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府,是南方重要的战略要地。
此地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秦风的车队不断在桥上穿梭着,此地的水系过于发达,南昌府内加上潘阳湖,共有五处湖泊,桥梁修建的也相对狭窄。
好在为了迎接秦风的到来,南昌府有所准备,桥梁都是新修建的,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固,车队才能通行过来。
大庆的道路桥梁条件,在秦风看来,还是相当感人的。
“那就是滕王阁了。”
即将黄昏落日之际,隔着很远的距离,秦风就瞧见坐落在江边的滕王阁。
王勃曾在此地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只不过眼下并非秋季,瞧不见那般美好宁静且和谐的画面。
反倒是那座滕王阁,破破烂烂的立在那里,完全看不出昔日的风采。
这让秦风相当感慨。
直到南昌知府率领南昌士绅百姓相迎。
南昌府虽是江西首府,但更多的原因都是因为这里战略位置极度重要。
反倒是人口繁荣程度,与杭州府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甚至用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来形容也毫不过分。
这里的景色固然很美,可那座南昌城仍旧显得很旧,到处都是岁月流逝的痕迹,甚至还有昔日大战后留下的创伤。
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里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变化,时间仿佛在此停滞了一般。
朴实无华的南方城池,也让秦风突然感受到。
这才是正常的大庆城池。
南昌城的人口也不多,就六万户,又因为是流民迁移过来的,每一户的人口也算不上太多。
加起来,也就不到三十万人的规模。
搁在以往,在大庆算是不错的大城了。
可在秦风看来,这小的不能再小。
连杭州城的一半都没有。
“臣江西布政使何源,率下辖十三府,二州,四十七县官员,拜见辽王殿下!”
“辽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昌作为江西的首府,也是布政使司所在地。
除了布政使司外,江西的按察使司官员也随之拜倒,只不过规模小了很多。
还有就是都指挥使司的军官了。
这地方行省内的三司,就是整个江西的最高官员体系,也是朝廷直接委派任命的。
妥妥的正三品朝廷大员,掌控一省之地。
布政使在洪武九年时,曾算是正二品大员。
但后来改制了一次,布政使从正二品,下调到了正三品。
权柄自然相应的削弱了不少。
虽说迎接秦风的规模更大了,但江西官员们的生活真算不上太少。
甚至有些官员的袍子都破破烂烂的,被一堆穿的好的藏在后面,生怕有碍了秦风的眼。
“平身。”
“谢辽王殿下!”
一众官员方才畏惧起身。
秦风看他们有些恐惧的样子,也明白了怎么回事儿。
自己身后的亲兵们,兵锋太盛了。
还有一点。
就是秦风到杭州时,杭州作为浙江首府,三司官员却没有来迎接,迎接秦风的反倒是杭州知府。
这并非是三司官员不想来。
而是因为嘉兴府的事儿,直接被锦衣卫控制住了,有些直接押送回京都了,还有些干脆就自杀了。
最后只能由一个杭州知府来迎接秦风。
也正是因为秦风到了浙江,整个浙江的行政体系都被秦风彻查了一遍。
这群江西的大小官员们,才会觉得害怕。
他们觉得辽王南巡,就是为了彻查地方上的不法事儿来了。
甚至按察使司的官员都在捏着拳头。
按理说,这些巡查地方的事儿,应该是他们做的,只是这么多年来又出现了锦衣卫,显然是皇帝已经不太信任他们的表现。
而如今,辽王监国摄政,谁都看的明白,年富力强的辽王殿下恐怕会摄政多年。
至于未来会不会夺取皇位,这谁也不知道,就算真夺了皇位,想来以辽王殿下的能力,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动荡。
甚至很有可能平稳过渡。
故此江西地方上的官,对秦风是真的怕!
他们这离着京都终究还是有些距离的,加上之前有江西豪强窃取广宁城技术的事儿等等。
导致他们根本不知道辽王殿下对他们江西上下,究竟是什么态度!
这也是他们忐忑的最大来源。
一个不好。
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掉了乌纱帽,又不知道全家老小被流放到哪里去。
秦风也不免平静道。
“本王此番南巡,只是为了体察民情,尔等只要尽心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做事儿即可,无须多虑。”
秦风话落,许多官员不免松了一口气。
看起来。
辽王殿下不是找他们麻烦来的。
整个江西上下的官员来说,有许多当年都跟秦风暗中作对过。
兴许他们的官品没什么问题。
但谁让他们当年站的是旧派后面……
虽说现在大庆变革之势已成,朝廷中守旧派党羽已经消沉。
可他们根本不知晓,辽王会不会跟他们清算一波。
好在。
听辽王的意思,完全没有这个想法。
那这个江西,应当就不会有啥大事儿。
就算有,也应该波及不到他们这群官员。
“臣等已为殿下准备了行在,恭请殿下行往。”
“带路吧。”
行在,也就是行宫的意思。
只不过大庆南北辽阔,各种地方方言众多,有些词汇就有了些许差别。
但基本都是一个意思。
南昌虽是要地,但却没有行宫。
没事儿当皇帝的也不会往这跑。
更没有在修建各地都有修建的王府。
因为南昌王就传了两代。
一位是庆皇已经故去的兄长,被追封为了南昌王。
而后就是已经死去的南昌王秦文正,也就是在此坚守了八十五天,将整个南昌府人口都打没了的秦文正。
那八十五天是守住了陈汉皇帝的六十万大军,但也让此地生灵涂炭,造下的杀孽太多,以至于很多从曾经洪都流亡出去的人,对庆皇的微词颇多。
至于秦文正的儿子,则已经改封到靖江,名为靖江王。
又兴许是属于管教的原因。
靖江王在靖江那边,造下的罪过同样不少,不过如今靖江王早死了,秦风倒也不好追究太多。
……