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能把互联网玩儿转的,可不仅仅苏白一个。
赤兔汽车12.68万的心动价,第二天就席卷了互联网。
一同登上热搜的,还有一条重大新闻。
龙国财政、税务、工业信息,三个部门在4月16日当天上午联合发文。
三部门联合确定取消新能源车购置税的减免政策。
自此,从14年开始的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经过了十多年的漫长延期马拉松后,终于在今天画上了句号。
当新闻发布的第一时间,无数油车车主差点哭出了声。
读小学的时候,大学不要钱,读大学了,小学免费了。
还没工作时,毕业包分配,可以工作了,得自寻出路。
买油车的时候,新能源免购置税。
买新能源的时候,你说购置税没啦?
合着国家的福利,咱是一样都捞不着呗...
取消的,可不仅仅是新能源车的购置税,各省各市也紧随其后发布了文件。
取消了新能源车工作日不限行的政策。
而当这两条新闻一发出来,各大上市新能源企业,包括上下游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开始一路飘红猛猛涨。
这一幕,又让无数炒股散客欲哭无泪。
这么大的事儿,昨晚新闻上不说,专门在今天打突然袭击,就是不想让我们占便宜呗。
不过这两条新闻的发布,也让不少民众看出了官方的态度。
以前为啥要扶持新能源,因为官方自己都清楚,新能源不行呗,你不拉它一把,它真干不过油车啊。
而现在,为啥又要取消各种优惠政策呢。
很简单,因为固态电池一出来,咱龙国的新能源支棱起来了啊。
话虽这样说,但消费者却不得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本来买车预算就这么多,现在购置税一减免,一下子又折进去一两万,就不得不考虑更实惠,更具性价比的品牌。
而这个时候,赤兔汽车的心动价,恰恰好撞到了枪口上。
一时间,各大威信工作群、家人群,全是选车的话题,憋了一年多没买车的消费者们躁动不已。
【忍不了了,我下午就去4S店看看,这个价格太有诱惑力了。】
【你买我推荐,我买我真不买,饭都捂锅里了,着啥急啊,十几二十万的东西,你不得货比三家,看看其他品牌?】
【大米、极光、领动,三家约着4月30号晚上八点,同一时间开新车发布会,这是卯上了啊。】
【反正我不急这一会儿,大米汽车是不敢想了,可也要看看一线品牌极光和领动再做决定啊。】
毕竟不是几百几千的东西,再加上主力消费群体是男性,大多数人都还是理性的,决定等其他车企上市后,互相对比再做决定。
可也有不少人,面对赤兔汽车抛出来的低价诱惑,还是忍不住躁动的心,纷纷前往各大城市的4S店看车。
一时间,赤兔汽车授权的全国数百家4S店,全都被挤得人满为患。
一开始,大家还半信半疑,毕竟高胖子的可和苏总不一样,丝毫没有口碑可言,谁知道他会怎么坑你。
可真当大家看到实车和价格后,全都高兴坏了。
车还是和发布会一样的车,配置没有少,外形也一样好看,售价也一样,全是真的。
难道这高胖子真的转性了?
开始学着苏总当良心企业家了?
可当大家看完实车后,正心动不已,面对销售人员的邀请,欣然坐下来商讨具体细节时。
热情的销售人员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一大摞文件,舔着脸笑道。
“我们赤兔汽车一向实事求是,不玩儿套路。”
“我敢打包票,这样的价格,这样的配置,其他的品牌,绝对做不到。”
“不瞒大家说,以我们的价格,根本就没有利润可言。”
确实是实话。
高胖子零利润卖车,其他品牌确实做不到。
可销售显然是提前培训过话术的,一通侃侃而谈后,话锋一转道。
“价格绝对是这个价格,这个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欺骗大家。”
“但是...”
说到这里,只见销售翻开了茶几上的文件,笑道。
“有几点我需要提前和大家说清楚。”
果然,凡事都怕但是,一听到但是,原本和颜悦色购车的一家人脸色就变了。
只见销售不疾不徐地说道。
“由于我们基本没有利润可言,所以,为了保证车企能够正常运转,能够继续为大家服务,我们提供了几项订阅服务。”
说着话,销售指着文件认真解释道。
“比如我们提供的L4级别辅助驾驶系统,也不贵,就299一个月,就相当于几包烟钱。”
“还有我们的豪华礼包娱乐影音系统,29元一个月,长期订阅的话还可以优惠到25元一个月。”
“另外,我们的APP配套智能软件,69元一个月,购买后可以远程解锁、车辆定位...”
听到这些服务,买车准备用来结婚的小伙儿都懵了。
“不是,APP也要收钱?”
仿佛早就知道顾客会这么问一样,销售丝毫不怯场,大大方方解释道。
“第一:这些服务,并不是强制的,够不够买,全凭您自己决定...”
“第二:我们的价格毕竟在这里,我们也完全可以不收取订阅费用,但是售价肯定会在这个基础上高一两万。”
“您是愿意多花一两万,一次性把这些功能买齐呢,还是能不用的时候就不用,用的时候也就几百块一个月呢?”
从这里,就能看出高永辉的高明之处了。
能冲着12.68万这个价格来看车的用户,大多数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普通工薪家庭。
他们精于算小账,却总是忽略大账。
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长期的亏损。
一辆普通家用车的净利润有多少呢,几千块,顶天了上万。
短期看,几百块一个月的订阅服务确实很划算,可一年下来就是好几千,两年就能达到同行的利润标准,从第三年开始,就越赚越多。
可销售也说了,不想用可以不用啊,哪有这么多的付费用户。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高永辉的野心了。
他宁愿卖车的时候不挣钱,就是要用低价,卷死其他同行,吸引大量顾客。
用价格换销量。
再用销量基数换付费概率。
只要买车的人多了,付费的自然就多。
既能把车卖出去,扩大用户群体,增加企业体量,从二线车企成为一线车企。
又能卷死同行。
还能挣钱。
这波叫啥,这波叫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