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开方如下:
黄芪9克,桂枝6克,当归6克,忍冬藤9克,天仙藤9克,路路通6克,木通5克,炙甘草3克,丝瓜络6克。
写好之后,其他人立马发现方言这个方子和原来的方子不一样。
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是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用于治疗血痹,这里根据经同志的症状进行了调整,去掉了芍药、生姜、大枣,加入了其他药物。
方言像是也知道肯定有人看到他的方子要提出疑问,于是还写了说明:
经同志因长期处于低温、潮湿、含氟化学试剂暴露及次声波环境中工作,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经络,发为众痹。
其临床表现以游走性关节疼痛为主,右侧症状重于左侧,契合《灵枢》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经典论述。
同时,结合中医气血理论,经同志右侧主气,阳明经多气多血,久病累及气血,形成气虚血瘀之证。
所以,我以《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化裁,确立补气活血、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治疗原则,兼顾标本、动静结合。
方中黄芪大补元气,为补气之要药,使气旺则血行。
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与黄芪配伍,一静一动,推动气血运行。
当归补血活血,养血而不滞血,三药合用,从根本上改善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
选用忍冬藤、天仙藤等祛风湿通络之品,针对风寒湿邪致病的标证进行治疗。
其中,忍冬藤性寒清热,兼能通络,可制诸药温燥之性,天仙藤苦温,善于行气化湿、活血止痛。
配伍丝瓜络、路路通等药物,与藤类药材形成协同效应。
藤类药物善走经络,可通达肢体关节,路路通能通行十二经,其性走窜,可增强通络之力,针对众痹游走性疼痛的特点,疏通全身经络,使气血畅行,病邪得除。
该方剂补气以扶正,活血以通脉,祛风除湿以祛邪,通经活络以止痛,使气充血行、经络通畅,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状态,驱除病邪,缓解关节疼痛症状。
写完过后,方言上下检查一遍后,这才递给了经同志,并说道:
“这个是药方和医案,你平日注意重点保护疼痛关节如佩戴护膝、护腕,避免受凉,冷风直吹,工作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居住环境保持干燥温暖。多吃黄芪、生姜、红枣等温性食物,忌生冷比如如冰饮、寒性水果,可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之品,避免肥甘厚味加重湿邪。”
“嗯,谢谢方大夫。”经同志认真的点点头,方言看他这个是速度最快的。
方言在看到他接过单子的时候,手还是在抖,于是说道:
“另外你这个手抖的问题,要定时活动关节,伸展、按摩,促进气血流通,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伤气血。”
经同志笑着捏了捏自己的手,说道:
“我一定记住,尽量做到!”
方言这边也算是做到自己应该做到的提醒了,工作环境这块也只能让钱主席来处理。
接下来就该第四位看诊了。
方言看向钱主席,这回都不用他提醒,钱主席就心领神会,转过头对着剩下的三位扫视一眼后,说道:
“老周,你过来吧。”
这个老周面容清瘦,戴着一副玳瑁眼镜,眼神中透露出沉稳、内敛的气质。
他面带笑容整个人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端庄大气的印象。
不过他有个很明显的特征,他眉毛左边比右边高,一侧额头上还长着一个痦子。
方言知道,这位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中物院前身二机部九所业务所长。
领导并参与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
方言记得很清楚,在自己回到这里前几个月,这位是因为突然脑出血去世的。
他被叫到后,有些诧异,看他的样子本来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的。
结果没想到第四个就轮到他了。
钱主席对着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过来。
他这才走到了方言的诊台前坐了下来。
“小方你好。”他对着方言笑着打了个招呼。
方言有些错愕,这咋上来叫自己小方?
不过他还是点点头:
“周同志您好。”
结果周同志对着他说道:
“你爸是方振华吧?”
方言一怔:
“嗯?您知道?”
周同志对着方言说道:
“47年,清华物理系,我和他一个班的。”
方言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回事。
于是忙改口:
“周叔!失敬失敬!”
