

    可架不住天天吃,一天两顿顿顿不落。

    到后来,工匠们看到羊肉就犯怵。

    温禾便到处送,李世民哪里,还有东宫。

    到最后。

    高月特意跑了一趟,传李世民的口谕。

    “陛下说了,不用再往宫里送羊肉了,这些都留给匠人们食用,朕领你们的心意。”

    直到上个月,温禾在长安开的酒楼开业,大部分羊肉都被送去了酒楼,大家才算勉强摆脱了顿顿羊肉的“噩梦”。

    因为实验总共吃了多少羊,温禾也算不清楚了。

    反正羊村那几个主角,肯定都已经吃没了。

    “王师傅,多少丈了?”

    负责记录数据的年轻工匠小李攥着纸笔,手都有些发颤。

    他是刚从工部调来的学徒,第一次亲眼见这么大的“气球”飞上天,眼睛里满是兴奋。

    王师傅拉了拉手中的测绳,又抬头看了看空中的热气球,高声回道。

    “七十丈!今日风小,气流稳得很,比前几次都好!不过按规矩,差不多该拉下来了,别等会儿风大了出意外!”

    如今还在实验阶段,温禾下了死命令。

    没有绝对安全的把握,绝不允许载人。

    所以每次实验,竹筐里只放一只羊做试验品,气囊的出气口也只敢放少许煤炭,既能产生足够的热气让气球升空,又能避免火力过强失控。

    等升到预定高度,地面的工匠就会拉动预先系在竹筐两侧的粗麻绳,将热气球缓缓拽回地面。

    “慢点!都慢点!左手边的绳子松半寸,别拽太紧,小心刮坏气囊!”

    王师傅站在最前面指挥,声音里满是谨慎。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双手紧紧攥着粗糙的麻绳,掌心沁出的汗水浸湿了绳结。

    之前有一次,因为收绳时力道不均,竹筐撞到了气囊,不仅划开了一道口子,还差点引火烧起来,若非大家反应快,扑灭了火,整个宅子都可能被烧了。

    从那以后,每次收绳,大家都格外小心。

    热气球缓缓下降,竹筐稳稳地落在预先铺好的干草堆上。

    负责灭火的工匠立刻上前,用浸了水的麻布盖住竹筐里的炭火,直到火焰彻底熄灭,才松了口气。

    干瘪的气囊像泄了气的皮球,慢慢塌下来。

    没错,最原始的热气球,用的便是炭火。

    这也是温禾给出最准确的目标。

    他记得1783年蒙戈菲尔兄弟使用明火,用火炉或杂草燃烧加热空气。

    所以他才用煤炭作为燃料试试。

    没想到可行性十分高。

    就在这时,竹筐里突然传来一声“咩”的羊叫,紧接着,一个毛茸茸的羊头探了出来。

    随后,一只雪白的山羊竟从竹筐里跳了出来,抖了抖身上的毛,在空地上蹦蹦跳跳地跑圈。

    劫后余生的它四处乱窜。

    宅子里瞬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工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站在一旁记录的林苏也愣住了。

    他是温禾特意派来协助管理的,每次实验结束,大家不是围着气囊检查有没有破损,就是争论下次该怎么改进,闹哄哄得像集市一样,可今天怎么这么安静?

    他正疑惑着,忽然看到站在最前面的王师傅红了眼眶,嘴唇还在微微颤抖。

    “我、我们好像成功了?”

    王师傅的声音带着哽咽,他抬手抹了把脸,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仿佛还能看到热气球刚才升空的模样。

    “七十丈啊……”

    小李也跟着喃喃道,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一百多天啊,失败了几十次,炸坏了三个气囊,摔断了两副竹筐,今天终于稳稳飞到七十丈,还平安落下来了……我们真的成功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一声高呼如同点燃了引线,所有工匠瞬间爆发出来。

    有人挥舞着手中的麻绳欢呼,有人互相拍着肩膀拥抱,还有几个年长的工匠蹲在地上,抹着眼泪笑。

    这一百多天里,他们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烈日炎炎里在院子里调试气囊,浑身大汗淋漓也不敢停。

    为了加固竹筐,连夜打磨竹子,手上磨出了血泡也只简单包一下。

    甚至在气囊起火时,冒着被烧伤的危险扑火……

    如今,所有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怎么能不激动?

