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志没做过地推,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前世走在街上可经常遇到。
其中就有可以在网上买菜的平台,一开始陈家志不屑一顾,后来他仔细研究。
因为批发市场被各大网上买菜平台,以及各种配送公司截流严重,市场里的人流量越来越少,生意难做,甚至卖菜的人比买菜的人多。
每一个蔬菜行业相关的人员都很难再忽视这些网络平台的存在。
即使陈家志不懂互联网,前世连电脑都没用过几次,但手机他早就用熟练了,网络上各种信息也如过江之鲫,相关信息并不难看到。
当美团优选倒下的那一刻,平时只是刷短视频的陈家志也忍不住奉献了几颗小红心。
死得好啊!
但对他现在的处境而言,想开拓配送市场,又没有背景和资源,他想到的靠谱办法就是地推。
去就近接触酒楼饭店,一个个尝试,最笨的办法也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虽说还只有四个人,但他也没想快速多大,这更多是一种尝试。
摆在众人面前的也只有一点点心理因素,就是一层纸老虎而已。
陈家志把车停在了一个颇为豪华的酒楼外。
两层的园林楼阁式建筑,颇为复古,一排涂了红漆的柱子也极为显眼。
楼阁上挂着牌匾:东湖酒楼。
陈正旭迟疑道:“小叔,一上来就要这么高难度吗?”
这酒楼看着就挺气派,也让原本提起了心气的陈正旭又缩了回去。
“又没让你去。”陈家志瞥了他一眼,故作轻松道:“我去打头阵,你们谁和我去,还能再体验下粤式早茶。”
“我去吧。”薛军主动请缨:“刚好没吃饱,想再体验一下。”
李才说:“加我一个,我也挺感兴趣,留一个人守车就行了。”
“不是,不是……”陈正旭顿时感觉不妙,“小叔,你也没说还能吃东西?”
“你也没问啊?”陈家志检查了下个人形象,“来都来了,那就都一起去吧。”
李才看着酒楼门口的人流,好奇道:“这些人这么早起来喝茶,就不困吗?”
“可能别人这才叫享受生活吧。”
陈家志下了车,让陈正旭拿两个口袋各装了点菜心与荷兰豆,一行四人就直奔酒楼而去。
天还才蒙蒙亮,有些资深的老广就已经到场了。
不过也没到人满为患的地步,要了张座子,服务员把菜单给了陈家志。
陈家志也没推脱,接过菜单就点了一壶红茶,又点了些烧麦、肠粉、煎饺等等点心先吃。
还顺势看了看其它菜品,酒楼嘛,都是以大鱼大肉为主,轮到蔬菜时,大都是用时蔬泛指。
无论是早茶,还是正餐,老广人都喜欢用一碟青菜结束。
各种菜品的价格都不算便宜。
不过对才入账1万多元的陈家志来说,这都是毛毛雨。
看完菜单后,他又多点了一些家里人没吃过的点心,准备打包带回去。
直到最后,陈家志才拿出装有蔬菜的两个塑料袋。
“青菜可以用我带的加工吗?”
看到服务员有些迟疑的表情,陈家志柔和的笑了笑。
“价钱还是按菜单上的来,多的蔬菜也送给酒楼,另外,这菜都是我自己种的,想和你们老板谈一下有没有长期合作的可能,烦请通报一下。”
他保持微笑,尽量减缓语速,让意思表达的更清楚。
而这名女服务也听懂了,虽然十分惊讶,但作为来消费的客户,她没有理由不向上级请示。
过了一会儿,就又来了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刚好是酒楼的老板丁宏。
陈家志简单自我介绍,又再度复述了一遍来意。
可能因为他是食客,老板耐心听完了,面露惊奇,也有些疑虑。
陈家志笑道:“丁老板,我除了自己有基地,在批发市场也有档口,货源稳定,价格也有优势,品类齐全,通过我们及时准确的配送服务,酒楼也可以省去在采购和运输上的时间和人力投入。”
“听着是还不错~”丁宏琢磨着,“只是我还要再考虑考虑。”
陈家志颔首,也没急:“嗯,丁老板,这确实要考虑,另外,我带来的蔬菜你也可以尝尝,都是自己的基地种的,口感不敢说最好,但一定是一流。”
丁宏笑道:“其实我也挺好奇,还没遇到过上门送蔬菜的。”
“不会让你失望。”
陈正旭、李才和薛军全程目睹了这场简短的对话,感觉好像也不难。
李才问道:“陈哥,这有作用吗?”
