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693章 虚实之间

第693章 虚实之间

    雒阳。

    镇东将军、领河南尹黄权眉头锁起,一目十行的扫视着铺在案几上的军报。

    这封军报来自虎牢关的守将阴溥,阴溥在军报中言,成皋的曹军大举进发,有攻打虎牢关的意图,如今曹军就屯驻在虎牢关不远,其人马有万余,声势颇为雄壮。

    军报上还言,曹军着斥候向虎牢关内射来箭矢,箭矢上挂有曹仁书写的檄文一封,檄文上言,大汉丞相曹孟德不日就要亲至,统十万虎贲之师,一战而倾覆虎牢。

    檄文末尾,有招安之意,言是阴溥如果早日出降,不失封侯之位,若是顽抗负隅,不识时务,来日攻下虎牢关,将行屠城之举,此盖曹操‘围而后降者不赦’之军令。

    军报的最后,守将阴溥向黄权进言道,如今曹军不过万人,他帐下有三千士卒,守御虎牢关足矣,是否派遣援军到虎牢关援助,可以等他先摸清曹军底细再说,却是不必急着发遣援军。

    看罢军报,黄权将这封军报递交给帐下文武,等到文武聚众看过后,他向自长安赶赴此地的贾诩问道:“文和先生,依你之见,是否应当派遣援军前往虎牢关。”

    “当然要派。”贾诩气壮的道了一句。

    “先生是以为…”黄权面上闪过一缕不解:“曹军会如曹仁所书檄文上一样,数万人马会于虎牢关前,且曹孟德将亲至虎牢,统兵进犯,若不增兵虎牢,则虎牢关将为曹军所下?”

    不待贾诩回音,黄权道出了他胸中的困惑:“若如是,权有一二不解。”

    “其一,曹仁有名将之风,当是不会将曹军的动向在檄文上申明,直白的告诉我方,凡睹兵书和战事,岂有向敌方泄露军情的,这不是一个合该的将领该有的行事作风。”

    “其二,虎牢关目下,阴溥尚有坚守之心,声明不用发遣援军,可先观察一二曹军的动向再说。如果我们现在就发兵,未免显得怯懦,又受制于曹军,为曹军所调动。”

    贾诩露出一抹浅笑,他点头颔首道:“将军所言是也,如今形势不明,冒然发遣援军到虎牢,确乎是有失稳重。”

    “然。”贾诩发出一道转折声。

    “当下曹仁发檄文,声言将举大众来寇虎牢,且曹孟德将亲至,这必然是引诱我方派遣援军前往虎牢,是兵法所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理念,可见虎牢是一虚处,用于吸引我方注意力,曹军当从它道而来。”

    “即是曹军将从它道而来,我等何必派遣援军前往虎牢。”被派遣到河南尹助阵的袭肃面露惑色,纳闷的问了一句。

    “我懂了。”黄权一点就通,他代贾诩解释了起来:“曹仁所行,是为了吸引我军前往虎牢,好从他处着手攻伐我方,若是我方不派遣援军前往虎牢,曹孟德必然心怀犹疑,不会做下一步的动作。”

    “所以我等要如曹孟德的意,派遣援军前往虎牢,以示我等中了他的虚实之计,然后等到曹孟德有下一步动作时,后发制人,打曹孟德一个措手不及。”

    “等等。”袭肃眉头紧锁,他是越发不解,听得是越来越糊涂:“曹孟德希望我们派援军去虎牢,然后我们为了让曹孟德相信我们中计了,所以派遣援军去虎牢,这说穿了,我等不是往曹孟德挖的坑里跳吗?到底是中了曹孟德的计策。”

    贾诩摇了摇头,一脸云淡风轻的神采,他提点道:“曹孟德行虚实之策,在虎牢关前设了一支虚兵,我等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派遣一支前往虎牢救援的虚兵,却是不必真正派遣援军,也好留下足够的后备兵力。”

    “虚兵?”袭肃伸出手挠起了后脑勺,神色间大为不解:“这虚兵是什么兵?”