    “不!还没成功!”

    突然一声急促的呼喊响起,工匠们瞬间噤声,纷纷转头看去。

    说话的是负责竹筐加固的张师傅,他脸色严肃,摇着头说道。

    “大家别高兴得太早!我们还没到庆祝的时候!县子说过,这热气球终究是要载人的,现在只是载羊成功,还少一次关键的载人实验!没载人上天,就不算真正的成功!”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激动的众人。

    是啊,载羊成功只是第一步,只有真正把人送上天,再平安接回来,这“飞天器物”才算真的成了。

    “该轮到我们上了。”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宅子里的气氛瞬间变了。

    之前的激动变成了肃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多了几分坚定和期待。

    从造热气球开始,温禾就反复强调安全,可工匠们心里都清楚,这“飞天”的梦想,总得有人第一个去实现。

    “我来!”

    张师傅突然高举着手,往前踏出一步,胸膛挺得笔直,脸上满是慷慨激昂的神色。

    “这等危险的事,总得有人去做!我入行三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让我来做第一个上天的人,就算出了意外,也算是为这飞天的事献份力!”

    他说得大义凛然,可话音刚落,周遭工匠看他的眼神瞬间变了,满是警惕。

    “直娘贼!张老三,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

    旁边的李师傅撸起袖子,指着他骂道。

    “不就是想抢第一个飞天的功劳吗?还说什么献力,少来这套!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要是成了,那是要载入族谱、光宗耀祖的,凭什么让你去?”

    “就是!我看你就是想抢功!”

    负责气囊缝制的刘师傅也跟着附和,他手里还攥着半截丝线,说着就上前一步,伸手推了张师傅一把。

    “要我说,该让王师傅去!王师傅资历最老,经验最足,就算出点小意外,也能应对!”

    “我不同意!”

    王师傅却摆了摆手,刚想再说什么,张师傅已经急了。

    他被刘师傅推得一个趔趄,转身就扑了上去,一把抱住刘师傅的腰,两人瞬间滚在地上,尘土飞扬。

    “你敢推我?今天不揍你一顿,你不知道老子的厉害!”

    张师傅骑在刘师傅身上,挥着拳头就要打。

    刘师傅也不甘示弱,伸手拽住张师傅的衣襟,使劲一拉,两人又扭作一团,从干草堆滚到泥地上,脸上、身上都沾满了土,活像两个泥猴。

    另一边,李师傅和负责炭火的赵师傅也吵了起来,不知怎么就动了手。

    赵师傅一把揪住李师傅的头发,疼得李师傅龇牙咧嘴。

    李师傅也反手拽住赵师傅的头发,两人互相扯着,谁也不肯放手,嘴里还喊着:“你有本事放手!”李师傅疼得额角冒青筋,声音都变了调。

    赵师傅也憋得脸红脖子粗,咬牙道:“有本事你先放!”

    “轻点轻点,我的头发,痛痛痛!”

    小李想拉架,却被挤得东倒西歪,手里的纸笔都掉在了地上。

    王师傅急得直跺脚,想喊停,可声音早就被骂声淹没在混乱里。

    站在一旁的林苏看得目瞪口呆,连忙上前想劝架。

    “别打了!别打了!一会县子就来了,要是让他看到你们这样……啊!”

    他话还没说完,张师傅和刘师傅滚到他脚边,张师傅挥过来的拳头没收住,正好砸在他的左眼上。

    林苏疼得闷哼一声,捂着眼睛蹲在地上,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他只是想劝个架,怎么还平白挨了一拳?

    这下好了,眼睛肯定要肿成核桃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伴随着温禾清亮的声音。

    “都在吵什么?老远就听到动静了,是不是又出什么事了?”

