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章 王都

第四十章 王都

    燕王入咸阳时正逢大雪。

    他被带到殿内时宴席已然备好,然而他心灰意冷,又忧又惧。

    儿子死了,自己也成了亡国之君,成了阶下囚,他连心气儿都快没了,殿中炭火熊熊,暖意融融,却驱不散他骨子里的寒意。

    “燕王远道而来,赐座。”秦王的声音自高阶上传来,平静的不带一丝波澜,燕王喜这才抬起头,而后目光一凝,失声道:“是你?你没死?”

    他看见了嬴政下首坐着的玄衣青年,那张脸,即便风华更盛,可留着从前的影子,是那个……是那个卑微到没有名字的女儿!

    那个被他扔出去,替姬丹成为“姬丹”的替死鬼“质子”!

    眼见他直勾勾盯着自己旁边的殷珏,李斯还奇怪呢,就听身边的声音略高了柔和了些,不急不缓,笑语盈盈。

    “燕王多年不见,竟还认得故人?”

    什么故人?

    不对,什么动静?

    李斯猛然转过头看向身侧的殷灵毓,瞪大了眼睛,脑子突然有点空白。

    他们曾一同研读律法,彻夜辩论治国之道,他也曾为殷珏的谋略拍案叫绝,甚至暗自嫉妒王上对其的器重。

    但……但现在这又是什么情况?

    殷灵毓早就和嬴政商量过要怎么处置燕王,本就是有意让他认出来的,于是就扬起笑,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父王,好久不见,见到被你推入火坑的女儿还活着,很意外吧?”

    吕不韦在一边一口酒喷了出来,以袖掩面,咳呛几声,素来冷静的韩非也难掩震惊。

    嬴政倒是淡定看戏。

    就得好好气气这老不死的恶人,居然将灵毓扔到赵国为质,他不杀他都是看在灵毓不愿的份儿上。

    灵毓既然说想让他痛苦悔恨莫及,那就如此吧,让他知道灵毓入秦灭燕,这才叫杀人诛心。

    见秦国右丞相殷珏承认她是自己那个女儿,燕王被气到直哆嗦,“你”了半天,一口气没喘上来,倒在了地上。

    侍从看了眼上首嬴政的眼色,不仅没去扶,反而移开了视线。

    嬴政满意点头。

    只有大臣们还在满脸懵。

    殷珏是燕王女儿?殷珏不是民家弟子吗?不是男子吗?不是和王上同岁,只是一个年初一个年末吗?

    王上及冠之后韩非和李斯还商量过,等殷珏过了及冠,要送点什么礼好呢!

    再往上一看王上唇角微扬,毫不意外……

    好好好,合着王上早就知道了啊!

    吕不韦恍然。

    他就说王上怎么认识的殷珏,原来是这样!是“燕丹”的话,二人完全有条件相识和结交!

    既然说火坑,说早死,谁不知道燕太子丹死于邯郸,再这么一结合线索,好嘛!燕王!真敢想!

    拿女儿家替换儿子为质,嘴脸未免……嗯,他说话难听,还是先别说了。

    殷灵毓就没有瞒一辈子的打算,先秦时风气约束其实还不算严格,她从前更多的顾虑是在外云游不方便,现在她早已站稳了脚跟,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燕王喜醒后彻底痴了。

    “嘿嘿……都是假的,假的!”

    “连名字都没给你起,就是为了让你承担更大的使命啊!父王最看好你!”

    “姬丹没死,没死……盛儿?盛儿呢?你放心啊!父王会不让你吃苦受罪的!”

    “死了好,死了好,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嬴政犹觉不够,将目光投向史官。

    史官忍了又忍,最终也还是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燕王喜,荒唐。”

    这记下来他都觉得离谱又丢人!燕王喜看样子肯定是要“名垂青史”了!

    事到如今谁还听不懂怎么一回事儿了?怎么别人家都是质子质子到你这里让女儿上了?你不嫌丢脸我们都替你害臊!没本事强大国家也就算了,连儿子都舍不得送就送别的啊!舍弃女儿算怎么一回事儿?这不是既要又要还要,只不心疼我们的右丞相吗?

    那燕太子盛居然反倒有勇气死在战场上,好歹也算殉国了就先不骂了,这燕王喜,狠狠记他一笔!

    史官运笔如飞,大臣窃窃私语者众,然而要说真敢跳出来的,确实是没有。

    他们又不是没脑子,不管怎么说,殷珏就是殷珏,是在秦尽心竭力,让大秦日渐强盛的殷珏,是能力之强,足以坐上右丞相之位,朝野上下却并无什么人敢去阻碍的殷珏。

    既然如此,身份或性别,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也不对,还是重要的,从前培养女儿,现在也许可以看看儿子?

    李斯想了想没忍住“啧”了一声。

    算了,自己儿子虽然自己感觉哪哪儿都好,但如果说是殷珏的话……

    配不上。

    燕王喜疯了。

    燕赵二国经过秦国碾压,暂且镇服,大秦学宫培养的人才虽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勉强了。

    秦国暂且在这个冬季又安静下去。

    李斯韩非等人虽震惊于殷灵毓的身份,但这几年来殷灵毓的哪个发明创造,观点言谈不惊艳?

    除了改了个口,以及比以前避嫌一些,好像也没什么不同,殷灵毓照样从容大方的出入王宫,上朝下朝,谈论朝政,王上也一如既往的与殷灵毓君臣相得。

    想拿国籍说事儿,秦国都快统一了,想拿性别,不说多少女子干政,他们能去哪儿再找一个能替代民家殷珏殷灵毓的人出来?

    除了当时震惊时有些不好接受,细想下来,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不如干活儿呢,要知道他们现在忙的都快脚不沾地了,谁有心思想参殷灵毓呢?

    四国共划十七郡,如此广袤无际,多出的官位自然要一一安排,本国做熟的官员大力提拔,外放,有一部分直接从地方被调出去,也有朝中被外派之人,朝中职位空缺,又从地方选拔了一部分到咸阳城中。

    这其中便有喜。

    去往王都的路上,路上同僚一惊一乍。

    “什么?右丞相是女子?”

    “啊?还是旧燕公主?”

    “天呐,当年燕太子丹入赵,竟是右丞相假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