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韩府的后宅庭院中。
韩夫人正陪着许娘子谈笑说话。
两个人聊了些寻常女子话题。
韩夫人先是问许娘子,平日里喜欢看什么书,听什么戏。
又说到了衣裙配饰,女红针织,膳食烹饪。
提起这些女子喜欢的事物,这位韩夫人侃侃而谈,说的是如数家珍。
许娘子只是名出身匠户的女子。
对于这些官宦女眷间的话题,并不是很懂,也只能笑着努力应酬。
实话说,韩明道的妻妾,各个举止文雅容貌秀丽。
与她们一比,许娘子的心中,多少有些自惭形秽。
自己这般粗鄙的匠户女子,真的能配上青原伯吗。
韩夫人心思玲珑,见许娘子的情绪有些低落。
便温言询问。
许秋芸倒也未隐瞒,将自己这些日子的遭遇如实说来。
韩夫人听后,却捂嘴笑着说道,伯爷为许娘子红颜一怒,真是让人艳羡。
许秋芸这段时间的接触,觉得韩夫人为人很是坦诚。
便请教夫人,自己学些什么技艺,才能博李原的欢心。
韩夫人却是一笑,温言开导许娘子说道。
“伯爷相中了娘子,定然是被许娘子身上的气质所吸引。”
“你若是真如寻常女子一般,弄些织绣女红,胭脂俗粉。”
“伯爷可能反倒是不喜了。”
“说不得,这青原伯,就喜欢娘子挥锤打铁的样子呢。”
“这.....”
韩夫人的几句话,似乎点醒了许秋芸。
这让她想起来,自己与李原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那一日,许娘子因为锻铁炉高温难耐,身边又都是女子。
便脱去了抹胸衣衫,在锻铁间中赤膊着上身,挥锤锻铁。
结果,李原误打误撞的进了锻铁间,自己赤膊的样子,被李郎看了个干净。
想及此处,许娘子的脸上泛起了红霞。
她的心中已有了明悟,忙起身谢道。
“多谢韩夫人提点。”
“秋芸谢过了。”
两人又说了些体己的话。
正在这时,一名仆妇走了过来回禀道。
“启禀许夫人。”
“伯爷今日,酒饮的有些多了。”
“老爷安排伯爷与夫人在侧院休息。”
“您请随我来。”
听闻此言,许娘子连忙起身与韩夫人告辞。
带着阿莲来到了前厅。
此时的李原,已经是醉眼迷离昏昏欲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主要是韩将军的酒量实在是太好了。
今天又喝的尽兴,韩明道是一盏接一盏的劝酒,李原又不能不喝。
而喝的,又是自家酿的忘忧浆。
烈酒入喉,今日老韩倒是喝的痛快了,却苦了一旁的李原。
此时韩明道已经被管家搀扶去休息。
许娘子到前厅的时候,李原正靠在椅子上小憩。
这时,引路而来的那个仆妇对许秋芸说道。
“夫人可搀扶伯爷跟我来。”
“我带伯爷和夫人去侧院休息。”
此时,许秋芸的心中很是纠结。
她之前从未碰触过李原。
大梁这个时代,男女大防的这道槛,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过的。
李原现在已经醉倒,必须有人搀扶才行。
而在这里能搀扶李原的,也只有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妻妾。
许秋芸一咬牙,自己都决心要给人家李郎生儿育女了。
在这种小事上纠结个什么劲。
于是俯身将李原的胳膊搭在了自己肩上,搀起了李原。
天色已黑,仆妇没发现什么异常,只是挑着灯笼在前面引路。
许秋芸搀着李原,俩人挨的极近。
只感觉李郎的心跳声,都听的清清楚楚。
许娘子身材高挑不输男子,又因为常年打铁,臂力也大于常人。
所以搀扶李原,并不费什么力气。
只是觉得自己的脸颊,发烫的犹如火烧。
所幸路途不远,前面便是侧院。
到了侧院,那仆妇推开了院门。
引着许娘子搀扶李原,进入了卧房。
仆妇躬身说道。
“这里的被褥物品都是新换的。”
“需要什么夫人您招呼一声,外面自有仆役伺候。”
“夫人与伯爷您早些休息。”
许娘子忙点头谢过,那仆妇便提着灯笼离开了。
将李原平放到床上,许秋芸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渍。
并不是因为累,而是紧张的。
阿莲,看了一下说道。
“娘子,伯爷总不能穿着袍服休息吧。”
“要不咱帮他换下来。”
许秋芸稳了一下心神,对阿莲吩咐道。
“你去寻仆役,打些温水来。”
“李郎饮酒太多,出汗湿了衣衫,这睡了定然不舒服。”
“我帮他擦拭一下。”
阿莲忙点头应是,忙出寻仆役。
不多时,外面的仆役便送来了几盆温水。
许娘子褪去李原的衣衫,用绢帕为其仔细的擦拭身体。
此时的许秋芸已经摆正了心态。
自己就是李原的媳妇,伺候郎君那是天经地义。
擦过了身子,又用温水给李原擦了脚。
这才扶着李原上床休息。
李原今天其实醉的不轻,晚上几次起身呕吐。
许秋芸在一旁,衣不解带的悉心服侍。
夜色已深,半梦半醒间,许娘子忽觉身旁一个臂膀搭了过来,顺势将自己挽住。
心中不知觉的猛然一惊,但很快她想起来了,自己又有了郎君,睡在身旁的那是李郎。
随即便安心的闭上了眼睛,将身子向男人的方向又靠了靠。
一夜无话。
第二日的清晨。
李原起身时,头还有些微微发疼。
看来以后,不能和这位韩大哥如此饮酒了。
用手向身旁一摸,入手一团温热。
李原看去,却是熟睡的许秋芸。
自己昨晚醉酒,许娘子和衣而卧,看来是一直在照顾自己。
李原又不自觉的想道。
若是没醉酒,这许娘子昨夜自己不就拿下了吗。
看来喝酒,还真是误事啊。
李原起身,许秋芸迷迷糊糊的也醒了。
抬头看见李原那张对她微笑的脸。
许秋芸却是羞的低下了头。
在韩府吃过了早饭。
今天还有一件大事,便是去接手铁山县的老铁庄。
既然定州正堂高大人,将这老铁庄交给了自己。
李原也不想拖延。
调兵的军令昨日傍晚便下了,百名亲兵此时已经赶到了韩府外待命。
今日跟李原一起去的,除了定州将军韩明道,还有许秋芸。
原因无他,许娘子曾在老铁庄中生活过半年。
说起来,这里对老铁庄最了解的,恐怕就是这位许娘子了。
李原急于去接手老铁庄的另一个原因。
便是新军编练在即,但手中大梁的制式兵器,缺口很大。
如果老铁庄能尽快恢复生产,将可大大缓解。
让李原吃惊的是,许娘子竟然也会骑马。
这倒是方便了。
不多时,在百余亲兵的护卫之下。
李原一行人,快马赶往了铁山县的老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