    等他走进来,看到那混乱的一幕,也不由愣住了。

    这是内讧了?

    工匠们瞬间停手,纷纷松开对方。

    张师傅和刘师傅从地上爬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张师傅的衣襟被扯破了一个大口子,刘师傅的脸上挂了道抓痕、

    李师傅和赵师傅还互相揪着头发,听到温禾的声音,才不情不愿地松开,头发乱得像鸡窝。

    蹲在地上的林苏听到温禾的声音,委屈地抬起头,捂着肿起来的眼睛,声音带着哭腔。

    “县子……”

    温禾走过来,看着工匠们个个衣衫不整、满脸尘土,还有人挂着彩。

    错愕不已。

    他又气又笑,指着工匠们说道。

    “你们倒是能耐啊!实验成功了不琢磨怎么改进,反倒先打起来了?张老三,刘老四,你们俩脸上的泥还没擦干净,刚才滚得挺欢啊?还有你们俩。”

    他又看向李师傅和赵师傅。

    “头发都快被揪秃了,发生什么事了?至于吗?”

    张师傅和刘师傅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李师傅和赵师傅也别过脸,不敢看温禾。

    王师傅犹豫了一下,上前一步,小声说道:“县子,他们也是太想第一个上天了,一时急糊涂了……”

    “上天?上什么天?我看你们是想上天!”

    温禾叉着腰,没好气地瞪着眼前这群鼻青脸肿的工匠,语气里满是无奈。

    好好的实验成功日,竟闹成了打架现场,这要是传出去,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可他话音刚落,工匠们却齐齐点起了头,眼神里满是期待,仿佛没听出他话里的训斥意味。

    “是啊县子!我们就是想上天!”

    张师傅摸了摸脸上的抓痕,笑得一脸憨厚。

    “能跟着县子做这飞天的大事,要是能亲自上去看看,就算少活十年也值啊!”

    李师傅也跟着附和,全然忘了刚才还在和人揪头发。

    刘师傅更是激动地往前凑了凑。

    “县子,您就成全我们吧!我们保证会小心,绝不给您添麻烦!”

    温禾彻底愕然了,额头瞬间冒出三条黑线。

    他不信这群家伙听不出自己在骂他们,这脸皮厚得,简直能挡箭了!

    他刚想再开口训斥,让他们别胡思乱想,一声清脆的“咩”突然从院子角落传来。

    温禾的话语顿在嘴边,顺着羊叫的方向转头看去,只见那只用来做实验的山羊正悠闲地啃着墙角的青草,雪白的毛上沾了点干草。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过神来,看向工匠们,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敢置信。

    “今天的载人实验……不对,载羊实验,开始了没?”

    “启禀县子,已经结束了!”

    王师傅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话,脸上难掩激动。

    “咱们今日卯时开始准备,辰时准时升空,最高飞到了七十丈,气流稳得很,刚才刚把热气球拉下来,火也灭透了!”

    “羊没摔死?也没吓着?”

    温禾又追问了一句。

    之前几次实验,要么羊落地时磕磕绊绊,要么被吓得缩在竹筐里不肯动,像今天这样的,还是第一次。

    “没有没有!”

    工匠们瞬间七嘴八舌地抢着回话,声音里满是兴奋。

    “县子您放心,羊好得很!从竹筐里跳出来就撒欢,刚才还差点撞翻了装炭火的篮子!”

    小李指着那只山羊,笑得眼睛都眯了。

    “是啊县子,这次气囊稳得很,竹筐落地时一点都没晃,羊在里面肯定舒服得很,哪会被吓着!”

    刘师傅拍着胸脯保证,语气里满是自豪。

    气囊的缝制,他可是主力之一。

    “咱们这次收绳也格外小心,一点都没磕着竹筐,羊下来的时候,还对着我们‘咩’了两声,像是在道谢呢!”

