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琪:“这个李林甫好可恶,肆意的摆弄权力独断朝廷,这样做他不知道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国家是李家的又不是我家的。”
“李林甫掌握了中央的权力,地方上又有安禄山这样的武力支持,天下也乱不了。”
“不急,杨国忠都还没上场,这个家伙更加的扯淡。”
“李林甫好歹也知道平衡各方面的势力,个人的能力也摆在那里。”
“杨国忠就是一个废物。”
叶枫:“原本节度使只负责打仗,打仗之外的事情不由节度使管理。”
“随着周围外族变得强大,大唐不得已在边境招募更多的士兵来维护边境安全。”
“与此同时国内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吃掉小地主,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变成流民。”
“朝廷对流民的政策就是去当兵。”
“到了开元末期军费大大增加了,中央无力支持如此庞大的开支,让士兵在边境屯田。”
“原本边境的将领可以立功回中央升职加薪,这其实隐藏着边境和中央权力对立问题。”
“李林甫执政期间中央权力堵塞,各种庸才无能之变依靠关系进入了中央,排斥外来地方的势力。”
“这一现象蔓延到了中央掌控的军队之中,军队的领导都是无能之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堪忧。”
“地方节度使方面吸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和大量的流民,地头蛇也和节度使勾搭上了。”
“士兵越多,节度使就能向朝廷要更多的预算了。”
李世民:“完了,完了,李隆基这是被人穿越了吗?干的这些事情完全和以前搭不上边啊!”
“军队都不保证战斗力,这不是命交给别人吗?”
刘邦:“很有可能,那些中央的官员远离边境太久了,沉迷在和平之中了。”
“文官看武将那就是嫌弃,耗费大量钱财去养军队,在他们眼中军队可能是赔钱货。”
“凉了。”
刘彻:“我很好奇杨国忠有多差啊!”
叶枫:“李林甫病死之后,接任宰相之位的是杨国忠。”
“李林甫好歹也是凭借自己能力一路爬到丞相之位,帮唐玄宗解决过财政问题,并且能够维持中央权力运转。”
“杨国忠就不一样,从小地痞流氓,嗜酒好赌,前半生生活艰苦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吃饭。”
“命运眷顾了他。”
“他有一个好堂妹,杨玉环。”
“杨玉环得宠之后,她的那些好姐妹自然也受宠了,杨家凭借李隆基的恩宠一下子成为大唐顶级豪门。”
“当时不少人想要结交杨家,准确的来说是结交这杨家四姐妹。”
“杨国忠成为了他们结交的工具人。那些人将一笔笔大量的钱财送到杨国忠手上让其交给杨家姐妹。”
“杨国忠凭借不停的送礼物,不停刷杨家姐妹的好感度。”
“杨家姐妹就在唐玄宗面前美言杨国忠,杨国忠也就走进了李隆基的视线之中。”
“凭借着高超的做人手段,投其所好竭尽可能的哄李隆基开心,配合上杨家姐妹的枕边风。”
“杨国忠凭什么得到李隆基的恩宠,在于他会搞钱满足李隆基的奢侈开支。”
“怎么搞钱呢?”
“明抢,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要求各种保存的粮食送到长安来,天下的义仓及丁租、地税全部换成布帛来补充府库。”
“李隆基看着满满的府库心里很满意,皇室的开支又有钱了能不开心吗?”
“杨国忠平步青云了。”
“哄人是一门技术,哄人哄的好,当官没有问题。”
“这是当时的朝廷的现状,想要当官就要先学会歌颂朝廷,歌颂大臣,歌颂皇帝。”
“比如,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参加科举两次落榜了。”
“落榜的原因很扯淡,李林甫主导了野无遗贤的闹剧。”
“野无遗贤言外之意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才都在朝廷里面了。”
“所以不需要招人才了。”
“其实,李林甫都将官员人选定好了,哪一个功臣的后代需要位子,哪一个贵族给了钱,自己势力之中要往朝廷安排多少人等等。”
“权臣的一次玩笑导致杜甫和其他参加科举的学子全部落榜。”
“黄巢是落榜生,这些人也是落榜生,其中也不缺乏真材实料的人才。”
“连舞弊都不舞弊了,冒名顶替都不冒名了。”
“这不是欺负人吗?”
