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泰出宫(第三更)

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泰出宫(第三更)

    晨光初露,葳蕤浮霭。

    昭庆殿中,清晨的冷风吹了进来,随即被暖气同化。

    很清新的气息依旧在整个大殿之中弥漫开来。

    床榻之上,李承乾缓缓睁开了眼睛,眼前的视界瞬间清晰明亮起来。

    他下意识的看向埋在怀中的美人,娇颜侧抬,神色娇憨,嘴角微微翘起,带着无限满足,粉色的丝被从玉肩滑落,精致白皙的锁骨现了出来,清晰光滑。

    李承乾手指从粉被里面抬起,掠过肩膀,落在韦丹的侧脸上,轻轻松了口气,脸上带起一丝笑容。

    太子将有子嗣,李承乾之前有些顾忌,可以完全放开,他后宫的那些嫔妃,没有子嗣的,也是时候都有子嗣了。

    他自己原本的打算是二十年后,退位太上,然后居大明宫养老,但他后宫的嫔妃,如果有子嗣的,他打算让她们随子嗣就藩,如果愿意随他留在宫中的,就留在宫中。

    毕竟他一旦退位,人心就不好说了

    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外面一片宁静,甚至整个太极宫中都陷入在了一片欢庆后的宁静。

    太子妃有孕,皇家大喜。

    又正值皇帝定下封禅之事,加宗嗣传承,百官恭贺。

    李承乾下旨,长安城大庆三日。

    皇宫之中也是一样,皇后领诸妃热闹了整整三日,到了今日,终于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轻轻笑笑,然后起身。

    韦丹终于睁开了眼睛,眼神中还带着一丝迷离,低声呓语道:“陛下!”

    “爱妃继续睡吧,朕要去上朝了。”李承乾看了韦丹一眼,走入床榻。

    两侧有两名侍女上前,帮李承乾洗漱,穿戴长袍。

    “哦!”韦丹喃喃的应了一声,转过身,再度睡了过去。

    李承乾轻轻笑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

    两仪殿中,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面前的奏本。

    长孙无忌,李勣,还有卢承庆,李百药,李淳风五人站在殿中。

    “陛下,封禅之事大体有所定制,唯有封禅时间,还请陛下先定下,其他各方面才好展开。”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太史局怎么说?”李承乾微微抬头。

    李淳风站了出来,拱手道:“回陛下,臣等推算吉时,有明年五月初九,和九月初九,还有便是后年正旦之日。”

    李世民封禅时,虽然吉时选在了正旦之日,但史书并不是真的非要在正旦封禅不可。

    秦始皇在秋天封禅,汉武帝三月四月封禅,汉光武帝二月封禅,时间规定各有不同。

    “九月是秋后,朕看就在五月祭祀昭陵之后,前往洛阳封禅吧。”李承乾轻轻抬头,封禅之前,他要去昭陵走一趟。

    “陛下!”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臣以为还是五月最好,五月仲夏,正是青禾之时,正好祈求上苍恩泽雨露,以得秋日丰收,九月虽然也好,但天下秋收,还是不要影响太多的好。”

    李承乾缓缓点头,长孙无忌的话虽然是那么说的,但他的话里还有很多意思。

    九月虽然是在秋收之后,但这里面就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影响封禅。

    一旦明年秋收不如预期,那么李承乾究竟还要不要封禅了。

    所谓夜长梦多。

    大唐皇帝封禅嵩山,天下敬仰,但也是天下忌惮,谁也不知道哪个野心家就会搞出什么事来,还是提早些好。

    “鸿胪寺的大唐疆域图,苏相的天下学堂,还有许敬宗的《百家姓》,明年五月能完成吗?”李承乾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希望明天就封禅泰山。

    “大唐疆域图因为早有准备,明年五月前完成不成问题,苏相的天下学堂,今年已经完成大半,明年紧一紧就可以全部完成,至于许敬宗的百家姓,户部在全力配合,毕竟他只是需要天下各姓人口总数,并不难。”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说实话,长孙无忌也没有想到,许敬宗是真的仅仅统计天下人口数,并没有针对宗望做什么手脚。

    那么不管皇帝暗地里有什么算计,长孙无忌也能够保证压下去,从而保证整个封禅不受影响。

    “既然如此,那就五月初九封禅吧。”李承乾点点头,然后叹声道:“那朕便只有三月十五朕去昭陵祭祀了,三月底出发洛阳,五月初九封禅嵩山。”

    “是!”长孙无忌等人齐齐拱手,道:“臣等领旨。”

    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令天下上州刺史,择五十人明年四月底到洛阳,天下中州刺史,择三十人明年四月底到洛阳,天下下州刺史,择二十人明年四月底到洛阳,俱要政绩优异者,政绩一般之人,朕这里不要。”

    “是!”长孙无忌等人神色肃然起来。

    皇帝封禅,是名垂青史的最佳时机。

    哪怕仅仅是封禅嵩山,但因为大唐两代有为天子都仅仅是封禅嵩山而不封禅泰山,这封禅嵩山之事,说不定就会成为大唐定制,没有人不想跟着来的。

    但天下三百州,总不能让所有的州刺史都来吧。

    若是放在以往,说不定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如今皇帝定下了规矩,择其优者而至,目的根本还是为了天下风气向上。

    “对了,今年秋收之数算出来了没有?”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

    “回陛下,大体在一千八百万贯上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蕃州今年的赋税也折合进去了。”

    “不错。”李承乾笑着点点头,说道:“朕原本以为,这个数字会在一千六百万贯上下,没想到还多了两百万贯。”

    “这应该还是蕃州的一切尚未纳入正规所致,若是等几年之后,这个数字应该会在三百万贯左右。”长孙无忌认真拱手。

    “慢慢来吧。”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东*突厥那边情况如何了?”