    张师傅也跟着补充,刚才打架的戾气早就没了踪影。

    温禾听得心头一震,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七十丈高空,平安升空,平稳落地,连实验用的羊都毫发无损,这意味着,热气球的稳定性已经基本达标了!

    他再也顾不上训斥工匠们打架的事,快步朝着热气球的方向走去,脚步都比平时快了几分。

    工匠们见状,也连忙紧随其后,一个个脸上满是期待。

    县子这么激动,是不是意味着,载人实验很快就能提上日程了?

    温禾走到干瘪的热气球旁,蹲下身仔细检查气囊的缝合处,又摸了摸竹筐的支架,发现气囊没有任何破损,支架也稳固如初,心里的激动再也按捺不住。

    他站起身,看向围在身边的工匠们,语气里带着几分颤抖:“你们……你们刚才说,最高飞到了七十丈?落地的时候,竹筐一点都没晃?”

    “是啊县子!”

    王师傅用力点头,从怀里掏出记录数据的纸,递到温禾面前。

    “您看,这是咱们记录的高度和时间,每一刻的气流变化都记下来了,确实稳得很!”

    王师傅双手捧着记录纸,语气里满是自豪,纸页因为激动还在微微颤抖。

    温禾伸手接过,指尖触到粗糙的麻纸时,竟有些发颤。

    他快速扫过上面的数字。

    看着这些数据,再望向不远处的热气球,前世连飞机都没坐过的他,心脏突然“砰砰”狂跳,一个大胆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要不,咱们今天就试试载人?”

    话音刚落,周围瞬间响起一阵整齐的“咕咚”咽口水声。

    工匠们原本垂着的脑袋“唰”地抬起来,目光灼灼地盯着温禾,像是看到了猎物的狼群,几乎是同时用力点头,声音里满是急切。

    “县子!我来!我不怕死,就算出了意外,也绝不连累大家!”

    张师傅第一个往前冲,差点撞翻旁边的炭盆。

    “张老三你给我滚开!这竹筐是我带着人加固的,我最清楚它的承重,该我来试!”

    负责竹筐的李师傅一把推开他,撸起袖子就要往竹筐里爬。

    “凭什么是你俩?这热气球的气囊是我们组一针一线缝的,县子,该让我们组的人上才对!”

    刘师傅也急了,拽着温禾的衣袖不肯放。

    “放屁!出气口的炭火控制是我们组负责的,没我们把控火力,气球都飞不起来,肯定得我们组来!”

    负责炭火的赵师傅也加入争执,一时间,院子里又吵成了一团,比刚才抢功时还要热闹。

    “都住口!”

    温禾猛地拔高声音,带着几分不耐烦的呵斥。

    工匠们的争吵声瞬间戛然而止,一个个像做错事的孩子,垂着脑袋不敢吭声,偷偷用眼角余光瞥着温禾,避开他严厉的目光。

    温禾深吸一口气,努力摆出严肃的样子。

    “我都说了多少次,做高技术活要谦虚、要冷静、要稳重,你们倒好,为了这点荣誉,又吵又闹,像什么样子?”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带着几分语重心长。

    “你们要学学我,从不在乎这些虚名,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大家的飞天梦想,为了让咱们大唐先一步摸到天!”

    工匠们听得满脸羞愧,纷纷低下头,心里暗自检讨。

    县子说得对,他们确实太执着于个人荣誉了。

    可就在这时,有人眼角余光瞥见温禾的动作,突然惊呼一声。

    “县子!您这是要干什么?”

    众人抬头一看,顿时慌了。

    温禾竟然已经一只脚踩进了竹筐,正伸手去抓筐边的扶手!

    “所以啊,这飞天第一人,还是我自己来最合适。”

    温禾拍了拍竹筐边缘,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县子不可啊!这太危险了!”

    王师傅第一个反应过来,扑过去想拉温禾下来。

    “咱们只载过羊,还没做过载人测试,万一出了意外可怎么办?”

    “是啊县子!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这些人都得掉脑袋!”

