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691章 四方云动

第691章 四方云动

    辽东,襄平。

    “嘿嘿。”张飞露着一贯爽朗的笑声,他开怀道:“兄长如今东破高句丽,北平扶余,三韩纷纷遣使臣服,辽东之地,无一不服顺,无一不臣妾。”

    “依俺看,那刘季玉为秦王,兄长不落其后,可为燕王。”

    闻言,刘备神色古井不波,他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三弟休要胡言,刘季玉克定韩遂、宋建,又荡平李傕、郭汜,于国家有大功,于天子有恩德,故得秦王之封。”

    “我不过是讨平高句丽、扶余等蛮夷,抚定辽东之地罢了,所治理的范围,地不过数郡,户不过十万,幽州大半郡县还在袁本初手里,燕王之称,焉能望之。”

    说到这里,刘备心下有些气馁,奋斗了大半生,从讨黄巾发迹,他做过县令,也做过郡守,更是曾经得到过一州之地,然皆是骤得骤失,不能长久。

    到如今,他向袁绍请命征抚辽东,经历一番努力和血战,堪堪将辽东之地拿下,又通过征讨高句丽、扶余、三韩这些蛮夷,行拓土攘夷之事,得到了辽东黎庶的拥护,于辽东之地站稳了脚跟。

    可思及自家大半生的奋斗,却是不如刘季玉,刘璋坐拥关西,天下近乎半壁在手,威名远传,蛮夷慑服,就连高句丽、扶余这些蛮夷,部落中都传扬有秦王的字号,此才可为真王也。

    而若是按照张飞所言,以辽东之地称燕王,只怕是要贻笑大方,为世人所晒,毕竟燕王之称,于他来说名不正且言不顺,又燕土郡县多在袁绍之手,哪里坐镇于辽东的燕王呢?

    “兄长自谦了。”张飞摇头晃脑道:“兄长为国家讨定辽东,又有攘夷之举,于国家来说是有功,就算功不如刘季玉,想来至少也能得到燕侯之封。”

    “不过。”张飞忧虑了一句:“而今把持朝廷,总领百僚的是曹孟德,以前我们和他不对付,不知道曹孟德会不会记挂在心,不会见都不见公祐,直接驱逐公祐吧。”

    张飞谈起了孙乾,孙乾在去岁年末受命前往许都,进献辽东所产的方物于天子,同时向天子贺以正旦。

    当然,进献方物只是个借口,孙乾真正的任务是向天子表明刘备在辽东立下的武功,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向天子讨要封赏,惟有刘备升迁,关羽、张飞这些人才能跟着一起升迁。

    或言刘备可以自擅其事,自己给自己升迁,只是这样一来名不正言不顺,也破坏了刘备大汉忠臣的身份,到底来自许都天子的诏令才是正统的加封,是为时人所认同的。

    关羽一双丹凤眼,在此刻倏忽睁开,露出眸子中的点点精芒,他语气顿挫道:“曹孟德非是性狭之人,其人心胸开阔,世间少有,往日之事,多半不会记挂在心。”

    “云长说的是。”刘备点了点头道:“曹孟德可以称为豪杰,也可道一声英士,以及最符合其人形象的为枭雄二字,但其人唯独不会是什么小气性狭的人。”

    “两位兄长都这么说,那公祐当可给我们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张飞对两位兄长是信服的,尤其是两位兄长异口同声,那么事情就是十拿九稳了。

    不数日,张飞等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孙乾。

    孙乾南下前往许都,并没有经由河北,而是自辽东半岛渡海南下到琅琊,然后经琅琊郡向西,前往许都向天子进献方物。

    这里孙乾之所以避开河北,盖因袁绍屡屡征召刘备还邺,欲令他人代镇辽东,但都为刘备托言所拒,目前邺城和辽东的关系面上虽是没有撕破脸,但私底下已经是暗流涌动,所以孙乾避开了河北,选择渡海南下。

    虽是渡海绕行,路程不免远了些,但船只速度快于陆地奔马,所以时间上大差不差,到了建安七年二月,孙乾返回了辽东,回到了襄平城。

    阔别数月,重返襄平,襄平城确乎样式有些变化。

    孙乾举目,只见襄平城以前的城门前,建造起了一座瓮城,城池下的壕沟,看上去颜色深了几分,宽度也涨了一丈有余,城头上的雉碟、门楼等守御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如今的襄平城,称得上一句固若金汤。

