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444章 都是靠颜值吃饭的

第444章 都是靠颜值吃饭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放在几百年前能喊,放在如今喊,合适么?

    高欢与宇文泰心中肯定是知道答案的。

    北朝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南朝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

    这些世家门阀之下,还有大大小小的世族郡望。

    你跟这些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会认么?

    高欢、宇文泰心中也知道答案。

    李爽说过了那句酒话之后,便似醉倒了一般,不再言语,让两人有些七上八下的。

    此后,李爽就像是一个没事人一样,于滑台整军,合兵五千骑,带着两人和一众北人将领一路南下。

    一路示军威,安百姓,剿贼寇,招抚流民,置于州郡。

    高欢、宇文泰其实并不明白。

    如今南梁兴十万大军讨伐巴蜀,又遣襄阳之军讨伐汉中,两路大军,气势汹汹,意图再度恢复二分天下之势。

    这十万大军可不是世兵为主的西贝货,而是建康朝廷真金白银招募的骁勇之士,直属中央禁军,战力强悍。

    而且,军中集齐了南梁能打的武将。

    李爽的大本营关中正是虚弱的时候,此刻他不想着怎么巩固大本营,抵抗南梁的进攻,却在河南闲逛?

    他现在干的事情,遣一上将即可为之。

    心中不解,可高欢、宇文泰也不好直言,就这样跟着李爽从滑台一路南下,经过大梁城,顺着蒗荡渠而下,向着淮上而去。

    ……

    建康。

    “陛下,北虏大野爽率领五千骑南下,快要至淮上了。”

    朱异将这个消息禀告给了萧衍,对方皱着眉头。

    李爽此时,在洛阳、在长安乃至是在成都,都是合理的,独独不该在淮上,还只带了五千骑。

    他要做什么?

    “难道这竖子想要求和?”

    萧衍呢喃了一声,朱异听了这话,赶紧道:

    “陛下,应是如此。”

    萧衍看向了自己的宠臣,却听他说道:

    “关中大旱,户口减半,大野爽无力支援巴蜀汉中,黎浆之败,更是让其元气大伤。此时求和,乃是最好的时机。”

    朱异这么说的底气,便在于此刻战场上的南梁的表现。

    萧纪的十万大军已然进逼江州,正展开攻城战。

    这一路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毕竟,他们要进攻江州城,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取不了巧。

    可另一路的兰钦军,表现的却很亮眼。

    自襄阳起兵,顺着汉水北上,已经攻占了始平郡、上庸郡、南上洛郡、洵阳郡、魏兴郡五郡。用不了多久,兵锋将至南郑。

    “陛下,大野爽迁关中之民入蜀,触怒了汉中巴蜀一众羌氐獠夷。此次兰钦将军征讨南郑,可谓民心所向,便是魏国的羌氐官吏也都站在了我军这边。一旦南郑被兰钦将军拿下,王思政坚守江州已然无用。”

    朱异说着,又道:

    “大野爽眼见如此,又无力救援,生出求和之意,也未可知!”

    萧衍听了这话,点了点头,道:

    “吐谷浑那边如何?”

    萧衍最想要看到的局势便是梁军进攻巴蜀,吐谷浑也能趁势进军,扰乱陇右、川西之地。

    如此,才能够给李爽足够的压力。

    “禀陛下,我军派去的使者还没有回转。去岁夸吕被大野爽所欺,割让了数州之地。若是此次能协助我军,巴蜀可定矣!”

    萧衍道:

    “派使者去查探一番,看看大野爽是何意?”

    “臣尊旨!”

    ……

    “大王,臣可等到你了!”

    淮水岸边,大军营地。

    侯景急匆匆的跑进了大帐之中,抱住了李爽的大腿,哭了起来。

    “臣还以为这一辈子就见不到大王了。”

    “起来!”

    李爽踹了侯景一脚,对方跳了起来,立马不嚷嚷了。

    “万景,多亏了你事先将兵马布置好了,否则,此时淮北诸州恐非如此情形。”

    “这都是有赖大王之恩德,臣只是做了些份内之事。”

    李爽一笑,向前走了几步,侯景则似跟班一样,亦步亦趋。

    “黎浆战败之后,贾氏兄弟一死一俘,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侯景清了清嗓子,正声道:

    “那陈庆之看似老朽,手段却不输当年。当是时,梁军布下了天罗地网,可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臣屡遭追杀,可心中却始终怀着一颗对于大王的忠心,想着大王的教诲,才能屡屡逢凶化吉。最凶险之时,臣几乎要身死当地,命丧鱼腹,可想着还没有见到大王最后一面,臣怎么能死呢?”

    李爽听着,微微点了点头,问道:

    “那你是如何躲过追杀的呢?”

    “臣口中念诵着大王万年无期,身上涌起了无数的力量,抱着一根木头,跳入淮水,直接游到了对岸,才躲过了追杀。”

    侯景说着,又躬身一拜。

    “要不是当年大王要我等习凫水之术,臣恐怕难以再见大王。大王的恩情,臣等感佩莫名。”

    李爽笑道:

    “可我怎么听说是人家念贤放了你一马,你才躲过了梁军的追杀,回到了广陵城?”

    侯景面色一变,呆立当场,呢喃道:

    “这不可能,就算念贤投了大王,贺拔胜麾下那么多的部曲,难道也投了大王?”

    李爽却是道:

    “有何不可,不然贺拔胜当初能带这么多部曲去梁国么?”

    侯景听完,刚想要拍李爽的马屁,却忽然想起了什么,骂道:

    “这武川蛮子,都是自己人,还黑我这么多金子。”

    李爽笑道:

    “没人问你要,可都是你自己给的。”

    侯景听完,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道:

    “大王,如今念贤可是升了官,进了寿阳城。我们要不要——”

    侯景还没有说完,李爽直接打断了他。

    “此时还不是良机。”

    “那何时才是良机?”

    “梁国派来议和的使者应该快到了,你去和他磨一磨。”

    侯景感觉有些为难,无他,他是有自知之明的。

    “大王,臣这样子,何以取信于梁使?”

    李爽一笑,问道:

    “你小子在豫州这几年,缺德事没少干吧?”

    侯景不语,只是有些忸怩,看向了李爽,却听他道:

    “那不是有一个比你长得好看的么?”

    侯景听完,立马明白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