    其他工匠也纷纷围上来,七手八脚地想把温禾从竹筐里拉出来,脸上满是焦急。

    “退后!都退后!”

    温禾猛地提高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呵斥。

    “谁敢再往前一步,我就把谁打回工部去,永不许再参与热气球的事!反了你们了,我要第一个上天,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这话一出,工匠们顿时僵在原地,没人敢再上前。

    他们知道温禾的脾气,看似好说话,可一旦下定决心,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可看着竹筐,他们还是放心不下,负责竹筐的李师傅搓着手,小心翼翼地提议。

    “县子,不是我们想拦您,只是这竹筐虽然加固过,可没载过人……要不,让我们再加固几道绳结?稳当点,您也安全些。”

    他这话说到了温禾心坎里。

    刚才一时冲动喊出载人,冷静下来后,他心里也不免发怵。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从竹筐里爬了出来,拍了拍手上的灰。

    “对,赶紧加固!多缠几道麻绳,还有竹筐底部,再垫两层厚木板,另外,让人去卧房搬些被子,铺在热气球下方的地面上,万一落地不稳,也能缓冲一下。”

    “哎!好嘞!”

    工匠们见他松口,瞬间来了干劲,转身就忙活起来。

    张师傅和李师傅拿着麻绳,围着竹筐一圈圈缠绕加固。

    刘师傅带着人检查气囊,确保没有任何破损;赵师傅调试炭火,计算着载人所需的火力。

    小李则跑去找卧室要被子,脚步快得像一阵风。

    大概半个时辰后,一切终于准备就绪。

    竹筐加固了三道绳结,底部垫了厚木板,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被子,炭火也调整到最佳状态,连预先系好的安全绳都增加了两根,由四个力气最大的工匠攥着。

    温禾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再次爬进了竹筐。

    他伸手拍了拍旁边的工匠。

    “别紧张,按之前的流程来,点火吧。”

    “是!”

    负责点火的工匠应了一声,手却有些发颤,小心翼翼地将火种凑近气囊下方的出气口。

    随着炭火燃烧,热气“呼呼”地从出气口喷入气囊,原本干瘪的蜀锦气囊,像被吹胀的气球,慢慢鼓了起来,颜色也从淡红变成了饱满的朱红,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

    “热气流够了!竹筐要升了!”

    王师傅高声喊道,眼睛死死盯着气囊的膨胀程度。

    随着气囊中的热空气越来越充裕,竹筐轻轻晃了晃,然后缓缓离开地面,一点点向上攀升。

    “注意了!拉紧安全绳!别让它飘太快!”

    李师傅握着安全绳,手心沁满了汗水,声音都有些发紧。

    其他攥着绳子的工匠也跟着用力,目光紧紧锁定着上升的竹筐,心脏随着竹筐的高度一点点悬了起来。

    竹筐越升越高,从一丈到五丈,再到十丈……

    温禾站在竹筐里,低头往下看时,工匠们的身影已经变得越来越小,院子里的青砖地像一块棋盘,远处的长安城轮廓隐约可见。

    冷风拂过脸颊,带着青草的气息,从未有过的开阔感涌上心头。

    他真的飞起来了!

    “我要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温禾站在竹筐中,随着热气球缓缓升高,他张开双臂,感受着风从指尖掠过。

    这风在地面尚带着暖意,可到了几十丈高空,竟添了几分凉意,他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阿嘁~怎么突然这么冷了?”

    虽有寒意,心头的激动却丝毫未减。

    可地面上的工匠们,却没有半分轻松,一个个仰着头,神经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目光死死锁着空中的热气球。

    “八、八十五丈了!县子怎么还在攀升啊?”

    小李攥着记录纸的手都在抖,声音里满是焦急。

    “咱们之前载羊,最多也就七十丈,再高了,谁知道会不会出意外?”

    “都怪你们!刚才非要抢着上天,吵得县子没心思检查,现在好了,越飞越高!”

    张师傅跺着脚,双手合十对着天空念叨。

    “天爷保佑啊,可千万别让县子出事,不然咱们这些人,都得去大牢里蹲一辈子!”