对方笑着说道:
“没想到有一天能让老同学的儿子看病,也是挺神奇的。”
方言跟着笑了笑,同时偷偷瞄了一眼钱主席,他其实还挺怕这举动犯忌讳。
毕竟本来要求保密了,这主动说出来,那不回去一问就知道是谁了嘛。
结果一瞄发现钱主席也在看他,两人对视一眼,方言瞬间尴尬住了。
“……”
钱主席大概是猜到了方言想什么,笑着说道:
“老周54年在北大物理系当老师,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当时还两次获得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研奖金,6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过报纸,他想保密也保不了,没事。”
方言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
“原来如此……”他笑着点了点头。
其他在方言背后的人也松了一口气。
刚才老周同志说完之后,他们都紧张起来了,现在才知道人家早就在物理行业是出名的大佬了。
不过也是够吓人的,他这会儿才五十出头的样子,五几年的时候就有那么高的成就了,也就是说不到三十,也就方言这个年龄段,就大一点点。
老周同志对着方言说道:
“别紧张,我就是有感而发,你回去也可以随便问你爸,就是估计几十年不见,他估计都把我给忘了。”
方言说道:
“那不能,他记性好……”
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方言问道:
“周叔,您是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
对方想了下说道:
“在1972年被检查出患有高血压,三年前又查出有冠心病和慢性肝炎。”
“近期体检过一次,有早搏,肝脏在剑突下方 4.5厘米处可触及,在肋骨下方 2厘米处也可触及,血压值为 150/100mmHg。”
方言微微皱眉,问道:
“那您现在自己有什么身体症状表现吗?”
老周同志说道:
“目前我有头晕的症状,并且感到心慌、身体乏力,胃口不太好,早晨起来会觉得口干。”
方言听到后点点头,对着他问道:
“进行过治疗吗?”
他点点头说道:
“嗯,在吃西药,降压的,保肝的,心脏的不太严重所以没吃,医生说有副作用。”
方言想了想问道:
“那……周叔,您头晕是转头时更晕,还是持续昏沉?心慌是突然一阵阵的,还是整天都闷得慌?”
老周同志说道:
“这个说不上,只是累了过后就会比较容易出现,像是今天这会儿我就没什么感觉。”
方言恍然,看来又是累的啊。
他又追问:
“手和脚发麻吗?眼皮下面有出血吗?”
方言这么问是想确认他是否有肝风内动和肝火上炎。
老周同志说道:
“心慌的时候就会感觉手脚有点麻,眼皮下倒是没有出血。”
方言点点头又问道:
“大小便怎么样?有尿黄或者大便糖稀的现象吗?”
方言是想确认,是否阴虚火旺,脾虚湿盛。
“有点尿黄,大便这个说不准,有些时候是正常的,有些时候会突然糖稀。”
方言点了点头。
然后对着他说道:
“您舌头吐出来我看看,手也给我把下脉。”
老周同志配合的照做。
方言发现他脉象弦代,舌苔黄腻。
“怎么样?”老周同志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整理了下思绪,说道:
“您这个是肝阳上亢,湿热瘀毒,脾虚痰瘀。”
说完开始解释道:
“肝阳上亢是因为长期高压工作致肝失疏泄,化火生风,这表现就是头晕、脉弦。”
“湿热瘀毒是肝炎病史致肝胆湿热,久病入络成瘀,所以你苔黄腻、西医检查发现肝脏肿大。”
“脾虚痰瘀是长期服药伤脾,湿聚成痰所以吃东西胃口不好、还便溏。”
方言的解释老周同志还听得懂,他疑惑道:
“那心脏这块呢?”
方言解释道:
“您头晕伴手脚麻木,在我们中医叫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脉弦代提示您肝气横逆,心脉受损,也就是西医里的冠心病早搏。”
听到这里,老周明显脸色有些变化了。
不过方言说完后,他对着老周同志说道:
“但是您也不用太担心,通过中医还是能够调理回来的。”
老周同志说道:
“我工作也比较忙,休息时间有限。”
方言点点头:
“明白,和于同志一样的要求是吧?”
“对。”老周同志说道。
然后方言摸了摸下巴,说道:
“嗯,稍等,我考虑下……”
本来就是因为劳累造成的情况,但是劳累的现状不能改变。
所以又是一个不能用正常手段来处理的病。
老周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着方言说道:
“为难你了。”
方言说道:
“你们也是为了国家嘛,能够休息谁不想休息啊!”
