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两百万毛利,提小轿车

第三百九十二章 两百万毛利,提小轿车

    七月份,过了黑木耳的采收加工区,每天都热闹的集散中心渐渐冷清了下来,在出完最后一批货之后,赵建平也回来了。

    这次哈市之行,平子在省会那边待了大半个月,也是不容易。

    但是没办法,必须得个亲信过去,毕竟业务数额太大了。

    回到中心的当天,三人就在办公室里把这段时间的账目算了出来。

    “我们这次的春耳,毛利总共两百一十五万三千六百多块!”

    当梁文峰念出这个数字时,赵建平给吓到了。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挣了两百多万!

    就算是毛利,也是匪夷所思的,在这之前,他想都不敢想。

    梁文峰继续道:“除掉税收工资运输等各方面的开支,我们的纯利大约能有毛利的一半,粗略估计纯利也有一百零几万。”

    “今年还能收一波秋耳,秋耳产量没有春耳那么多,也就七成左右,按照七成算的话,两季的纯利能有一百八十万!”

    “阿文,你这预算错了。”许承安笑着纠正:“今年六月,我去省会之前所有的耳农促成培训班才结束,有部分乡屯来不及种春耳,但是他们种秋耳是有足够时间的,所以秋耳今年秋耳的产量很可能会超过春耳。”

    “对对对,应该这么算!”梁文峰一拍脑袋:“你瞧我咋没想到这点!加上这些新耳农的秋耳,没意外的话纯利就过两百万了!”

    许承安补充:“今年种黑木耳的这些乡屯,下年进入盛收期,产量会达到巅峰,毛利很可能超过五百万,纯利也能突破两百五十万大关!”

    这些只是交易集散中心的收入,自己加工厂还有收入呢,两边进账两百万稳稳的。

    这条发财路已经完全铺好,就等着收钱了,收几年手头有了不少资金,去那个新地方也能随便玩。

    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产品名气抬起来,把沧城打造成黑木耳之城。

    这步反而是最容易的,不就做做广告嘛,有钱就行!

    最多三年,就差不多了。

    赵建平脑瓜子嗡嗡的,不知道怎么搭话才好。

    许承安和梁文峰两人张嘴动不动就几百万的大生意,这话题感觉自己有点hOld不住。

    平子怎么说是今年才在许承安扶持下成为股东的,还没有大老板的底蕴心态,不像梁文峰这样发家已经很多年。

    就算今年还没到黑木耳收入巅峰期,纯利都能有一百八十万,我分红岂不是有十八万?

    之前赵建平还以为集散中心每年最多只能挣个三几十万,自己分成能有三几万,还许承安垫付的十万块原始股至少得三年呢,没想到光是收个春耳就足够还清了。

    平子抹了把汗,这个集散中心也太能挣钱了,简直就是能下金蛋的母鸡!

    一波起飞的赵建平心情激动且兴奋。

    跟着承安哥混就是爽歪歪!

    这时办公室里的座机响起,许承安拿起话筒:“喂,您好,这里是沧城黑木耳集散中心。”

    “嗯,行,我知道了,待会我们就过去办理手续!”

    半分钟不到,许承安便挂了电话,对看着自己的两人说道:“好消息,物资局那边打来的,我们的两辆小轿车到了。”

    “这么快,那咱赶紧去提车!”

    这回就连梁文峰都坐不住了,嚯地站了起来,满脸兴奋。

    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大大升级了,然而日常座驾还是两只轮子的,梁老板感觉很是没排面,早想把嘉陵70换成小轿车了。

    当下开了越野车,三人兴冲冲地感到沧城物资局。

    接待者还是主任潘四海,这种物资普通职员无法处理,得一定级别。

    潘四海倒不像在省会见到罗光旭那样满脸愁容,省会物资局收到风声快,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失势,然而小城市的物资局还没任何消息,潘四海这个物资局主任还是牛逼哄哄的,平时走路鼻孔都朝着天。

    但是见到许承安自然就不敢鼻孔朝天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比自己还牛逼。

    如今的许承安是沧城绝对的风云人物,知名青年企业家,市政府领导身边的大红人,今年更是摇身一变成沧城黑木耳集散中心的大老板了,整个沧城的黑木耳产业的命运政府都交到他手上,就算局长见到他都得客气地尊称一声许老板,自己一个主任又哪敢在他面前给脸色。

    这已经是许承安第三次来物资局办理提车手续了,之前还有两辆大卡车和一辆越野车,轻车熟路地搞定一切,随后去银行转账,就能拿着转账凭单去提车了。

    这是两辆黄埔SH760A小轿车,黄埔汽车厂的经典车型,这牌子一开始其实叫凤凰牌,后来改了名,六十年代生产的是SH760型,SH760A是七十年代改进的版本,采用680型直列六缸发动机,功率达到90马力,最高时速能跑到130,就是耗油量高,百公里得15L,但这也是常态了,毕竟这个时代国产小汽车的发动机技术不能算很好,耗油量也不是能买得起这辆汽车的人需要考虑的事。

    这辆车外形其实挺好看的,英伦复古风格,车身大气,空间宽敞,内饰也算可以,动力不俗,如果说有什么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没有车载空调。

    后来的改款SH760B才会加装空调,但是得几年以后了,但是在沧城这样的地方也影响不大,毕竟全年下来热的时间都没两个月,再热也不比南方。

    其实这个品牌的小轿车继续做下去应该也有一席之地的,可惜桑塔纳太火了,售价和利润都惊人,厂家上汽瞧不上,91年就放弃生产了,让许承安觉得有点可惜。

    刚提了车,系统提示便弹了出来,绑定两辆新车,同时机械精通再次升级。

    许承安精神一振,原先他还有点担心这两辆新车没奖励呢,毕竟公务车是以集散中心的名义买的,而梁文峰和赵建平现在也是股东。

    不过系统貌似还是算在自己头上了,毕竟自己是大老板嘛!

    狗系统还是挺懂事的。

    许承安暗暗给系统点了个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