    “话说……县子飞得这么高,最后会不会飞到天宫去啊?”

    不知是谁小声说了一句,瞬间引来了众人的议论。

    “要是能到天宫,那县子岂不是要成仙了?”

    “也不知道神仙都住在天上哪处,县子这般直接闯进去,会不会被神仙怪罪啊?”

    “说不定神仙见县子能造出飞天的器物,还会赏他点仙药呢!”

    话题越扯越远,连之前的紧张都淡了几分,唯有那四个拽着安全绳的工匠,额角直冒冷汗。

    虽说绳子末尾绑在了院中的石碾上,可之前实验时,也出过绳子打滑的松脱事故,此刻每多悬一刻,他们的心就多揪一分。

    终于,随着“绷”的一声轻响,安全绳被彻底拉直,空中的热气球也停止了攀升。

    温禾低头往下看了一眼,只见地面的人影小得像蚂蚁,宅院缩成了巴掌大,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竟莫名生出“想跳下去”的冲动。

    他猛地回神,赶紧抬头看向气囊下方的喷气孔,想起预先加长的操作绳,连忙伸手拉动绳索,释放了部分热气,又减小了炭火的火力。

    随着热空气减少,热气球终于不再上升,开始缓缓下降。而地面的工匠们,心却提到了嗓子眼。

    上升时怕失控,下降时更怕落地不稳,一个个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直到看到竹筐稳稳落在铺好的被子上,众人才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噗通”一声,直挺挺地坐在了地上,有的甚至还在大口喘气。

    温禾扶着竹筐边缘,慢慢走了出来,双脚落地时,也感觉有些发软。

    刚才高空的寒意、低头时的眩晕,此刻才后知后觉地涌上来。

    “县子,你无事把?”

    众人连忙上来关切的问道。

    “天上如何?您可有见到神仙?”

    “你这人糊涂,如果县子见到神仙,怎么会这么快下来啊。”

    “就是就是。”

    温禾有些无奈。

    也不知道该说这些人是愚昧,还是说他们是理想主义者。

    “想要知道什么样,来日你们自己上去看看。”

    “今天每人奖励十贯钱!”

    温禾笑着高声宣布,话音刚落,欢呼声更盛,连远处的厨子都探着头往这边看。

    他故意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晚上咱们吃全羊宴,让厨子多做几道花样!”

    “噗!”刚还在欢呼的工匠们,瞬间像被泼了盆冷水,哀嚎声此起彼伏。

    “县子啊!别全羊宴啊!再吃羊肉,我都要变成羊了!”

    “是啊县子!小的宁愿少吃两贯钱,也不想再碰羊肉了!”

    “咱们吃点别的吧!哪怕是菘菜博饦,也比羊肉强啊!”

    温禾看着他们苦着脸哀嚎的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他转头看向那逐渐干瘪的热气球,阳光洒在蜀锦气囊上,泛着柔和的光。

    他心中不由长叹。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不知道千百年后的史书,会如何记录这一天、记录大唐的第一次飞天?

    《唐书·温禾传》:贞观元年秋,县子温禾,构异器,状如巨囊,以蜀锦为表,竹为筐,藉火气而升,名曰“热气球”。

    是时,长安城外旷野,禾亲登其筐。

    火炽囊鼓,筐渐离尘,高逾数十丈。

    观者皆骇,以为神异。

    及降,禾神色自若,盖史籍所载飞天第一人也。

    ……

    “飞天了?”

    当立政殿的李世民知道消息后,他猛然瞪圆了眼睛。

    “启禀陛下,是成功了,而且昨日高阳县子亲自飞上天了。”

    高月格外激动。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凡人竟然也能飞天。

    也不知道高阳县子有没有看到神仙。

    “立刻传旨,让温禾带着那热,热什么?”

    “热气球。”

    “哦,对对,热气球进宫,还有让辅机和太子也来,飞天啊。”

    李世民激动的有些坐不住了。

    身为天子,他却不知道这天是如何的。

    “好一个温禾啊,好一个温禾啊!”

