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 第344章 新发现

第344章 新发现

    开幕式很简短,却也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把这个看成是异常动员大会,绝对的提振士气,振奋人心。

    九点钟开始,九点半所有的科研人员,便都进入了研究集装箱,开始了一天的研究,午饭都是由专人送进去,等到下午四点来钟,便传出了第一个好消息。

    厉元朗来到了十一号研究室,然后就看到了竹青贞跟叶子胜也在这里。

    慕容春城陪在一个四十来岁,满脸儒雅的男人身边,见到厉元朗后,便开始介绍:“这位就是港大的慕容枫教授,也是我的叔叔。”

    厉元朗伸手跟慕容枫相握,然后说:“这里破译了鬼子的电报码?”

    慕容枫点头,指着旁边一摞摞的文件说:“金东坡教授的团队,按照时间线甄别出了第一批电报,让我帮着破译。”

    “随着二战结束,特别是岛国宣布投降后,一些加密电码被解密。”

    “但我发现,这些加密的电报码并没有对应的密码本,于是我又试了一些方法,进行反向破译,然后就有了惊喜的发现。”

    一般情况下,加密电报多是由发报机发送,根据摩斯电码实现,一般都是发送0到9这些数字,再根据早就约定的密码本,然后进行破译。

    因为加密的原因,密码本可以是任意的书籍,或者字典,又或者事先约定的东西。

    比如发送第一组1873,那就有可能是第1本书,第8页,第7行,第3个字!

    如果准备了10本书,就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加密,想要破解如同大海捞针,所以在没有知晓密码本的情况下,反向推理出来的概率非常的低。

    慕容枫却笑着说:“时代不同了,我把所有已经解密的密码本,都上传到了电脑上,又让学生写了个程序,这样就等于有了个大型的词典。”

    “然后再把电报秘闻输入进程序里,根据最终的结果进行反推,然后找到了最合适的密码本,对所有的电报进行了破译。”

    一叠A4纸被摆在了桌子上,上面黝黑的文字,仿佛还有些温热的温度。

    破译的电文里,还真藏了一个秘密,跟郑思定猜的差不多,这一批宝藏最初有十六辆军车,后来随着战事吃紧,六辆车上的物资被藏在了西峰乡的山洞里。为了方便以后寻宝,电报里还记载了精确的经度跟纬度标……

    虽然过去了几十年,有些乡镇的名字已经换了,但坐标不会骗人,只要按照这个位置找过去,肯定会有所发现。

    青铜器在文物中可是货真价实的重器,珍贵的如青铜剑,编钟,每一次出土都能让人梦回春秋战国,如果能够发现一些,带有铭文的青铜鼎,那就回到了商周,甚至更早的历史。

    在竹简普及之前,一般都是在甲骨上刻字,遇到了重大的事情,才会铸造青铜礼器,并且在上面篆刻铭文。

    现在面对六卡车青铜器的线索,厉元朗的心狠狠的动了,如果能够把这些宝藏都找过来,并且都放在瑞丰县的博物馆里,那么瑞丰县绝对能够名扬华夏,甚至享誉全球。

    就在厉元朗准备做点什么的时候,叶子胜轻轻的咳嗽了两声:“元朗,这件事很大,也很重要。我个人的建议是,让慕容厅长先跟省文物局的打个招呼。”

    “当然,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让瑞丰县的公安,先封锁坐标位置的山洞。”

    竹青贞考虑的更多:“让省文物局,省博,以及研讨会方面,各派一个工作人员盯着,到达位置后,记得拍摄当地的画面。”

    “对,就这样做,把这次宝藏发掘当成了一次特殊的考古,我们县全力支持。”厉元朗立刻赞同,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谁知道山洞里还有没有东西。

    再说了,这边人多嘴杂,如果谁往外发了短信,被人捷足先登了,到时候瓜田李下,还真说不清。

    所以竹青贞跟叶子胜提的方案,是最稳妥的方案!如果宝藏还在,大家伙都能分功劳。作为首先发现线索的瑞丰县,并且已经派人守住了现场,获取这批青铜器的概率非常高。

    哪怕最终交给了省博,那瑞丰县也要记首功,毕竟瑞丰县的确出力了!

    如果那里没有宝藏,又或者出现了其他的意外,板子也不会打在瑞丰县的身上,所有的行动都符合流程,谁也没办法说什么。

    况且,今天是11号,明天就是12号,天海市的考察团就要来了,研讨会上犯的错误,可不能在招商会上再犯了!

    如果说招商会是确定收益,那么六车青铜器,就是不确定的收益。厉元朗肯定会拥抱更确定的收益,而不是去寻找,那些历史尘埃里的宝藏。

    想通这些道理后,厉元朗点头:“先选代表,我这边就让瑞丰县刑警队的方耀祖带队,然后前往坐标处。”

    “慕容厅长,我个人的建议是,您向上面先口头汇报。如果确认那一批青铜器还在山洞内,再写上文字的材料。”

    “毕竟,现在只是宝藏的线索,还没有找到宝藏!”

    厉元朗提出这样的建议,不只是为了留出工作弹性,也是为了多给瑞丰县争取一些功劳。守住藏宝洞,顶多算是个小功劳,如果能够进入藏宝洞,发现青铜器,那么瑞丰县的功劳可就大了!

    慕容春城自然会卖厉元朗这个面子,当着大家伙的面,慕容春城打出了电话:“韦厅长,我向你报喜。”

    “我在瑞丰县,港大的教授整理这批文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牵扯到当年鬼子侵华时,运走的六车青铜器。”

    “虽然只有一个模糊的坐标,但我依然要求,瑞丰县公安局派人前往坐标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又选出了三个代表跟着。”

    “如果有发现,我会继续向你汇报。同时建议省文物厅,再派一些文献方面的专家,来到瑞丰县,加大对这批文献的解读力度,争取发现更多的线索。”

    历史是什么?就好像是被埋进黄沙里的时光,人们通过文物,以及历史记载,还有当年的自然环境,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尽可能的还原当年的情景。

    现在有了这么大的发现,慕容春城可不能独吞这份功劳,必须要分润出去,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这样才能尽快还原出当年的史实,也让他的青云路,走的更稳,也走的更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