这话到是真的,如果能够休息,谁不愿意好好休息调理一下身体,奈何周围群狼环伺,光是方言知道的历史,过不了多久,猴子那边又要闹起来了。
他们这些铸造国之重器的人,这就没办法停下来。
今天这半中午看病的时间,估计都算是他们难得的休息时间了。
所以思路还是只能参考老于同志。
标本兼治,快速控制头晕、心慌,稳定血压,改善肝功能,调理脾胃,减少便溏。
最后通过耳穴贴、代茶饮及生活习惯调整,预防复发。
那么要用什么药方呢?
方言开始思考了起来。
他肝阳上亢(高血压、头晕)、湿热瘀毒(慢性肝炎、肝肿大)、脾虚痰瘀(便溏、乏力),三者交织,所以需兼顾降压、护肝、健脾。
治法应该先,平肝潜阳、清热利湿、健脾化痰。
想到这里,方言就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看到他一动笔,身后的其他人也凑了上来,只见到方言写道:
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平肝潜阳,降压止晕。
茵陈15g、栀子9g:清肝胆湿热,改善肝炎。
丹参15g、郁金9g:活血化瘀,疏通肝络。
白术12g、茯苓15g:健脾祛湿,调理便溏。
钩藤12g(后下)、天麻9g:熄肝风,缓解手抖、头晕。
夏枯草9g、决明子12g:辅助降压,清肝明目。
炙甘草6g:调和诸药。
写完过后,方言顿了顿,又在后面加上了:
心慌明显再加同等数量的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以镇心安神。
如果口干再加麦冬12g、天花粉9g滋阴生津。
接着针刺取穴:太冲(双)、风池(双):平肝潜阳,降压止晕。
足三里(双)、阴陵泉(双):健脾化湿,改善消化。
内关(双):宁心安神,缓解心慌。
每周2次,每次留针20分钟,利用工作间隙进行。
代茶饮:
决明子12g、菊花6g、山楂9g沸水冲泡,每日1剂辅助降压。
耳穴贴(华夏中医研究院提供):
贴压肝、心、神门穴,工作压力大时自行按压。
写完过后,方言检查了一遍,交给了老周同志,并对着他叮嘱到:
“周叔,这个是我给的治疗方案,除了这个以外,你平时里多吃冬瓜、薏苡仁利湿,芹菜、菊花茶辅助降压,另外忌肥甘厚味、酒精及辛辣,避免加重湿热。”
“每日午休30分钟,避免熬夜伤肝,工作每1小时闭目养神5分钟,缓解眼疲劳。”
“另外腿上的肝经主要分布在大腿内侧和小腿内侧,在这些经络循行的路线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肝经穴位,如大敦、行间、太冲、蠡沟、曲泉等,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调节肝经气血、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您工作间隙可以用手锤了一锤,就像是这样……”
说着方言开始在自己腿上示范起来。
方言在讲解时以手掌侧缘为工具,按照肝经循行路线,从大腿根部至足踝进行节奏性敲击。
他左手虚握拳,用小鱼际(手掌外侧)对准右腿大腿根部内侧(肝经起始处)。
沿大腿内侧中线(肝经循行线)向下连续轻敲至膝关节内侧(曲泉穴附近)。
再沿小腿胫骨内侧缘(蠡沟、中都等穴)敲至内踝尖上方(中封穴)。
在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用拇指按压3秒,边按边解释:“此处是肝经原穴,降压疏肝效果显著。”
见到老周同志有点没搞明白,方言干脆蹲下,在他脚上敲了起来。
并且一边敲一边对着老周同志说道:
“敲击力度适中,以皮肤微红、无痛感为度,速度均匀如秒针节奏。”
“每日工作间隙敲打3-5分钟,相当于给肝经做‘系统维护’。”
老周同志明显被一敲,感觉像是真舒服多了。
方言一边敲至行间穴(足背第1、2趾间)时稍作了下停顿,对着老周同志强调:“周叔,这处清肝火,适合您舌苔黄腻的情况。”
“敲击时同步练习“嘘字诀”,呼气发“嘘”声以增强疏肝效果。”
“嘘……”老周还真学着方言说的开始做了起来。
方言对着其他人说道:
“大家都可以学一学,你们工作强度高,时间也长难免熬夜伤肝,这里按摩能够通过物理振动加速肝经气血流通,结合穴位刺激调节肝脏功能。”
听到方言这么说,其他人也不客气了,凑过来围成一圈纷纷学习起来。
就连钱主席都忍不住开始跟着锤了起来。
方言又照着之前的路线在老周另外一只腿上又敲了一遍。
“你们要是有条件,可以用木质经络拍替代手掌,这个东西目前我们医院没有,要不然我可以送大家几个。”
这时候他还看了一眼院长。
后者当即心领神会,忙说到:
“经络拍是吧,我打电话让人送过来!”
