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殷珏,不动声色的调整了语速,话语也变得更简略,韩非和他辩论起来,竟是前所未有的舒心。
再加上韩非是“性恶论”和极端法治支持者,在韩国本来就难得认同,对这个比自己小了一轮尚且要多的少年,竟生出知己之感来。
他们只争论了人性中的趋利避害,自私自利是否是能够靠律法来去除的,殷灵毓坚持认为不可行,并认为趋利避害本就是人与动物的的天性,若强行下如此法令,于民过于严苛。
韩非虽然执拗,可也得承认,真的用起来,效果也许并不好。
可乱世当用重典,如今的韩国……不搏一搏,真的没有出路了。
但殷珏此人,却实实在在叫韩非认可,身体力行的为百姓治病,所学驳杂却不乱,无论何家思想,在他口中都有长处,有用武之地,实在是个很好很通透的人。
也是因此,哪怕知道他要来秦国,韩非最终还是说服自己,跟了上来。
万一他被残暴狡诈的秦王所骗呢?自己出使秦国,是不是能看顾着他些呢?
去秦国出使在韩国也不是什么好差事,韩非这个又硬又臭的刺头宗室主动请缨,韩王就利索的批了。
殷灵毓心满意足。
此刻,韩非看着相视而笑的两人,心中漏跳了一拍,只觉口干舌燥,竟如孩童般下意识抓住了荀子的衣角。
他看见……看见两个天生的领导者,只是给人的感觉并不完全相同,可都有着让人情不自禁想去追随的力量。
荀子被他这么一抓,侧眸拍了拍他的肩。
这孩子,太犟了,法家虽然适合他,可也……过于相合,让他全然不会变通。
也许不是不会,而是不想。
可是如今的韩国,容不下一个没有实权却妄图变革的韩非。
所以他才难得的出手干预了弟子的人生,他邀请韩非与自己一同来看望李斯。
也许韩非还是不会留下,但能看到自己的思想被人认可,推崇,甚至加以实施,对他们这样的学者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福和慰藉。
李斯已经跟了过来,到了荀子面前拜见,又转向韩非,笑道:“师弟,许久不见。”
“师兄,安好。”韩非放开了手,回以微笑。
李斯看着这小古板师弟似乎心情上佳,更是气闷,他刚和秦王开始并肩携手,准备踏上法家道路,怎么就冒出来一个老相识?
这个老相识身边还有他老师和师弟!
只不带他玩儿?
看到王上和李斯这个新晋的廷尉也来了殷珏处,然后王上就坐在一边,被投喂了那个古怪但非常好吃的的饼夹肉,而王上还真就坐下乖乖吃了起来,尉缭和姚贾对视一眼。
嗯……
这个辩论,还论吗?
淳于越也看到了嬴政,自觉在王上面前丢了颜面,于是匆匆坐到了一边,祝好给他发肉夹馍他就接下来吃,吃着吃着,才发觉自己抓着饼吃的满嘴流油,也是很失礼了。
但一看王上也在吃,只是比他多了条帕子擦手。
淳于越:……不知道,也许殷珏在饭里下蛊了吧。
但好吃,爱吃,再来一个。
破罐子破摔.ipg。
在嬴政十六岁这年,秦国朝堂格局突兀的改变。
隐世玉珏,花落秦国。
韩非在殷灵毓,荀子和李斯的挽留下,暂时停驻在咸阳城。
久别重逢,嬴政还未来得及给殷灵毓展示他的势力,殷灵毓先送了他一份大礼。
“六国舆图三十卷,矿脉标注二百七十处……”嬴政翻动着粗糙不知为何物的舆图,第一反应是拿出秦国现有的舆图比照。
比起他手里偏向军事,粗糙简略,只有前线最为准确的舆图,殷灵毓给他的这些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郡县粮仓,盐道,水渠,甚至还有各国贵族的私兵驻扎点。
“这就是……”嬴政低声道:“这就是你要给我的礼物吗?这七年……这七年间,你都是如此过来的吗?”
他看向殷灵毓的手。
虽然纤长,可并不细嫩,带着薄茧和细小的伤疤,想来若不是要针灸把脉,有时还会仔细保养一番,可能会比现在还粗糙。
被叫来的李斯,手指在袖中微微蜷缩一下。
可恶啊!被比下去了!
他来的时候就带了脑子!早知道应该再带点楚国的情报来!特别是那个只会抢人功劳的上官的!绝对一贿赂一个准儿!
“喜欢吗?”殷灵毓不答反问。
殿内烛火幽幽跳动。
映照着殿中其余几人的身影,也映照着他们暗沉却又火热,充满权欲的眼睛。
嬴政重新垂下眸子。
“喜欢的。”
蒙骜率先长长吐出一口气来,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
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有了这些东西,甚至比万人的军队来的要更珍贵!
他如今官至上卿,唯一的遗憾,就是比之白起,他未曾有过那样响亮的名号,哪怕他一举退五国之敌。
可有了这些东西……他若再赴战场,定能给王上打个漂亮仗!
吕不韦在一边,不吱声。
他能说什么?他都快被自己举荐的李斯给挤走了,又来一个重量级的,看样子与嬴政在他质子期间便相识的殷珏,他都怕嬴政给他从现在的位置上扯下来!
卷!必须卷!话说是不是还有几个门客能力不错来着?不管了先送再说!
见无人发现,殷灵毓点了点图纸本身:“王上不看看这个吗?”
这称呼听着略显陌生,却有一番更深的连接,她现在是自己的臣子了,嬴政想,是重新与自己绑在一起,不会再随便丢下他的了。
即便他现在已经不需要谁给他支撑。
但有一个旧友兼大才,留在了秦国,无论如何都是叫人高兴的。
低头仔细看了看,嬴政才发现这图纸的材质不对劲,并非常见的丝绢,摸起来略微有些粗糙和发黄,虽柔软却能留下折痕,上面的笔迹似乎也并非墨水,而像是炭笔,却有颜色稍浅,笔触细腻。
这七年间,殷灵毓踏遍千山万水,勘探了她所能看到和记住的每一处矿产,水利,甚至他国贵族的据点。
就是为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