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 第474章 飙关告急,请求空军支援!史迪威感慨:中国军人世界上最优秀!

第474章 飙关告急,请求空军支援!史迪威感慨:中国军人世界上最优秀!

    联合指挥部。

    史迪威、楚云飞两人就枯坐等待着。

    等待战斗结果的过程,就是这样的无聊。

    史迪威也会下象棋,只是在知道楚云飞的真实水平之后,他更愿意发呆来打发时间,而不是找虐。

    楚云飞也没有学习国际象棋的心思。

    此次,他们的作战目标是为了打垮日军的第十五军,乃至整个南方军。

    只不过英军过于费拉不堪,使得两人不得不调整相应的作战计划。

    将目标暂定在歼灭飙关方向的日军五十五师团。

    这同样符合楚云飞的预期。

    他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将仰光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远处的战场上。

    炮火轰鸣不断,一颗颗的炮弹在邱锦轩的指挥之下砸向了仰光城内的日本守军。

    当炮弹打向日军联队指挥部的时候、楚云飞也毫不客气的使用炮火引导技能。

    一颗颗的炮弹就这样砸向了身处地下室的日军联队长井上秀五。

    “轰轰轰~!”

    “轰隆~!”

    地面建筑很快被炮击摧毁了七七八八,躲藏在地下防空洞的井上秀五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的英明决策。

    即便是像老鼠一般躲藏在地下,也总好过被炮弹炸死。

    一直关注着炮击战果的楚云飞此时也不免皱起了眉头。

    一轮的炮击下去。

    代表着日军联队级指挥部的骷髅头并未消失,反而更加鲜红。

    很显然。

    对手在得知交战的是他们之后。

    将指挥部安置在了地下,亦或者是颇为坚固的建筑物内,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击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可惜了,攻坚战的时候105毫米火炮的威力还是太小了一些。

    对付这样坚固以及躲藏在地下防空设施内的敌人至少需要150毫米口径的重炮。

    楚云飞下意识的看向了史迪威。

    得想办法从美国佬的身上再搞点重炮回来。

    史迪威现如今的情况也不好过,来自美国国内的命令对于他的定位含糊不清。

    远东战区的司令官是常瑞元,而他就是那个参谋长。

    如果按照常理来说的话,出兵最多的一方必然是掌握着军队的直接指挥权的。

    可美国佬方面并没有这么想,他们在仅仅只是提供部分物资的情况下,还想要让史迪威掌握更多的指挥权。

    这显然不太现实,美国人连英国佬都无法说服,更不用说固执的常瑞元了。

    这不,激战刚刚一个星期的时间,常瑞元就已经飞到了腊戌,遥控指挥作战。

    只不过他的电报发到了联合指挥部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真要是按照常瑞元的作战计划。

    第五军、新编第六军这两支作战部队恐怕已经光复了毛旦棉,乃至攻入了泰国。

    但同样的。

    两支部队也大概率会因为自身损失过大的缘故,而无法维持持续的攻势。

    仗不能这么打,楚云飞也算是比较庆幸自己身边跟着的是史迪威这个美国将领,而不是对常瑞元命令唯命是从的罗卓英。

    另一边。

    飙关,指挥部。

    赵鹏程灰头土脸的看向了面前的作战地图:“老冯,你就用这个地图对付着?”

    “怎么样,咱们的援军来了没有?”

    赵鹏程重复道:“我说你就用这个地图对付着?”

    冯文翔察觉到了不对劲,他好像有点听不清楚了:“你说什么?”

    得,两个聋子!

    指挥所被小鬼子炮击炸没了三次,参谋也牺牲了一个。

    小鬼子进攻飙关的时候毫不吝啬自己从跨越山脉雨林搬运而来的炮弹。

    几乎一股脑的全部砸向了守军阵地。

    天空之上,战机、轰炸机的支援也是近乎一刻不停。

    赵鹏程深知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快步上前拿起了电话:“喂,我是赵鹏程,接联合指挥部!”

    “对,接过去,想办法接过去,什么狗屁的保密,现在不需要保密!”

    电话接通。

    “喂,钧座,喂~钧座,我是赵鹏程,飙关压力太大了,小鬼子的飞机支援太密,我们伤亡太大,申请空中支援!申请空中支援!”

    “具体什么情况?”

    赵鹏程一味重复:“申请空中支援..”片刻后,他反应了过来:“钧座,我耳朵被小鬼子的炮炸聋了,听不到你说什么啊!”

    “知道了!”楚云飞挂断了电话,当即转头示意:“孙铭,给统帅部发电,请求“飞虎队”出击,迎击飙关上空的日军战机。”

    “是!”

