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倭寇的暴行,刘盈的反应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立刻派遣大军清剿,那正是村野治保希望看到的,可以将汉军主力拖入繁琐的沿海防卫战。
刘盈反倒大手一挥,命令绣衣使者将倭寇的种种暴行——被焚毁的村庄、被虐杀的百姓、被掳掠一空的惨状——绘成图册,写成檄文,在朝鲜各公社大肆宣传公布。
“看看!这就是倭寇!这就是尔等曾经期盼的‘援军’的真面目!”
“他们不曾带来一粒米,只带来了杀戮和灾难!”
“血债,必须血偿!”
真实的惨状,配上煽动性的宣传,瞬间将朝鲜军民心中那因为“公社令”而刚刚平复的情绪再次点燃!
这一次,不再是单纯为了“工分”和“吃饭”,而是融入了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和强烈的民族屈辱感!
“报仇!报仇雪恨!”
“杀光倭寇!”
“陛下,我等甘愿从军,请陛下应允!”
群情激愤,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刘盈顺势而下,以“抗倭保家”为名,大肆招募朝鲜死士。
待遇极其优厚,一旦入选,其家人即刻获得“军属”待遇,工分翻倍,优先配给粮食布匹。
而入选者本身,则将接受最严格的训练,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负责这项工作的,正是绣衣使者指挥使——郑茂。
在汉城郊外一处隐秘的山谷中,一座被称为“鬼谷”的训练营迅速建立起来。
郑茂将他那套冷酷无情、效率至上的训练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被仇恨和优厚待遇驱动而来的朝鲜青年,在这里经历着地狱般的磨练:潜行、暗杀、爆破、审讯、伪装……以及最重要的——绝对服从命令和彻底灭绝人性的冷酷。
他们要学习的不是战场拼杀,而是如何成为最黑暗中的匕首,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制造恐惧和混乱。
训练死亡率高得惊人,但活下来的人,都变成了真正的杀戮机器,眼中只有对任务的偏执和对倭寇的刻骨仇恨。
他们被灌输的唯一信念就是——忠于大汉天子,他是你们复仇的唯一希望。
就在郑茂秘密锤炼着这把毒刃的同时,刘盈在朝鲜的统治似乎愈发“懈怠”。他仿佛真的安心于经营这片新领土,甚至将大汉本土的大量朝政事务,放手交给了代王刘恒、齐王刘肥以及丞相曹参处理。
椒房殿内,皇后吕雉则稳坐中枢,与皇帝儿子一内一外,配合默契,确保帝国机器即便在皇帝远在海外时也能高效运转。
大汉政务的一切运转有条不紊进行之中,这是敌对势力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
这一切,通过倭国潜伏在朝鲜的间谍,传回倭国,让村野治保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只是这位倭国统治者并不知道,他那些间谍能存活,本身也是刘盈刻意放纵的结果。
“看来刘盈是真的打算先消化朝鲜……或许内部也有压力,让他无法轻易发动远征?”
村野治保这样推测着,虽然依旧不敢大意,但总算能稍稍喘口气,将一部分注意力转回国内。
倭国境内,形势同样错综复杂。
前任天皇虽然一度退位,但影响力仍在,身边聚集着一大批传统的公卿贵族,对村野治保这个“得位不正”、行为乖张且试图加强中央集权的天皇极为不满,形成了所谓的“南朝”势力,与村野治保的“北朝”分庭抗礼,内斗不断。
村野治保正准备利用这段难得的喘息时间,好好整顿内部,集中力量对付那些讨厌的旧公卿势力。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如同炸雷般传来!
隐居在吉野山庄的前任天皇……遇刺身亡了!
刺客只有一人,武功极高,潜入防卫森严的山庄,于深夜时分成功刺杀了前任天皇。
在被闻讯赶来的护卫乱刀砍死之前,那名浑身是血的刺客,用尽最后力气,仰天发出了一声凄厉而决绝的呐喊:
“板载!不负陛下之恩!!!”
喊声在夜空中久久回荡,然后戛然而止。
“陛下”?他口中的“陛下”是谁?
几乎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第一反应都将目光投向了京都——最大的受益者,毫无疑问是村野治保!
前任天皇一死,南朝势力群龙无首,再也无法对北朝构成实质威胁,村野治保可以名正言顺地统一倭国!
消息传到京都,村野治保当场惊呆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
他根本没有下达过任何刺杀命令!这完全是一场赤裸裸的、恶毒到极点的栽赃嫁祸!
“刘盈!是刘盈的绣衣使者!”
村野治保瞬间就想通了关键,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让他浑身冰冷。
他现在一点也笑不出来,反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果然,不等他做出任何反应,南朝势力已经彻底炸锅了。
旧公卿们悲愤交加,他们根本不相信村野治保的解释,事实上也无法解释,一致认定这就是北朝卑劣的弑君篡位之举!
“讨伐逆贼村野治保!”
“为先皇报仇!”
原本还维持着表面平衡的倭国内部,瞬间撕裂!
南北对立不再是政治博弈,而是变成了不死不休的血仇!
旧公卿们拥立了前任天皇年幼的儿子为新君,打着“讨逆复仇”的旗号,迅速集结兵力。
倭国的内战,就这样以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被彻底引爆了。
村野治保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乱成一团的朝堂,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彻底落入了刘盈的算计之中。
刘盈根本不需要劳师远征,他只需要派出一把淬毒的匕首轻轻一拨,就让他最大的后院燃起了滔天大火。
他现在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和兵力,投入到这场注定惨烈、消耗国力的内战之中。
而海峡对岸的那个男人,此刻或许正站在王京的宫殿里,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等待着他和倭国在内战中流尽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