    贾诩却是不再多言,他打了个哑谜:“袭将军不必情急,不日你就知道了。”

    接着贾诩和黄权对了一眼,黄权会意,招来娄发帐下校尉娄七,而后贾诩带着娄七出帐,向着娄七耳语了一番,娄七认真的听着,随后领着麾下三曲——共计一千五百名士卒东去。

    不一日。

    为曹仁散放的斥候,睹见了一支秦军自西而来,向着虎牢关奔去,通过旌旗鼓角来计其兵马,约有两千人之众。

    曹军斥候不做他想,也是不用去琢磨,这支从西面来的秦军,必然是来助阵虎牢关的援军。

    斥候们在目睹这支秦军抵达虎牢关城下的第一刻,就将这里的消息传到了曹军大营中。

    “好,再探,再报。”

    曹军中军大营内,收到消息的曹仁很是开怀,没有什么比迷惑住敌军,更为让一名将领开怀了,尤其是敌军统帅,还是黄权这等聪慧之人,曹仁不免心下大快。

    第二日。

    斥候再度来报,又有一支旗色不一样的秦军自西而来,同样是入驻了虎牢关中,人数也是约莫两千余人。

    “再探,再报。”

    曹仁抚掌大笑,他向着钟繇道:“钟君,秦军已落入我等掌中矣。”

    钟繇颔首抚须,当下的情状,他同样为之开怀。

    第三日。

    斥候带回了如前两日同样的消息,又是一支秦军自西而来,入驻了虎牢关中。

    “妙,妙啊!!!”

    曹仁脸上的笑意已然是收不住了,算起来连着三日,秦军每日都有两千人抵达虎牢关,共计六千余人,且这六千人,非是郡国兵那等庸兵,而是奔袭而来的精锐。

    “将军,我等不宜在此枯坐,以免秦军心疑,来日当摆开架势,多树旌旗,于虎牢关前耀武扬威一番。”钟繇适时的进言道。

    “钟君所言极是,某自当从之。”曹仁重重的点了点头。

    第四日。

    阴溥全套武装,甲胄、兜鍪、护臂一应俱全,腰间是一柄未曾出鞘,但寒意已经渗出的环首刀,他面色沉静如水,眸子中不见半分异动,只盯着于城下立阵的曹军。

    曹军旗鼓敲得震天响,可一个时辰过去,却是没有发起攻伐,只有几名骑卒上前,来到城下,搭弓引箭,向着城头射去带有檄文的箭矢。

    箭矢去头,重量轻了几分,为拉的犹如满月的弓弦弹出,轻飘飘的就落在了虎牢关城头。

    “将军。”士卒们将带有檄文的箭矢汇拢,递到了阴溥的近前。

    阴溥随手抄起一封檄文,一目十行的观读了起来,和几日前射来的檄文别无二样,檄文上一方面是对阴溥威胁,说是攻下虎牢关后定然屠城,一方面是让阴溥为家私计,不要自寻死路,早早的投降大汉丞相曹孟德,官职、爵禄大大的有。

    最后,檄文上点明,来日曹军就将发起猛攻,将一日破城,今夜让阴溥好好想想,是给秦王刘璋做悖逆之鬼,还是归顺大汉丞相,做大汉的忠臣义士。

    “老调重弹。”看完檄文的阴溥,旋即将檄文甩在地上,仿佛檄文在他的手上多待一刻,都将污了他黝黑的双手,玷污了他的清白之躯、忠贞之节。

    翌日。

    果如曹军在檄文上说的一样,曹军今日大举出营,并带着前几日不曾推出的攻城战具,有仿照秦军霹雳车打造的投石机,有高与虎牢关平齐的云梯,还有硕大无比的冲车,瞧上去一副要动真格的模样。

    不过到底是第一天发起攻城战,曹军并没有猛打猛冲,而是试探性的使用投石机向着虎牢关投去几块石磨,云梯也没有推的太过靠近城墙,只在六十步外同城头的弓箭手对射。

    当时间来到午时,自晨间列阵,而后发起攻伐的曹军,中军处响起了鸣金之声,这是收兵的信号,士卒们听到后,依次列阵而退,不给虎牢关守军出城为尾衔的机会。

    “今日就到这吧。”退军的同时,曹仁命令士卒们开始还营,表明这次鸣金收兵,并非是为了吃完饭后继续攻城,而是彻底收兵,今日不再进攻虎牢关。

    瞧着曹军退走的身影,阴溥一脸不解,他摊开双手道:“就这?”