    泛泛一看,孙乾没有去细究襄平城的变化,他骑着马进入了襄平城,来到了襄平城的郡守府门口。

    “公祐,一路辛苦。”提前得到消息的刘备,领着关羽、张飞出迎了孙乾。

    “食君禄,奉其事,此行幸不辱命。”孙乾简短的回应了几句,说话间和刘备对上了一眼,刘备会意,他心下大定,孙乾这一趟,看起来没有白走。

    府门前不是说话的地方,几人举步向着府中移动,行走间,孙乾就通报起了许都一行的情况:“天子听闻主公讨定辽东,又攻灭诸夷,大为欣喜,丞相曹孟德虽是眉宇间有所愠色,但还是称赞主公行事有方,为国建功。”

    “嗯。”孙乾缓缓道来,刘备不时点头呼应。

    “天子令公卿商议,为主公表功,经庙堂公卿商议,以主公为襄平县侯、车骑将军兼领幽州刺史。”孙乾道出了来自天子的嘉赏。

    “曹丞相是个厚道人。”张飞扬声笑道,这次朝廷的封赏,即是有爵禄上的加封,又有官职上的升迁,可谓是丰厚非常,让张飞对曹操的态度有所改观。

    “幽州刺史?”刘备半眯着双眼,向孙乾问询了一句。

    “是有幽州刺史一职降下。”孙乾不明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回禀了一句。

    刘备点头,面色并无什么波澜,可他的心中却是惊涛掀起,而今幽州大半郡县在袁绍手中,坐镇幽州的又是袁绍的仲子袁熙,这种情况下,曹操以他为幽州刺史,多半是包藏祸心,来者不善。

    只不过眼下就算他接受幽州刺史一职,倒也无关紧要,如今的河北不再是当初的河北,袁绍也不是当前的袁绍,袁绍的态度却是不必太过忧心。

    “公祐往许都一行,可有什么听闻?”

    几人来到郡守府大堂,分君臣坐定,刘备向孙乾垂询起了中原的消息,偏居于辽东,刘备得到的中原消息往往不是很及时,且消息多有真假不定的情况。

    而孙乾作为刘备所信任的客卿,且有一定的眼光可以辨别事情的真假,是以孙乾探听到的消息,可以听而信之,能让刘备熟知天下大事,不至于耳目闭塞。

    “有几桩要事。”孙乾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向刘备言说了起来:“乾初至许都时,听闻曹孟德遣使程昱,北上邺城与袁本初结盟。”

    “曹孟德要和袁本初结盟,他们前几年不是刚在官渡大打出手吗?”张飞面色犹疑,不敢置信下来:“当时杀的是难解难分,如何现下要结盟了。”

    “此事千真万确。”孙乾肯定了一声:“我于许都居月余,得见袁本初遣送到许都的使者沮授,当时曹孟德出城相迎,与沮授同车而载,言是沮授大贤,相见恨晚。”

    “而沮授到许都的目的,即是代表袁本初同曹孟德达成盟交一事,是日曹孟德大会群臣,贤者毕至,以宴请接待沮授,我当时受邀出席,袁曹两方甚是和睦,定盟一事确乎其事也。”

    “袁曹结盟,啧啧啧……”张飞犹然有些不信,他吐槽道:“莫不是上党一失,袁本初连胆志也丢了,不得不同曹孟德抱团取暖,全无诸侯盟主的气概。”

    张飞脑子灵活,他推测袁曹结盟,多半是因为秦王刘璋,也唯有为了对抗秦王刘璋,袁曹才有结盟的必要,不然一居河北,一卧河南,隔着一条大河的袁曹,天然合该是敌手才对。

    “三将军所言是也,此盖秦王之故。”孙乾颔首应和了一句道。

    “秦王去岁东征,一举攻下河内大半城池,又全取上党要地,河北为之震恐,袁本初不得已,才会应下曹孟德的结盟之情,不然以袁本初的傲气,怎会同曹孟德携手并力。”

