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影节…依然群星璀璨!
各大剧组轮番登场,最令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封神传奇》剧组,向崋强带队,李连结、范小胖、古天楽、黄小鸣、杨天寳都来了!
博纳的于东也一起…
听说博纳保底十亿拿下了《封神传奇》的内地版权!
其实这个项目,最开始是中国星、华宜的项目,当初,华宜还跟360还宣布达成合作:360游戏获得《封神传奇》IP的手机游戏改编权,将整合超过1亿元的资源用于和《封神传奇》的跨界合作及IP游戏改编…
咱也不知道发生了啥,总之,华宜退出了…
背后的投资方换成了博纳、阿里以及爱奇艺影业!
主控发行方还是博纳…
于东信誓旦旦表态:“我希望《封神传奇》可以勇破25亿元!打破《捉妖记》的暑期档票房纪录。”
《封神传奇》之外,《绝地逃亡》、《赏金猎人》以及成龙的《普通人》(后改名《英伦对决》)备受瞩目!
当然,都比不上沈言率队的《周处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7月22号上映,主演沈言、杨蜜、谢苗、梁佳辉、吴真宇还有惠英红…
“《周处》属于现代武侠片,你们应该也看了剧情简介,这个故事不太适合发生在内地,我们跟银都的人商量了一下,还是放在了香港拍摄,邵氏影业负责协拍…”
“陆洋执导…95分钟,一点也没有拖泥带水,节奏飞快…”
“票房…15亿吧,毕竟这个题材很新颖…”
“海外…海外我怎么预测?你应该让海外的发行公司来预测…”
“海外版权交给A24还有MK2运作,他们有经验…《大人物2》卖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海外票房呢!”
“《欧维》…那个剧本写了亚裔,那我就给陈导明老师还有惠英红老师发了邀请,然后他俩就同意了…你要知道现在北美做独立电影还有原创剧情片的没几个公司了…我们愿意做,剧本不错,汤姆汉克斯就同意了,没那么复杂…”
沈言很随意回答了几个问题,然后进了内场…
其他几个人也在各自回答记者提问。
……
上影节承载的更多是宣传作用!
还是那句话:与其说是国际电影节,不如说是华语片大卖场。
对于一个电影节,尤其是国际电影节来讲,重中之重的主竞赛单元,完全不受媒体和观众待见…
即便今年展映单元有一批经典电影,包括《燕尾蝶》、《党同伐异》、《紫雨》还有大师单元——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逝世30周年回顾展、伍迪·艾伦影展、南腔北调——佐临·桑弧·凌子风·水华纪念回顾展、张国荣诞辰60周年回顾展…
也登不上文娱版块。
因为头版已经被一堆明星琐事、红毯照霸占了!
尤其是柳亦菲牵手吴凡——《致青春2》霸占了热搜…
包括杨蜜、柳亦菲打招呼…
不是,打个招呼也能上热搜?
记者们也放弃了没有眼球效应的参赛影片,主要集中在明星发那个面,尤其是流量方面…
那今年最有流量的电影是哪部?
《致青春2》?
《周处除三害》?
NO,NO,NO!
是《爵迹》!
郭景明率队,主演范小胖、吴凡、陈穴东、陈伟霆、郭采洁、林允、严宽、李治廷…
头版报道‘郭景明《爵迹》亮相上影节红毯爵迹家族展神颜’…
好家伙,几百家媒体争相报道…
沈言…直接去了论坛单元,第一场论坛叫‘电影与资本:相爱不相杀’…
阿里影业、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和万达院线的老总以及黄建新都来了,当然,最主要还是沈言!
大家先讨论的IP…
“IP的泡沫来自于所谓的文学IP、游戏IP、互联网IP,很多人认为掌握了大量的IP就能变成最大的电影公司,这是一个笑话。我们所谓的IP不是电影的IP,首先是一个好的电影。”
“我记得某一家公司的老板说他要拍《三十六计》,我说你这辈子都拍不完.一年一部你拍36年!《七武器》拍七部,这叫IP吗?”
然后于东说了保底发行:“最近的保底发行变成什么了?就是溢价。从投资开始,成本不断追加,连导演也要分红、投资、参股,变成了一种股份制的项目合作,对影片是不利的。”
顺便聊了《叶问3》:“再一个就是被资本证券化,《叶问3》事件实际是被资本证券化,拿着这个产品明保暗保,圈了很多市场外的钱,或者金融资本的钱,这就造成了社会动荡,引发了庞氏骗局。”
主持人尹鸿把话题传给沈言:“沈言好像从来没有保底发行过任何电影?”
“对,我觉得没多大意义…你掌握的发行渠道肯定比不上我,你可以跟门户网站合作,可以跟院线签返点协议,我也可以啊…还有一点,他们给的保底价格跟我预想的差了不少…”沈言举了个例子:“比方说《唐探》,快鹿之前找过我,说30亿票房保底发行,30亿票房,我需要你保底发行?我自己就给保了!”
“那您的意思,多少钱?”
“至少要给80亿票房的保底费…”
于东插话:“八十亿票房…这个有点离谱了!”
沈言一脸严肃:“我们星火工作室出品的电影,你能参与到发行,这个价码,我觉得是合适的。如果你觉得不合适,那就是看轻了我们这些内容创造者,你连溢价都不敢溢价,还敢说是资本,我鄙视这种人!”
呃,沈言明显是在开玩笑…
这是拿资本当傻子!
不过,沈言一般不跟资本打交道,他本人就是资本…
以前,星火工作室占据产业链上游,沈言作为内容供应方,已经不缺钱了,现在,手里有猫眼这么个发行渠道,补全了产业链…
“那沈导怎么看IP?”
沈言很认真回答:“其实,北美电影最近几年,基本没有什么原创大制作问世,就是因为原创的风险太大,很难精准把握观众的喜好和时代的审美,很难把握最大公约数…对于资本来说,有一个IP基础,再加上粉丝众多的流量,可以搏一个基础票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所谓的大IP+流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