“有心了!”钱主席转头对着院长感谢到。
方言对着他说道:
“那干脆再给华夏中医研究院打个电话,让他们把耳针贴送过来。”
“好!”院长点点头,当即就在办公室里打起了电话来。
等到大家都来来回回锤了一遍,方言又纠正了他们的错误后,这些学霸们将正确的经络路线都记了下来。
院长那边也打完电话了。
“一会儿就送过来!”他对着众人说道。
“好。”钱主席点点头。
这第四个人看完了,还剩下两个。
钱主席对着其中一个人说道:
“小万,你来。”
一个看起来有些发际线后移,带着厚重眼镜片,四十出头的男人走了过来,其他人方言认识,唯独这位,方言还真是不认识。
不过这种无名英雄就多了,方言对他们同样尊重。
“方大夫好!”对方很有礼貌的对着方言笑着点了点头。
方言对着他点点头“万同志好!您请坐。”
等到对方坐下后,方言对着他问道:
“您是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
万同志取下眼镜,然后对着方言说道:
“我走路走的稍微快点,就会出现重影,走得越快眼前重影就越严重。”
“嗯?”方言还没说话,身后好几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病?
一个个都没听过。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从对方脸上找到线索,结果都一脸茫然。
其实方言也有点懵,他也没听过走快了会出现重影的病。
那得多快?
高铁那么快?
应该闪电侠那么快才能晃出重影吧?
万同志也看到了几个人的表情,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已经在七家医院看过了,用科学仪器测过,但是都没发现异常,不管是脑神经还是视神经,全都认定正常,高血压也没有。”
方言定了定神,他相信肯定是有细节没问出来。
于是对着他问道:
“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年前吧。”万同志说道。
方言又问:
“当时生过病?”
万同志微微皱眉,似乎在回忆,然后摇摇头:
“没有吧……”
“就突然出现的?”方言问道。
“嗯。”万同志点点头。
这时候刚才第一个看病的张同志说道:
“不对,他生过病!”
说着他对着万同志讲道:
“你出现这个问题之前,我记得你去过那个卫生所,当时和我一起去的!”
万同志这才回过神来,点点头:
“哦,对……”
然后他又讲道:
“不过去卫生所,那是当时出现这个问题前一个月了。”
他对着方言问道:
“隔了一个月时间,应该不是吧?”
方言没有回答,反而追问道:
“你当时什么病?”
“耳鸣。”万同志说道。
说完他又纠正道:
“其实也不算是耳鸣,是我有左副鼻窦炎,要连着注射好几天的链霉素,注射完了后出现了耳鸣,持续好几天,当时走路像是喝醉了似的,摇摇晃晃的。”
“后来我就好了,过了一个月才出现的走路走快了重影的问题。”
方言写下了他这些情况在医案里,然后问道:
“不走路或者走得慢,不重影吗?”
“不重影。”万同志说道。
方言又问道:
“那还有其他症状吗?”
对方想了想,说道:
“嗳气,便秘算吗?”
“算!”方言点点头,又把他说的这两个症状写了下来。
“还有吗?”方言问道。
万同志想了想说道:
“没有了。”
周围人听到这个,一个个神情各异,老实讲这症状还真是把他们给难住了。
方言摸了摸下巴,对着万同志说道:
“麻烦您把舌头吐出来我看看,手也给我切下脉。”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