    ——

    战况进行的颇为激烈。

    亚历山大却带着败退的英军一路向着仁安羌的方向撤去。

    这是他们最为关键且重要的产油基地。

    一旦前线出现问题之后。

    他们将会将该基地“完全摧毁”以确保此地不会落入小鬼子的手中。

    等来等去,一天一夜的时间过去了。

    这才从史密斯的口中得知了远征军反攻仰光港,战斗颇为激烈的事情。

    亚历山大心中涌起惊涛骇浪。

    远征军在抵抗日军主力进攻的同时,兼顾后勤补给线,还能有余力反攻港口。

    他们有多少的兵力?

    三十万,还是四十万?

    “fuck,怎么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中国人的战斗力如此的强横?”

    “史密斯少将,我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你的部队被如此轻而易举的击溃了!”

    史密斯少将沉默着站在了一旁。

    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他们近万人的作战兵力被日军打垮了不少,成功撤退集结到仁安羌周边地区的英军仅仅只有不到五千人。

    很多印度佬,缅甸土著兵员已经被日军所俘虏。

    就连被寄予厚望的装甲旅,也被日军通过迂回作战击溃。

    “fuck~!缅甸可是我们英国人的“经济特区”,如果让中国人占据的话,很有可能会对我们的统治带来不利影响。”

    “亚历山大将军,我建议立即组织部队向日军发起反击,加入到这场战斗之中。”

    亚历山大嘴上虽然叫嚷着,但心里面十分有数:“我们需要时间休整,我们需要大量的补给,武器、装备甚至是兵员!”

    以他们现如今的作战兵力,根本无力干涉缅甸的战争。

    英印军队则是为了拱卫印度。

    亚历山大甚至用屁股都能够想到丘吉尔一定会拒绝他的出兵请求。

    对于英国而言,确保印度要比防御缅甸更加重要。

    现如今的英国最担心的就是日本人和德国汇合、两路夹击印度。

    有远征军在前面顶着、丘吉尔根本就不会着急。

    反而会将为数不多的资源继续投入到欧洲战场上去!

    宛如美国佬自己选择的战略一样,先欧后亚,先德国、意大利而后日本。

    此时此刻的英缅部队陷入到了十足的纠结之中。

    “或许我们应该尝试和中国方面沟通,等到他们成功夺回仰光港的时候,再将防务工作移交给我们。”

    史密斯少将一怔,他从来没想过这位名将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索性便直接出声讥讽道:“亚历山大将军这是打算给日本人再次夺取仰光港的机会吗?”

    “史密斯少将,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部队战斗力孱弱无比,敌军仅仅只是轻步兵就足以将我们击溃,而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拥有强大的海空优势,兵员素质和兵力也远超于我们”

    亚历山大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难道我们要将仰光拱手让给中国人?”

    “亚历山大将军,我不得不提醒,仅仅是一次作战我就深刻的认识到了日本人的战斗意志和兵员素质,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的战斗绝不可能轻易结束!”

    “仰光很有可能会化作一片废墟,甚至成为双方拉锯作战的屠宰场,如果我是联合指挥部的最高指挥官,我会很乐意看到利用仰光港这个陷阱才持续的给我们的敌人放血”

    说到这里的时候,史密斯微微一怔,同亚历山大的目光对视在了一起。

    他们已经回过了神来,他们上当了。

    “仰光港一开始就是中国人的诱饵!”

    史密斯少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们这是在借日本人的手将我们赶出仰光,等到他们夺回的时候就可以掌握仰光这个缅甸最大的港口。”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不仅仅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物资援助,并且可以以修葺运输线为名义,派遣更多的华人劳工进入缅甸”

    两个英军将领反应的还算迅速,当即一封电报发完了印度,将自己的观点转述给了英军远东地区最高指挥官韦维尔。

    这位前任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荷澳司令部盟军最高司令,纵观其二战指挥表现,实际上是合格的。

    韦维尔于1939年7月前往埃及,出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他深知中东在地理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在兵力和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备战。

    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为了应对非洲的意大利军队,拒绝了丘吉尔划拨部队的命令,并且强调人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非洲战场上,曾指挥部队击败由格拉齐亚尼指挥的意军。

    在两个月内推进八百余公里,俘虏意军9个师的官兵十三万人以上,缴获近四百辆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门火炮。

    正当非洲战局发展顺利的时候,丘吉尔又来干涉他的行动了。

    要求他把4个师的主力调往希腊战场。

    两边兵力都不足,自然两边都打不赢。

    这就导致英军既没有挽救希腊战场的危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追击意大利军队,以抢在德军登陆前就全歼在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

    是的,没看错。

    这位将领在远东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实际上和一个人脱不开关系。

    那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这种喜欢微操前线战场的统帅,不仅仅只有常瑞元一个。

    丘吉尔也是这样子。

    并且为了推卸责任,将韦维尔赶到了印度担任英军总司令。

    仅仅只是上任之初,韦维尔就指出了印度军事的极度虚弱,认为缅甸应划归印度英军总司令管辖,但直到12月12日才获准接管缅甸防务。

    都说国军后面都老蒋拖后腿,英军后面何尝没有丘吉尔拖后腿呢?

