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权力深渊:重生为清廉老爸平反! > 第343章 研讨会开幕

第343章 研讨会开幕

    朝阳初升,霞光万丈,漫天的云彩都散了,瑞丰县的天,蓝的发亮!

    微风轻拂,湿润的草木香气萦绕在大家伙的鼻孔,虽然有些微冷,但也让人精神一振。

    厉元朗穿着崭新的行政夹克,站在霜林书苑的门前,昨天邀请的专家学者都已经办理了入驻,因为有些来的早,有些来得晚,所以厉元朗也只见了个大概。

    现在专程等在这里,就是为了混个脸熟,尽量跟每个人都打个招呼。虽然他们是看在叶子胜跟竹青贞的面子来的瑞丰县,但厉元朗不能把人情当理所当然,该展露瑞丰县的热情,瑞丰人的好客,还是要展露出来的。

    陆锡明陪在郑思定的身边,看到厉元朗,郑思定便热情的打招呼:“厉县长,吃了吗?”

    厉元朗伸手跟郑思定相握:“吃了,郑院长,瑞丰的早点,合口吗?”

    郑思定缓缓的点头,然后看到不远处走过来的人,便立刻招手:“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省立大学的金东坡教授,在近代史的研究上,堪称是大拿。尤其擅长少数民族的研究!”

    “经过他粗略的鉴定,这批近代文献里,藏着日寇当年侵华时,留下的电台通讯记录,如果能完整的破译出来,将会成为那段历史里,最为严谨的史料。”

    厉元朗伸手跟金东坡相握,嘴里寒暄着:“金教授辛苦,这几天我们将会提供一些生活助理,将会从健康养生的方面,给大家提供专业的调养。”

    “金教授一定不要见外,在这里调养好身体,有了好身体,才能研究出好的学术成果。”

    “太客气了!真的是太客气了!瑞丰县人杰地灵,又有厉县长这样的好领导,我相信这里的百姓,一定能安居乐业!”

    就在大家伙寒暄的时候,又有两位老者走了过来。

    郑思定继续为大家伙介绍:“这位就是北大估计研究院的张富临教授,古籍研究方面的专家,堪称是泰斗级的人物。”

    “这位王曾,人称王一眼,是华清考古系的教授,尤其擅长玉器的研究。”

    “荣幸,真的是太荣幸了!老教授,老专家,都是国宝级的大人物,平日里见到一个都很难,现在大家伙齐聚瑞丰,绝对是一大幸事。”厉元朗的嘴角上翘,脸都快笑成了一朵花。

    张富临叼着烟斗,对着厉元朗说:“安保措施做的不错,一定要坚持不懈,并且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

    “这些古董文献,不只价值不菲,学术研究层面重要。还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些瑰宝传承下去。”

    王曾也帮腔:“很多东西我大概看了几眼,的确符合当年鬼子侵华时,搜刮的文物。但我有一个地方想不通,传言当年他们搜刮了很多青铜器,为什么没在这里出现?”

    这还真是个很重要的线索,厉元朗的眼睛立刻瞪得好像铜铃般:“过两天,我亲自带人,去文物的发现地,地毯式的再摸排两次,希望能够找到这些青铜器。”

    郑思定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个人的看法,应该是鬼子在败亡撤退的过程中,因为青铜器笨重,所以他们藏匿在了某个地方。”

    “然后退到了藏宝地,发现局势岌岌可危,于是藏起了这批文物,然后带着金银细软,狼狈的逃回到了鬼子国。”

    “所以,我大胆的猜测,青铜器或者其他笨重的大件文物,埋藏的线索,大概率就藏在在那些历史文献中。”

    金东坡认真的看着郑思定,发觉他说的很认真,便提醒了一句:“你这个想法,还真的很能想!”

    在学术界,或者在文物鉴定界,最忌讳的就是把话说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文物鉴定的过程中,如果都是熟人,或者是学术界的,那自然可以直言不讳。但如果牵扯到了陌生的鉴定人,哪怕对方拿的东西是假的,但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都不能说是假的,而是要说:看不准,或者拿不准!

    大家伙都是人精,自然听出金东坡在帮着郑思定找补。厉元朗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而是把手一伸:“里面请,一会开幕式就要开始了,没有文艺会议,没有冗长的繁衍,只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更像是誓师大会,不耽搁大家伙的时间。”

    如此简洁明了的安排,倒是让大家伙对瑞丰县高看了一眼,毕竟文山会海已经成了习惯,有些领导的发言稿,好像是缠脚布,又臭又长,让人无法忍受!

    像瑞丰县这样的,还真是非常的少见。

    之所以这么简单,是因为闹了个乌龙!

    厉元朗以为柳杉安排了文艺表演,柳杉认为是厉元朗安排的,结果等到了今天,才发现没有这个准备。

    既然不能热热闹闹的办,那就走极简风。厉元朗立刻修改了发言稿,只要能有个电视画面就行!

    随着人越聚越多,眨眼间时间来到了九点,就在有些喧扰的气氛中,集结号嘹亮的声音响起,原本有些喧嚣的会场逐渐安静下来。

    厉元朗大步的走上了台,没有用发言稿,直接脱稿:“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能在百忙中莅临瑞丰县,我代表全体瑞丰县人民,向你们表达最真挚的感谢。”

    台上的厉元朗,对着大家伙深深的了一鞠躬。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这个开场白中规中矩,不丢分,但也不惊艳。

    厉元朗继续说:“大家伙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瑞丰县,是因为这里发现了一批文物跟历史文献,这些文物是鬼子侵华时的战利品。这些文献里记载了,鬼子侵华时的铁证。”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多出研究成果,把当年的历史还原,让更多的人知晓当年华夏人经历的苦难。”

    “最后,我宣布,研讨会正式开始,让我们齐心协力,正视历史,不忘屈辱,警示后人!”

    随着厉元朗的话音落下,冲锋号的声音响起,一种来自灵魂的震颤,让所有人都热血激昂!虽然有些专家教授,都已经垂垂老矣,但他们的血脉被唤醒,眼睛开始一点点的放光。

    号声一转,熟悉的旋律响起,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面对五星红旗开始默默颂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