“试一试呗,我们付出的也不多。”陈家志感觉还不错,至少别人认真听完了,成交还得靠机遇。
“另外,市场上的客户转化也得持续跟进。”
李才又问:“万一客户多了,以后谁来专门负责送货呢。”
陈家志沉吟道:“正旭先兼着送货吧,采购和配送都先你来做,另外,军哥也可以去学车了。”
有种草台班子的即视感。
只是现在也确实没有可用的人,营业执照都还没有,想招聘人才也不容易。
不过等建新基地时,就要考虑更正式一点了。
点的菜品陆续送上来,即使在市场吃了点东西,四个人也没有一点浪费。
“菜心和荷兰豆的口感都很好,如果老板真品尝了,想必老板可能会动心吧?”
陈家志在心里这样想着,随后便去结了账,刚要离开时,老板丁宏又走了出来。
“小陈,你的菜心和荷兰豆卖多少钱?”
“最近比较贵。”陈家志如实说:“菜心2元/斤,荷兰豆4.5元/斤。”
丁宏没有过于纠结价格,他对最近的市场行情也有所了解,这已经是比较厚道的价格。
而且他刚才在后厨品尝到了口感,确实有些不同,同时从带来菜的品相看,损耗很少,这就勾起了他的兴趣。
“你说你有基地,有多少亩面积?”
陈家志摸出烟,递给丁宏一支,“现在属于我个人的有50亩,并且正在筹建新基地,蔬菜的供应上丁老板完全不用担心。”
丁宏点了点头,“留个联系方式吧,有需要我找你。”
陈家志留了江心菜场的电话,也记下了东湖酒楼的号码。
出了酒楼,陈家志又连续找了三个稍微普通的饭店酒楼,让薛军三人都试了一下。
这次没再吃早茶,但可能是带着蔬菜上门,还没有人被拒绝。
蔬菜也都送了出去,建立了初步印象。
种植、批发、配送,三个环节,陈家志接触最不了解的就是配送。
但这一趟下来,陈家志感觉挺有收获,捅破了心理上的纸老虎。
而且根据反馈来看,后续再跟一下,未必没有拿到订单的可能。
后续该怎么去做,他的想法也更加清晰。
上门推销耽误了点时间,回到家时已是十点钟,家里只有两老带着孙子。
陈家志心里还惦记着昨晚喝酒的情况,把带回来的点心给了二老,又把钱放好后,便又赶往菜场。
几天时间,江心菜场已采收完100多亩菜心,但菜田里看上去很清爽,没有收完菜后的一片狼藉。
这说明小组长工作进度抓得很紧。
其中还有一部分彭国真和陈少昌的功劳,养的鸡和兔子消化了一部分的菜叶子。
至于等待采收的菜田,还将为江心菜场带来可观的收入。
在车上眺望了一会儿菜田,陈家志看到了游离在菜田里的小组长。
很好奇昨晚他走后,徐闻香对他们说了什么,也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想的。
徐闻香对他们的许诺越高,把人拉拢过去的可能性就更大,他花的功夫就白费了。
但如果没拉拢过去,说明这个小团队又经受住了一次考验。
陈家志心里也没谱。
不过他没第一时间去巡田,而是先回了办公室,思索未来该如何发展,以及下一茬的种植计划。
配送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成绩,核心依旧是在种植和销售上。
种植可以半脱手,但销售涉及到收钱,他暂时不能放手。
另外,他也感觉到自己精力不足,两个菜场来回折腾,的确很耗费心神。
他有心想早点离开江心菜场,也许这次徐闻香拉拢其他人是个机会。
但还得把钱拿到。
正当他思索得入神时,有人轻轻敲响了办公室门,易定干走了进来,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打招呼声音也很沙哑,脸上还多了一块新鲜的疤痕。
陈家志皱了皱眉:“昨晚喝了多少酒,又摔了一跤?”
“这不重要。”易定干表情严肃:“你就不想知道徐闻香昨晚说了什么?”
陈家志靠着椅子:“还能说什么,无非就是给你们画饼,拉拢你们呗。”
易定干坐了下来,“那你知道这个饼有多大吗!徐闻香说你上次拿了四十万分红,承诺我们几个人也都有这个机会!”
“你怎么想?”
“挺心动的,昨晚我和黄建远都称兄道弟了。”
易定干又摊了摊手,“但早上巡田走神,摔了一跤,又摔醒了,画饼充饥,不切实际!”
陈家志给他倒了杯茶。
易定干嘴角抽了抽,合着我要不摔这一跤,茶都没得喝是吧?
“但其他人怎么想,我管不了。”
“那还能怎么想,来的时候是多少人,离开的时候也不能少!”
办公室门又被敲响,戚永锋和敖德良走了进来,跟着又是李明坤和郭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