    高月正想领命,却听李世民忽然叫住了他。

    “等等!还有太上皇,请太上皇来。”

    “诺。”

    自从开春以来,太上皇几乎都在大安宫内,对外界的事情已经是不闻不问了。

    如今请他出来,只怕消息传出去,长安城内又不知道有多少流言蜚语了。

    高月捧着明黄的圣旨出宫时,脚步都比往日快了几分。

    他直奔长安城外的“万户”宅,刚进门就见温禾正围着热气球的竹筐打转,脸上还带着飞天成功的笑意。

    可等他将口谕说完,温禾脸上的笑意便肉眼可见地消散,眉头也皱了起来。

    “热气球还在调试阶段,昨日才刚完成第一次载人实验,诸多细节还需打磨,让陛下再等等,莫要心急。”

    “高阳县子啊,您就别为难奴婢了!”

    高月苦着脸,双手合十作揖。

    “这可是陛下亲口传的谕,还特意叮嘱‘即刻’,您要是抗旨,奴婢回去可没法交差啊!”

    他跟着李世民多年,还从没见过陛下对哪件器物这般上心,昨日听闻温禾飞天成功,陛下愣是在两仪殿里来回踱步到深夜,今早天不亮就传了口谕,显然是等不及了。

    温禾看着高月急得额头冒汗的模样,无奈地叹了口气。

    “行行行,知道了,这就准备。”

    他转头对着工匠们吩咐。

    工匠们不敢怠慢,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温禾则回屋换了身干净的常服。

    等温禾带着热气球抵达皇宫时,才发现宫中空地上早已戒严。

    禁军将士手持长枪,将方圆几里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飞鸟都别想靠近。

    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已在空地上等候,前者身着便服,负手而立,目光落在温禾带来的马车时,眼底闪过一丝好奇。

    后者穿着太子常服,双手攥着衣角,脚尖不停点地,显然是按捺不住想上前,却又碍于礼仪不敢动。

    而李世民,正站在空地中央,一身明黄常服,没穿朝服却更显威严。

    他见温禾过来,快步走上前,目光直接掠过温禾,看向后面的马车,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

    “你可算来了,热气球呢?怎的装在马车上,还不赶紧卸下来?”

    那模样,活像个等着拆礼物的孩童,哪还有半分帝王的沉稳。

    不装在马车里,难道一路飞过来啊。

    他倒是想这么做。

    可若是这么做了,明天整个长安城都要乱。

    温禾刚要回话,就听得远处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太上皇驾临,皇后驾临。”

    众人连忙转身,只见李渊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走来,一身暗红色常服,虽鬓角染霜,却依旧精神矍铄。

    长孙无垢紧随其后,身着凤袍,裙摆扫过地面时,带着几分温婉的气场。

    “儿臣(孙儿、臣、微臣)参见太上皇(见过阿耶、大父)!”

    李世民、长孙无忌、温禾和李承乾齐齐行礼。李渊抬手免了礼,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温禾身上,故作不满地哼了一声。

    “你这小子,多久没去大安宫看朕了?上次朕让你陪朕下盘棋,你说忙着造东西,今日倒是有空来见二郎,也不知道去见见朕?”

    温禾连忙上前,笑着赔礼。

    “太上皇恕罪,微臣这不是忙嘛,谁让陛下……。”

    温禾话还没说完,李二冷眼已经横过来了。

    他当即改口,笑道:“陛下让微臣给太上皇造解闷的东西呢。”

    他嘴甜,几句话就哄得李渊脸色缓和了些。

    李渊这才转头,没好脸色地看向李世民。

    “你让皇后去大安宫接朕,说有惊喜,到底是什么惊喜?莫不是又弄了些奇珍异宝,想哄朕开心?”

