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民国北平漂流记 > 第一百二十二章思媛回家

第一百二十二章思媛回家

    正月里的日光裹着酒香,闲的无事的旧时代,连檐角冰棱滴着慵懒。除了泡茶看书,也只有喝酒吃肉了。

    思媛特意为他安排小妾,倒也应了旧时人家的闲情。闲下来之后,这不就是唯一的乐趣。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话几句,晚上盖上被子造人。

    檐廊下,闲话声随着铜炉炭火明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到了暮色四合时,雕花床上锦被半掩,将人间烟火酿作绵延子嗣的期盼。

    这般慵懒的光景从除夕漫到惊蛰,偶尔兴起便邀关教授在茶楼品龙井,聊聊将来学堂规划。亦或是找范先生在酒肆对酌黄酒。说说旧时代的利弊。

    其余日子,皆是在雕花木椅上翻几页线装书,任时光从指缝里缓缓流淌。

    数月后,时局已渐次安稳。思媛抱着孩子归来那日,院子里洒落一片银铃般的笑声。

    她瞥见小妾微微隆起的小腹,指尖在绢帕上轻捻了半刻,转瞬便笑意盈盈地挽起对方手腕:“小婉,快坐下,你也是陆家的贵人了。”

    夜色渐深,随着厚重的门扉关闭。思媛将最后一扇窗合上,转身望向正在灯下沉思的陆嘉衍。

    “如今是黎先生执政,往后局势如何,谁也说不准。”思媛走近几步,烛光在她眉间投下浅浅的阴影,“当家的,该拿个主意了。”

    陆嘉衍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击,半晌才开口:“明面上的章程不必变动。只是……”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近日我要做件大事。你且安心,诸般关节都已安排妥当。”

    思媛闻言眉头微蹙,指尖不自觉地绞紧了袖口:“我才离了几个月,你竟独自揽下什么麻烦?”

    烛火微微晃动,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陆嘉衍示意她坐下,声音压低了几分:“这事要从福德海说起……”

    过了正月十五,梁锦儿便差人把他唤了去,将自己多方探查得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原来,福德海家从其爷爷那一辈起,便厄运连连,家境逐渐衰败,先是被迫将祖产出租,到后来竟沦落到要出售祖宅的地步。

    究其缘由,是家中欠下的印子钱已到了偿还期限,实在拿不出钱来,无奈之下,只能变卖祖宅。

    而买下祖宅的,正是一个贩卖桐油的商户。从那时起,福德海家便与桐油生意结下了不解之缘。

    爷爷那一辈时,家中好歹还有房子可住。然而,等老爷子一去世,家中顿时陷入青黄不接的艰难境地。

    轮到福德海的父亲当家时,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当又一笔债务到期,实在无力偿还之际,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把家里仅剩的七间屋子卖了,让全家人流落街头;要么就只能昧着良心,算计那个桐油贩子。

    福德海的父亲,几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那桐油商户吃了这么大一个闷亏,居然也就认了。福德海的父亲四处打听后才知晓,原来那商户心里明白,要是去衙门打官司,只会更加麻烦。而且当时的衙门,向来偏袒旗人,自己一个外乡来的商户,根本讨不到半点好处。

    这个消息对于福德海的父亲而言,仿佛是发现了一座宝藏。从那一天起,他便踏上了专门坑骗桐油商的道路。

    事实证明,他的这条路走得颇为“顺畅”。用这种手段,他从未遇到过官司缠身的问题,家里的钱财反而越来越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福德海自幼便过上了优渥的生活,白面、猪头肉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隔三岔五,父亲还会在家中摆上热气腾腾的涮肉。至于身上穿的,更是讲究,绝不含糊。

    在他十岁那年,父亲凭借手段,已经将那些桐油商逼得只能按照统一价格把桐油卖给他,然后由他转手赚取其中的差价。

    时光流转,等到福德海十七八岁时,他骨子里的凶残逐渐显露出来。此时的他,早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个赚取差价的中间商。他野心勃勃,想要登上更大的台面,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油庄。

    福德海满心急切,三番五次地鼓动父亲,催促他赶紧将开办油庄的计划落到实处。然而,姜毕竟还是老的辣,父亲面对儿子的再三怂恿,心里头始终犯着嘀咕,对他的说辞将信将疑,始终犹豫不决,不敢轻易迈出这一步。

    直到有那么一回,父亲终究还是大意失荆州,一头栽了进去。他被衙役们不由分说地抓了个正着,旋即丢进了大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打乱了一家人的生活节奏。

    福德海心急如焚,四处奔走,上下打点,使尽了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人脉和手段。

    一番折腾下来,总算是把父亲从大牢里救了出来。可父亲终究没能躲过这一劫,挨了一顿板子,被打得皮开肉绽,狼狈不堪。

    经此一遭,福德海算是彻彻底底见识到了官府的厉害,深刻明白了权力的可怕之处。

    从那以后,他行事风格愈发狠辣暴力,手段也愈发无所顾忌。与此同时,他也学聪明了,深知要想在这世上混得风生水起,就必须和官差们打好关系。

    于是,他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和精力,去讨好那些衙门里的人,与他们称兄道弟,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日子一长,周围的人瞧见福德海与官差们往来密切,都误以为他在上面有人撑腰,后台强硬,自然是忌惮三分,再也不敢对他有任何非分之想。

    就这样,福德海终于得偿所愿,成功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油庄,而这家油庄,便是如今众人皆知的大魁号。

    将这前因后果摸得一清二楚后,陆嘉衍心中便有了谱,旋即有条不紊地开始部署计划。首当其冲的,便是要聚拢人心。

    陆嘉衍吩咐车行的伙计们,让他们四下里去联络桐油户,将人都约到城里的崔氏茶楼。

    待众人到齐,陆嘉衍便挨个与他们促膝长谈。他言辞恳切,一一安抚,向他们郑重承诺,必定会帮他们解决眼前这棘手的难题。

    接下来,便是构建利益链条。以陆嘉衍在城中的身份地位,想要结识相关的负责人,倒也并非难事。

    在这四九城,人脉关系错综复杂,经人从中介绍,很快便能找准目标。然而,真正的难题在于,人家是否愿意理会你。

    好在陆嘉衍如今有这份底气。还记得之前,为了傅宜生的事情,他曾求到段总长面前。自那之后,每逢年节,陆嘉衍从未间断过对段总长的探访。如今时过境迁,段总长今非昔比,影响力与日俱增。

    而最后一件事,便是要抵御福德海的反扑。对此,陆嘉衍信心十足,成竹在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