    韦维尔拒绝国军先期入缅的本质,就是因为他颇有远见的意识到请人来容易,让别人走可是困难无比。

    尤其是兵强马壮的远征军。

    万一双方产生矛盾和冲突的话,就英印军的战斗力,还不够远征军收拾的。

    他一边主张强调中国、印度、缅甸防务的重要性,希望引起伦敦足够的重视,又迫切的希望能够维持英国在缅甸的统治。

    尤其是还有一个酷似常瑞元的领导人在上面.

    既要又要往往什么都捞不着。

    当看到史密斯和亚历山大二人发来的电报之时,韦维尔愁眉不展。

    这是他预料之中的情况。

    眼下日军突破远征军的防线几乎不太可能,仰光按照现如今的战争趋势来看。

    要么成为远征军持续放血日军的战场,要么就会被远征军经营成为坚固的战争堡垒。

    指望他们将其移交给英军,那绝对不可能。

    英国佬可是有不少关于楚云飞、史迪威二人的情报。

    这两人被情报部门评价为“臭味相同的狂妄将领”。

    想要说服这两个人,那简直难如登天。

    如何确保在战后维系缅甸的殖民统治成了他现在最需要考虑和琢磨的事情。

    至少美国人和中国人走在一起之后。

    美国佬很有可能会在中国投入更多的战争资源。

    韦维尔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话,希望看到这一点,至少日本人不会打印度的主意。

    但从伦敦视角出发的话,他们自然更希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欧洲战场。

    能力还算出众的他此时也是陷入到了纠结之中,思虑再三的他决定将电报原封不动的转发到伦敦去。

    让丘吉尔这个死胖子自己头疼去!

    ——

    仰光港。

    一搜搜运输船颇为忙碌,不断的输送作战兵员和物资,其中不乏有坦克这类的重武器存在。

    远处,炮火声轰鸣不断。

    炮击近乎持续了一整天,各种型号的火炮轮番上阵。

    原本还算繁华的仰光外围所有建筑物全部被摧毁殆尽。

    日军十八师团的登陆作战部队经过了两轮的补充之后,兵力依旧维持在三千余人左右。

    占据着城内的各处要点,决心死守。

    日军的后续支援部队和舰队正在紧锣密鼓的组建之中。

    只不过因为无法全面展开的缘故。

    迫切的需要十八师团反击扩大战场宽度和占领区。

    当然了。

    日军方面还有一个选择,正面突破远征军的防线,这想想也知道不太可能。

    只能够将希望寄托在了十八师团,师团长牟田口廉也的身上。

    这位十八师团的师团长,在知晓前线战况之后,更是第一时间选择乘坐飞机动身前往了一线,作为最高指挥官出现了在仰光港督战。

    而在这过程之中,又过去了两天的时间。

    “飞虎队”在楚云飞的请求之下,被统帅部派往了飙关上空进行了数轮空战。

    总体而言虽然略微占据上峰,但并未展现出此前宣传的那样善战。

    只不过,因为己方战机的频繁出现,冯文翔团的战士们士气也因此提高了不少。

    次日凌晨。

    第六十六军指挥部。

    “军座,联合指挥部的命令下达,按原计划准时进行围歼作战,而且此战,第五军的第二百师也会参战,他们将会从正南方向发起攻击,确保对日军完成四面合围,将之歼灭之。”

    张轸缓缓点头:“命令刘伯龙向飙关正北方向全力穿插,同时命令新编第三十八师孙立人所部,按原定作战计划攻击蒙巴卡,断敌退路的同时,沿途扫荡敌军部队。”

    (上图为简单示意图,缅甸地形很明朗,很适合打围歼战,不适合打防御战)

    “是!”