    李勣站在后方,有些兴奋的抬头道:“陛下,突厥那边是真的遭了灾,而且灾患严重,正好可以将其中优秀的年轻人纳入府兵,加以调教,忠诚大唐。”

    “很好。”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用他们来影响他们的家人,然后分化东*突厥,同时趁着这次机会,教导一些突厥人种植农桑,告诉他们,这样来年有灾,也可以避一避,就算自己不用,也可以卖入官服换钱。”

    长孙无忌和李勣眼睛一跳,移风易俗,这才是针对突厥人的杀招啊。

    两人同时拱手道:“喏!”

    李承乾松了口气,说道:“马上年底了,翻过年就是科举,而且是大考,还有殿试,朕看,既然许敬宗那里不忙,这一次就让他做这个科举主考吧,毕竟他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又多年主持起居注,现在又是宰相,恰好合适。”

    “是!”长孙无忌等人同时低头,神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许敬宗做科举主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单从表面上就能看出来,他这么做将会极大的便利《百家姓》的编修。

    最后利于皇帝的目的。

    “其他的大致如此了。”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抬头道:“最后一件事情,舅舅,你去和欣儿说一声,三日之后,让他去北苑,将青雀接出来吧。”

    “陛下!”长孙无忌猛然抬头,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闭上眼睛,然后睁开眼睛道:“朕说过,等到平灭吐蕃之后,就让青雀出宫,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也用等到明年朕去昭陵,三日之后,就可以了,这些日子,让他在长安城自由的行动,该去献陵去献陵,该去昭陵去昭陵,明年……”

    “陛下,魏王不可参与封禅。”长孙无忌拱手,认真说道:“臣知陛下仁德孝悌,但封禅之事不同儿戏,魏王不可参与,另外,他的身份也需要确定,甚至不可以是亲王,如此……如此才能让他活的久些。”

    “好吧,就按舅舅所言。”李承乾抬头,说道:“以青雀多年思过悔悟,致放出宫,授……新安郡王,宗正寺在歙州建新安郡王府,天下四方来往随意,至于欣儿,他是监察御史,继续留在长安任职。”

    “是!”长孙无忌认真拱手,有些事情他知道该怎么和李泰说了。

    “好了,就这样吧。”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舅舅有空就一起去吧,朕就不去了,朕也就不见他了,就这样。”

    李承乾说完,直接起身,然后朝着偏殿而去。

    “臣等恭送陛下!”长孙无忌和李勣等人齐齐拱手。

    起身之时,皇帝已经不见了踪影。

    “太尉!”李勣站在一侧,小心的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后,道:“陛下要封禅,天下稳定,有所施恩是正常,在陛下封禅嵩山这段时间,新安郡王年前在长安过完新年,来往随意,到了年后,他便赶往洛阳吧,在洛阳居住到陛下封禅之后,第二天启程离开洛阳,永世不得回。”

    “是!”李勣等人齐齐躬身。

    ……

    凝阴殿。

    午后光芒泼洒,斑斓如梭。

    李承乾平静的坐在主榻之上,裴倩坐在对面,桌几放在两人中间,一壶清酒,三碟小菜。

    裴倩的脸上已经满是红晕,酒壶当中的清酒已经几乎被喝光了。

    将门虎女,这个时候却是眼波流转,娇媚的不可方物。

    相比于裴倩,李承乾神色平静的可怕。

    即便是他喝的比裴倩要更多,即便是这样一个美人在前,他的神色也一样平静。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随即,徐安出现在殿门口,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新安郡王已经出宫了,出宫前,他对着皇宫三叩首。”

    “嗯!”李承乾点点头,问道:“外面的东西都安置妥当了吗?”

    “都安置妥当了,新安郡王府一切不缺,另外还有一千贯钱和三百匹丝绢,加上每年的俸禄,足够新安郡王安享了。”徐安认真躬身。

    李承乾抬头,说道:“告诉太子,这些事情好好想想。”

    “是!”徐安拱手,然后小心的退出殿中。

    李承乾突然一笑,转身看向面色红晕的裴倩,然后起身,直接走过去将裴倩抱起,朝床榻走去。

    裴倩有些虚弱无力的抱住李承乾的脖子,同时在他耳边吐气如兰:“陛下,现在是白天。”

    “呵!”李承乾轻笑一声,直接将裴倩放在了床榻上。

    帷帐在一瞬间落了下去。

    上面的两只鸳鸯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午后的光芒,在天边流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