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娘子,别这样! > 第156章 恐怖的落榜生(2)

第156章 恐怖的落榜生(2)

    宋言有些惊讶,但不得不说,刘义生分析的很有道理。

    这些情况,宋言能看到,洛玉衡能看到,宁和帝能看到。却还有很多人看不到,他们依旧沉浸在美梦中,只知掠夺田地,财富,美人,醉生梦死。

    尤其是那些读书人,按说读书人应该是最有远见的一批人,可在宁国绝大多数读书人只知之乎者也,只知诗书文章,只知享受读书人的特权,只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夸夸其谈,完全看不出现如今宁国虚假繁荣背后所隐藏的凶险。

    就如同那令狐睿,若是告诉他宁国有亡国之危,或许只会惹来看傻子一样的目光。

    这刘义生明显和其他读书人不一样,但如果只是这样还不足以让他心动。宋言面色沉凝:“刚刚先生言及宁国有诸多亡国之兆,敢问先生亡国之根源,又在何处?”

    刘义生脸上表情变的越来越自信,只是稍一思索,便给出了答案:

    “土地!”

    宋言眼皮忽地一挑:“请继续。”

    刘义生哂然一笑再次开口:“土地,乃万物之根本。”

    “人,需要粮食来维持生命。”

    “而土地,能产出粮食,是以土地便成了最重要的资源。”

    “我曾经研究过大楚王朝,大汉王朝,大吴王朝的历史,通过三大王朝的兴衰,我发现了一条规律。简单来说,就是极端的不公导致极端的贫富悬殊,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秩序的崩溃。”

    “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伴随着战争,而战争会带来大量的死亡,同时王朝的建立也代表着旧有势力的毁灭,是以在王朝建立初期,国家拥有大量闲置荒地,再加上人口数量锐减,百姓能掌握的土地便会增加。”

    “况且能建立一个王朝的皇帝,多雄才大略,是以在王朝初期多半都会出现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繁荣,在这个时间段粮食,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国家实力蒸蒸日上。”

    “但,这种繁荣是有极限的。”

    “当一个王朝进入中期,文化和经济达到巅峰,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繁荣之下的隐患,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量会迅速下降。”

    “皇室成员增加,会占据大量土地,导致自耕农数量进一步减少。”

    “贵族也会吞并田产,农户拥有的土地再次减少。”

    “世家大族也会吞并土地,农户拥有的田产,会被挤压到一个极为渺小的地步。”

    “统治阶层牢牢把控一切社会资源,随之而来的便是阶级固化,王公贵族,士大夫,乡绅富商为了擢取更多的财富,便会用更加酷烈的手段去压榨百姓。”

    “而到王朝末期,土地兼甚至会发展到一个堪称恐怖的程度,占据总人口极少数的士大夫,贵族和乡绅会占据全国七成,甚至是更多的土地,百姓从自耕农沦为佃户,甚至是农民。”

    “阶级固化,让下层百姓再也看不到上升的渠道。”

    “当这种极度的不公,到了让底层百姓连最基本的活着都做不到的时候,那便是揭竿而起;那便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然后,新的王朝建立,又是下一个轮回。”

    “可笑的是,无论大楚,大汉,还是大吴,在覆灭前夕,因着格物进步,财富高度集中,甚至会出现短暂的又畸形的精英繁荣。”

    “这种虚假的繁荣,麻痹着每一个上流人士,没有人会相信他们的国家会亡,就像是现在的大宁。”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刘义生口干舌燥。可惜,这里不是茶馆,不然还来一杯茶水润润嗓子。

    宋言面色不变,心中却满是惊讶,虽然他从来都没有小看古人智慧的意思,但刘义生的眼光和境界,依旧让他瞠目结舌。

    这是连王朝周期律都总结出来了。

    甚至还看出根源在于土地,在于不公。

    一时间,宋言甚至有种同刘义生对一下暗号的冲动。

    大才,绝对的大才。

    舒缓一下心情,刘义生便望向宋言,虽面色平静心里却有些忐忑,他很清楚这一番言论是何等的离经叛道。八年前,就是因为这一篇策论,导致他成为所有学子,考官,甚至是宁国大儒眼中的笑柄,成了哗众取宠之辈……他也因此而落榜。

    他相信,宋言同那些人不一样,却也不知宋言是否能接受如此激进的观点。

    几息之后,宋言忽然抚掌大笑:“好,好,好,先生高论。”

    “只是大楚,大汉,大吴三个王朝,便能从中分析出王朝周期律,先生之才学,当为当世第一。”

    刘义生吐了口气,提起的心终于放下,只是很快他的脸色忽然一遍:王朝周期律?

    然后,便苦涩的笑了。

    曾几何时,察觉到王朝覆灭的规律和根源,让刘义生心生傲慢,甚至隐隐有点瞧不起天下其他读书人。于刘义生眼中,普天之下尽是碌碌无为之辈,那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和优越。

    直至这一刻,刘义生才惊觉在这国家比自己聪慧者大有人在,只是不像他这般高调,张扬。

    就如同宋言。

    宋爵爷显然也早已发现了王朝更替的规律和根源,甚至连名字都已经拟定好了。

    王朝周期律。

    这名字何等契合,何等完美!

    刘义生的眼睛逐渐变的灼热,死死的盯着宋言,不愧是他选中要跟随,要投靠的人,这份才华,他远不及也。

    宋言用力吸了一口气,再次看向刘义生:“先生既然能看出亡国之根源,可知该如何补救,方能避免亡国?”

    刘义生抿了抿唇:“唯有一计,或可让一个王朝万世长存。”

    “请讲。”

    “自春秋战国到如今,无论是诸侯国,还是一统中原的王朝,用以维系朝堂运转的开销,主要来源便是人丁税。”

    宋言点头,所谓人丁税便是按照人头数收税,跟每个人的收入没有任何关系,一个人便缴纳一份税,两个人便缴纳两份……

    为何刘义生会忽然提起人丁税?

    莫非是……

    “于我看来,这便是最大的不公平。”

    “一个百姓家有人五口,田二十亩,要缴五个人的税;一个地主同样五口之家,有良田千亩,也只用缴纳五个人的税?这公平吗?”

    “地主田产更多,每年能收获的粮食更多,能赚到的钱更多,也就能买下更多的土地。”

    “而普通人家,一年到头收入的粮食,上缴税收之后也只是勉强果腹,偶有天灾人祸,偶尔风寒咳嗽,许是一户农家便要破产,为了渡过难关便只能变卖田产。”

    “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地主乡绅,官员权贵的土地越来越多,农户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

    “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税改。”

    “取消人丁税,将人丁税融入土地税。”

    “简单来说,便是根据拥有土地的数量来纳税,土地多的人多交税,土地少的人少交税,没有土地的人不交税……”

    “如此,地主乡绅兼并的土地,便会拥有高昂的成本,许是能够遏制土地兼并的趋势。”

    宋言吐了口气,果然是摊丁入亩。

    他的嘴唇都在微微震颤,落榜生都这么猛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