    除了原定参战的各作战部队之外,再加上新编第十一军的团。

    这意味着。

    为了歼灭第五十五师团这支兵力不足两万人、且后勤状况颇为糟糕的日军作战部队。

    远征军方面同样投入了四万余左右的兵力。

    其中还有第二百师这样的精锐王牌。

    这一仗,只要顺利的话,完全可以将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全歼于飙关一线。

    三个小时候。

    进攻打响,第六十六军攻势颇为顺利,日军方面并未察觉、也并未侦察到六十六军的存在。

    攻势进展的颇为顺利,天刚大亮没有多久。

    联合指挥部便收到了来自六十六军的电报。

    孙铭一脸笑意的迈步上前:“攻势进展的颇为顺利,日军虽然轻武器子弹还算充足,但炮弹之类的重武器数量并没有多少。

    第二十八师通过突击、敢死队等战术成功将日军第一道防线击溃,击毙击上日军至少四百余人。

    按照这个攻击速度,最多三个小时便可以直接支援飙关内的守军部队。”

    楚云飞脸上略显欣慰。

    新编第二十八师,前身是黔军部队。

    在他记忆里面,腊戌保卫战,新编第二十八师被日军第五十六师团轻而易举的击溃,导致腊戌失守,远征军退路被切断。

    但这事情,新编二十八师是有苦衷的。

    当时的远征军司令部执意要进行曼德勒会战,准备彬文纳会战,导致调度颇为混乱。

    而当时负责拱卫曼德勒的第六十六军下辖却只有一个新编第二十八师,还是刚刚整编。

    孙立人所部被划归了第五军,新编第二十九师并未入境。

    腊戌城内仅仅只有四个步兵营。

    面对日军的进攻,怎么可能顶得住呢?

    溃部撤往云南之后,更是被取消了番号。

    给世人留下了并不善战,战斗力弱的印象。

    现如今,在他的指挥之下,化腐朽为神奇。

    若是能够全歼日军第五十五师团,甚至仅仅只是将其重创,也足够黔军部队扬眉吐气了。

    史迪威更是乐观的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第六十六军完全可以顺势向东进攻清迈,直接威胁日军的大后方,乃至推翻亲日的太过政府。”

    “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摧毁日军的战机,或许在东南亚的作战会更加顺利一些。”

    史迪威叹了口气:“很遗憾,我们的轰炸机无法飞跃广阔的太平洋,甚至暂时没有办法将其部署在印度地区。”

    “英国人从未对我们的承诺守信过,韦维尔将军是个傲慢且无能的将领,正如同大统领(常瑞元)认为的那样,英军的指挥权也不愿意交给我们。”

    史迪威为了争夺指挥权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他甚至和常瑞元联合在了一起。

    常瑞元自然和史迪威的目标一样,并且曾经拍电报给罗斯福,而罗斯福并不愿意为此得罪“强硬”的丘吉尔,只是委婉的拒绝了常瑞元的请求。

    换来的却是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通知。

    缅甸英军部队将会归于韦维尔将军的管辖。

    在此基础之上,美国人想要将印度作为反攻东南亚的前进基地就需要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缅甸沦陷,资源投入到印度之后,从印度发起反攻。

    而在仰光港仍旧存在,滇缅公路依旧通畅的情况下,美国佬自然不可能将资源投入到印度。

    一想到这里,楚云飞也难免有些感慨:“现在看来,英军和史迪威先生判断的一样,亚历山大将军实际上就仅仅只是个摆设而已!”

    在国内作战的时候各个派系之间勾心斗角。

    在国外作战的时候,各个国家之间勾心斗角。

    日本人同样如此。

    只不过在攻克缅甸、切断滇缅路这一总目标前提不变的情况下。

    这帮日本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亚历山大就是个鲁莽冷漠的混球,一想起他那糟糕的长鼻子就让我颇为反感。”

    史迪威作为名义上总指挥,自然和亚历山大照面过。

    缅甸境内的英军数量不足一万,但是司令部却有着一个上将,一个中将,五名少将,十八名准将,以及二百多名衣冠楚楚的参谋官。

    没有计划,没有侦查,没有安全保障,甚至就连入缅作战的远征军部队的后勤状况都没有办法顺利补给。

    很显然,英国佬不欢迎史迪威这个美国佬来插手缅甸的军务,他们对于远征军同样抵制。

    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史迪威和远征军已经愈发的深度绑定。

    楚云飞自然乐意看到这一点,他当即出声安抚道:“史迪威将军无需担心过多,我们只需要重新夺回仰光港,便足以牵制更多的日军部队,只要滇缅公路的物资源源不断抵达国内,日军势必需要在中国战场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人力。”

    这样。

    美国佬自然能够减轻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决定性的欧洲战场之上。

    双方互惠互利。

    正如同马歇尔战前承诺的那样:“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打胜仗。”

    罗斯福早就已经下定决心将美国改造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现在美国缺兵员,缺水手,缺军舰,唯独不缺陆军装备!

    史迪威颇为感慨:“楚,中国军人已经向世界证明,如能获得适当之装备,训练及领导,并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在纽约时代广场上演讲,我一定要告诉全世界,中国军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军人!”

    楚云飞微微颔首:“比起这种赞誉,我们更想要获得来自美国的先进武器,以支持我们的后续作战,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更想要发起更加全面彻底的反攻,争取将他们早日摧毁,恢复和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