“他们跟着大量被权贵侵占土地的流民前往了节度使的地盘,成为节度使手下的一员。”
“杜甫出于生计无奈写了一篇歌颂盛世的文章却得到官职了。”
“这一幕给了杜甫深深的打击。”
“杜甫在心中安慰自己,好好干,一定能让朝廷看到自己的才华。”
“结果,歌颂盛世的人太多了,嗷嗷一群人写诗,写赞美文章天天往那些官员家里面送。”
“人太多了。”
“杜甫只能耐心等待朝廷安排官职,等了又等始终没有受用却得到一个消息。”
“他的家人在陕西饿死了。”
“大家在语文书上看到的杜甫形象基本上是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忧国忧民的形象。”
“实际上杜甫是一位富二代,读书天赋很高,小小年纪就出名了。”
“家里面可以支持杜甫去游学,拜名师杜甫前期生活过得相当舒服。”
“游学天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称赞杜甫毫不为过。”
“这样的家庭背景短短十几年后,杜甫回到家就要接受他的小儿子活生生饿死的情况。”
“长安的繁华只属于长安权贵,悲惨属于老百姓。”
“杜甫回想在长安待着10年时间所看到的一切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盛世早已消失了。”
杜甫回想青年时期见到的开元盛世,比不上后世但当时的繁华景色历历在目。
短短十几年的功夫一切都变了。
一想到离开长安之后所见到一切,只能用一句诗句来表达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叶枫:“杜甫和杨国忠截然不同的人生。”
“杜甫的悲剧来源于上层的腐败无能,杨国忠的幸运恰好也来源于上层的腐败无能。”
“李隆基造成了这一切。”
“李林甫不太嫉妒有才之人,他想要将朝廷改为一言堂,打击自己的敌对势力。”
“杨国忠就完全不一样,他非常嫉妒有才之人。”
“本身是一个无能之辈,只能依靠杨家姐妹和哄李隆基高兴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这种人一旦得势了,他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击比他优秀的人,在身边汇聚一群歌颂自己的小人。”
“政治能力有吗?”
“可以说完全没有,特别是杨国忠担任的官职是丞相,丞相都变成这副鬼样子了。”
“底下官员只能和光同尘了。”
“杨国忠没有成为宰相之前,他和李林甫爆发了持久的党争,党争进一步破坏了内政。”
“李隆基面对朝廷头破血流的党争任其发展,继续在后宫陪着杨玉环玩耍。”
“安禄山作为李林甫的党羽与杨国忠交恶,杨国忠成为丞相之后,安禄山意识到自己不妙的处境了。”
“自己的个人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
“果不其然,杨国忠不停的向李隆基打小报告说安禄山可能会造反。”
“同时,安禄山掌握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朝廷之上不少人担心安禄山可能会真的造反。”
“李隆基头疼了,一边是干儿子,一边是自己宠妃的哥哥。”
“杨国忠会哄人,安禄山一样会哄人。”
“安禄山哄人的手段更好,能打打胜仗,现如今掌握了十几万的军队镇守边境提防契丹。”
“李隆基问杨国忠,你说安禄山造反有证据吗?”
“杨国忠:陛下,只要把安禄山招回长安,看他愿不愿意来长安。”
说到这里,叶枫对着观众道:“大家可以带入一下,你掌握了十几万的大军,还拥有一大片地盘。”
“手底下能打的将领也不少。”
“现在,你知道宰相想要弄死自己,举报自己造反之心,皇帝让你去长安。”
“你会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