    他当了一辈子皇帝,什么珍宝没见过,本不想来,可架不住长孙无垢软语相劝,说“是温县子弄出来的新鲜物件,定能让父皇感兴趣。”

    听说是温禾弄的,他这才动了心。

    李世民笑着上前,扶着李渊的胳膊。

    “父皇,这可不是寻常珍宝,是温禾弄出来的‘飞天器’,今日特意让他带来,给您和皇后开开眼。”

    李渊闻言,眼神里多了几分疑惑,刚要追问,温禾已让人将马车上的热气球部件卸了下来。

    蜀锦气囊展开时像一朵巨大的红云,楠木竹筐稳稳落在地上,炭火盆里还备着干燥的木炭。

    李渊盯着那“红云”般的气囊,眉头皱得更紧。

    “这是什么玩意?一块破布缝的大袋子,加个竹筐,就能叫‘飞天器’?你莫不是被这小子骗了?”

    他活了六十多年,只听过神仙能飞天,从没见过凡人能靠这么个“袋子”上天,心里满是不信。

    “太上皇,这可不是普通的‘袋子’。”

    长孙无垢这时走上前,目光落在气囊上,带着几分了然。

    “妾身前些日子听陛下说,温县子在造一种能让人飞天的器物,说用热气就能让它升起来,想来就是这个了吧?”

    她素日里虽不管朝堂事,但有什么事情,李世民还是会和她分享的。

    “飞天?”

    李渊猛地提高声音,眼睛瞪得溜圆,看向温禾的目光里满是震惊。

    “你说这玩意,能让人飞到天上去?”

    他伸手摸了摸气囊的蜀锦,质地虽好,却软乎乎的,怎么看也不像是能载人飞天的东西。

    “莫不是吹牛?这要是从天上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温禾笑着点头:“皇后娘娘说得没错,这正是能飞天的热气球,昨日臣已亲自试过,飞到了八十多丈高,平安落地,绝不是吹牛。”

    他刚想再解释几句热气球的原理,却被李世民打断。

    “好了好了,说这些虚的干什么,赶紧让人把热气球弄好,让父皇和皇后亲眼看看才是真的!”

    李世民说着,脚步已挪到了竹筐旁,目光灼灼地盯着气囊,手指还忍不住碰了碰竹筐的支架。

    他昨晚听闻温禾飞天时,就恨不得立刻见到这器物,今早等了这么久,早已按捺不住。

    心里更是盘算着,等温禾演示完,自己定要第一个试试,若是能从天上看看长安城的模样,那该多痛快!

    他甚至已经在想,若是这热气球能改进得更大些,将来能不能用于军务,让探子从天上探查敌情。

    温禾见李世民这般急切,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着随行的工匠吩咐。

    “按昨日的流程来,点火吧,注意控制火力,别升太高。”

    工匠们连忙上前,将炭火盆放进竹筐,又用火种点燃木炭,热气很快从气囊下方的出气口涌入,原本瘫在地上的蜀锦气囊,渐渐鼓了起来,像被吹胀的巨大灯笼,在阳光下泛着红光。

    李承乾看得眼睛都直了,忍不住拉了拉长孙无忌的袖子,小声问:“舅父,这袋子真的能飞起来吗?温先生真的能坐在里面上天?”

    长孙无忌捋了捋胡须,目光落在逐渐膨胀的气囊上,眼中也是疑惑。

    可温禾是来自后世的人啊。

    或许真的能行?

    这竖子不能按照常理来对待。

    “臣以为,或许可行。”

    李渊也不再质疑,双手背在身后,紧紧盯着气囊,连呼吸都放轻了些。

    长孙无垢站在他身旁,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里满是期待。

    很快,气囊便完全膨胀,竹筐微微晃动了一下,显然是有了上升的趋势。

    温禾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竹筐旁,刚要抬脚跨进去,却听得身后传来一声急切的呼喊:“等等,朕也与你一起。”

    温禾一回头,只见李渊竟然兴冲冲的走到他身旁。

    周围的众人顿时一惊。

    特别是李世民。

    他刚才正要开口,却被李渊给抢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