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二年春,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朱雀大街两侧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
青石板路上,车轮碾过一夜秋雨留下的水洼,溅起细碎的水花。
一辆装饰简朴却透着威严的马车缓缓驶入城门,驾车的侍卫腰悬唐横刀,身姿挺拔如松,他们护送的,正是刚刚在西方边陲立下赫赫战功的吴天岩将军。
百姓们窃窃私语,谈论着前线传来的捷报。
据说此次战役,唐军打得西方诸国闻风丧胆,大唐的威名,再次远扬四方。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有年轻的妇人,抱着孩子,轻声讲述着大唐军队的英勇。
还有热血的少年,握紧拳头,憧憬着有朝一日也能像吴将军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
马车一路驶向皇宫,吴天岩坐在车内,思绪却飘回了战场。
如今,看着长安的繁华依旧,百姓安居乐业,他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多了几分牵挂。
陛下的风疾,不知是否有所好转?
两仪殿外,锦衣卫指挥使王灿和不良人指挥使董然早已在此等候。两人见到马车停下,立刻上前,恭敬地打开车门。
“吴将军,陛下在两仪殿等你呢!”
王灿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敬意。
吴天岩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铠甲,点了点头,大步走向殿门。
踏入两仪殿的那一刻,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太师椅上那个熟悉的身影上。
只见李治正伏案批阅奏折,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全然不似传闻中被风疾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模样。
吴天岩心中一惊,愣在了原地。
李治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到来,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吴将军,回来了啊?”
“是,陛下!臣回来了!”吴天岩回过神来,连忙行礼,心中的惊讶却难以掩饰。
李治放下手中的奏折,站起身来,走到吴天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是不是很惊讶,朕的身体很好,你来的这一路上,估计是都听说朕犯了风疾,朕要不行了,朕的大限也快了是吗?”
吴天岩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犹豫片刻后说道:“臣听闻陛下风疾发作,心中忧虑不已,日夜盼望着能早日归来,护陛下周全。却不想……”
李治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没那么严重,朕是装病,是犯了风疾,但是并不严重。不过等朕出了这两仪殿,朕可又要生病了,还请爱卿出去后不要说漏嘴了。”
“是,陛下!臣定当守口如瓶。”
吴天岩郑重的说道。
陛下此举必有深意,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陛下以病弱之态示人,或许正是为了迷惑敌人,掌控局势。
吴天岩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小册子,双手奉上:“陛下,这是大军出征的所有战报和损耗,还有立功将士名单。”
“此次战役,将士们奋勇杀敌,不畏牺牲,才有了这场大胜。”
李治接过小册子,仔细翻阅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朕知道了,有功将士,等他们回来以后,朕都会一一论功行赏。”
“此次大捷,你们功不可没。”
吴天岩看着李治,心中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臣在与中东人和西方人交战过程中,发现他们眼中满是仇恨的种子。”
“臣觉得,陛下不该同意他们的投降。既然打都打了,不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我们大唐虽然会损耗国力,但是,他们可是亡国灭种啊!国家可以战后慢慢治理。”
“陛下,虽然协议签订了,但是,臣愿意带一支精兵强将,接着攻打西方,事后,陛下只需要说是臣的自作主张便是。”
李治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抬起头,眯起眼睛,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吴天岩:“怎么?在你吴将军的眼中,朕就是那么容不得身上有污点的人吗?”
吴天岩心中一紧,当即拱手,单膝跪地:“臣不敢!”
“臣只是为大唐的长远考虑,担心这些敌人日后卷土重来,危害我大唐边境。”
李治背过身去,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宫墙,语气缓和了下来:“你想得到的事情,朕又如何想不到?”
“朕也知道,等稳定下来,等后世之君再攻下西方这种话,基本上没什么机会。”
“时间太长,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可是,若真如你所说,朕一意孤行,致使我大唐百姓民不聊生,这么大片的土地,到时候真的能吃得下来吗?”
“就是现在,朝廷接下来每年拨款都维持不住。”
吴天岩沉默了,他明白陛下的顾虑。
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国力、民生的比拼。
大唐虽然强大,但连年征战,百姓早已疲惫不堪。
若继续西进,即便能取得胜利,后续的治理和维持也将是巨大的难题。
“想要彻底荡平西方?”李治突然起身。
“你可知维持这条横贯西方的蒸汽铁路,每年要消耗多少精铁?工部新制的蒸汽机,又有多少匠户为此失明?”
吴天岩沉默了。
他想起行军途中,那些用蒸汽挖渠却被烫伤的百姓。
想起为制造火器,各处的铜山已被开采得千疮百孔。
李治走到舆图前,看着整个欧亚大陆。
“你看这万里疆土,每一寸都需要用粮食、用人心去滋养。”
“朕的病,是装给别人看的。”
他的指尖停在君士坦丁堡,“但大唐的疲惫,却是真的。”
“陛下,当年汉武帝,可就举国之力,灭了匈奴啊!我大唐也当有破釜沉舟之勇气!”
听到吴天岩的话,李治摇了摇头。
“不一样的,吴爱卿,当时大汉的百姓和我大唐的百姓,能一样吗?”
“那时候,都是苦过来的,再吃点苦也没什么,可我大唐百姓过的日子,是汉武帝时期的百姓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我大唐百姓民智已开,这天下,少不了的就是聪明人,一旦去,朕一意孤行,打得我大唐百姓苦不堪言。”
“到时候,你猜猜这天下,有多少人会因为日子开始不好过了而造反?”
“百姓都有自己的思想了,到那时,即使有那么多土地,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