    “此盖权变尔。”孙乾最后给出了一句总结。

    “袁曹皆盖枭雄,此盟却是不知有几分真,几分假,又是否能做到真正的并力。”刘备给出了他对袁曹结盟的看法,他不太看好袁曹结盟,认为这等的结盟还需经过时间的考验,观之后效才可。

    “再有他事,就是曹孟德以女妻于天子,一入宫即为贵妃。”孙乾继续讲起他在许都的见闻,道出了一桩宫闱之事。

    “曹孟德这是想做外戚吗,可贵妃的亲戚算不得什么,得要是皇后的亲戚,才能称得上是外戚,即贵且重。”张飞清楚的记得,天子的皇后是伏氏,且没有传出来过天子有废后的打算和举措。

    是故有伏皇后坐领中宫,就算曹孟德贵妃女儿强势,劫去了皇后的权柄,可贵妃到底是贵妃,和皇后的身份相距甚远,不能同等而视。

    孙乾眉色揪起,他叹了一声道:“许下议论,曹家女非止于贵妃,他日必为皇后,只是伏皇后行止无有错谬的地方,一时间不得发起废后的表奏。”

    “也有说曹家女初入宫掖,还需在贵妃的位置上待上一段时间,然后废后之事方才施行,省去此中些许流言蜚语。”

    “伏后无过,焉能废之。”关羽表明了他的态度,对于废后一事他是不认可的,曹操若是行此举措,未免太过轻视天子了。

    “许都远在千里之外,纵有消息,我等一时间也难以知悉。”刘备浅浅了叹了一声,他身处辽东,同中原太远了,消息往来不够通畅,有很多事情也就做不到及时响应,颇是有些被动。

    解决方案也有,那就是南下入关!!!

    ……

    荆州,襄阳。

    时光飞逝,岁月鎏金,荆州牧刘表越发的老迈了,脸上的皱纹多了,头上的白发也多了,只是为经书浸染出的灵韵温厚的气质不变,且反倒沉凝了几分。

    “五千匹?”刘表有些不敢置信,他向出使长安方才返回复命的蒯良问道。

    蒯良笑着应了一声:“禀明公,秦王已经允诺了,今岁关中所发卖的良骏有五千匹,且是凉州所产的骏马,只需用于购买的钱粮一到武关,良骏就即刻自关中发来。”

    “好,好,好,卿可谓是立有大功。”刘表连声夸赞,以往他向刘璋购买马匹,少的时候两千,多的时候三千,这次一次性得到五千,让他很是心满意足,是以毫不吝啬对蒯良的称赞。

    尤其是这五千匹马,是能上战场的凉州战马,对于缺少马匹,尤其是缺少战马的荆州来说,有了这五千匹战马,就可以组建一支骑军,于荆州来说可大为增强军事力量。

    蒯良谦逊道:“非是臣下之功,实是秦王得知我荆州为江东连年进犯,战马多有损耗,导致军中缺乏良马,所以才同意发卖五千匹良骏。”

    “卿不必推功,此亦是卿言辞感切,动于秦王之故也。”刘表认定了蒯良的功劳,同时为蒯良所点出江东二字,他的牙齿不由有些发疼。

    江东孙策,尤为好战,每年都举兵西进,逆流而上进犯荆州,让刘表每岁不得安宁,可他麾下甲兵,不敌孙策,守御尚可,进取不足,导致这几年来刘表过的实在不好。

    ‘孙策小儿。’

    ……

    江东,吴郡。

    “荆州。”正在楼船上欣赏江景的孙策,突然吐露出两个字,那是他心心念念的地方,进取荆州,一统大江上下,而后建号兴业,是江东孙氏的最终梦想。

    可刘表虽是老了,但却是一只病虎,不是能够随意践踏的小猫小狗,纵使孙策连年发兵攻打荆州,却是阻于江夏,不得有所展翅。

    也是江东缺少马匹,多余的是战船,导致水战孙策占优,可上岸攻城,在荆州拥有大量良骏的情况下,实是难以做到以步当骑,以及在骑兵的监视下攻城。

    ‘刘璋。’孙策清楚的知道,荆州的良骏来自关中,也唯有关陇才能出产这么多的良骏。

    ‘没有马呀!!!’孙策头疼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