    今日曹军的攻城软绵无力,好似妇人一般,让阴溥还没有热身就已经结束了,一点战场厮杀的劲头都没有燃起,索然无味的感触就在阴溥胸中回荡了。

    作为援军赶赴虎牢的娄七摇了摇头笑道:“果如文和先生所推定的一样,曹军这般软绵,不以攻城为要,可见曹军的目标并非是虎牢关城,而是图谋他处。”

    “确实如此。”阴溥点了点头,真正要攻城的架势,绝非是曹仁眼下摆开的软绵样式,曹仁这场戏演的确乎有些假了,没有给到阴溥以紧迫感。

    ……

    许都。

    “孤笑黄权少智,贾诩少谋,中乎吾计也。”大汉丞相曹操,对着自成皋传来的军报笑道。

    言讫,他夸耀了一句:“说来也是奉孝定策,不然如何引得河南尹的守军聚于虎牢,这一仗若是胜了,奉孝当是头功。”

    “丞相谬赞。”郭嘉不敢托大,他谦逊了一句,而后进言道:“如今秦军中了我军的虚实之策,河南尹大半精锐会于虎牢,伊阙、大谷、轘辕等三关必然轻而无备,丞相当趁此良机,破关而入,一举重夺河南之地。”

    “这是自然。”曹操神色凝重,眸光湛亮。

    说起来,河南尹为秦军所得,还是他同袁绍大战于官渡的时候,他这边同袁绍打生打死,秦军却是坐收渔翁之利,夺了河南尹,此乃是可忍孰不可忍之事也。

    而如今,他同袁绍结盟,北面河防无忧,可放开手来收拾秦军,重夺河南尹之地,一报还以一报,给秦军一点厉害瞧瞧,也让刘璋小儿知道他曹操的手段。

    “来人,传孤相令,即日发兵。”

    曹操大手一挥,发出了一条军令。

    作为大汉丞相,曹操亲自统帅先锋部队,率先出发,向着河南尹的方向而去。

    行路间,曹操目光远眺,扫向北方。

    今次一战,他为了取信袁绍,不待夏收就提前发兵,以示他和袁绍结盟的诚心正意,非是心中怀贰之小人。

    这里曹操也是为了坚定袁绍发兵上党的决心,他知道经历诸多事宜,对他是不太放心,所故为了让袁绍放心进军上党,他只好先行发兵,如此袁绍就没有南面之忧了。

    目光旋即移动,曹操面向西面远眺而去,但见山河重重,望眼遮迷,却是望不到关西,见不到关中,瞧不见长安。

    若是今次一战重夺河南,曹操思忖了起来,他就可巩固西面之防,不用担心秦军自伊阙、大谷、轘辕等关隘发兵许都,袭击他的大本营。

    ‘河南尹!’曹操目光灼灼,这一仗,河南尹他是要定了,如今曹仁牵制了大半河南尹的守军,伊阙、大谷、轘辕三关空虚,正是他进兵的大好时机。

    机不可失。

    ……

    邺城。

    “曹孟德发兵啦?”袁绍面色犹疑,他向着前来通报军情的沮授垂询道,接着他觉得不够郑重,于是再补了一句:“可是当真。”

    “确实当真,绝无作假。”沮授肯定的说道。

    “我军间细自成皋递回消息,言是曹军聚众万余人,正在向秦军所筑虎牢关发起攻伐,战况尤为激烈,每日死伤不小,大有死磕虎牢关的劲头。”

    “这么说来……”袁绍有些不太好意思,语气中带着些许愧疚:“却是孤多疑了,曹孟德虽是过去同孤相抗,与孤不怎么和睦,可结盟一事,确乎真切也。”

    袁绍的愧疚,来自于曹操先前遣使向他通报过发兵河南尹一事,且曹操将发兵日期告知了袁绍,言明是四月中旬,而当时得知消息的袁绍,兀自以为是曹操的虚招,想引诱他在四月中旬发兵上党。

    可如今看来,曹操做到了信守承诺,于四月中旬发兵河南尹,让此前怀疑过曹操用心的袁绍不免生出愧疚之意。

    不过这股子愧疚之意,只在片刻间就消弭殆尽,袁绍思考起了当下的局势,如何行事才能对他有利,数刻后,他忽的抚掌一笑道:“且让曹孟德先行同秦军交手,待到两方难解难分,我军以逸待劳,然后再行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